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应用安全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web应用的发展历程

Web应用的发展历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思维方式。
在这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Web应用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本文将对Web应用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完整的回顾和总结。
二、Web应用的起源和初期发展Web的起源Web应用的发展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应对军事通信的需求,研发了ARPANET,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ARPANET的出现为信息传输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Web应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初期发展在Web应用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是静态网页的展示。
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并创建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和网页服务器。
万维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浏览和分享信息,这是Web应用的开端。
三、Web应用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动态网页的出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静态网页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动态网页应运而生。
动态网页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和数据库的内容动态生成页面,使得Web应用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PHP、ASP等服务器端脚本语言的出现,为动态网页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AJAX技术的出现2005年,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技术的出现,使得Web应用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并更新部分页面内容。
这种异步通信的方式大大提高了Web应用的用户体验和性能。
Web 2.0时代的来临Web 2.0时代的来临标志着Web应用从单纯的信息展示向用户参与和互动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阶段,社交网络、博客、维基百科等用户生成内容的Web应用大量涌现,用户不仅可以浏览信息,还可以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分享中。
信息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和安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12008.01顾问笔会■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曲成义研究员电子威胁、内容威胁和物理威胁等引发的网络突发事件正在给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损害。
国家CN C ER T/C C中心2006年度报告指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正在迅速增长,僵尸网络范围不断扩大,被植入木马和谍件的IP地址猛增,网页被篡改的数量大量增加,网络恶意代码年增长量竟达到了12.8倍。
“零日”攻击现象出现,复合式病毒泛滥,在线信息劫持频繁发生,谍件正在成为窃信的原凶,僵尸网络正在成为DD oS和垃圾邮件的源头,非法谋利已成为威胁者的主要动机,黑客的地下产业链正在形成,内部安全事件频发,僵尸源和木马源的跨国控制等等,正在引起国家、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快速发展正在给社会各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效益空间,但也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如网络多媒体的注入,VO IP、IP-T V、MTV 等快速成长;随着R FID、EMPU、SC ADA的引入互联网,互联网正在从P2P向P2M、M2M延伸,出现了传感网、物联网、工控网等,使原来的人际交流互动延伸到人对机、机对机的信息交互和功能互动;Web2.0的出现,如Blog、SNS、wiki、RSS、Podcasting等应用迅速扩展,博客不再是一般网民的交流园地,正在进入企业与政府,为人际与社区、业主与雇员、领导与公务员的交流与互动带来巨大益处;“移动互联”正在兴起,互联网信息资源和应用的巨大优势与无线移动终端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的特点相结合,将形成新的优势互补,一个移动商务、移动政务、移动办公、移动消遣和移动家庭服务等新的“4A”服务热潮即将兴起;网络与信息资产的虚拟化,出现了虚拟硬件、虚拟存储、软件服务化(SaaS)、网格等虚拟化技术,为用户优化信息资产配置、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索取专业化服务、提升可用性等带来很大益处;但是在带来以上这些新的应用和巨大效果的同时,新的信息安全威胁接踵而来,如窃信、窃听、窃视、窃权、滥用、假冒、欺诈、篡改、阻塞、致瘫等新一代的恶意代码正在出现,一场新的高技术对抗将在新的高度上展开。
Web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Web技术的发展和趋势Web技术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应用开发的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从Web1.0到现在的Web4.0,Web技术已经经历了多次革命。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Web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一、Web1.0时代Web1.0时代是Web技术的初始阶段,主要是静态网页的展示,内容较为单一,用户只能浏览网页上的信息,无法进行交互式操作。
Web1.0时代流行的技术有HTML、CSS、JavaScript等。
这些技术虽然简单,但对于当时的互联网来说,已经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创新。
二、Web2.0时代Web2.0时代是Web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互联网开始向用户开放,Web应用开始具有了更高的互动性和社交性。
Web2.0时代流行的技术有Ajax、PHP、MySQL等。
各种Web应用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形态,例如社交网络、博客、WIKI等,用户的数字生活也逐渐从个人化向社交化转变。
三、移动化趋势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移动化的趋势,Web技术也在不断向移动端发展。
越来越多的Web应用开始适配移动端,例如响应式网页设计、Hybrid应用程序、PWA等。
这些技术使得Web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的用户体验得到了优化,并且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四、Web3.0时代Web3.0时代是在Web2.0时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展Web应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
Web3.0时代流行的技术有语义Web、大数据、物联网等。
Web3.0时代的Web应用可以主动地获取和处理用户的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
未来,Web3.0的发展将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智能化系统,无处不在地为人类服务。
五、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也对Web技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未来,Web应用将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
这些技术将使得Web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用户的数据,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和体验。
web3.0时代

web3.0时代Web3.0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正逐渐步入Web3.0时代。
Web3.0,也被称为“智能互联网”或“语义互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它标志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智能化,使信息的获取和交互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本文将探讨Web3.0时代的特点,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Web3.0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数据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Web2.0时代,人们通过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面临信息过载和信息误导的问题。
