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工作程序

合集下载

《聚合物合成工艺》教学大纲

《聚合物合成工艺》教学大纲

《聚合物合成⼯艺》教学⼤纲《⾼聚物合成⼯艺》本科课程教学⼤纲⼀、《⾼聚物合成⼯艺》课程说明(⼀)课程代码:(⼆)课程英⽂名称:Polymer Synthesis Craft(三)开课对象:材料化学专业(四)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化学作为基础,⼜为后续课程“聚合物成型加⼯原理”及其它专业课等打下理论基础。

⾼聚物合成⼯艺学实验是研究⾼分⼦的合成⼯艺及其化学反应的⼀门实践科学。

它的任务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掌握⾼分⼦合成⼯艺的基本概念,⾼分⼦化合物合成⼯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章绪论掌握⾼分⼦⼯业和⾼分⼦科学的发展简史,⾼分⼦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分⼦化合物的⽣产过程及废物处理与安全⽣产基础知识。

第⼆章⽣产单体的原料路线学习⽯油化⼯原料路线及煤炭原料路线与其他原料路线⽣成⾼分⼦原料的⽅法。

第三章⾃由基本体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由基本体聚合原理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由基本体聚合、苯⼄烯熔融本体聚合、氯⼄烯⾮均相本体聚合原理及⽣产⼯艺。

第四章⾃由基悬浮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由⼯悬浮聚合原理及氯⼄烯悬浮聚合和苯⼄烯—丙烯腈悬浮共聚合⽣产⼯艺第五章⾃由基溶液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溶液聚合原理及醋酸⼄烯溶液聚合⽣产⼯艺和聚⼄烯醇(PVA)⽣产⼯艺、丙烯腈溶液聚合⽣产⼯艺。

第六章⾃由基乳液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由基乳液聚合原理及丁⼆烯、苯⼄烯乳液共聚合和糊⽤聚氯⼄烯种⼦乳液聚合⽣产⼯艺。

第七章离⼦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离⼦聚合原理及⼄烯⽓相本体聚合、丙烯⾮均相溶液聚合、聚丁⼆烯橡胶和丁基橡胶的⽣产⼯艺。

第⼋章线型缩聚原理及⽣产⼯艺了解线型缩聚,包括熔融缩聚和界⾯缩聚⽣产⼯艺。

第九章体型缩聚原理及⽣产⼯艺掌握体型缩聚原理及酚醛树脂的⽣产⼯艺、醇酸树脂的⽣产⼯艺、不饱和聚树脂及低聚合物的⽣产⼯艺环氧树脂的⽣产⼯艺、压塑粉的⽣产⼯艺、玻璃钢及压缩层塑料的⽣产⼯艺。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艺流程设计常熟理⼯学院------材料科学与⼯程专业聚合物合成⼯艺课程设计题⽬: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艺流程设计姓名:刘海鹏学号:150409128专业:材料科学与⼯程专业班级:09级材料( 1 )班指导教师耿飞起⽌⽇期2012.6.27—2012.7.61 设计背景 (1)1.1 聚丙烯酸钠简介 (1)1.2 聚丙烯酸钠树脂的产品性能和⽤途 (2)1.3 在理论和/或实践⽅⾯的重⼤意义 (2)2 聚合物合成的原理 (3)2.1 聚合反应⽅程式 (3)2.2 ⽣产聚合⽅法 (3)2.3 设计思路 (4)2.3.1 ⾼吸⽔树脂的性能 (4)2.3.2 反相悬浮聚合 (5)2.4 性能测定 (6)2.4.1 吸⽔率 (6)2.4.2 保⽔率 (6)2.5 ⽣产中注意的问题 (6)3 本设计所涉及的原材料简介 (7)3.1 丙烯酸 (7)3.2 氢氧化钠 (7)3.3 正庚烷 (7)3.4 其他原材料 (8)4 聚合物合成⼯艺流程图 (8)4.1 聚丙烯酸钠树脂合成⼯艺过程介绍 (8)4.2 ⼯艺流程图 (8)5 聚合物合成⼯艺的物料衡算 (10)5.1 画出物料平衡关系⽰意图 (10)5.2 物料发⽣的化学变化 (10)5.3 收集数据资料 (10)5.4 选择计算基准与计算单位 (11)5.5 确定计算顺序 (12)5.6 计算主要原料(丙烯酸)投料 (12)5.7 顺流程逐个设备展开计算 (12)5.8 整理并校核计算结果 (15)5.9 绘制物料流程图,编写物料平衡表 (15)第6章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 (17)6.1 反应器形式的选择 (17)6.2 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18)6.3 外形尺⼨的设计 (19)6.4 反应器设计结果⼀览表 (21)设计总结 (22)1 设计⼩结 (22)2 聚丙烯酸钠树脂⼯艺前景 (22)参考⽂献 (I)1 设计背景1.1 聚丙烯酸钠简介聚丙烯酸钠,英⽂名Sodium polyacrylate,缩写PAAS或简称PAA-Na,结构式为[-CH2-CH(COONa)]n-。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一、聚合物的合成工艺1、热压合成热压合成是指在热压机上通过压力密实,使原料反应,利用压力、温度等好的物理条件促使原料反应,使形成的聚合物具有均一结构和克制度。

