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演讲稿
《俭以养德》演讲稿

《俭以养德》演讲稿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美德。
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让勤俭轰轰烈烈。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
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
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仍被孩童们所吟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华民族从未丧失“勤俭”的千古美德。
勤奋工作,俭朴生活,俭以养德。
俗话说的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必然是心态健康,人格独立。
当我们的身心全部扑在工作上的时候,就没有多少闲功夫去过度消费了,更不可能去奢侈浪费;当我们以简朴的方式生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一颗不浮燥,不患得患失而平静的心。
不懂得“俭以养德”的人,何以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不明白做人的道理,既便是侥幸获得了一次成功,也会因凝聚不了更多的力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步履维艰;俗话说的好:成由节俭败由奢。
大多数失败都是对“俭以养德”的无知。
“俭以养德”对我们的人生影响较大,处理的不好就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处理的好就象“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对人生的作用之大不可估量。
俭以养德勤俭演讲稿

俭以养德勤俭演讲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俭以养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俭是一种节约的意识和行为,而德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
俭以养德,意味着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俭以养德体现了一个人的节俭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消费观念日益浮躁,许多人追求奢华和享乐,忽略了节俭和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然而,俭以养德告诉我们,节俭并不等于吝啬,而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是对资源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负责。
通过节约,我们可以减少浪费,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其次,俭以养德也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格。
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人只顾自己的私利,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
然而,俭以养德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修养并不是靠奢华和享乐来彰显,而是靠节俭和勤俭节约来培养。
通过节俭,我们可以学会廉洁自律,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和对社会的奉献。
最后,俭以养德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和对生活的态度。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追求眼前的享乐和奢华,却忽视了未来的规划和生活的质量。
然而,俭以养德告诉我们,通过节约和勤俭节约,我们可以为未来积累更多的资源和财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节俭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是一种对自己和家庭的负责和关爱。
总之,俭以养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和生活态度。
通过节俭和勤俭节约,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牢记俭以养德的理念,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谢谢大家!。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演讲。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句古训的内涵和意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它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的宁静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才能修身养性;只有在节约的生活态度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行人。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意,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和文化价值观。
首先,我们来讨论“静以修身”这个词组的内涵。
静,就是宁静、安定的状态。
修身,则是指修正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那么,为什么要静以修身呢?现代社会给予我们太多的干扰和诱惑,我们时常被各种信息和事务紧紧地束缚着。
我们应该学会让自己冷静下来,远离喧嚣,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只有当我们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
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俭以养德”的含义。
俭,即节约。
养德,则是指通过节约生活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那么,为什么要俭以养德呢?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追求名利和享受,忽视了节约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应该明白,只有通过节约,我们才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而这种节约的精神,也与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一个俭朴、节约的人,不仅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更能帮助他人,关心弱者,回报社会。
他们的心胸开阔,对财富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包括精神层面的追求。
在实践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个人修养的表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理念。
这一理念不仅要求个人改变,更使我们在实践中关注社会和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以积极的思想和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想要实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静谧,让自己的心境处于平和的状态。
俭以养德演讲稿(范本)

俭以养德演讲稿俭以养德演讲稿篇一:《俭以养德》演讲稿让勤俭轰轰烈烈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美德。
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让勤俭轰轰烈烈。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
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
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
“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此诗句并不“婉约”,一言概括了节俭于国于家的重大意义。
商纣王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姬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家反王;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焉能不反,清王朝焉能不亡?而共产党人方志敏将军,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骁勇善战的抗日将军左权,以一段“将军补鞋”的故事传为佳话;向警予也以一个“粗瓷大碗”为后人传诵。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关于俭以养德的演讲稿4篇

关于俭以养德的演讲稿4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勤俭”之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节俭的民族,无论是“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还是“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如影随形,无不说明勤俭需要时时刻刻铭记,更需要点点滴滴做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吟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华民族从未忘记“勤俭”的千古美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是否仍然秉承着先辈们的训诫呢?我们是否跟从了别人的车轮而忘记了自己原来也可以走的路?取,不分轻重。
一味追求潮流,却往往把自我丢掉了。
我们是学生,俭朴大方就是学生该有的美,让我们在潮流生活的杂乱中返璞归真吧!勤俭是一种品德的修养,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形的记录下来。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理应勤俭,在物资富足的时候同样不能忘记“勤俭”,看似关乎物资,其实关乎精神,勤俭也不仅关乎空间,更关乎时间,当你有条理的做事时,你的生命在延续,正如俭以养德的古训和当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一点的节俭都是地球生命的延续,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勤奋踏实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培养自己的高尚品质。
让我们铭记这句话,“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努力做一名勤俭节约、品质高尚,勤奋踏实,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各位朋友大家好!节约开创了先人的智慧,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浓缩了一个底层社会的灵魂。
勤劳致富,俭以养德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勤俭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德行,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生活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温饱问题在很多人心中已然不是问题了,于是,越过困苦后,质朴的依然质朴,勤俭的依然不变,维朴的品德依然节约,可这些人的下一代已经开始走向更高的生活。
互相攀比已成风气,奢侈的包装豪华的享受风靡几乎所有富二代,他们不曾知道在生活的另一个角落,有一群困苦的人连饭都没有吃,衣服没有穿,他们的孩子买不起课本读不起书。
勤俭节约俭以养德演讲稿范文(通用10篇)