而在Web3.0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信息。
不同于以往的静态网页,Web3.0时代的网页具备更强的智能性,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
其次,Web3.0时代强调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分布式性。
相比于中心化的Web2.0时代,Web3.0时代采用去中心化的架构,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实现数据的安全和可信赖。
这种开放性和分布式性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和公正,减少了中心化的权力集中和操控。
除此之外,Web3.0时代还注重用户的参与和协作。
传统的Web2.0时代,用户往往只是信息的消费者,而在Web3.0时代,用户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生成和共享中来。
通过协作平台和社交网络,用户可以与其他人共同创造内容,形成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信息生态系统。
Web3.0时代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首先,Web3.0时代的智能算法和个性化推荐将改变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我们将更容易获得符合我们需求和兴趣的信息,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同时,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此外,Web3.0时代的开放和分布式性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促进去中心化的交易和合作。
这将影响到各个领域,包括金融、物流、医疗等,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会。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设备、系统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泄露、篡改和破坏等威胁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保护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1. 密码技术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包括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和认证等操作。
目前,常见的密码技术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密码技术逐渐暴露出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开辟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技术。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攻击的重要设备。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目前,防火墙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够对各类网络攻击进行有效防护。
3. 入侵检测和谨防技术入侵检测和谨防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挠网络中的恶意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监视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识别和报告潜在的入侵行为。
入侵谨防系统(IPS)则可以主动阻挠入侵行为,提供实时保护。
4.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包括SSL/TLS协议、VPN和IPSec等。
这些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者篡改。
5. 应用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主要针对Web应用程序和挪移应用程序进行保护。
常见的应用安全技术包括输入验证、访问控制和安全编码等。
这些技术可以防止应用程序受到SQL注入、跨站点脚本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等常见的安全威胁。
三、网络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为网络安全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可以匡助网络安全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新型威胁,提高安全防护的准确性和效率。
大数据技术可以匡助分析和挖掘网络安全事件的关联性和规律性,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

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日益受到关注。
Web应用是指基于Web技术和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它们通常以浏览器作为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Web应用程序的特点是跨平台、易于部署和维护、能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集成等。
本文将从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前者是指将应用程序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进行开发,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和处理;而后者则是指应用程序的全部功能都在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将页面展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交互。
在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功能设计、UI设计、数据库设计、性能优化等方面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考虑到Web应用程序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延迟等问题,还需要通过安全加密、负载均衡、高速缓存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关键技术1.前端技术Web应用程序的前端技术主要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
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用于描述Web页面的结构和内容;CSS则是一种标准的样式表语言,可用于控制Web页面的外观和布局;而JavaScript则是一种用于构建交互式Web应用的编程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JavaScript的框架和库,如jQuery、AngularJS、React、Vue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开发Web应用程序。
2.后端技术Web应用程序的后端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Web服务器技术、Web框架技术等。
数据库技术是指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技术,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Web服务器技术则是指用于管理Web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IIS、Nginx等;Web框架技术则是指用于简化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的框架,如Django、Flask、Spring等。
[精编]Web安全防护研究论文
![[精编]Web安全防护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a86d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c.png)
[精编]Web安全防护研究论文标题:Web安全防护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Web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用户和企业的信息资产都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对Web安全防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常见的攻击手段和相应的防护技术。
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促进Web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 引言随着Web应用的广泛应用,Web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黑客利用各种手段对Web应用进行攻击,例如跨站脚本攻击(XSS)、SQL注入攻击、文件包含等。
