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深度处理脱氮除磷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巴颠甫工艺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巴颠甫工艺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巴颠甫工艺
巴登磷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本工艺是以高率同步脱氮、除磷为目的而开发的一项技术,其工艺流程示之于图7-8-1。
本流程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如下:
(1)、原污水进入第一厌氧反应器,本单元的首要功能是脱氮,含硝化氮的污水通
过内循环来自第一好氧反应器,本单元的第二功能是污泥释放磷,而含磷污泥是从沉淀池
派出回流来的。
(2)经过第一个厌氧反应器处理的混合液进入第一个好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有三
个功能:主要功能是去除BOD和原水带入的有机污染物;第二种是硝化作用,但BOD浓度
仍然较高,因此硝化程度较低,产生的no 3-氮也较少;第三个功能是聚磷细菌对磷的吸收。
根据除磷机理,只有在氮氧化物中有效脱水才能达到良好的除磷效果。
因此,本装置
的吸磷效果不是很好。
(3)、混合液进入第二厌氧反应器,,本单元功能与第一厌氧反应器同,一时脱氮;二是释放磷,以前者为主。
(4)第二个好氧反应器的第一个功能是吸收磷,第二个功能是进一步硝化,然后进
一步去除BOD。
(5)、沉淀池,泥水分离是它的主要功能,上清夜作为处理水排放,含磷污泥的一
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反应器,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优点: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在系统中重复哪个反应,都可以获得两次以上。
每个反
应单元都有其主要功能,并执行其他功能。
因此,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良好,脱氮率为90%~95%,除磷率为97%。
缺点:工艺复杂,反映其单元多,运行繁杂,成本高是本工艺的主要缺点。
废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

废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处理不彻底的生化尾水排入河流、湖泊中,使水体中氮磷元素大量积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废水的脱氮除磷深度处理十分必要。
常用的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混凝沉淀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脱氮和除磷一般分开进行,采用不同的药剂进行混凝去除,导致处理系统的繁复和费用的增加。
沸石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呈骨架状结构的多孔性硅铝酸盐晶体,具备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和物理吸附能力,可有效吸附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重金属离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表面疏水长碳链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沸石对水中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
此外,研究表明,稀土元素改性剂(如氧化镧、氯化镧)可以提高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氟的去除能力。
本研究选用人造沸石作为基体,利用HDTMA及氯化镧(LaCl3)溶液对其进行改性,使其在优秀的选择吸附作用外增加了同步脱氮除磷功能,为废水的深度脱氮除磷提供一种新方法。
一、实验部分1.1 材料、试剂和仪器人造沸石:国药集团生产,化学纯,20~40目,颗粒度≥70.0%,灼烧失量15.0%~30.0%,可溶性盐类质量分数≤1.5%,钙离子交换能力≥15.0mg/g。
HDTMA,LaCl3,NH4Cl,KH2PO4:分析纯。
实验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梅特勒A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SHZ-82型气浴恒温振荡箱:江苏盛蓝仪器制造有限公司;75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DSX-18L型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申安公司;7310型pH计:德国WTW公司;S-3400NⅡ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公司;miniX型比表面积测定仪:日本麦奇克拜尔公司;NicoletiS1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Scientific公司;X’TRA型X射线衍射仪:瑞士ARL公司;Pyris1型热重分析仪:美国PE公司。
污水的三级处理

二氧化氯消毒
原理:CLO2+H2O=HCL+HCLO+O2 工艺参数: 使用剂量:2~5mg/L 接触时间:10~20min
❖ 氯法消毒 加氯 加次氯酸盐 加二氧化氯 优缺点:
❖ 杀菌消毒效果好,费用低廉; ❖ 但使用氯化物易产生有机卤化物,对人体和生物有潜在
二、部分深度处理工艺
1、悬浮物的去除 1)颗粒粒径:二级出水SS是以1um~1mm的生物絮凝体和未
被絮凝的胶体物质。一般通过混凝、砂滤、微滤和反渗透 去除。 2)混凝沉淀:通过投加混凝剂,并经快速搅拌混凝,慢速搅 拌絮凝,使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脱稳而凝聚,成为较大颗 粒絮体而沉淀去除。 a.混凝机理:压缩双电层(高价聚合盐)、吸附——电中和、吸 附架桥、卷扫—网捕。 b.混凝过程:
