小学四年级语文:杏儿熟了
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下《杏儿熟了》ppt课件1

积累词语:
(1)请写出三个有相同部首的词语: 例:依偎
胸脯
钢铁
认识
(2)照样字写出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例:橙黄橙黄
通红通红 油绿油绿 雪白雪白
作业: (1)抄写生字: 橙、嗬、偎、馋、揉、屁。 (2)在“羡慕、笑容可掬”两个词语中 任选一个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写话训练,诉说心声
多年以后,又是一个麦收时节,杏儿熟了, 黄澄澄的,眼前又出现了奶奶打杏儿的情景和 奶奶的话:“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 甜。”我多么想对已去世的奶奶…… 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你可以是文 中的“我”,也可以是邻家的小淘气,可以写一、 二句话,写一段话,或写一首小诗……
。
说话练习:
奶奶的嘴角挂上了微笑,当时她
心里在想
。
我心里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
向他们。
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
便搂住我,笑容可掬地说:“傻孩子,
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
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写话练习:
我把_________送给________,
橙 馋
嗬 揉
偎 屁
笑容可掬:形容满 脸堆笑的样子 掬:用双手捧起
爽朗:开朗、直爽。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 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想象说话:
例:每当杏儿熟了,路人羡慕地说道:“嗬, 好杏儿呀!” 每当杏儿熟了,路人 。
。
每当杏儿熟了,奶奶
每当杏儿熟了,“我”
。
每当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气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识记6个生字:橙、嗬、偎、馋、 揉、屁。理解并积累“羡慕、爽 朗、笑容可掬”等词语。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 重点语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的 美好心灵和作者家乡的淳朴民风, 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小学四年级语文《杏儿熟了》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杏儿熟了》课后反思我所上的是课文《杏儿熟了》的第二课时,主要理解奶奶的高贵品质,继而向学生们渗透这么一种思想: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向奶奶学习,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喜悦、幸福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重点句子的学习,自己体会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文中主人公的品质。
课后,我认为这节课给我留下这些思考。
一、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想象程度超过我的设想由于新课标一直都强调语文课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所以在课堂中我安排了多次想象。
一是想象奶奶过来时,想一想不小伙伴们是怎样想的,在这儿的想象过程中,学生回答都在我的设想之内。
二是让学生想象奶奶为何会颤颤巍巍的,学生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m..,得出了这些结论:1、奶奶年龄比较大,力气不够;2、杏树比较高,奶奶够不着;3、奶奶是为了让小伙伴们吃得香甜,在给他们打熟透了的杏儿。
所有这些答案都是我所能设想到的。
可另外一个学生却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奶奶年纪已高,这篇课文也比较老了,说不定文中的我现在也已是一个大作家了,有可能这位奶奶是缠小脚的,是脚步太小了,才会站不大稳,颤颤巍巍的。
当学生说到这一点时,我大吃一惊,在试教中我从未遇到过,我被他的这种不脱离实际的想象力所折服了。
在备课时,我一点也没有想到这一点,我觉得在课上我有时并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更多的是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学习一些精神:积极地动脑思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另外,我也觉得我备课中没有更深地去考虑学生的实际,对于这样的班级我也应该去想一些天马行空的知识。
二、给予学生的评价尽量要准确评价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理解奶奶的话(一起分享快乐、喜悦)的基础上说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会怎样做呢?有一个学生这样说道:以前。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杏儿”这个成语的含义。
2.理解故事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
3.掌握“辨析”这个语文知识点,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
2.掌握“辨析”这个语文知识点。
教学难点1.如何将“亡羊补牢”这个道理引导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如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辨析”这个语文知识点。
教学准备1.课文《杏儿熟了》。
2.白板、白板笔。
3.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拿出一篮杏子,让学生看看这些杏子是否熟透了。
2.引导学生讲述他们在家里吃水果的情况。
3.教师给学生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吗?”4.介绍本课的重点——理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
2. 学习课文(10分钟)1.教师呈现课文《杏儿熟了》,带领学生看图,讲述故事。
2.学生读一遍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意和含义。
3. 辨析语文知识点(3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与学生分享一下《杏儿熟了》中的“辨析”这个语文知识点。
a.搜集生活中常用的容易混淆的词汇,如“别人”和“他人”,并将这些词汇列在黑板上。
b.让学生自主分组,每组选择一对词汇进行辨析,并从这组词汇中找出3个反义词、3个近义词。
c.分组讲解,学生可以分享辨析与差异的体会。
4. 学生练习(25分钟)1.教师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安排相应的练习。
2.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课文经典语句的选择填空、辨析填空等小练习。
5. 总结(10分钟)1.教师请一到两名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重点内容。
2.回顾“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道理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5分钟)1.将今天辨析的词汇背诵一遍并举例。
2.在学生练习册上完成今天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杏儿熟了”这篇课文出发,立足于“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道理,深入浅出地教授了“辨析”这个语文知识点,既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也在练习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要点和应用。
小学语文《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 3篇