这种合成方法有两个优点:1) 合成所需的能耗较低,2) 合成时间较短,但是热压合成反应温度在聚合物热变形温度以下,反应时间较短,仅有一部分工厂拥有热压合成机,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满足所有聚合物的合成需求。

2、水热合成水热合成可利用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聚合物合成方法。

水热合成是指在高温水和高温气体中对聚合物进行反应,使原料在水中发生聚合,形成的聚合物具有均一结构和克制度。

这种合成方法有三个优点:1) 无需反应室;2) 反应温度低;3) 反应条件简单,但由于特定的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水热合成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时间较长,聚合物很容易磏面变质,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合成。

3、溶剂聚合溶剂聚合也称为液相聚合,是指将聚合物原料加入溶剂中,加热、反应,使聚合物形成,这种合成方法受到的应用最多,可以制成高级聚合物,如聚酯、聚酰胺等。

在这种合成方法中,聚合物原料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合成时间较短,但溶剂聚合的反应温度比较高,聚合物的熔点较低,不适合大规模合成。

二、聚合物合成工艺的选择1、热压合成热压合成最适合制造低熔点、结晶度大的聚合物,如聚醚醚酮、聚醚醚醚、聚醚、聚氨酯、聚酰胺等,这些聚合物在热压机上的反应温度比较低,同时可以在反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实现克制度高、结构均一的聚合物。

2、水热合成水热合成最适合制造溶于水的聚合物,如聚氨酯、聚醚醚酮、聚醚醚醚、聚醚、聚酰胺等,这些聚合物在水中可以容易溶解,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克制度高、结构均一的聚合物。