因此,研究Web安全防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 常见的Web安全攻击手段介绍了一些常见的Web安全攻击手段,包括XSS攻击、SQL注入攻击、CSRF攻击、文件包含攻击等。
详细分析了这些攻击手段的原理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3. Web安全防护技术介绍了当前常用的Web安全防护技术,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包括Web应用防火墙(WAF)、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编码实践等。
4. 基于机器学习的Web安全防护方法介绍了一些基于机器学习的Web安全防护方法,包括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异常检测、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恶意流量过滤等。
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5. Web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Web安全防护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智能化的防护系统、结合人工智能的Web安全防护等。
6. 结论通过对Web安全防护的综述,让我们对Web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了对Web安全防护技术的认识。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Web安全防护技术的创新和实用性。
关键词:Web安全、攻击手段、防护技术、机器学习、发展趋势。
web3.0 发展史

Web3.0发展史一、Web3.0的起源Web3.0的概念源于Web1.0和Web2.0的演变。
Web1.0时代,互联网主要充当了信息发布和传播的角色,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无法与内容进行交互。
随着Web2.0的兴起,互联网开始注重用户与内容的互动,用户可以参与内容的创作和分享,社交媒体、博客、论坛等平台蓬勃发展。
然而,Web2.0也带来了数据隐私、信息过载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Web3.0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
Web3.0旨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个性化、隐私保护的网络环境,让用户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数据和数字身份。
这个概念最初在2006年由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他设想了一个语义网的基础设施,使网络能够理解其内容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Web3.0的技术基础Web3.0的技术基础包括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Web3.0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区块链技术为Web3.0提供了去中心化、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数据和数字身份。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Web3.0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比如个性化的推荐、智能客服等。
云计算为Web3.0提供了弹性的可伸缩性、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构建一个全球范围的分布式网络成为可能。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Web3.0能够更好地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
三、Web3.0与区块链的结合区块链技术是Web3.0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从中心化模式转变为去中心化模式,为解决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区块链技术,Web3.0可以实现数据的去中心化管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为Web3.0提供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等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掌控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
四、Web3.0的创新应用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许多创新应用逐渐涌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web应用安全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授课教师:曲海鹏
学生姓名:甘言海
学生学号:020*********
专业班级:计算机信息保密2010级
2013年12月28日
web应用安全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由于网络技术日趋成熟,黑客们也将注意力从以往对网络服务器的攻击逐步转移到了对Web应用的攻击上。
根据Gartner的最新调查,信息安全攻击有75%都是发生在Web应用而非网络层面上。
同时,数据也显示,三分之二的Web站点都相当脆弱,易受攻击。
然而现实确是,绝大多数企业将大量的投资花费在网络和服务器的安全上,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保证Web应用本身的安全,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当今世界,Internet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平台,很多企业都将应用架设在该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支持。
这些应用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然而在非常重要的安全性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Web应用是由动态脚本、编译过的代码等组合而成。
它通常架设在Web服务器上,用户在Web浏览器上发送请求,这些请求使用HTTP协议,经过因特网和企业的Web应用交互,由Web应用和企业后台的数据库及其他动态内容通信。
尽管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Web 环境搭建方式,一个典型的Web 应用通常是标准的三层架构模型。
在这种最常见的模型中,客户端是第一层;使用动态Web 内容技术的部分属于中间层;数据库是第三层。
用户通过Web 浏览器发送请求给中间层,由中间层将用户的请求转换为对后台数据的查询或是更新,并将最终的结果在浏览器上展示给用户。
当讨论起Web应用安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使用了防火墙”、“我们使用了网络脆弱扫描工具”、“我们使用了SSL 技术”、“我们每个季度都会进行渗透测试”……所以,“我们的应用是安全的”。
现实真是如此吗? 在企业Web 应用的各个层面,都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来确保安全性。
为了保护客户端机器的安全,用户会安装防病毒软件;为了保证用户数据传输到企业Web 服务器的传输安全,通信层通常会使用SSL技术加密数据;企业会使用防火墙和IDS/IPS来保证仅允许特定的访问,不必要暴露的端口和非法的访问,在这里都会被阻止;即使有防火墙,企业依然会使用身份认证机制授权用户访问Web 应用。
但是,即便有防病毒保护、防火墙和IDS/IPS,企业仍然不得不允许一部分的通讯经过防火墙,毕竟Web 应用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服务,保护措施可以关闭不必要暴露的端口,但是Web 应用必须的80 和443 端口,是一定要开放的。
可以顺利通过的这部分通讯,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很难辨别。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Web 应用是由软件构成的,那么,它一定会包含缺陷,这些缺陷就可以被恶意的用户利用,他们通过执行各种恶意的操作,或者偷窃、或者操控、或者破坏Web 应用中的重要信息。
网络脆弱性扫描工具,由于它仅仅用来分析网络层面的漏洞,不了解应用本身,所以不能彻底提高Web应用安全性;防火墙可以阻止对重要端口的访问,但是80 和443 端口始终要开放,我们无法判断这两个端口中通讯数据是善意的访问还是恶意的攻击;SSL 可以加密数据,但是它仅仅保护了在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并没有保护Web应用本身;每个季度的渗透测试,无法满足处于不断变更之中的应用。
只要访问可以顺利通过企业的防火墙,Web应用就毫无保留的呈现在用户
面前。
只有加强Web应用自身的安全,才是真正的Web应用安全解决之道。
在Web应用时代,内容逐渐开始趋于动态化,最终用户持续不断的更新现有内容、共享应用程序,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即时通讯。
即使采用最佳的策略制定方法,某些不良内容或恶意软件也会随时弹出,使公司的重要信息和网络暴露于极为危险的环境之下。
Web攻击可导致的后果极为严重,完全可以使用多种攻击手段将一个合法正常网站攻陷,利用获取到的相应权限在网页中嵌入恶意代码,将恶意程序下载到存在客户端漏洞的主机上,从而实现攻击目的。
由此可见,Web安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大的“杀手”!
