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道菌群PPT课件ppt演示课件

出生5天
.
大肠杆菌、肠球菌、
梭菌 占主体
断
奶
双歧杆菌占优势
到 成
年
中老年
4
双歧杆菌 成人型菌群
.
肠道有益菌及其作用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主要是降 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 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 增殖很不利。
5
.
乳杆菌(lactotacillus)
乳杆菌是人们认识最早、也是研 究较多的肠道有益菌。最常见的 应用例是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 始生产饮用的用人工培养的嗜酸 乳杆菌及其接种培养的发酵乳和 酸乳,用以纠正便秘及其他肠道 疾病。
6
.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 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 开发的一个热点。
.
肠道菌群
1
.
1g 10g
20g
20g
1000g 200g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 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 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3
无菌 双歧杆菌进一步 有害菌进一步
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
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
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
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
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
9
.
10
.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
一般性调整措施; 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

注意卫生:保持饮食卫生勤 洗手避免肠道感染
07
结论与展望
婴幼儿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 性
维持肠道平衡预防肠道疾病
促进营养吸收保障生长发育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影响代谢和激素水平与肥胖、 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婴幼儿健康 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分布和特点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主要由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构成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肠道菌群在婴幼儿肠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维生素、促进肠道蠕动等。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婴幼儿健康至关重要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菌群失衡引发腹泻、 过敏等健康问题。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促进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能够帮助婴幼儿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增强免疫力:肠道菌群有助于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促进大脑发育: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影响代谢:肠道菌群参与婴幼儿的代谢过程对健康产生影响
肠道菌群与脂肪酸合成的关联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维持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能够合成短链脂 肪酸为婴幼儿提供能量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婴幼儿大脑发育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05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 统
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 响
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突起形成
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促进神经元突起和突触连接的建立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 S
01 输 入 标 题
03
肠道菌群与免 疫系统
07
结论与展望
婴幼儿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 性
维持肠道平衡预防肠道疾病
促进营养吸收保障生长发育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影响代谢和激素水平与肥胖、 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婴幼儿健康 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分布和特点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主要由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构成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肠道菌群在婴幼儿肠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维生素、促进肠道蠕动等。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婴幼儿健康至关重要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菌群失衡引发腹泻、 过敏等健康问题。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促进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能够帮助婴幼儿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增强免疫力:肠道菌群有助于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促进大脑发育: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影响代谢:肠道菌群参与婴幼儿的代谢过程对健康产生影响
肠道菌群与脂肪酸合成的关联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维持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能够合成短链脂 肪酸为婴幼儿提供能量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婴幼儿大脑发育
肠道菌群合成脂肪酸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05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 统
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 响
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突起形成
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促进神经元突起和突触连接的建立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 S
01 输 入 标 题
03
肠道菌群与免 疫系统
肠道微生态与儿童疾病ppt课件

细胞免疫
• 益生菌能增强单核细胞的活性,激活巨噬细胞、 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反应。 • 乳酸菌对固有层CD4细胞有刺激作用,能产生 干扰素,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杀 灭肠道病毒和肠道内的其他细菌。 • 乳酸菌能使肠上皮淋巴细胞(主要是 CD8T ) 活性增强,并能诱导多种淋巴因子,对病毒感 染有免疫监视作用。
肠道微展,人 们对微生态,尤其是肠道菌群对人体的 各种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 从梅切尼科夫在欧洲提倡饮用酸牛奶可 健康长寿以来,微生态制剂从此而风靡 于世界各地
肠道微生态生理意义
• 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与宿主在共同的历史进化过 程中形成的。 --对宿主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营养、 消化吸收、 生物拮抗、 免疫。
微生态与人类健康(一)
肠道菌群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关系: •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分泌各种酶,如蛋白水 解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麦芽糖 酶、葡聚糖酶,促进各种物质分解代谢,有益 于营养物质吸收。
• 双歧杆菌发酵乳制品中乳糖已部分转化乳酸, 解决了人们对乳糖不耐受问题,使乳制品更易 消化吸收。
母乳喂养婴儿与人工喂养婴儿肠道菌群比较
母乳喂养婴儿
100 90 100 80 70 60 % % 50 40 30 20 10 0 0 10 天 20 90 80 70 60 50
人工喂养婴儿
双歧杆菌 类杆菌属 大肠杆菌
40
30 20
10
0 0 10 天 20
Harmsen HJM, Wildeboer- Veloo ACM, Raangs GC, et al.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0; 30:61-67
肠道微生态与儿童疾病ppt课件