3、溶剂聚合溶剂聚合最适合制造有较高溶解度的聚合物,如聚酯、聚酰胺等,这些聚合物可以在芳香烃溶剂中溶解,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克制度高、结构均一的聚合物。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第一章:聚合物合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聚合物的概念、分类和特性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了解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1.2 教学内容聚合物的概念、分类和特性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聚合物的工艺流程:单体选择、反应条件控制、分子量调控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聚合物结构和性质实例分析,介绍常见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聚合反应机理和工艺优化方法第二章:自由基聚合2.1 教学目标掌握自由基聚合的原理和动力学了解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和终止剂掌握自由基聚合的工艺条件和调控方法2.2 教学内容自由基聚合的原理和动力学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和终止剂自由基聚合的工艺条件:温度、压力、单体浓度等自由基聚合的调控方法: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组成等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介绍自由基聚合的实际应用开展实验操作,掌握自由基聚合的工艺条件和调控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由基聚合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第三章:离子聚合3.1 教学目标了解离子聚合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离子聚合的反应条件和调控方法了解离子聚合的应用领域3.2 教学内容离子聚合的原理和特点离子聚合的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单体浓度等离子聚合的调控方法: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组成等离子聚合的应用领域:轮胎、电缆、医疗等3.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介绍离子聚合的实际应用开展实验操作,掌握离子聚合的反应条件和调控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离子聚合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第四章:配位聚合了解配位聚合的原理和特点掌握配位聚合的反应条件和调控方法了解配位聚合的应用领域4.2 教学内容配位聚合的原理和特点配位聚合的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单体浓度等配位聚合的调控方法: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组成等配位聚合的应用领域:聚合物薄膜、纳米材料等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介绍配位聚合的实际应用开展实验操作,掌握配位聚合的反应条件和调控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配位聚合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第五章: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5.1 教学目标了解聚合物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掌握聚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了解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应用领域5.2 教学内容聚合物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等聚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物理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应用领域:材料设计、功能材料等采用实例分析,介绍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实际应用开展实验操作,掌握聚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第六章:聚合物合成工艺的优化与控制6.1 教学目标理解聚合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学习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方法掌握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分析和控制策略6.2 教学内容聚合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聚合反应装置及其操作原理:反应釜、换热器、压缩机等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参数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分析: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纯度等6.3 教学方法采用模拟操作,演示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参数控制方法开展实验操作,练习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分析技巧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优化与控制策略第七章:聚合物合成安全与环保7.1 教学目标理解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学习聚合反应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执行标准掌握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7.2 教学内容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化学品的毒性、火灾爆炸风险等聚合反应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处理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事故报告、救援措施等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介绍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实例开展实验操作,练习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措施第八章:聚合物合成新技术与发展趋势8.1 教学目标了解聚合物合成领域的新技术:生物催化、纳米催化剂等掌握聚合物合成领域的新进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合成等熟悉聚合物合成领域的发展趋势:功能化、高性能化等8.2 教学内容聚合物合成领域的新技术:生物催化、纳米催化剂等聚合物合成领域的新进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合成等聚合物合成领域的发展趋势:功能化、高性能化等8.3 教学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了解聚合物合成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聚合物合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的应用前景进行课堂报告,分享聚合物合成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第九章:聚合物合成工艺实例分析9.1 教学目标学习聚合物合成工艺的案例分析方法掌握聚合物合成工艺的优化和控制技巧培养解决聚合物合成工艺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聚合物合成工艺案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聚合物合成工艺的优化:反应条件、设备选型等聚合物合成工艺的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聚合物合成工艺的优缺点和改进措施开展实验操作,练习聚合物合成工艺的优化和控制技巧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聚合物合成工艺实际问题的方案第十章: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应用10.1 教学目标理解聚合物合成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学习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设备掌握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应用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聚合物合成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塑料、橡胶、纤维等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反应釜、挤压机、纺丝机等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应用发展趋势:高性能、功能化、绿色化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实地考察,了解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和应用领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应用发展趋势及挑战进行课堂报告,分享聚合物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应用研究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聚合物的概念、分类和特性重点环节二: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重点环节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重点环节四:聚合物的工艺流程重点环节五: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重点环节六:聚合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重点环节七: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参数控制方法重点环节八: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分析重点环节九: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重点环节十:聚合反应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本教案围绕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结构与性能关系、工艺控制和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高聚物的合成实验教案

高聚物的合成实验教案

高聚物的合成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高聚物的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高聚物的合成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性质分析方法。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 烧杯、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量筒等玻璃仪器;- 磁力搅拌器、加热板等实验设备;- 干燥箱、离心机等辅助设备。

2. 实验试剂:- 丙烯酸乙酯、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溴化乙基(EBr)为交联剂。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材和试剂;- 将烧杯、容量瓶等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和烘干,确保干净无尘;- 保证实验环境的通风良好。