勤俭节约俭以养德演讲稿范文(通用10篇)勤俭节约俭以养德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你会不会因为浪费一滴水而惋惜?你会不会因为浪费一张纸而羞愧?你会不会因为浪费一粒米而自责?你会不会因为浪费一度电而难过?节俭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弘扬先辈们的节俭精神。
节俭是强大力量的储蓄。
节俭一粒米,粒米攒成筐;节俭一滴水,滴水汇成河;节俭一度电,点亮一片天;节俭一分钱,报答父母恩。
节俭一粒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那来之不易的粮食里面饱含着农民点点滴滴的心血,我们应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是,学校里,浪费粮食的现象处处可见,尤其是餐厅里乱扔馒头,乱倒饭菜的现象屡见不鲜。
或许我们的盘中菜称不上美味佳肴,与那些山珍海味比起来稍逊一筹,可是相比那些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我们是幸福的。
同学们,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珍惜一粥一饭,节俭一点一滴。
节俭一滴水。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没有水我们的生命将无从谈起。
同学们,在水房洗漱时,你随手关掉过水龙头吗?那哗哗的流水声中,你就听不见地球的哭诉吗?你可曾想过,你那小小的关水龙头的动作,就能拯救千万人的生命。
同学们,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节俭用水,拧一拧水龙头,不要让地球的最终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节俭一度电。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句话:有了电,多方便。
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不堪设想。
我们应当珍惜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幸福。
可是,浪费电的现象处处可见。
教室里忘记关灯的事也时常发生。
太阳当空照电灯依然亮,这么不必要的浪费是可耻的。
无人时随手关灯,节俭一度电,生活更灿烂。
节俭一分钱。
同学们,每次开学时父母都会给我们带一些零花钱,可是,你可明白,这些零花钱是父母用心血换来的。
请不要用父母的血汗钱去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请不要用父母的血汗钱去满足你馋嘴的欲望,请不要用父母的血汗钱去游戏人生。
同学们,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节俭零花钱,珍惜血汗钱。
节俭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俭,严禁浪费。
俭以养德先进事迹(共4篇)

俭以养德先进事迹(共4篇)俭以养德先进事迹(共4篇)第1篇:俭以养德俭以养德,廉以立身廉洁伴我行演讲稿七年十二班滕孟奇中华大地从古至今,浩然正气,亘古不衰。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承传统、扬正气、赞廉洁、斥腐恶,是时代的特色,是时代的强音。
社会需要廉洁,人们呼唤廉洁。
我们要把廉洁放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地去品味"清正廉洁"所阐述的真谛。
用"廉"和"洁"感动他人乃至影响整个社会。
也许我们的小手还是那样的稚嫩,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矢志不移,锲而不舍,廉洁之花一定会处处开放!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廉洁奉献是从古至今传诵的美德。
细数从古至今的英贤志士,古有勤政治国的刘罗锅,为政清廉的海瑞,秉公执法的包青天。
今有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周恩来,勤政奉公的好公仆焦裕禄,在雪域永铸忠魂的孔繁森,更有当代巾帼英雄任长霞。
水清见重影,心清知德行,凝廉洁之风,铸中华之魂。
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他们的故事妇孺皆知,他们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是一群驰骋在草原上的战马,肩负着祖国辉煌的明天,我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为祖国开一朵正直无暇的花,红军战士是我们学_廉洁正气的典范。
红军战士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有廉洁的作风。
有句话说的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党存于廉,廉乃大兴",廉洁关乎国家的命运。
直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我们要以人为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让我们明辩"八荣八耻",铸民族之精魂。
如今,廉政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把廉洁的火种拨撒心田。
俭以养德演讲稿

俭以养德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是一句古老的箴言,它告诉我们要从俭朴的生活中培养品德美好的素质。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许多人追求奢华、浪费成了一种时尚。
然而,我们应该深思熟虑:奢华与浪费真的能够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吗?俭朴的生活并不等同于吝啬和自私。
只有懂得节约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食物等等,都是对资源的珍惜和对社会的负责。
这种品质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德,同时也能提醒我们关注他人的需求。
俭以养德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知足常乐。
无论我们的物质条件是富裕还是贫穷,只要我们心存感恩并懂得知足,我们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奢华和浪费往往只会使人越来越贪婪,渴望更多的物质享受,进而追逐无止境的欲望。
这样的追求只会让人们陷入无尽的痛苦和困惑。
另外,俭以养德也是一种对环境的负责。
在这个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节约和环保为己任。
只有我们从小事做起,节约用纸、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等,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美丽、绿色的环境中。
最后,俭以养德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
我们的青春时光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学会管理好我们的时间和资源,做出明智的选择。
节约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俭朴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从小事做起,从俭以养德做起,我们就能够培养起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品质,同时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下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我们懂得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健康的品德。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勤俭轰轰烈烈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美德。
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让勤俭轰轰烈烈。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
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
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
“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此诗句并不“婉约”,一言概括了节俭于国于家的重大意义。
商纣王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姬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家反王;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焉能不反,清王朝焉能不亡?
而共产党人方志敏将军,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骁勇善战的抗日将军左权,以一段“将军补
鞋”的故事传为佳话;向警予也以一个“粗瓷大碗”为后人传诵。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成为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网络热度词汇,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仍被孩童们所吟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华民族从未丧失“勤俭”的千古美德。
勤奋工作,俭朴生活,俭以养德。
俗话说的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必然是心态健康,人格独立。
当我们的身心全部扑在工作上的时候,就没有多少闲功夫去过度消费了,更不可能去奢侈浪费;当我们以简朴的方式生活的时候,我们才
能有一颗不浮燥,不患得患失而平静的心。
不懂得“俭以养德”的人,何以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不明白做人的道理,既便是侥幸获得了一次成功,也会因凝聚不了更多的力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步履维艰;俗话说的好:成由节俭败由奢。
大多数失败都是对“俭以养德”的无知。
“俭以养德”对我们的人生影响较大,处理的不好就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处理的好就象“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对人生的作用之大不可估量。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勤俭轰轰烈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