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样本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维持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可信度,在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期内对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的检查,保证其技术指标符合检测工作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
3引用文件《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4 环境条件仪器应放置在无剧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实验室内,附近无强电磁场干扰,仪器上方应有排风系统,室温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仪器供电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1)HZ。
5 核查指标5.1 基线稳定性15min内静态基线和动态(点火)基线的稳定性应符合下表所列指标5.2 火焰法测定铜的精密度(RSD)不大于1.5%,检出限小于0.02mg/L,线性误差小于10%。
6 核查步骤6.1 基线稳定性检查6.1.1 静态基线稳定性:光谱带宽0.4nm,点亮铜灯,铜灯同时预热30min,校零,时间常数不大于0.5S,测定324.7nm谱线的稳定性,即为15min内最大漂移量。
6.1.2 动态基线稳定性:按测铜的最佳条件,点燃乙炔/空气火焰,吸喷去离子水,10min后,在吸喷去离子水的状况下,重复4.1.1的测量,15min内最大漂移量。
6.2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检出限将仪器各参数调整至最佳状态,用已经配置标准溶液:0.0、0.5、1.5、2.0、3.0mg/L溶液作出相应的校准曲线,之后对连续测量空白11次,算出相应的检。
出限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单次测量值 A平均值,n测量次数, b 曲线斜率式中:Ai6.3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重复性根据已做好的曲线,选取标准系列溶度的任一浓度溶液,进行测定七次,算出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单次测量值,C为测量平均值,n为测量次数。
式中:Ci6.4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线性误差根据4.2已做好的曲线,选取标准系列溶液的中间点浓溶液,测定中间点浓度值,算出线性误差w。
TAS-990作业指导书

TAS-990院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适用范围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分析微量到痕量级的无机元素,可以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
它广泛应用于环保、医药卫生、冶金、地质、食品、石油化工和工农业等行业。
2.工作原理利用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出被测元素的特征辐射光,待测元素通过原子化后对特征辐射光产生吸收。
通过测定此吸收的大小,来计算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3.仪器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3.1主要技术指标3.1.1波长范围和波长示值误差:波长范围:190nm~900nm装置:消象差C-T型;波长示值误差:±0.25nm;光谱带宽偏差:±0.02nm;光谱带宽:0.1nm、0.2nm、0.4nm、1.0nm和2.0nm五档自动切换;3.1.2基线稳定性:30min内仪器的静态基线漂移±0.004Abs。
4.实验室环境条件用于安装仪器的实验室应设置在附近无强电磁场、强热辐射和强光照射的地方,附近不应有能产生剧烈震动的设备,应避免烟尘、污浊气流及水蒸气的影响。
实验室必须和化学处理室及发射光谱室分开,以防腐蚀和强磁场干扰。
实验室的内部环境应经常保持清洁和温度、湿度适宜。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85%,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0~35℃。
5.仪器软件操作步骤5.1初始化双击电脑桌面上的AAWin图标,选择联机模式,系统将会对仪器进行初始化。
如图5.1所示。
初始化主要是对氘灯电机、元素灯电机、原子化器电机、燃烧头电机、光谱带宽电机以及波长电机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成功的项目将标记为√,否则标记为×。
如果有一项失败,主题TAS-99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4-07-01系统则认为在初始化的整个过程没有成功。
图5.15.2元素灯的设置当成功的进行完初始化,系统将会出现元素灯选择窗口,此窗口以使用向导的方式提供对元素灯及元素相关参数的设置。
向导共分为四页,首先是选择工作灯及余热灯,如图5.2.1所示。
AA-700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XXXXX检测有限公司AA-700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文件编号:GFHD-WI-49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次: A.0日期:2017年6月1日日期:2017年6月1日日期:2017年6月1日文件修订履历1仪器用途AA-700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有机化学实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2仪器工作原理原子吸收是一个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
