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治病
娃娃鱼接骨功效与作用

娃娃鱼接骨功效与作用娃娃鱼(Protomyzon pachychilus),是一种珍贵的淡水热带鱼,属于底栖鱼类。
娃娃鱼体型小巧,形状酷似人体骨骼,因此被称为“娃娃鱼”。
它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巴东高原地区的溪流中,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娃娃鱼数量稀少,成为稀有物种。
娃娃鱼接骨功效与作用:1. 提高骨质密度:娃娃鱼富含丰富的钙和磷元素,这两种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成分,长期食用娃娃鱼可有效提高骨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2. 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娃娃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基本元素,能够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组织,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代谢功能。
3. 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娃娃鱼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硒等,这些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锌是身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会导致贫血;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心血管健康。
4. 提高记忆力:娃娃鱼中富含DH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提高记忆力和增强学习能力的作用。
5. 抗炎和抗氧化:娃娃鱼富含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减少身体内炎症反应,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6. 调节血糖和血脂:娃娃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娃娃鱼中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7. 促进睡眠:娃娃鱼富含五羟色胺,五羟色胺是一种调节睡眠的重要物质,能够帮助改善失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然而,虽然娃娃鱼有很多功效与作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新鲜的娃娃鱼:娃娃鱼是一种淡水鱼,其新鲜度对其营养价值有很大影响。
选择具有鲜明色泽和弹性的娃娃鱼,避免购买已经腐烂或保存时间过长的鱼。
养殖大鲵(娃娃鱼)最常见的疾病治疗

养殖大鲵(娃娃鱼)最常见的疾病的治疗大鲵(娃娃鱼)养殖疾病防治,总原则是:“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具体要做的工作是:每天换水一次,及时清池排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6~10月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预防大鲵(苗种或成鲵)发病。
人工饲养的大鲵,主要有以下疾病:一、腹胀病(又称腹水病)1、症状个体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不摄食,眼睛变浑,腹部膨胀。
解剖检查,发现腹腔积水,肺部发红充血。
有时肛门部位还可见粪便粘着。
因饵料腐烂,水质恶化生病,故经常换水可预防此病。
2、治疗发现后,单独饲养,放浅池水,让其腹部能着底,以免消耗太多体能,另外还要保证水质清新,对于苗种,由于消化功能不强造成此病,停食1-2天。
处理得当,眼可复明,腹胀消失,恢复健康。
对于成鲵,由于内脏感染产生大量腹水,可用1万单位/公斤体重的剂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
庆大霉素(2 万单位/公斤)、氯霉素、新霉素对此病也均有较好疗效。
二、脊椎弯曲病1、症状从苗种到成鲵都可发生这病。
外观表现为身体呈“S”形弯曲,活力减弱,但仍能少量摄食。
解剖检查,除脊椎弯曲外,无明显异常。
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种矿物质或因生理病变造成的。
苗种阶段发生这病后,大部分未到成鲵阶段就已死亡。
成鲵发生这病后,病体极消瘦,但一般不会马上死亡。
2、治疗此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恢复。
投饵要多样化,使大鲵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得到满足。
另外,要改良水质,使水体里不含重金属盐类,因为重金属盐类有毒,可刺激大鲵的神经和肌肉收缩,造成弯体病。
三、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1、症状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
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
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
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
