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1]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1]

南方论刊·2009年第5期教育广角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刘丽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0036)【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有意义学习的提出,以及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当今教学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启示奥苏贝尔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持批评的态度。

他认为,这些学习理论并不探讨在课堂里发生的学习,而只是根据实验室里的学习不加分析地外推。

在他看来,“一种真正实在的、科学的学习理论主要关注在学校里或类似的学习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复杂的、有意义的言语学习,并对影响这种学习的各种因素予以相当的重视。

”①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他详细分析了四种学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1.1 有意义学习的提出1.1.1 对四种学习类型的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接受学习就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因此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受学习就不能不成为攻击的对象了。

奥苏贝尔将这四种学习结合起来,理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他根据学生学习的形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他认为接受学习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内化,把要认识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便将来再现或者派作他用;而发现学习无非是学生要内化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其他方面与接受式学习是相同的。

他又根据学习过程的不同性质,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20012年7月教学设计真题答案

20012年7月教学设计真题答案

20012年7月教学设计真题答案1. 数学教学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是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体现在()A.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正确答案)B.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正确答案)C.是否提高了个人教学技能D.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要求(正确答案)2. 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

() [单选题]A.对(正确答案)B.错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格式塔的顿悟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

() [单选题]A.对(正确答案)B.错4. 课堂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维度了解层次的要求是()A.能辨认出知识的常见例证(正确答案)B.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C.会举例说明知识的相关属性(正确答案)D.能回忆知识的言语信息(正确答案)5. “感受……、体会……、形成……观点、养成……习惯、欣赏……之美”是课堂教学目标中()维度的常用术语。

[单选题]A.知识与技能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答案)D.过程与方法6. 梯形是从属概念“四边形”中利用种差分化出一个新的概念,这里的属概念就是四边形,种差就是() [单选题]A.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正确答案)B.有四个角C.有四条边D.两组对边分别平行7. 概念教学中概念同化的方式适合那些认知水平不高或缺乏必备概念的学生的学习。

() [单选题]A.对B.错(正确答案)8. 概念的形成实质上是学习者利用已掌握的概念去理解新概念,或者对原有概念重新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单选题]A.对B.错(正确答案)9. 关于原理学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原理学习实质上是习得产生式。

只要条件信息一满足,相应的行为反应就自然出现。

学习者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正确答案)B.习得原理不是孤立地掌握一个原理,而是要在原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原理网络。

学习理论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教案

学习理论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教案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yìngyòng)价值
(1) 班杜拉认为学习行为可由观察模仿而产生,此理论符合“身 教重于言教”的原则(yuánzé),因而被教育上用来解释学习行为 自律问题。
(2) 观察学习为教育上经常举办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以及教学 演示等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班杜拉模仿学习的中介历程的说法,提醒教师在设计学习情 境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3) 个体在某种刺激激情中学习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有助 于其他类似情况中学习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第1第7十七页页,/共共242页。3页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xuéxí)理论
斯金纳根据其著名的“斯金纳箱”的动物(dòngwù)实验研究,创建了独 具特征而又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极大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有 以下观点:
第第6六页页,/共共242页3。页
布鲁纳的发现(fāxiàn)学习论
• 认知表征论的要点 布鲁纳将人类对其环境中的事物,经知觉而将在物体或事件
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它有以下的三个发展 阶段:第一,动作表征,指依靠动作来获取知识。如幼儿经由 “坐”的动作了解椅子的意义。此种认知方式最早出现在幼儿时 期,但却会一直延长使用终生,如学习游泳、打球弹琴等。第二, 形象表征,指经由对物体知觉留在记忆中的印象或靠照片图形等 获得知识。如儿童不依靠实物就能回答“西瓜大还是苹果大”等 类问题。第三(dì sān),符号表征,指运用符号、语言文字为依 据的求知方式,如数、理、化等科目,非借助符号不可。
第5第五页页,/共共242页。3页
认知学习理论(lǐlùn)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发现学习论由以下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人类认知表征的理论 (lǐlùn)解释;二是发现学习论中的结构理念。 2.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旨在直接解决学校知识教学问题, 其理论(lǐlùn)内涵同时涉及学习、教学、课程三方面的问题。 因此,一般认为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lǐlùn)是最接近教育心 理学的学习理论(lǐlùn)。与布鲁纳强调认知——发现学习不 同的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强调认知——接受学习。

中学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与应用

中学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与应用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5 年9 月 中旬 刊
教学 . 信息
中学数 学教 学 中“ 先行组 织者" 的设计 与应 用
柳 晶娜 朴成 日
( 1 . 湖 南省长沙市岳麓 区湖南师范大学 2 . 湖南师范大学 育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0 )
“ 先行组织者” 旨在提 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 促进 学生有 意义 学习 这项策略 自2 0 世纪末传入我 国后 。 广受数学教育工作者们 的关注 A. 4 q 1 对于在数学教学 中运用这项策略进行 了大量探 索, 取得 了很好的成效 其优点也显而易见: 恰 当的“ 组织者” 使学生 更清楚地认识到新、 旧知识之 间的联 系, 帮助学生在 已有知识和 新学知识间架设起一座桥梁: 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 强烈欲望 。 既提高 了学生学 * - 7的效率 , 也 可以为教 师在教 学进程 中提供导向 目标。 2 . “ 先行组织者” 策略及其理论依据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6
1 . 引言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5 ) 0 9 — 0 1 4 7 — 0 2
体 的数 学概 念 前 . 设 计相 关 的“ 先行 组 织 者 ” 。 不 仅 能增 强 学生 的 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使 学生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所 具有 的积极的心理准备在 学习过程 中得到认 同与强化. 从 而进一 步优化其认知结构. 促使其学习与保持的效果得到提 高
【 摘要 】 ‘ ‘ 先行组织者” 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 苏贝尔提 出的旨在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 , 它是新 旧知识发生联 系的桥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衡量学生认知水平应当遵循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学生要能够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头脑中已有知识的系统化。