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频率时,原子就产生共振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特定元素的光源,发射出的某一特征波长辐射,通过样品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样品原子的外层电子选择性的吸收,使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幅度强度减弱,经分光器分光,再经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由信号处理部件将此电信号处理后传送到计算机,由测试软件得出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分光器)及检测器组成。
3仪器主要技术性能光学系统波长范围190-900nm单色仪C-T光栅单色仪光谱带宽:(0.1/0.2/0.4/1.0/2.0)nm五档自动切换波长实际误差±0.2nm波长重复性W0.1nm闪耀波长250nm分辨率优于0.3nm基线稳定性W0.002A/30min (静态)W0.004A/30min (动态)火焰分析Cu 特征浓度:W0.02^g/ml检出限:W0.005^g/ml重复性:W1%燃烧头:50mm及全钛100mm可互换燃烧头,全钛雾化室位置调整:高度、角度最佳调节,1min内完成火焰/氰化物换装石墨炉分析Cd 特征量:W5x10-”g检出限:W1.0x10-i2g重复性:W2%温控范围:室温^3000℃控温程序:最大20阶升温程序,阶梯、斜坡、保持三种升温方式升温模式:最大功率升温和光控快速升温光控升温速率:三3000 ℃/s功率升温速率:三2000℃/s4操作规程4.1石墨炉4.1.1开机步骤4.1.1.1先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4.1.1.2再打开电脑主机电源开关4.1.1.3打开工作站:双击桌面上原子吸收分析系统(V2)图标,,进入工作站界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实施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水体、气体、固体中重金属的检测和仪器维护保养,常用于铜、锌、铅、镉、镍等重金属的检测。
3.操作方法3.1 火焰原子吸收操作方法3.1.1 打开乙炔气,使输出压力在0.05-0.07MPa之间。
打开空气压缩机,通过调节调压阀将压力调到0.24MPa。
3.1.2向仪器后方水封中加水至水从管路流出。
将元素灯按对应号码插好。
3.1.3 打开仪器主机,再打开仪器软件,开始自检,自检完毕,选择工作元素灯和预热元素灯,点击下一步,参数不需改动,点击下一步,寻峰(波动范围在±0.25nm为正常),寻峰结束点击关闭,下一步,完成。
3.1.4 进入测量页面,点击能量,能量自动平衡,然后将对光板插在燃烧头上,通过调整燃烧头位置,使光线刚好透过小孔打到对面。
3.1.5 点击样品,在样品设置向导窗口中选择标准曲线法,修改样品单位、样品数量、样品名称和待测标准样品的浓度。
3.1.6 点击点火,进样针放入样品空白中,点击校零。
依次吸标准溶液和未知样品并点击开始,进行测量。
样品测量完毕,将进样针放入纯水中,冲洗2-3分钟。
3.1.7点击视图下的校正曲线,查看曲线的相关系数,决定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保存或打印处理。
3.1.8 关闭乙炔气,火焰熄灭后,关闭仪器主机,关闭软件,关闭空气压缩机。
3.1.9 出现异常状况时,立即按下紧急灭火开关,并赶快关闭乙炔主气阀门。
3.2 石墨炉原子吸收操作方法3.2.1 打开氩气,使输出压力为0.4-0.5 Mpa。
打开冷却循环水,再自右向左依次打开石墨炉电源、自动进样器开关、仪器主机开关。
3.2.2 打开仪器软件,开始自检。
选择工作元素灯和预热元素灯,点击下一步,寻峰结束点击关闭,下一步,完成。
3.2.3进入测量界面,点击能量,能量自动平衡,点击样品,在样品设置向导窗口中选择标准曲线法,修改样品单位、样品数量、样品名称和待测标准样品浓度。
AA-6300C原子吸收操作指导书

AA-6300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目 的 制定AA-6300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适用范围 适用于AA-6300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过程管理参考文献 AA-6300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操作步骤石墨炉法:1. 换灯,打开氩气、主机电源、自动进样器、石墨炉电源、冷却系统,石墨炉加热开关在测定前打开。
2. 双击Wizzard ,进入工作站,选择元素,选择[石墨炉]测定法和[使用ASC]。
3. 选择点灯方式,设置灯位,设置校准曲线和样品组。
仪器进行初始化,下一步进行谱线搜索。
4. 完成后返回到[光学参数]页,设置石墨炉程序,完成设置后进入主窗口,进行石墨炉清洁,然后开始测定。
5. 测试结束后,先关载气,再关石墨炉电源、冷凝水电源,退出软件,关闭主机电源,关闭电脑电源,关闭排风机电源。
火焰法:1. 石墨炉头换成燃烧器,换灯。
打开乙炔气、空压机、排风系统、主机和电脑,向废液罐加满水。
2. 双击Wizzard ,选定相应的元素,选择火焰连续,选择点灯方式,设置灯位、校准曲线和样品组。
3. 初始化,燃烧器原点调节,点灯,谱线搜索,点火。
清洗10min ,调零,进样,测定,保存文件。
测完后,清洗10min 。
4. 关气源,选择[仪器]、[余气燃烧]。
关闭空压机,放空剩余气体。
关闭主机、电脑电源和排风机。
注意事项1. 乙炔总压力表<0.5MPa 要换气,气体总阀不能开超过1.5圈,每月进行漏气检查。
排废液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下。
2. 不能在带电时换元素灯,取、装元素灯时手不能接触灯头。