2、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强氯精消毒,每天换水,连续消毒3天。
本草纲目2

娃娃鱼(大鲵)的营养价值(药用、保健)大鲵全身都是宝,是一种集保健、药用、美容为一体的珍贵物种,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
大鲵肉质细嫩、无骨刺、营养价值极高,口感介于鱼肉与蛇肉之间,营养价值远远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被列为珍肴,是一道久负盛名的野味,历史上就把娃娃鱼当作珍馐追捧。
大鲵也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
在《本草纲目》里,称大鲵具有提高智力、美容养颜、补血行气、滋阴补肾、防癌、抗癌等功效,对补肾生血、治疗贫血、血经等有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大鲵甘、平、淡,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
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
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咯血、久痢脱肛。
春、秋捕捉,除内脏,取鲜肉用之,民间用大鲵肉250g切成块,加少量油盐,炖熟食之,可治贫血痢疾、肺痨。
大鲵肌体内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物,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生理代谢细胞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大鲵肉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并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总量高达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
大鲵含有的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从而能起到调节人体微物质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作用,并可用于老年癌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大鲵可促进细胞的DH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研究表明,大鲵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 PRC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可以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大鲵鱼皮中含有41%—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质——胶原蛋白,能够使人体皮肤保持弹性、润滑细腻、健康白嫩,被称为养颜美白圣品,具有极强的美容功效。
大鲵的皮肤、分泌的腺体、胃、尾部脂肪也具有多种功效。
娃娃鱼的肝具有心明目、清热解毒、化解重金属毒素、补血益气的功效,娃娃鱼的胃能有效地增强人体胃的机能,对胃病的治疗有特效。
娃娃鱼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娃娃鱼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娃娃鱼的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现将娃娃鱼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介绍如下:
1、娃娃鱼的食用价值
娃娃鱼的肉质洁白鲜嫩、肥而不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高级滋补保健珍品。
被称之为水中“活人参”,对人体滋补有奇效,身价昂贵。
据对娃娃鱼营养检测结果表明:它的肌肉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量为91.92%,早在60年代曾为我国换取过大量外汇。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可开发许多系列保健珍品。
2、娃娃鱼的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增进食欲、补溢疗虚、黑发美容、延年益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健体等多种特殊用途。
其皮亦是治疗枪伤、刀伤、烧伤、烫伤及各种创伤的上好药物。
3、娃娃鱼的观赏价值
娃娃鱼背部色彩斑澜照人,前肢四指似手,后肢五趾如足,嘴特大叫声宏亮,故名娃娃鱼,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种类之一。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长达50-60余年,野生状态下也有存活130余年,因其体胖肥嫩,故也有人叫它“寿星鱼”。
作为观赏动物为人们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旅游区增添新奇色彩的特种动物和难得的物种。
4、娃娃鱼的科研价值
娃娃鱼是现存由水生转陆生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
在研究动物进化及其它科研与教学方面等都有一定的科研究价值。
娃娃鱼促进一例骨不连愈合的回顾报道

