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后滴漏综合征

➢ 4.免疫治疗。对皮肤试验阳性的患者,可使用相应变应原浸液, 以适宜浓 度开始少量皮下注射,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经数月治疗后改为维持量, 目 的是使患者体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以阻断变应原与IgE的结合,并能降低肥 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对该变应原的敏感性,达到治疗目的。
➢ 5.多饮水、进清淡食物及保持大便通畅,并注意对诱发鼻炎、鼻窦炎的疾病 进行治疗。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多数患者伴有鼻内分泌物后流咽部不适发痒经常清嗓以及有咽部异物感咽部发堵或浆糊黏着咽的感觉由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引起者还可伴有喷嚏流涕鼻塞鼻疼头痛头昏夜间睡眠差白天嗜睡以及精神不振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鼻后滴漏综合征
魏建初
.
.
定义
• 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指因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 腔炎性分泌物倒流人咽,而产生的慢性咳嗽、咽异物感等一系列症状。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长期慢性咳嗽,无明确病因,临床检查有鼻塞、流涕等鼻炎、鼻窦炎 等鼻部疾病表现,后鼻镜检查可见鼻咽顶部有分泌物蓄积,或可以看到咽后 壁淋巴滤泡增生,炎性分泌物沿咽后壁向下流注的现象。CT示鼻窦黏膜增厚 ,伴鼻道堵塞或狭窄。Smyrnios认为x线检查显示鼻窦黏膜增厚大于6 mm和窦 腔内存在气液平或模糊不透明等特征性表现。但临床上常可见到鼻窦CT仅有 轻微病变、甚至没有明显病变的PNDs患者。
➢ ④ 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临床特点是阵发 性剧咳多发生于夜间。部分患者伴有口内异味、上腹部、剑突下不适,烧心 、胸骨后烧灼感,饮浓茶、咖啡、烈酒后可能诱发咳嗽加剧,少数人服阿斯 匹林后可诱发咳嗽发作。胃镜检查可见不同程度食管炎症和胃炎表现,24小 时食管pH值监测可确诊本病。
鼻后滴漏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

关志华, 陈立萍, 黄超洋, 谢壮志, 林永亮, 陈 伟, 沈国民
[ A ] O To e pl ore th e trea tm ent a nd opera ti on m eth ods a nd ti me a nd thera peu ti c ef f i � c a c f or pa ti ents i th postna sa l dri p s ndrom e. M 2 3 1 pa ti ents e re su bj ected to a conserva ti ve trea t� m ent o r o pera ti on. 47 � ca ses ere opera ted. R Al lpa ti ents ere f o l l o e dupf or m ore th a n 1 ea r. 15 7 � o u t� of184 conse rva ti ve trea ted pa ti ents e re i m proved i th a n ef f i ca c of85 . 3 % , hi l e 45 ou t of 47 opera ted c a ses e re i m proved � � � � � � � � � i th a n ef f i ci enc o f9 5 . 7 % . Th e tota le f f i ca c i s 87 . 4 % ( 202 /2 3 1 ) . C The c a u ses ofs ndrom e postna sa l dri pa re com pl i ca ted. M o st ofpa ti ents ca nh a vei dea lth era peu ti ca f ter conserva ti ve � trea � tm ent. I ti s nec essa r f or pa ti e nts su i t f or opera ti ng to sel ect m om ents a nd a s of opera ti on. [ K ] postna sa l dri p s ndrom e; conserva ti ve trea tm e nt; opera ti on
9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

PNDS的共同特点是病理性鼻分泌物分泌过多并伴有多种微生物、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向鼻咽部、咽喉部下滴。下滴的鼻分泌物可刺激咽喉部、气管支气管以及消化道可能引起各系统的并发症。同时可以刺激各感受器,通过鼻-肺反射、鼻-心反射等引起咳嗽、恶心、心悸等相关症状。PNDS导致慢性咳嗽的可能机制有:鼻腔、鼻窦黏膜与下呼吸道黏膜相互连续,其感觉神经末梢亦含有刺激气道感觉神经和产生咳嗽的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增加咳嗽反射敏感性,鼻腔、鼻窦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反射敏感化[4]。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时,通过下列方式产生咳嗽:①鼻及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直接向下呼吸道蔓延,刺激产生咳嗽。②刺激三叉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即鼻-肺反射和鼻-心肺反射引起咳嗽。③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下呼吸道,而喉黏膜、会厌、声门均为咳嗽反射极敏感地区,进而引起剧咳。④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所产生的强碱性颗粒蛋白等经血循环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咳嗽。