2. 合成高聚物:- 取一定量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酰胺、过氧化苯甲酰和溴化乙基,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烧杯中;- 开启磁力搅拌器,将烧杯放置在加热板上,调节温度至适宜的合成温度;- 在搅拌的同时缓慢滴加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开始;-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3. 聚合物性质分析:- 将合成得到的高聚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得到高聚物溶液;-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高聚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的特征峰;-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高聚物进行分子量分析,得到其聚合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谨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有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2. 实验器材和试剂必须干燥无尘,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反应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聚合反应的进行。

4. 加入引发剂时要缓慢滴加,避免溅出或产生反应剧烈。

5.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彻底清理实验台面,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五、拓展思考1. 本实验合成的高聚物属于哪种聚合物?2. 如何通过实验调节高聚物的分子量?3. 高聚物的分子量与其性质有何关系?4. 高聚物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举例说明。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高聚物的合成原理和实验操作,加强对聚合反应过程的掌握。

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工作程序

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工作程序

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工作程序一、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设计内容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及技术资料、学会用简洁文字说明和图表表达设计内容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设计思想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后续毕业论文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理论课之后进行。

设计内容主要是围绕以某一具体聚合物合成工艺为例,重点对聚合物合成工艺流程进行物料及能量衡算、并对工艺设备进行选择、计算及布置安装。

三、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基本程序1、制定《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完成。

2、填写《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常熟理工学院实践教学预安排表,明确设计任务及其设计计划安排。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完成。

3、《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方法及要求课堂讲授,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完成。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拟定课程设计题目,并报指导教师审核通过。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查阅文献、按照拟定的设计题目制定设计内容纲要,并报指导教师批阅、修改、审核通过。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6、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设计内容纲要,完成设计报告。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7、设计报告的评阅及成绩认定,由指导教师完成。

四、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围绕以某一具体聚合物合成工艺,包括合成工艺过程中的某一重要工段的工艺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工艺条件分析、化工工艺计算等的综合学习能力。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为:1.查阅大量书籍、文献及其他资料,全面搜集国内外聚合物及生产厂的有关资料,包括技术路线及特点、工艺参数、原材料和公用工程单耗、产品质量、三废治理以及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情况与动向等。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背景高聚物合成,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化学结合,形成一个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高聚物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橡胶等。

本课程设计旨在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高聚物合成工艺进行探讨和研究,设计出合适的工艺流程,促进学生对高聚物合成的理解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1.高聚物合成工艺原理介绍:1.1 高聚物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2 高聚物合成反应机理1.3 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高聚物合成工艺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2.2 实验步骤2.3 实验器材和试剂2.4 实验记录2.5 实验结果分析3.工艺流程设计:3.1 原料准备3.2 反应条件控制3.3 反应器选择3.4 反应过程监测3.5 反应后处理4.工艺优化方法讨论:4.1 催化剂的选择4.2 溶剂的选择4.3 温度、压力调节4.4 反应时间控制4.5 结果评价和优化建议三、课程设计流程1.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高聚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流程,明确课程设计任务和目标。

2.组成小组,确定具体实验方案和工艺流程,选定实验器材和试剂。

3.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详细实验数据,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工艺流程设计评价和优化建议。

5.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6.根据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提出高聚物合成工艺流程设计和工艺优化的可行性建议。

四、评分要求1.实验报告中包含对高聚物合成原理的深入理解,严谨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记录,合理的实验数据分析和优化建议,课程设计完成进度与学术难度的考虑。

2.实验小组中成员之间合作、监督、协调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的考虑。

3.课程设计完成的时间进度的把控和实验室安全要求的遵守。

五、结论本课程设计通过对高聚物合成工艺原理、实验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工艺优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对提高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和工程学的理解,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其科研和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推动意义。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课件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课件