娃娃鱼促进一例骨不连愈合的回顾报道蒲建中1,谢克波1, 程卫东2*(1. 靖远煤业公司王家山煤矿职工医院,甘肃白银 730917;2.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尺桡骨双骨折约占骨折总数6%,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不愈合率在2%~6%之间。
娃娃鱼入药最早记载于1962年[1],民间广泛应用于骨折的治疗,但娃娃鱼治愈骨不连的报道不多。
以下是一例按照民间疗法(自食新鲜活娃娃鱼)治愈右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病例,虽已过十余年,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矿井作业时右前臂撞及运动机斗后疼痛、活动不能1.5小时”于1998年8月16日入院。
查体:神志精神尚可,营养中等,生命体征平稳。
右前臂肿胀、畸形,皮肤挫伤约3×6cm,触痛,桡动脉波动存在,可及骨擦音,患肢末梢血运尚可。
X线检查:右尺桡骨中段骨折,见旋转和重叠移位,尺骨为粉碎性骨折,可见2碎骨片及软组织肿胀影,余(―)。
诊断:右尺桡骨中段骨折。
实验室检查、胸部X光片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即给予清创、临时外固定、抬高伤肢、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消肿、对症治疗。
于入院第四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X光片: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在位。
切口愈合后出院,嘱加强营养及功能锻炼。
术后每月拍片复查,均无骨痂生长。
第17个月骨折线清晰、透亮,建议植骨治疗。
患者不同意自行离去,按照当地民间疗法自食新鲜活娃娃鱼(娃娃鱼不处死,清洗后夹于热饼中即食)一月,自该治疗六个月拍片骨痂呈梭形,八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
服药半月后,患者出现腹泻(每日四次,糊状,便前轻微腹痛),自服氟哌酸一周,0.2/次,3次/日,症状无缓解,但未就医。
拍片时大便常规+药敏提示:福氏杆菌感染,对头孢哌酮中度敏感,给予头孢哌酮 4.0/次/日,静滴一周治愈.2讨论骨不连又称骨折不愈合, 是骨折端愈合功能停止的表现, 占骨折患5%~10%,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
娃娃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娃娃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娃娃鱼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鱼类,然而,它们也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针对娃娃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长寿。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娃娃鱼疾病的方法。
一、保持良好的水质水质是鱼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娃娃鱼也不例外。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必须保持鱼缸水质的良好。
首先,定期清洁过滤器,确保其正常运转。
其次,定期更换一部分水量,以确保水质的新鲜。
另外,也可以适当添加水处理剂来提高水质。
最后,注意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水质下降。
二、合理的饲料管理合理的饲养和饲料管理对于预防娃娃鱼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优质的鱼食,确保其营养全面。
其次,要根据娃娃鱼数量和大小,合理安排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不要过量投喂,以防止饲料残渣积累和水质污染。
此外,定期观察娃娃鱼的饮食情况,以及饲料的摄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三、维持适宜的水温娃娃鱼对水温非常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持适宜的水温。
在冬季,可以使用加热杆或加热器来提供稳定的水温。
此外,避免骤变的温度变化也很重要,将娃娃鱼暴露在极端温度下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甚至死亡。
四、定期观察和检查定期观察和检查娃娃鱼的健康状况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很重要。
我们可以观察娃娃鱼的行为习惯、鱼鳍的状态、鱼身的颜色等方面来判断它们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定期带娃娃鱼到专业的兽医机构进行体检也是必要的。
五、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果娃娃鱼患上了疾病,及时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然而,使用药物治疗需要谨慎,遵循专业人士的建议和详细药物说明。
我们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来治疗寄生虫感染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娃娃鱼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并调整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娃娃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