9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
青岛海慈王静
目的 探讨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92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等系统治疗。结果 92例患儿均随诊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80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 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系统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青岛海慈医院中医儿科王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中,男57例,女35例;年龄2~14岁,平均6.5岁。92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时间1~6个月, 7例仅表现为咳嗽,伴鼻塞、流涕42例,夜眠张口呼吸和(或)打鼾28例,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25例,头痛12例,嗅觉功能下降7例,耳鸣3例。68例查体见咽后壁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和(或)咽后壁结节状淋巴滤泡增生。92例均行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30例,白细胞升高22例。92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68例未见异常, 31例呈支气管炎影像, 5例呈支气管肺炎影像。70例行鼻窦CT检查示:窦腔黏膜肥厚超过6 mm,有液平面,窦腔密度升高39例,息肉影5例, 26例未见异常。
鼻腔氧雾化给药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

P S 为非 独 立 性 疾 病 ,没 有 明确 的 病 变 范 围 ,病 因 多 Ns 样 ,治 疗 效 果 缺 乏 客 观 评 价 标 准 。本 研 究 以 患 儿 主 诉 症 状
改善 、消失 ,参 考 《 鼻咽 喉科 学》 2提 出临 床分 级评 分 耳 E ]
标准如 表 1 。疗 效 评 价 方 法 : 以 所 得 分 X10 , ≥9 % 为 % 0 0
鼻 腔 氧 雾 化 给 药 治 疗 儿 童 鼻 后 滴 漏 综 合 征
张 红 良
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 丹阳 2 20 130
【 摘 要 】 :目的 :探讨鼻腔氧雾化给药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 与常规鼻腔 给药的效果 比较 。方法 : o例儿童鼻后 滴漏综合征 患者 , 3
严重者影, J 童生 长发 育 、生活 学 习,甚 至 导致肺 功 能下 IL  ̄ 降 。本文针对 3 0例儿童 鼻后 滴漏综 合征患者 ,采 用鼻 腔氧 雾化和常规鼻腔 用药 两种不 同方 法给 药 ,以 比较 两种方 法
的疗效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痊愈 , 0 一 9 3 % 8 %为有 效 , < 0 3 %为无效 。
表 1 鼻后滴漏综合征分级评分表
2 讨 论
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 是跨 儿科 和耳 鼻咽喉两科 的疾病 ,
病因较复杂 ,但 常见病 因 主要是 由于 鼻腔 、鼻 窦 的慢 性病
变 ,从 而 使 鼻 黏 膜 纤 毛 自沽 功 能 下 降 ,炎 性 分 泌 物 倒 流 经
后鼻孔 流人 鼻 咽 、口咽 、喉 咽 ,产 生 相 应 的症 状。 因此 , 鼻腔 、鼻窦 自我 清洁 功能 的恢复 非常 重要 ,以往鼻腔 给药 常用 喷雾剂从前 鼻孑 喷入 ,儿 童鼻后 滴漏 患儿 往往鼻 腔病 L 变导致药物经前鼻 孑 喷人不 能充 分分 布于 鼻腔各 处 ,常停 L 留于鼻 前庭 ,鼻 丘 、下鼻 甲、鼻 中隔 ,鼻 腔底 的 前部 13 / 范围 ] ,使 药物不能很 好地 发挥作 用 ,而 采用 鼻氧雾 化 吸 入药物 ,使药物 在鼻腔 各部 位都 有分 布 ,提高 药物 的使用
104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疗效果

到肺 部 为 主 要 表 现 的 临 床 综 合 征 。鼻 后 滴 漏 综 合 征 、胃食 管 反 流 使用鼻腔 喷氟替卡松 喷鼻液,一般疗程为1—3个月,努力改善环境 ,
性 疾 病 和 哮 喘 是 ,I,JD慢 性 咳 嗽 的 三大 主 要 病 因,但 是 因为 儿 童 鼻 以避 免 变 应 原 的刺 激 。
咽 部 不 适 和 有 异 物 感 患 者有 56例 ,夜 里 睡觉 张 口呼 吸 或 者 打 鼾 的 常 容 易 出 现漏 诊 或 者 误 诊 ,应 当两 科 共 同协 作 来 提 高 确 诊 率 。儿