助凝剂:为强化混凝效果,投加的某些辅助药剂,如用来调节 pH的石灰、碳酸钠、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的氯气、增强絮体结 构的水玻璃(Na2SiO3)
4、污水的消毒处理
❖ 原因:无论什么工艺,出水细菌均会超标, 从而带来危害。
❖ 使用场合:污水农灌、排放水源地上游、旅 游景区,以及流行病流行季节。
❖ 消毒方法:液氯、臭氧、次氯酸钠和紫外线
❖ 方法:浸水式和水面式(高压石英水银灯)。 ❖ 照射强度:0.19-0.25W.s/cm2。 ❖ 污水深度:0.65-1.0m。 ❖ 缺点:不能解决消毒后管网的再污染问题,电耗大,
水中悬浮杂质和色度对紫外线透射有影响。
液氯消毒
❖ 原理:Cl2+H2O→HClO+HCl
❖ 工艺参数: ❖ 投加量:10mg/L。 ❖混合反应:机械搅拌5-15S,鼓风混合
0.2m3/m3.min。 ❖ 水力混合:V≥0.6m/s。 ❖ 接触时间:10~30min。 ❖ 要求余氯:≥0.5mg/L(为什么?)。
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

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随着当前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需要我们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以减轻污水的污染,本文就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进行阐述。
标签:污水处理;脱氮除磷;运行控制一、前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当前不同的污水处理单位运用脱氮、除磷的工艺有所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
下面就对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进行叙述。
二、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我国水体氮磷污染主要来自日常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及工业生产污染源。
生活氮磷污染来自城市人口的排泄物、食品废物和合成洗涤剂。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是农用化肥大量流失。
工业污染主要为食品加工企业、化肥生产企业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化工行业排放含磷废水。
此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旅游、航运等也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概述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Biological NutrientRe-moval)按微生物在系統中的不同状态,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通过设立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来实现硝化、反硝化、释磷和放磷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具体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生物转盘同步脱氮除磷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亚硝酸盐生物脱氮工艺、AB法及其变型工艺等。
而这些工艺可以说都属于组合工艺,其发展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又超越了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的实践范围。
从系统的泥龄、流态到配套设备都朝着扬长避短的组合方向发展。
一方面能满足传统处理去除有机物、悬浮物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除磷,并经过硝化、反硝化作用而达到脱氮目的。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使其发展到基于小试、中试的半生产性实验和工程应用。
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证明组合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在实际中对组合工艺进行了优化。
所有这些都是考虑到脱氮除磷均包含着厌氧、缺氧、好氧三种状态的交替。
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方法总结

以此 达 到节 约 能 耗 , 低 成本 运 营 的 目的 。
4 . 5 S B R工艺与 S B R 变 型 工 艺
好 氧 时 过 量 地 从 外 部 环境 提 取 磷 , 并 将 磷 以 聚 合 的 有 机 质 形 式 贮藏在菌体 内, 形成高磷污泥 . 排除系统外 , 从 而 达 到 从 废 水 中
程。
提高 了氮磷去除率 , 但其 设备改 进工艺较为 复杂 , 尚且 无 法 大
3 生 物 除磷 原 理 生 物 除 磷 主 要 利 用 聚 磷 菌 一 类 的微 生 物 . 这 些 细 菌 能 够 在 面积应用。 此 外 ,工业 脱 氮 除磷 方法 还 有 C A S T工 艺 、 O C O工 艺 、
氮, 然 后 在 硝 酸 菌 的作 用 下 进 一 步 氧 化 成 硝 酸 盐 , 最 后 在 反 硝 化
S B R 工 艺 即 序 批 式 活 性 污 泥 法 ,该 方 法 工 艺 流程 较 为 简 单, 脱 氮 除 磷 效 果 明显 , 适 用 于 大 部 分 常 规 浓 度 的污 水 处 理 。 且 运行方 式灵活 、 可控性 较强 , 是 我 国 中 小 型 污 水 处 理 厂 应 用 最
性 污 染 。此外 , 如 果 可 以 在 废 水 处 理 过 程 中 回收 其 中 的 氮磷 . 那
A 2 / O工 艺 具 有 较 高 的有 机 物 去 除 和 脱 氮 除 磷 能 力 ,对 于 高 浓 度 的工 业 废 水 与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效 果 明 显 , 在北 方寒 冷 的 冬 季, 依 然 能正 常稳 定 的工 作 , 但 其 对 C源 要 求 较 高 , 脱 氮 与 除 磷 两 者 之 间 的 碳 源 矛盾 依 旧存 在 。 而在 此 基 础 上 改 进 的倒 置 A 2 / O