保持良好的水质、合理的饲料管理、维持适宜的水温以及定期观察和检查都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娃娃鱼的功能主治

娃娃鱼的功能主治1. 娃娃鱼概述娃娃鱼,又称罗汉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类。
作为热带淡水鱼,娃娃鱼的美丽外观和独特的功能使其成为了许多水族爱好者的首选。
娃娃鱼有着丰富的种类和颜色,养殖容易且适应性强。
除了作为观赏鱼之外,娃娃鱼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主治。
2. 娃娃鱼的功能主治2.1 排毒净化水质娃娃鱼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排毒净化水质。
它们通过摄食底部残渣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残饵、鱼粪等,帮助去除有害物质,维持水质的清洁。
此外,娃娃鱼的活动还促进水流的流动,增强氧气供应,提高水体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水质环境。
2.2 缓解压力和焦虑娃娃鱼的鲜艳色彩和优雅的游动动作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焦虑。
观赏娃娃鱼游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情绪,提高心理健康。
一些研究还表明,观赏娃娃鱼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改善人的情绪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3 增强室内空气质量娃娃鱼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能够增加室内的氧气含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尤其在密闭的环境中,娃娃鱼可为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2.4 娃娃鱼的美学价值作为观赏鱼类,娃娃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它们拥有绚丽多彩的体色,各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娃娃鱼的精美外观和优雅的姿态常常被人们视为艺术品,养殖和观赏娃娃鱼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升生活品质。
2.5 娃娃鱼的长寿传说娃娃鱼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
根据传说,娃娃鱼在逆境中仍然坚韧生存,寿命长达数十年。
因此,养殖娃娃鱼也被视为带来好运和长寿的象征。
这种传说增加了娃娃鱼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使其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鱼。
3. 总结娃娃鱼作为观赏鱼,不仅拥有美丽多彩的外表,还有着许多实用的功能主治。
从排毒净化水质、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室内空气质量,到美学价值和长寿传说,娃娃鱼在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人们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娃娃鱼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娃娃鱼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娃娃鱼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娃娃鱼选择的时候,需要对娃娃鱼的功效与
娃娃鱼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娃娃鱼选择的时候,需要对娃娃鱼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认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别名】羌活鱼、杉木鱼、白龙、接骨丹
【来源】小鲵科山溪鲵属动物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 (David)的全体。
夏秋捕捉,用酒闷死,微火烘干或晒干,也可鲜用。
【性味】辛、咸,平。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接骨。
用于肝胃气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研末服5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娃娃鱼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娃娃鱼的食用方法等,这样大家在食用的时候才不会用错,也能够更加正确的发挥娃娃鱼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饲养娃娃鱼(大鲵)(苗种或成鲵)的疾病防治工作,要按“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进行。
每天换水一次(流动活水更好),及时清池排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人工饲养娃娃鱼(大鲵)疾病的高发季节一般是在6~10月的高温时期,这个期间气温高,因而水温高。