石墨炉长期不用,使用前要老化石墨管。
3. 每月定期检查点火器电极、燃烧器、雾化室等,以防堵塞。
在火焰法之后使用石墨炉法,石墨炉位置必须调试。
责任人:阮福辉 T J Y A Y Q —00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钾和钠的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钾和钠的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可滤态钾和钠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地面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钾的测定范围0.05~4.00mg/L;钠的测定范围0.01~2.00mg/L。
对于高浓度样品可采用稀释或次灵敏线测定。
2.方法原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
在高温火焰下,钾和钠易电离,使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减少。
加入更易电离的铯作电离缓冲剂,以提供足够的电子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基态原子的方向移动。
3.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3.1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3.2硝酸(HNO3):ρ=1.42g/ml,分析纯。
3.3硝酸铯溶液,10.0g/L:取1.0g硝酸铯(CsNO3)溶于100mL水中。
3.4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氧化剂:空气,由空气压缩机供给,带除水除油和除其他杂质功能。
3.61+1硝酸溶液。
用硝酸(3.2)配制。
3.70.2%(V/V)硝酸溶液。
用2mL硝酸(3.1)加入998ml水中混合均匀。
3.8钾标准贮备液:1.000g/L。
购买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贮备液。
3.9钠标准贮备液:1.000g/L3.10钾标准使用液,含钾100.00mg/L:吸取钾标准贮备液(3.8)10.00ml 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硝酸溶液(3.6),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3.11钠标准使用液Ⅰ,含钠100.00mg/l:吸取钠标准贮备液(3.9)10.00ml 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硝酸溶液(3.6),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3.12钠标准使用液Ⅱ,含钠10.00mg/l:吸取钠标准使用液(3.11)10.00ml 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硝酸溶液(3.6),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作业指导书)水质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5-89(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水质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5-89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中钙和镁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地面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2.方法原理将试液喷入火焰中,使钙和镁原子化,在火焰中形成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
由测得的样和校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选用42207nm共振线的吸收测定钙,用28205nm共振线的吸收测定镁。
3.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3.1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3.2高氯酸(HClO4):ρ=1.68g/ml,优级纯。
3.3镧溶液,0.1g/ml:称取氧化镧(La2O3)23.5g,用少量硝酸溶液(3.6)溶解(注意安全,防止爆沸),蒸至近干,加10ml硝酸溶液(3.6)及适量水,微热溶解,冷却后用水定容至200ml。
3.4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氧化剂:空气,由空气压缩机供给,带除水除油和除其他杂质功能。
3.6 1+1硝酸溶液。
用硝酸(3.1)配制。
3.7钙标准贮备液:1000mg/L。
购买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贮备液。
3.8镁标准贮备液:100mg/L 购买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贮备液。
3.9钙、镁混合标准溶液,钙50mg/L、镁5.0mg/l:准确吸取钙标准贮备液(3.8)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1ml硝酸溶液(3.6),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4.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辅助设备,配有乙炔-空气燃烧器,光源选用空心阴极灯。
仪器操作参数参照厂家说明进行选择。