患者 48例 ,鼻 塞 和 流鼻 涕患 者 32例 ,头 晕 和头 疼 患 者 20例 。有 96例 患 者 经 过 检 查 ,可 见 咽 喉 壁 有 黏 性 或 者 脓 性 分泌 物 的 附 着 或 者 咽 喉 壁 出现 结 节 状 的 淋 巴滤 泡 增 生 。该 104例 都 进 行 了血 常规 检 查 ,
识 。方 法 将该 院 自2007年 5月一 20l1年 4月收 治 的 104例 临 床 确 诊 是 鼻 后 滴 漏 综 合 征 的 患 者 ,使 用 抗 炎 、糖 皮 质 激 素 、抗 变 态
反 应 和 粘 液 促 排 剂 以及在 局 部 采 用 减 充 血 剂 等 系列 治 疗 。结 果 这 104例 患 者 都 经 过 2个 月以上 的随 机访 问 ,把该 主观 症 状 是
童 在 患有 鼻 后 滴 漏 综 合 征 的 时候 ,鼻 黏 膜纤 毛 的功 能 受 到 损 害 , 致 使 上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增 加 ,当 倒 流滴 N:N ̄Iil喉 部 甚 至 下 呼 吸 道 之 时 ,会 刺 激 这 里 的咳 嗽 感 受 器 ,从 而 会 产 生 冲动 ,经 过 神 经 反 射就
鼻后滴漏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的咳嗽感 受器 ,出现 以反复发 作性 咳嗽 为主 的临床 综 合征 , 一般 无 明显肺部 疾病证 据 , 状持 续 时间往 症 往 超 过 8周 以上 ,即 为 鼻 后滴 漏 综合 征 (otaa ps sl n
di sn rme P D ) 。 N S往 往也是 慢性 咳嗽 的 r y do ,N S t P D p ”
术 中灌 洗 压力 过 高致 细菌 由 肾脏 集 合 系统 入 血 , 术 中粉 碎结 石致 结石 中包裹 细菌 分散等 。 随着泌尿 科
( 稿 日期 收
2 1- 1O ) 0 1 l一 2 蔡华 波 )
( 文编辑 本
・
经 验交 流 ・
鼻后滴漏综合征 3 2例 临床分析
胡 杰 波
临床 上 ,鼻部疾 病 常可引 起分泌 物倒 流至鼻 咽
般包 括输 尿管 穿孔 、输尿 管断 裂及输 尿管 黏膜撕 脱
术前 尿培养 及尿 常规 ,若 尿 培养有 细菌或 者尿 常规 有 白细胞者 需应用 敏感抗 生 素 ,并 复查尿 培养 无细
菌且 尿常规 白细胞 转 阴者再行 手术 。在术 中看 见尿
液浑 浊者需 减少 冲水压 力并小 剂量 应用激 素 ,若发
结石碎 石失 败 的主要原 因是术 中结 石上移 至 肾盂造
究认 为进 镜有 以下技 巧 : 避免 膀胱 过度充 盈 , 盈 ① 充 膀胱 使得 三角 区黏膜 扩 张 , 输尿 管开 口上移 , 输尿 管
壁段 与下 段夹 角减少 , 而增加 进镜难 度 。 从 本次研 究
应 对方 法 是控 制 冲水 速度 , 膀 胱 内预 留 F 0导 尿 在 1
现 引 流 尿 液 为脓 性 者 需 立 即放 置 双 J管 并 终 止 手
变应性鼻炎引起鼻后滴漏综合征采用清金百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r h i n i t i s w i t h t h e Q i n g j i n B a i b u d e c o c t i o n
于 向 阳
( 项城 市 中 医院 , 河 南
周 口,4 6 6 2 0 0 )
中图分类 号:R1 3 5 . 9 1
文献标识码:A
著 ,值 得 应 用 。
【 关键词 】 清金 百部 汤;变应 性鼻 炎;鼻后 滴漏综合征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s o f t h e Q i n g j i n B a i b u d n a s a l d r i p s y n d r o me c a u s e d b y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 Me t h o d s : l 1 0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5 5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w e r e g i v e n t h e Qi n g j i n B a i b u
.
1 1 6 .
Cl i n i c a I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4 V b l |( 6 )
No . 2 O
变 应 性 鼻 炎 引 起 鼻 后 滴 漏 综 合 征 采 用 清 金 百 部 汤
鼻后滴漏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P N D s , c h r o n i c r h i n o s i n u s i t i s o r n a s a l p o l y p s i n 1 9 p a t i e n t s ( 3 3 . 9 3 %) , c h r o n i c r h i n i t i s i n 1 4 p a t i e n t s ( 2 5 . O 0 %) ,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i n 1 0 p a t i e n t s ( 1 7 . 8 6 %) , t h e a d e n o i d s i n 9 p a t i e n t s ( 1 6 . 0 7 %) , c h r o n i c n a s o p h a r y n g i t i s i n 4 p a t e n t s ( 7 . 1 4 %) . S h o r t - t e r m e ic f a c y ( w i t h i n s i x m o n t h s ) ,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 a s 9 1 . 0 7 %.