水温如果长时间高过28℃,娃娃鱼(大鲵)就不吃东西了,身体饿瘦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也降低了,容易生病。
所以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预防娃娃鱼(大鲵)(苗种或成鲵)发病,这就是“无病早防”的办法。
人工饲养的娃娃鱼(大鲵),其主要疾病有以下几种:(1)腹胀病(又称腹水病)症状:个体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不摄食,眼睛变浑,腹部膨胀。
解剖检查,发现腹腔积水,肺部发红充血。
有时肛门部位还可见粪便粘着。
因饵料腐烂,水质恶化生病,故经常换水可预防此病。
治疗:发现后,单独饲养,放浅池水,让其腹部能着底,以免消耗太多体能,另外还要保证水质清新,对于苗种,由于消化功能不强造成此病,停食1-2天。
处理得当,眼可复明,腹胀消失,恢复健康。
对于成鲵,由于内脏感染产生大量腹水,可用1万单位/公斤体重的剂量卡那霉素肌肉注射。
庆大霉素(2万单位/公斤)(20mg=2万单位)、氯霉素、新霉素对此病也均有较好疗效。
(2)脊椎弯曲病症状:从苗种到成鲵都可发生这病。
外观表现为身体呈“S”形弯曲,活力减弱,但仍能少量摄食。
解剖检查,除脊椎弯曲外,无明显异常。
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种矿物质或因生理病变造成的。
苗种阶段发生这病后,大部分未到成鲵阶段就已死亡。
成鲵发生这病后,病体极消瘦,但一般不会马上死亡。
治疗:此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恢复。
投饵要多样化,使娃娃鱼(大鲵)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得到满足。
另外,要改良水质,使水体里不含重金属盐类,因为重金属盐类有毒,可刺激大鲵的神经和肌肉收缩,造成弯体病。
(3)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症状: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
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
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
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
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0.1克氟哌酸或用0.2克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克强氯精消毒,每天换水,连续消毒3天。
对能吃东西的病鲵,按每公斤鲵体重,每天口服环丙沙星100毫克和多种维生素150毫克,连续口服5天。
对不能摄食的病鲵,按每公斤鲵体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单位,隔1天后复注1次。
注意!庆大霉素不能随意增加用量。
对能摄食的病鲵和不能摄食的病鲵,都可采用2~4毫克/升庆大霉素浸泡,每天浸泡4~8小时,泡到病好为止。
也可用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浸泡,浓度也是采用2~4毫克/升。
新霉素、红霉素、痢特灵对此病也有疗效。
对溃疡面大的,用庆大霉素原粉涂抹。
预防:大鲵从外地运入,下池前将大鲵用氟哌酸或环丙沙星浸泡消毒20~30分钟,溶液浓度是百万分之零点五的氟哌酸或环丙沙星。
对相互撕咬受伤的大鲵,要用双氧水洗伤口,然后用溃疡灵软膏涂抹,放在无水搪瓷盆里,过1~2小时后,可放入池中。
用红霉素软膏涂搽也可。
腐皮病主要由喂食不健康的青蛙和泥鳅而引起。
因此,在投喂活鲜饵料如青蛙、泥鳅和活鱼时要严格消毒。
用溶液浓度是百万分之零点五的环丙沙星浸泡20分钟。
(4)赤皮病病状:发病的娃娃鱼(大鲵)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
病鲵体表常出现不规则的红色肿块,发病初期于红色肿块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浅黄色脓包,并逐渐向周周皮肤组织扩散增大。
当脓包穿破后,便形成较大的溃烂病灶。
解剖检查,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肠糜烂,腹水增多。
治疗:首先在体表溃疡处涂抹氯霉素软膏,同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连续注射七天,每天每公斤鲵体重注射15毫克庆大霉素,治愈率达93%。
链霉素、氟哌酸有疗效。
用增效联胺与卡那霉素内服。
每公斤娃娃鱼(大鲵)体重用增效联胺50毫克埋入鱼块中投饲,连续5天。
同时按每公斤娃娃鱼(大鲵)体重肌肉注射1/3亳升卡那霉素,连续5天。
预防:每隔10~15天,水体用“鱼虾安”消毒1次。
注意在换水、清池过程程中,要防止操作时损伤娃娃鱼(大鲵)的皮肤,否则病菌通过体表伤口入侵感染。
养殖中若长期不加新水,势必水质恶化,水体中病菌大量繁殖,也容易侵入大鲵伤口。
因此,勤换新水,也可预防此病。
(5)打印病(俗称红梅斑病)症状:病鲵体表出现豆粒似的红斑,呈肿块状,有的表皮腐烂(均在红斑处),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数在躯干和四肢的。
被感染了的大鲵多游出人工筑穴,离群独游。
解剖检查,心脏、肝、肺无病变。
治疗:用红药水涂搽娃娃鱼(大鲵)患病部位和用金霉素针剂肌注鲵体,每公斤鲵体重肌注3毫克,连续注射10天即可治愈。
或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蟾酥和0.8克大黄粉合剂浸泡病鲵15分钟,连续7天即可治愈。
预防:因为黄鳝有红梅斑病,如果把大鲵同患病的黄鳝养在一起,易感染此病。