一 化工设计的发展
• 1949-1978年
计划经济、苏联模式
• 1979年-现在
54年国家计委《关于工业及民用建设设 计及预算编制条例》
《关于国内设计计划任务书及设计文件 审批程序和计委内部审批分工的临时规 定》([54]计基字第96号)
西方先进设计理念与模式
• 设计工具
计算尺 绘图
计算器 描图
计算机 晒图(蓝图)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与其他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及用途
二 本课的主要内容
根据工艺设计的任务,选择适当的工艺路线, 设计恰当的流程,进行正确的化工计算(物料、能 量衡算、设备选型和计算),以此为基础进行主要 设备的选型和设计,最后能进行车间的布置(平面、 立面)和绘制,并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单 元操作设备的绘制,同时掌握一定的土建、公用工 程以及安全、环保知识。
模课程的学习,要求大家基本掌 握高聚物合成工艺初步设计的全过程, 为大四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同时,对于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后对于有 关聚合车间以及其他化工的设计,也有 初步的了解。
四个概念
设 计 ( design ) : 就 是 在 做 某 项 工 作 之 前 ,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 等。
聚合物合成 工艺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许莉莉
授课说明
• 考核及要求 • 教材和参考书: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陈昀 高聚物合成工艺设计基础 张洋 化工设计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设计内容与设计程序
第3章 工艺流程设计 第4章 物料衡算 第5章 热量衡算
第6章 设备的工艺设计 第7章 车间的布置
1绪 论
高质量、高水平工程设计→质量优等、水平先 进的化工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工作程序
一、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设计内容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及技术资料、学会用简洁文字说明和图表表达设计内容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设计思想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后续毕业论文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理论课之后进行。

设计内容主要是围绕以某一具体聚合物合成工艺为例,重点对聚合物合成工艺流程进行物料及能量衡算、并对工艺设备进行选择、计算及布置安装。

三、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基本程序
1、制定《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完成。

2、填写《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常熟理工学院实践教学预安排表,明确设
计任务及其设计计划安排。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完成。

3、《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方法及要求课堂讲授,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完成。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拟定课程设计题目,并报指导教师审核通过。

该部
分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查阅文献、按照拟定的设计题目制定设计内容纲要,并
报指导教师批阅、修改、审核通过。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6、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设计内容纲要,完成设计报告。

该部分由指导教师和学
生共同完成。

7、设计报告的评阅及成绩认定,由指导教师完成。

四、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围绕以某一具体聚合物合成工艺,包括合成工艺过程中的某一重要工段的工艺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工艺条件分析、化工工艺计算等的综合学习能力。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为:
1.查阅大量书籍、文献及其他资料,全面搜集国内外聚合物及生产厂的有关资料,包括技术路线及特点、工艺参数、原材料和公用工程单耗、产品质量、三废治理以及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情况与动向等。

2.分析对比聚合物可能的生产工艺,最终确定合适的原料、聚合原理、实施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操作过程(间歇操作、连续操作)。

本次合成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

3.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包括工序、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顺序、物料流动及变化情况、工艺参数的确定、自控方案的确定等项内容的设计,最终以带控制
点的工艺流程图及相应的文字说明形式阐述清楚。

4. 进行物料衡算。

5. 反应器的设计
五、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要求
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书面清洁,字迹工整;工艺流程图要能正确、直观地反应合成工艺执行过程,并注明关键处。

设计报告内容编排顺序:
(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目录
(3)合成工艺设计相关背景知识
(4)合成工艺设计内容及目标
(5)工艺流程图
(6)工艺对应的物料衡算
(7)合成工艺对应的反应器的设计
(8)合成工艺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六、设计进度
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1.0天
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 1.0天
3. 设计计算(编写说明书草稿)
4.0天
4. 整理说明书 2天
6. 设计小结及答辩 2.0天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报告书占总成绩的80%,设计过程的综合表现占总成绩的20%。

成绩分为五档:优秀(90-100)、良好(80-90)、中等(70-80)、及格(60-70)、不及格(60分以下)。

八、参考资料
[1] 陈昀.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 赵德仁,张慰盛.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 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 化工原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王久芬. 高聚物合成工艺[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6] 张洋. 高聚物合成工艺设计基础[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九、设计任务安排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4-0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