粪链球菌
• 处于膜菌群的最外层,构成肠道外层生 物屏障,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
培菲康及其它微生态制剂 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范围
一、急性腹泻 二、迁延性、慢性腹泻 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结肠炎 四、功能性便秘 五、功能性腹痛 六、新生儿黄疸 七、营养保健 八、食物过敏
一、急性腹泻
病因
约30%为细菌感染所致 。 70%为病毒和非感染因素
肠道微生态与儿 童疾病
• 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开展,人 们对微生态,尤其是肠道菌群对人体的 各种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 从梅切尼科夫在欧洲提倡饮用酸牛奶可 健康长寿以来,微生态制剂从此而风靡 于世界各地
肠道微生态生理意义
• 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与宿主在共同的历史进化过 程中形成的。 --对宿主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营养、 消化吸收、 生物拮抗、 免疫。
• 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 会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结合成亚硝酸胺; • 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能将亚硝酸胺降解成亚硝 酸盐与胺; • 在菌群平衡的情况下,抑癌的菌群占优势,主 要起到抑癌作用。 • 大鼠饮食中添加低聚果糖,双歧菌及乳酸菌能减 少氧化偶氮甲烷致实验性大鼠结肠癌的发生
微生态与人类健康(五)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 益生菌(probiotics):主要是人体的有 益菌,可以是活菌、死菌、细菌组分或 产物。 • 益生元(prebiotics):主要是寡糖等促 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因子。 • 合生元(synbiotics):是益生菌与益生 元的组合制剂,或再加入维生素、微量 元素等。
培菲康的菌种组成
比例较少
肠道菌群的形成及演化 (新生儿时期)
出生时及1天 24小时后 3~4天后 肠道及胎粪中几乎无菌 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开始增殖,主
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ppt演示课件

. 42
脑-肠轴/肠-脑轴:迷走神经
Sue Grenham,et al., Brain–gut–microbe communica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Frontiers in Physio. Gastroint Sci Dec 2011 Vol 2 p 1-15. . 43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
.
47
肠道菌群增加能量储存
Nathalie M. Delzenne & Patrice D. Cani, Interac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Gut Microbiota: Relevance in Nutrition. Annu. Rev. Nutr. 2011. 31:15–31. .
.
18
甲烷和氢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
• 消化不良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 – – – – 肠道疾病 免疫疾病 肠脑轴: 肠肝对话 心血管疾病
• 腹泻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便秘
– 口盲时间vs甲烷
• 胃酸
– 溃疡vs萎缩性胃炎
• 口盲传输速度
.
– 糖尿病、肥胖、代谢性 疾病 – 重症监护 – 其它
低聚异麦芽糖74益生菌调节肠道免疫75为肠黏膜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能量降低高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加快创面愈合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黏膜上皮胞的增殖及肠内泌细胞分泌siga等免疫球蛋白从而改善肠通透性76膳食纤维的作用77糖尿病治疗的新机遇78糖尿病治疗新机遇remyburcelingutmicrobi烷和氢呼气试验的方法
脑-肠轴/肠-脑轴:迷走神经
Sue Grenham,et al., Brain–gut–microbe communica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Frontiers in Physio. Gastroint Sci Dec 2011 Vol 2 p 1-15. . 43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
.
47
肠道菌群增加能量储存
Nathalie M. Delzenne & Patrice D. Cani, Interac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Gut Microbiota: Relevance in Nutrition. Annu. Rev. Nutr. 2011. 31:15–31. .
.
18
甲烷和氢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
• 消化不良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 – – – – 肠道疾病 免疫疾病 肠脑轴: 肠肝对话 心血管疾病
• 腹泻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便秘
– 口盲时间vs甲烷
• 胃酸
– 溃疡vs萎缩性胃炎
• 口盲传输速度
.
– 糖尿病、肥胖、代谢性 疾病 – 重症监护 – 其它
低聚异麦芽糖74益生菌调节肠道免疫75为肠黏膜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能量降低高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加快创面愈合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黏膜上皮胞的增殖及肠内泌细胞分泌siga等免疫球蛋白从而改善肠通透性76膳食纤维的作用77糖尿病治疗的新机遇78糖尿病治疗新机遇remyburcelingutmicrobi烷和氢呼气试验的方法
新生儿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4
肠道微生态和系统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5
完整版PPT课件
16
肠道相关性淋巴组织——GALT
完整版PPT课件
17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连接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的桥梁
TLRs是一组位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分子,至 少有10种
这些受体可以识别黏附于肠道上皮表面细菌的 特殊抗原结构
预防性应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G)可以 减少住院婴幼儿(1月至3岁)发生院内感染性 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
完整版PPT课件
34
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与补充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类益 生菌可减少新生儿出生后10或20年内过敏性疾病 和反复感染的发生率
在孕妇和乳母中应用益生菌可能减少婴幼儿发生 过敏性湿疹的风险
益生素 (prebiotics) 益生菌 (probiotics) 合生素 (synbiotics)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益生菌的应用范围
乳糖吸收不良
复发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性腹泻和抗生素 相关性腹泻
病毒相关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
过敏性疾病
完整版PPT课件
30
益生菌在新生儿中可能的应用对象
TLR-4是脂多糖 (LPS ) 受体
可能部分通过NF-κB途径激活肠道上皮细胞来 诱导肠道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8
肠道微生态和细胞免疫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益生菌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体液免疫
肠道粘膜内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 IgA和特异性IgG分泌
正常菌群肠道菌群PPT课件