Web威胁的最终目的是窃取信息获取利益。
面对来势汹汹的Web威胁,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危机。
一方面,恶意网站以600%的年增长速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77%带有恶意代码的Web网站是被植入恶意攻击代码的合法网站
Web攻击是目前数据窃取的主要途径。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57%的数据窃取攻击是经由Web而实现。
Web威胁可以在用户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进入企业网络,从而对公司数据资产、行业信誉和关键业务构成极大威胁。
即便是一些看上去并不重要的信息片段,一旦被偷窃者汇集并归纳,其后果可能导致公司内部机构设置、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核心客户等重要信息被泄露。
如何才可以降低Web威胁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呢?Web安全方案可以有效过滤来自互联网的风险,将数据窃取的企图消灭在萌芽阶段,而防信息泄露方案可以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针对性的保护。
社交网络是Web2.0时代企业致命杀手。
社交网络作为Web2.0技术的代表正在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工作,无形中也连通了商业世界。
当下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电子邮件已经过时了,他们更热衷使用即时的信息交流和更加开放的空间来与朋友们共享图片、音乐、视频等任何可以以数字化形式操作的东西。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企业员工开始群体化成为它的用户,这无疑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尤其IT经理意识到Web安全威胁正在日渐严峻,社交网络的大规模的应用为企业带来更多Web安全隐患,57%的数据窃取攻击皆是经由Web而实现。
社交网站中的内容是动态的,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内容并迅速与数千人分享,而犯罪分子也在利用这一优势传播病毒、恶意软件和钓鱼信息等,并具有定向性、隐蔽性和区域性爆发等特点,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安全系统已经无法控制并抵御该类潜在的Web 威胁。
进一步恶化的是,社交网站日益受到黑客们的“青睐”,黑客们在网站中植入各种恶意软件,用以感染用户的电脑,最终窃取用户信息。
当员工在使用和浏览社交网站时将无形中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危险,并有可能造成企业关键信息的流失而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面对Web2.0的两面性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出现很大的困扰,不知该如何是好,最终还是以确保企业的安全为最终目的。
其实确保员工认识到和明白社交网络上潜在的恶意威胁只是第一道防线,公司更有责任确保其员工和企业都受到有效的保护,并制定各种应急计划,仅仅是草拟社交网络使用规则然后放下不管是远远不够的。
新的时代WEB应用的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其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如何拦截WEB 2.0 JS WORM攻击。
在WEB2.0这个时代JS比较多,相关的内容发展得比较迅猛。
第二个就是拦截未知的WEB框架漏洞,比如说前面提到
的JAVA的框架。
第三个如何抵御HTTP FLOOD攻击这个通常称为CC攻击。
第四个如何抵御DNS ddos攻击。
这个攻击近年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多。
第五个如何拦截WEB shell以及WEB shell行为,WEB shell黑客用来控制这个网站。
这是当前WEB安全产品的分类,有网络层过滤型、内嵌型、云防护型、代码防御型。
网络过滤型性能高,受限于网络区域、抗DDOS能力高。
内嵌型性能中、需要本机安装,抗DDOS能力中。
云防护型由于采用分布式,性能极高。
最后是代码防御型的,这一类的就是性能相对偏低一点,然后需要插入用户的网站代码当中,这就是抗DDOS能力比较差。
总体web发展趋势向着云防护方向发展。
网站云防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个是利用分布式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大型DDOS攻击,第二个隐藏后端真实网站IP,杜绝对网站服务器漏洞的直接利用;第三个由专业安全团队及时更新安全规则,第一时间拦截已知的0day漏洞;第四个更准确的用户浏览统计,帮助站长了解网络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