注:实验用的玻璃或塑料器皿用洗涤剂洗净后,在硝酸溶液(4.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5.采样和样品5.1采样前,所用聚乙烯瓶用洗涤剂洗净,在硝酸溶液(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原子吸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分析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为使该设备在两次校准间隔内能保证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按相关规定在适当时机,应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2 核查内容外观检查、火焰法测定、石墨炉法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重复性。
本方法选择铜和镉进行测定,也可选其它合适的元素测定。
3 核查依据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3.2 JJG-69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计量检定规程4 核查条件4.1 环境条件:温度:5~35℃湿度:≤80%RH 电源电压:220V±5%,无振动,无电磁干扰,无腐蚀性气体, 排风设备完好,排风量满足实验要求。
4.2 空压机次级压力为0.35Mpa,氩气钢瓶次级压力为0.35Mpa,乙炔钢瓶次级压力为0.09 Mpa;4.3 所需试剂材料4.3.1 铜(Cu)空心阴极灯, 镉(Ge)空心阴极灯。
4.3.2 硝酸(1+1) GR4.3.3 铜标准储备液:1.00ml含1.00mg铜。
4.3.4 铜标准使用溶液:即移取1.00ml铜标准储备液(4.3.3)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浓度为10.0mg/L。
4.3.5 镉标准储备液:1.00ml含1.00mg镉。
4.3.6 镉标准中间溶液:即移取1.00ml镉标准储备液(4.3.5)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浓度为10.0mg/L。
4.3.7 镉标准使用溶液:即移取1.00ml镉标准中间液(4.3.6)于2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浓度为50.0μg/L。
5 核查方法5.1 外观5.1.1 仪器表面应无破损、缺陷,各个接口连接紧密,仪器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
各功能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操作。
5.1.2 仪器上有商标,名标,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等相关内容。
5.1.3 各气路连接处用检漏液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气源压力应符合出厂说明规定的指标。
5.2 火焰法测铜的线性系数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正常工作状态,用空白溶液调零,用铜标准使用溶液(4.3.4)配制浓度为0.00mg/L,0.10mg/L,0.20mg/L,0.40mg/L,0.60mg/L,1.00mg/L系列标准溶液,依次进样测定,通过回归计算求出工作曲线,得到线性系数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原子吸收仪操作程序, 正确使用仪器, 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范围:
适用于WFX-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火焰法和石墨炉法) 的使用操作。
3、职责:
3.1 WFX-2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 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3.2 仪器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 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 科室主任负责对违规情况进行查处, 并进行跟踪纠正。
4、技术指标:
5、适用工作环境
使用环境: 温度范围: 10℃~35℃, 相对湿度<80%, 远离任何产生强电磁场、高频波的设备, 具有良好的通风, 无振动, 无灰尘、潮湿和腐蚀性气体, 避免阳光直射。
严禁乙炔气体接触铜, 银等金属。
严禁烟火。
6、操作步骤:
6.1 开机程序
1)首先打开总电源, 开仪器主机电源开关, 仪器预热30min。
2)打开电脑, 进入软件wfx200。
6.2 火焰法
在”编辑分析方法”选择”火焰原子吸收”操作程序。
1)选择: 创立新方法, 选择需要测量的元素( Cu/或者
其它相应要检测元素符号) ,
状况( 谱线、标准曲线、灯位置、灯电流均相同) 只需编辑一次, 即不需要每次开机都先编辑。
2)选择元素灯位、狭缝0.2-0.4( 铁、锰选择0.2) , 或根据元素要求选择。
3)测量条件: 选择: 工作曲线, 读数时间不变; 阻尼常数改为2。
4)工作曲线参数: ( 火焰法) 选择浓度单位ug/L, 根据检测标准要求选择设定相应浓度, 例如: 0、 1、 2、 3、 4、 5; 测量次数选择3。
5)火焰条件:空气-乙炔, 乙炔流量选择1.2。
点击”完成”。
6)编辑样品: 分析任务设定: ( 选择新建/或者储存方法) 例如选择1( Cu) , 确定。
点击”样品表”输入样品测量次数, 如”1, n”是指测量1-n个样品, 根据样品的实际数量输入测量次数。
填写测量的样品名称。
测量液体时”进样量”和”定容体积”为1: 1 。
测量固体时”称样量”和”定容体积”按照实际情况输入。
测量次数为3次。
点击”完成”进入”仪器调整”对话框, 更改浓度( ug/L、 mg/L、 g/L) 单位( 根据检验标准要求, 一般情况选
m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