(6)水霉病症状:病鲵体表生出棉毛状的灰白色菌丝,开始时能见灰白色斑点,菌丝继续生长长度可达3厘米,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状,菌丝体清晰可见。
严重时病鲵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甚至死亡。
治疗:对病鲵可用10%高锰酸钾或10%孔雀石绿涂抹患处,放到阴凉处1~2小时后,再放入水中。
过两天以后,如还有水霉,可再涂1次。
另外,也可将病鲵用4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泡8小时以上。
也可将病鲵用10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泡15~20分钟,并在患处涂抹1‰孔雀石绿软膏。
对于鳃部和腹部患水霉病的鲵苗,用0.5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泡2~3分钟,如果鲵苗在溶液中显得烦躁狂游,则应降低浓度。
克霉唑软膏对水霉病也有较好疗效。
娃娃鱼(大鲵)饲养和繁殖的最佳水温约为20℃,要求水质清新。
这种条件也适合水霉病生长。
因此,娃娃鱼(大鲵)卵的孵化中,如果有受精卵患了水霉病,可将病卵用5~10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泡10分钟以后,再将浸泡过的病卵单独孵化。
预防:搬运和养殖过程中防止大鲵受伤。
对于受伤的大鲵,用溃疡灵软膏直接涂抹伤处。
对于正在孵化的鲵卵,要将未受精的卵带剪断剔出。
所用剪刀应事先在10%高猛酸钾溶液里浸泡消毒。
孵化工具事先用50克/升食盐水泡。
(7)烂嘴病(又称口腔溃烂病)症状:主要病症是口腔溃烂,存在两种类型。
一种是病鲵的上、下唇肿大、渗血、溃烂,严重的露出上、下颌骨;另一种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内上腭组织形成大块蚀斑,并引起严重出血。
也有的病鲵两种症状均有。
病鲵长时间不能进食,体质减弱,易引起并发感染而死亡。
治疗:发现病鲵后,要及时隔离,病情较轻的,可用庆大霉素4毫克/升连续浸泡10天,可治愈。
病情较重的,先用庆大霉素原粉涂抹患处,1-2小时后,再放入环丙沙星药液里浸泡,浓度是4毫克/升,每天浸泡8小时,连续浸泡10天,可治愈。
病情严重的,除浸泡外,还要注射庆大霉素,剂量是按每公斤病鲵体重1万单位。
此病如果治疗及时,治愈率较高。
预防:此病是由患口腔溃烂病的青蛙传染的,因此在投喂青蛙时,事先要将青蛙严格消毒(放入环丙沙星药液里浸泡两小时),最保险的办法是不投喂有病的青蛙。
(8)烂尾病症状:娃娃鱼(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块,周围皮肤组织充血发炎,表皮呈灰白色。
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
严重时患处肌肉组织坏死,尾部骨骼外露,常有暗红色或淡黄色液体渗出。
病鲵停止进食,伏底不动,不久便死。
治疗:发现病鲵后,应及时隔离治疗。
对病鲵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浓度是每立方米加入20克高锰酸钾,20mg/L),随后用氯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涂敷患处,每天一次,连续7天可治愈。
预防:大鲵本来是常年生活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中,水质清洁无污染,但人工饲养水体中常有大量的病菌。
当大鲵的皮肤受伤后,病菌就乘虚而入,引起此病。
因此,勤换水,可以减少此病发生。
(9)吸虫病症状:病鲵体质消瘦,体表粘液过多,行动呆滞。
治疗:寄生在大鲵体内的吸虫有很多种,已报导的有:贵阳拟牛头吸虫、无棘吸虫、东方后槽吸虫、椭圆大鲵吸虫、马边鲵居吸虫、沐川鲵居吸虫、短肠中肠吸虫。
多数种类寄生在娃娃鱼(大鲵)肠壁的粘膜层,引起肠壁红肿发炎,少数种类寄生在胃里。
如果是吸虫少量寄生,对娃娃鱼(大鲵)影响不大。
如果是吸虫大量寄生,易堵塞肠道,并引起肠胃穿孔。
可参考兽医治疗吸虫的方法,用吡喹酮、硝硫氰醚等药物治疗。
预防:可用敌百虫消毒池子(由于大鲵对敌百虫敏感,可先把大鲵移出,待池子消毒清洗后,再把大鲵移入。
)杀死水体里的寄生虫卵及幼虫。
特别是夏、秋两季要加强预防,定期在饵料里包埋驱虫剂(例如在新鲜猪肝里包埋灭虫精)以杀死体内寄生虫。
对于在野外捞取的青蛙、螺、蚌等都要经过消毒后方可投喂(最好是煮熟了投喂)。
(10)线虫病症状:寄生在娃娃鱼(大鲵)皮下的线虫,发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躯干部(尤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
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
此时大鲵多不进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
也有线虫寄生在娃娃鱼(大鲵)肠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肠的肌肉层,线虫头部钻入肠壁,破坏组织,吸取组织营养。
还有线虫寄生在小肠、直肠的。
还有寄生在胆囊内的线虫。
治疗:寄生在娃娃鱼(大鲵)体内的线虫有很多种,如城固卷尾线毛细线虫等。
单纯患线虫病,如果寄生虫数少,一般不会引起死亡。
治疗方法可参考兽医治疗线虫的方法,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药物包埋在新鲜猪肝里喂大鲵,达到驱虫的效果。
(11)皮肤溃烂病:包括人为的受伤,互相咬伤和病菌侵入而引起的皮肤溃烂,可隔离受伤娃娃鱼(大鲵),每公斤每次注射青霉素5-10万国际单位,注射次数根据病情而定,同时在伤口处涂抹四环素软膏、碘酒、紫药水等。
(12)消化道感染:主要由饵料变质、水质恶化引起的。
可及时换水,全池遍洒土霉素0.1-0.2ppm或混拌在人工配合饲料中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