通俗地理解也就是学生所学习的任何知识,都不是零碎的、彼此孤立的,而应该是按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层次来构成知识的系统,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是学生在学习了知识以后,要能够将知识具体化。

所谓具体化,就是将原理运用于实践,学了以后要会用,不会用,就说明所学习的知识是无意义的、机械的、被动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结构为主线,以教学过程为媒体,对所教内容进行再加工、再组织,编导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发现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梯。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前的准备奥苏贝尔强调学习中的准备性,其实质是认为学生进行学习是有条件的,当条件成熟时,学生的学习就水到渠成,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就劳而无功。

数学学习的准备可以分为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两个方面:认知准备指学生原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必要条件(先决认知条件);情感准备是学生能否专心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条件,它一般由先前数学学习效果、先前其他学习、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和数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绪、意志等情感因素所决定的。

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即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

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应当给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次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这样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做准备。

具体而言,在进行新授课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阐明该章节、该堂课的教学目的,提供相关材料给学生。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学习的发生分成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内因。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 言 语 来 处 理 各 种 复 杂 的 、 象 的 命 题 。 诚 然 , 粹 言语 抽 纯
能 对 学 习 内 容 加 以组 织 和综 合 。 苏 贝尔 认 为 , 奥 目前很 多 学 习 内容 过 于 分 散 . 迫使 学 生 强行 记忆 , 法 真正 理 解 知 无 识 之 间 的 组 织 和关 系 。( ) 注 意渐 进 性 , 就 是 说 , 使 2要 也 要 用 安 排 学 习 内容 顺 序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构 成 学 习 内 容 的 内
杨 超
( 德 职业 技 术 学 院 顺 广东 佛 山 5 80 ) 2 30
摘 要 : 国 当代 认 知 一 学 家奥 苏 贝 尔 的有 意义 学 习 理 论 为课 堂教 学提 供 了心 理 学 依据 , 包含 一 个 导致 美 理 它
有意 义 学 习的有 效 的讲 解过 程 。 中, 其 有意 义 学 习是 相时 于机 械 学 习提 出的 。 苏 贝 尔认 为 , 解 方法 是 一种 非 常有 奥 讲 效的 教 学方 法 . 并指 导教 育工 作者 应 当更加致 力于发 展 有 效 的讲 解教 学技 巧 。 本文 就有 意义 学 习与 机械 学 习 、 受 接 学 习与 发现 学 习的概 念特 点 、 意义 学 习 的条件 及 同 化模 式 以及 如何 指 导数 学教 学等 方 面进行 了初 步探 讨 。 有 关键词: 意义学习: 有 机械 学 习 ; 知 结构 ; 学概 念 教 学 认 数
在 逻 辑 ; 织 和 安 排 练 习 活 动 。奥 苏 贝 尔 指 出 , 些 教 师 组 有 过 于 强 调 各 单 元 的独 立性 .或 在 学 生没 有 掌 握 某 些 相 关 概念时 . 学习新内容 . 就 因此 难 以产 生意 义学 习 。 从 教 学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王洪玉(合作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甘肃合作747000)【摘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在学习、分析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认为该理论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及评估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同化启示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

他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主要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研究领域。

奥苏贝尔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持批评的态度,在他的学习理论中他一方面批判了行为主义者或联结主义者将实验室里的动物心理研究直接搬入学校,从而将动物的心理简单等同于人类心理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他又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论思想,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并使学习论与教学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对当前教育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

一、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一)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他极力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一方面,他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下了精辟的定义,从而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来。

他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而,二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相似,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发现的阶段。

另一方面,奥苏贝尔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结合起来,理清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超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
刊名:
南昌高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JUNIOR COLLEGE
年,卷(期):2010,25(3)
1.施良方学习论 2001
2.王延文;王光明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 2003
4.方可教学原理与方法论 2002
5.陈柏良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对数函数概念的引入教学[期刊论文]-数学通报 2004(04)
6.李启凤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有意义学习活动 2006(02)
1.刘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期刊论文]-南方论刊2009(5)
2.郝琦蕾.姜晋国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精髓、批判及其对当前教改的启示[期刊论文]-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孙传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期刊论文]-当代教育论坛2010(15)
4.陈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条件的实现[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2)
5.顾文娟高中数学有意义学习的教师监控[学位论文]2008
6.王洪玉.Wang Hongyu试析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启示[期刊论文]-教学研究2005,28(4)
7.龚红梅基于有意义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0)
8.陈柏良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对数函数概念的引入教学[期刊论文]-数学通报2004(4)
9.韩亚梅.Han Yamei奥苏贝尔学习教学理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期刊论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10(3)
10.冯楠浅谈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期刊论文]-学理论2010(3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cgzxb20100304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