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说明

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说明一、深度处理概述1.城市污水的资源化与再生利用(1)深度处理∶是进一步去除常规二级处理所不能完全去除污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
(2)深度处理目的∶水资源短缺、污水回用。
(3)深度处理对象∶脱色、除臭、COD、BOD、SS、营养型无机盐重金属细菌、病菌。
(4)深度处理水用途∶排放、回用、回灌地下。
2.污水的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指以污水回收再用为目的,设在常规二级处理后增加的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构成浊度的悬浮物和胶体、微量有机物、氮和磷、细菌等,污水的深度处理是污水再生与回用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污水的重复使用率,节约水资源。
一般二级处理技术所能达到的处理程度为∶出水中的BOD5为20~30 mg/L;COD 为60~100 mg/L;SS为20~30 mg/L;NH3-N为15~25 mg/L;TP为6~10 mg/L。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去除对象是∶(1)处理水中残存的悬浮物,脱色、除臭,使水进一步得到澄清。
(2)进一步降低BOD5、COD、TOC 等指标,使水进一步稳定。
(3)脱氮、除磷,消除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
(3)消毒杀菌,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3. 回用途径城市污水经过以生物处理技术为中心的二级处理和一定程度的深度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回用标准,可以作为水资源加以利用。
回用的城市污水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1)必须经过完整的二级处理技术和一定的深度处理技术处理。
(2)在水质上应达到回用对象对水质的要求。
(3)在保健卫生方面不出现危害人们健康的问题。
(4)在使用上人们不产生不快感。
(5)对设备和器皿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6)处理成本、经济核算合理。
污水回用的途径应以不直接与人体接触为准,主要可用于∶(1)农业灌溉污水有控制地排放到农田中,根据灌溉用地的自然特点,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
(2)工业生产理想的回用对象应该是回用量较大且对处理要求不高的地方,如间接冷却水、冲灰及除尘等工艺用水。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及对比分析

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及对比分析2020年9月6日星期日目录一、生物脱氮 (3)1、硝化过程 (3)2、反硝化过程 (4)3、生物脱氮的基本条件 (5)4、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方法 (6)二、化学脱氮 (7)1、吹脱法 (7)2、化学沉淀法(磷酸铵镁沉淀法) (8)3、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9)4、不同浓度工业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比较 (11)三、化学法除磷 (11)1、石灰除磷 (12)2、铝盐除磷 (12)3、铁盐除磷 (13)四、生物除磷 (13)1、生物除磷的原理 (13)2、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14)3、废水生物除磷的方法有哪些 (15)4、除磷设施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 (15)一、生物脱氮脱氮技术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由于化学法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成本高,所以一般使用生物脱氮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脱氮主要是靠一些专性细菌实现氮形式的转化。
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分解转化为氨态氮NH4+或NH3,这一过程称为“氨化反应”。
硝化菌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一过程称为“硝化反应”;反硝化菌把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这一反应称为“反硝化反应”。
含氮有机化合物最终转化为氮气,从污水中去除。
1、硝化过程硝化菌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称为硝化过程,硝化是一个两步过程,分别利用了两类微生物——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
这两类细菌统称为硝化菌,这些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CO32-、HCO3-和CO2等无机碳。
第一步由亚硝酸盐菌把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第二步由硝酸盐菌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这两个过程释放能量,硝化菌就是利用这些能量合成新细胞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了它的需氧量。
氧化1g氨氮大约需要消耗4.3gO2和8.64gHCO3-(相当于7.14gCaCO3碱度)。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1)温度:硝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30~35℃,温度不但影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而且会影响硝化菌的活性。