小学语文《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杏儿熟了》讲的是“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每到杏儿熟了的时候,奶奶总是让“我”把杏儿给乡亲们送去,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会不会拿这份喜悦和别人一起分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杏儿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1)要求:①读准生字读音。
②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本文主要讲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
2.再读课文(1)要求:①从课文中找出与“杏儿熟了”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②在杏儿熟了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①表示时间的词语:每年麦收时节、这一年、每年、今年;②每年麦收时节,我家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奶奶却给他摘杏儿吃;以后每年杏儿熟时,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给乡亲们送杏儿;今年杏儿熟了,我挑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
小结:从开始对偷杏儿的孩子们的气愤,到后来主动给乡亲们送杏儿,“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自学提示。
(l)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好又多?(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从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大又好?(学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自由谈)指导朗读一至四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配乐朗读。
浙教版小学语文四下《20杏儿熟了》word教案 (12)

杏儿熟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逐题检查讨论。
1.第一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六、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杏儿熟了
奶奶
分栽教育
杏
偷数
小伙伴送我。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片断赏析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片断赏析片段师出示:奶奶看见我不高兴时,笑着说:“傻孩子,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指名生读)师: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生:一个人吃感觉不到杏儿的香甜。
生:杏儿熟了,应该与乡亲们分享。
生:吃的人多,快乐就越多。
生:学生有感情地再读这句话。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都有奶奶的影子存在,你能找得到吗?你想到了谁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出示:我好像看到了的影子,我想说:“。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想说:“改正吧,你一定会改正的。
”生:我看到了妈妈,我想说:“妈妈,我为你骄傲。
”生:我看到了老师,我想说:“老师对我们的无私,我会记住的。
”………………反思:“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这句话是文章的重点与难点,但在文章中与生活之间都有一个相通的联系点,就如一扇能开启的门。
只要教师能找到联系点,就仿佛找到了钥匙,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去探讨,走进自己的内心,去比对,去分析。
教师抓住了钥匙------奶奶与身边的人有何异同。
让同学细心的回忆,找到生活中奶奶的影子。
有的同学找到了自己,有的同学找到了妈妈、老师……平时没被注意的细节,都被同学回忆了起来,涌上了心头,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再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话,虽简单但却是自身情感的提升,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很大的益处。
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杏儿熟了

19杏儿熟了《杏儿熟了》综合资料一、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是本课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继续练习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读懂;二是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纯朴、善良的优秀品质。
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
奶奶说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三、教学建议1.朗读指导。
课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杏儿好、杏儿多;二是由杏儿引发的一段小故事。
应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说杏儿好、杏儿多的部分,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达出“我”的童心、天真,以及人们对杏儿羡慕、喜爱之情。
由杏儿引出的一段故事,“我”对小伙伴们的态度是埋怨、责怪;奶奶对小伙伴的态度是亲切、关爱。
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表达出“我”和奶奶的不同的情感。
特别要注意读好奶奶的动作和语言。
奶奶扶起因“偷”杏儿而摔倒的淘淘,给他揉腿,还让孩子们别走。
这里既要读出奶奶对孩子们的关爱,又要读出“我”对奶奶的表现不满。
奶奶身体很弱,可还是尽力为孩子们打杏儿。
并且把杏儿分给孩子们,微笑着看他们吃。
“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这句话表达了奶奶的心愿,要读得深情,亲切。
2.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自读中发挥主动性,能基本读懂课文,也可能发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1)课文中两次出现“颤颤巍巍”这个词,说明什么?(2)奶奶讲的“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等等。
教师要借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课后拓展。
以“我心目中可敬的人”为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

19 杏儿熟了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地说道:“嗬,好杏儿啊!”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
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
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
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数不清呵,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要不,你数数看。
”我仰起头“一、二、三……”数哇,数哇,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奶奶爽朗地笑了。
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孩子们的哭声。
奶奶急忙走出去看,原来是邻居家小淘气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
几个小伙伴不知所措,看见奶奶过来了,都低下了头。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
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
不—会儿,打了二十多个。
她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
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
我心里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
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容可掬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阅读芳草地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意思的。
2.默读课文,复述奶奶分杏儿的事。
词句活动室1.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橙黄橙黄___2.从课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看着舞台上演员优美的舞姿,我()地说:“要是我也能跳得这样好,那该多好啊!”(2)爷爷()地说:“小丫头,就会撒娇!”语言直播厅你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和同学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杏儿熟了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人间真情,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共同学习讨论。
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
3、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15杏儿熟了
杏儿:又多又好
我:埋怨、责备
奶奶:给孩子们吃。
朴实、善良。
教育我给乡亲们送杏儿。
课后小记:
16.信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3.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4.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深刻体会娃丽具有高度责任感,急人所急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同学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1. 出示问题: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给每个部分拟简练的提纲。
(列出小标题)
2. 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 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 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 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 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 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
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