p o s t n a s a l d r i p s y n ro d me f r o m J nu a a r y 2 0 1 1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4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na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Al l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e n t r o u t i n e e x a mi n a t i o n o f o t o l a r y n g o l o g y , o r e n d o s c o p i c a n d s i n u s CT s c a n n i n g a n d r e c e i v e d s y mp t o ma t i c t r e a t me n t a n d o b s e r v e d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 Re s u l t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5 6 c a s e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后滴漏综合征
(2008-02-24 16:12:15)
转载
健康
咳嗽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
频
繁的咳嗽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
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常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
因诊断不清,这些患者或者被反复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或者反复进行各种无意义的检查,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
现在为减少咳嗽诊断的混乱,对部分常用术语进行了补充和修
改,如用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替代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是由于鼻、鼻咽及鼻窦的病变,其分泌物后流到咽后壁、会厌甚至气管内,从而导致咳嗽。
无论是普通感冒所致的急性咳嗽,还是慢性咳嗽,其都可能是主要病因之一。
继发于各种鼻窦炎的PNDS被认为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但根据文献以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鼻后滴流综合征的诊断率偏低,并且各医院间差别较大,分析原因:
1)鼻后滴流病变涉及解剖部位虽是鼻、鼻窦、和咽喉,属于耳鼻喉科,但咳嗽患者多就医于内科和呼吸专科,专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意识进行此类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2)临床上,鼻后滴漏综合征主要依赖于患者的描述,如感觉有东西滴入咽喉,鼻音明显,经常的清喉动作等。
提示PND勺体征为鼻咽部或口咽部存在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见局部粘膜的鹅卵石样改变。
然而,不象咳嗽变异性哮喘,通过肺通气功能或激发试验即可诊断,至今尚无特异性的方式确诊PND,无法量化鼻后滴漏,以及直接证明其是否为咳嗽的原因。
目前PNDS1关性咳嗽
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特征,包括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及特定治疗的反应而定。
特定治疗后咳嗽症状的改善和缓解,是确诊PNDS相关性咳嗽的必需条件。
在PNDS1关性咳嗽患者中,约20%的人不能意识到PND的存在以及其与咳嗽的关系,大约50%勺PNDS患者无鼻后滴流的症状,使得PNDS乍为慢性咳嗽的原因更不容易被诊断,并且难于咽炎相鉴别;
3)不同的咳嗽患者,鼻炎相关症状常多于鼻后滴流症状,鼻炎不仅通过分泌物后滴,还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及物理作用气道炎症而引起咳嗽。
关键的问题是,至今不能确定此类咳嗽的机制是PND的直接作用,还是PND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及高反应而刺激咳嗽受体等多因素所致。
故ACCP咳嗽提出了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UACS这一概念。
在咳嗽合并有上述情况下,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这一术语较PNDSS为适合因而,从今以后UACS各会取代PNDS
对于上气道异常相关性咳嗽患者,上呼吸道综合征(UACS更准确,并可替代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鼻后滴流综合征
PND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除咳嗽、咳痰,有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黏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有时会主诉声音嘶哑,讲话也会诱发咳嗽。
通常发病前有上呼吸道疾病(感冒)史。
诊断:基础疾病包括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非变应
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窦炎等,伴有大量痰液者多为慢性鼻窦炎所致。
血管舒缩性鼻炎的特征是随气温改变,鼻腔有时会产生大量稀薄水样分泌物。
慢性鼻窦炎影像学检查征象:副鼻窦黏膜增厚超过6 mm气液平面或窦腔模糊。
诊断标准:
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
2)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
3)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
4)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PNDS涉及多种基础疾病,其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建立诊断以前应排除引起慢性咳嗽的其它常见原因。
近年来有的学者直接采用鼻炎/鼻窦炎作为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而不用PNDS的术语。
治疗:依据导致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
下列病因引起PNDs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
1)非变应性鼻炎;
2)血管舒缩性鼻炎;
3)全年性鼻炎;
4)普通感冒。
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两周内产生疗效。
常用的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分别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伪麻黄碱。
各种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均有效果,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剂,常用药物为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首选药物。
通常为丙酸倍氯米松或等同剂量的其它吸入糖皮质激素。
色甘酸钠吸入对变应性鼻炎亦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改善环境、避免变应原刺激是控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措施。
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
抗菌药物是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如效果欠佳或分泌物多,可
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减充血剂。
对慢性鼻窦炎,建议采用下列初治方案: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3 周口服,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3 周鼻用减充血剂1 周。
鼻吸入糖皮质激素3 个月。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负压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