污水处理中的深度除磷技术

常用的高级氧化除磷剂包括过氧化氢、 臭氧、芬顿试剂等,它们能够产生具有 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污水中的磷
元素氧化。
高级氧化除磷技术的优点是除磷效率高 、反应速度快,但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
、对设备腐蚀性较大的问题。
活性炭吸附除磷技术
活性炭吸附除磷技术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污水中的磷元素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从而实现除磷 的目的。该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磷的污水。
02
在电化学除磷过程中,电流通过电极时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水中的磷元 素转化为高价态的磷酸盐或氧化态磷。同时,电解反应还能产生具有絮凝作用 的氢氧化物,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
03
电化学除磷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能耗较低,但同时也存在电极腐蚀、生成 物处理等问题。
04
深度除磷技术的优势与 挑战
技术优势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取决于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性质等因素。为了提高除磷效果,通常需要 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或负载金属离子。
活性炭吸附除磷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存在吸附容量较小、再生困难等问题。
电化学除磷技术
01
电化学除磷技术是利用电解反应将污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磷酸盐或氧化态磷的 方法。该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磷的污水。
物理除磷是指利用物理方法, 将污水中的磷元素通过吸附、 沉淀、过滤等方式去除的方法 。
常用的物理除磷技术包括沉淀 池、吸附剂、活性炭等,处理 效果稳定,操作简单。
但物理除磷技术对于低浓度含 磷废水处理效果不佳,且需要 定期更换吸附剂或活性炭。
03
深度除磷技术
高级氧化除磷技术
高级氧化除磷技术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 将污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磷酸盐或氧化 态磷的方法。该技术具有较高的除磷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NO3- + 5CH3OH + CO2
3N2 + 6 HCO3- + 7H2O
节省40% CH3OH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优点
短程生物脱氮的优点
与传统硝化反硝化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不仅可以节省能耗 约25%(以氧计),节约碳源40%(以甲醇计),而且可以缩短反 应时间,大幅度降低产生的污泥量。
b.厌氧氨氧化原理的研究
5NH4++3NO3-→ 4N2+9H2O+2H+ ΔG0=-297kJ/molNH4+ NH4++2O2 → NO3- +2H+ +H2O ΔG0=-349kJ /molNH4+
比较反应式可知:在无氧条件氨 氧化与好氧氨氧化所释放的自由能相 当.既然硝化菌可以从好氧氨氧化中 取得能量而生长,于是Broda(1977) 预言自然界也应存在厌氧氨氧化菌, 它可以从厌氧氨氧化中取得能量而生 长。
生物脱氮
金属盐混凝沉淀 石灰混凝 沉淀晶析法 生物除磷
微量成分
溶解性无机物 无机盐类
微生物
电导度 Ca、Cl离子
细菌、病毒
Na、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
臭氧氧化、消毒(氯气、次 氯酸钠、紫外线)
7.5.2 氮的吹脱去除
1、原理 (1)NH3+H2O
NH4++OHPH=7时,以NH4+存在 PH=11时,90%NH3存在 PH升高,去除NH3上升 T(上2)升脱,氮去塔除NH3上升
第七章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7.1 概述
1、深度处理——是进一步去除常规二级处理所不能完 全去除污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
2 、深度处理目的:水资源短缺、污水回用 脱色 除臭 COD BOD SS
3、深度处理对象 营养型无机盐 重金属 细菌、病菌
4、深度处理水用途;排放、回用、回灌地下 。
表7—1 二级处理水深度处理的目的、去除对象和所 采用的处理技术与工艺流程
氨氮(NH4+-N)
脱氮原理与工艺技术
氨化 硝化
好氧条件下,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 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
RCHNH 2 O2 氨化菌 RCOOH CO2 NH3
NH4
3 2
O2
亚硝化菌 NO2
H2O
2H
H
NO2
1 2
O2
硝酸菌 NO3
好氧:以O2为电子受 体进行好氧呼吸。
反硝化菌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 脱氮微球菌(Micrococcus denitrificans)、 脱氮假单胞菌(Pscudomonas denitrificans )、 脱氮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denitrificans )、 荧光假单胞菌( Pscudomonas fluorescens)等
脱氮原理与工艺技术
氮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 总氮
有机氮(Org-N)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农业指废蛋弃基白物酸质(和、牲尿多畜素肽粪等、便氨等) 和工业废水(如羊毛加工、
制革、印总染凯)。氏氮
(Total Kjelddly Nitrogen:TKN)
无机氮(Inorganic-N)
无亚机硝氮酸一氮部(分NO由2-有―机N)氮经微生物 分 施解 用硝转 氮酸化 肥氮后 的(形 农NO成田3-,排―还水N)有和一地部表分径来流自, 某些工业废水(焦化、化肥厂)。
水体富 营养化
含丰富营养盐类,使藻类等 浮游生物快速生长,而后引 起异养生物代谢旺盛,耗尽 水体中DO,使水体变质,破坏 水体中的生态平衡现象。
1998年我国海域监测到赤潮22起:其中南海 10起;东海5起;渤海和黄海7起。
表1 1998年我国三大湖泊污染状况
湖泊 太湖 滇池 巢湖
主要污染 N、P N、P N、P
H
NH4 2O2 NO3 H2O 2H H
反硝化
缺氧条件下
NO3-
NO2NO2-
NH2OH N2O
Hale Waihona Puke 有机体(同化反硝化)N2(异化反硝化)
硝化作用段微生物
亚硝酸菌:氧化氨 的细菌;专性好氧, 化能自养,G-,最 适温度25-30℃, 最适pH值7.5-8.0, 世代时间8h-1d
度
沉淀池
出水
防 止
反硝化
无需加
污 泥
缺氧 碳源
膨
BOD去 除硝化 好氧
污泥产
沉好淀氧池出运水行, 不C效当O果D,去好易除产 生污泥上浮
胀为运提行高费脱用氮;流投率一程资须方短省增面大会回破流坏污量缺泥,氧回一状流方态量面影小增响加反了 硝化
剩余污泥
3. SBR法脱氮的典型运行方式
曝气, 去除有机 物,硝化
硝 酸 菌 : 氧 化 NO2的细菌;专性好氧;
化 能 自 养 , 以 CO2 为 碳 源 ; 最 适 pH 值
7.5-8.0, 最 适 温 度
25-30℃, 世 代 时 间
8h-几天。
反硝化作用段微生物
反硝化菌:所有能
以NO3-为最终电子 受体,将HNO3还原 为N2的细菌总称, 化能异养菌。
兼性厌氧菌: 厌氧:以硝酸氮为 电子受体,以有机 底物为电子供体;
脱氮塔技术的特点 除氮的效果稳定 操作简便,容易控制 NH3二次污染(可回收) 使用CaO易结垢(改用NaOH) 水温下降时,效果差
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及应用
§概述 §脱氮原理与工艺技术 §污水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除磷原理与工艺技术 §污水生物除磷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概述
氮、磷的过量排放
3
污泥回流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
2.A/O脱氮工艺
N2
内循环(硝化液回流)
碱
进水
度
反硝化 缺氧
BOD去除 硝化
好氧
沉淀池 出水
污泥回流
A/O脱氮工艺
剩余污泥
A/O脱氮工艺的特点
内循环(硝化液回流)
反硝化能补充 一出些水碱中度含
为需硝要化双减 循
碱 一定的NO3-
进水
轻环了系负统担
缺氧搅拌, 反硝化
碳源
进水期 反应期 反应期 沉淀期
在好氧条件下通 过增大曝气量、反应 时间与污泥龄来强化 硝化反应
在缺氧条件下方便 地投加原污水〔或甲 醇等〕提供充足的有 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
排水期
污水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a. 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的原理与优点
NH4
+
NO2-
NO3-
NO2-
N2
硝化反应的控制条件
充足的溶解氧 不能低于1mg/L 足够的曝气时间 pH值:7.5-8.0 适当补充碱度,最好是HCO3-
碱度 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污泥龄):硝化菌增殖速
度慢,污泥龄至少应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的 2倍以上。
反硝化的运行控制条件
碳源(电子供体):有适量的碳源
外源反硝化: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或外加碳源 (甲醇)作为电子供体
内源反硝化:以机体内的有机物为碳源
C5H7 NO2
4.6NO
3
2.8N2
1.2H2O
5CO 2
4.6OH
pH值 7-8 溶解氧 0.5mg/L以下 温度 20-40℃
1.传统的三级活性污泥脱氮工艺
进水 曝气池 去除 BOD
沉淀池
甲
碱度
醇
沉淀池
1
硝化池
2
反硝化
N2
沉淀池 出水
处理 目的
排放水体 再用
防止富 营养化
再用
去除对象
有关指标 采用的主要处理
技术
有机物
植物 类营 养盐
悬浮状态 溶解状态
氮
磷
SS VSS
BOD5 COD TOC TOD
T—N K—N NH3—N NO2-—N NO3-—N
PO4—P T—P
快滤机、微滤机、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臭 氧氧化 吹脱、折点氯化脱氨、生物 脱氮
富营养化 严重 非常严重 非常严重
水体水质 IV-劣V类 V或劣V类
劣V类
1999年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类别比较
氮、磷与水环境问题
一级处理:悬浮固体 二级处理:有机物
BOD:N:P=100:5:1 三级处理:脱氮除磷
新问题:如何能经济、有效地 从废水中去除氮、磷化合物, 来有效地保护受纳水体解决日 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现象。
理论预测10多年之后,荷兰人Mulder首先在用于反硝化的流化床中 发现了这一现象。ANAMMOX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产率是非常低的, 但是氮的转换率与传统好氧硝化的转换率相当。ANAMMOX无需有 机碳源存在,碳酸盐/二氧化碳是ANAMMOX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无机 碳源。因此具有耗氧量低、污泥产量少、不需外加碳源等优点。
a) 全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途径
NH4+
NO2-
N2
b)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途径
传统脱氮途径和亚硝酸型脱氮途径对比
aN. H短4+ +程生2O物2 脱硝氮化技术NO的3- +原H理2O 与+2 优H+ 点
NH4+ + 3/2O2
NO2- + H2O + 2H+
节省25%O2
6NO2- + 3CH3OH + 3CO2 反硝化3N2 + 6 HCO3- +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