促进热量产生的维他命 B1、B2及B6等,以及 与止血、骨骼形成有关 的维他命K等。
条件致病菌
与宿主共栖,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 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杆菌。在肠道微 生态平衡时,条件致病菌对人体无害,但在 特定的条件下该菌群会具有一定的侵袭性。
肠球菌
肠杆菌
大肠菌
肠球菌
梭菌
如果有害菌群在肠道内占优势,肠内黏膜会变 粗糙,呈现暗红色。随之而来的后果:
杀灭入侵菌。
现代社会紧张快节奏的生活,加上抗生 素、激素等的大量使用,严重干扰着机体内正 常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特别是肠道 菌群的平衡。 然而肠道菌群对于生命体的正常运转又起 着相当大的作用,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 更好的维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的平衡?
五.影响微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人体自身的因素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肠道的酸碱性,胆汁及消化酶的分泌,肠道的蠕动,肠道黏 液的分泌,肠道表皮的脱离等 环境因素:压力、出差等
正常菌群
在动物体内环境中,通常有一层微生物 (微生物层),这些微生物是动物机体内环 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宿主是有 益无害的,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正常菌群。
婴儿在出生之前的肠 道是无菌的,新生儿第 一次排出的胎便也是无 菌的。 在出生同时,各种 菌开始在婴儿的肠道内 繁殖。最初是大肠菌和 肠球菌、梭菌占主体, 出生后5天左右,双歧杆 菌开始占优势。在婴儿 期双歧杆菌保持着绝对 的优势(双歧杆菌: 85~90%;大肠杆菌、链 球菌:0.1~1%)。 母乳喂养儿之所以 抗病能力强的理由之一 就是因为肠道内双歧杆 菌所具有的防御感染的 作用。
小肠
泌尿生殖 道
结肠 直肠
三.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菌群与肠道疾病PPT课件

肠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减少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等,预防肠道 感染。
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 衡,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肠道疾病,采取合适的治疗 方法,避免病情恶化。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将肠道菌群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提高公众对肠道菌群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肠道菌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 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 用。
02
肠道菌群可刺激免疫细 胞成熟和分化,提高免 疫力。
03
肠道菌群可调节免疫反 应,维持肠道内环境的 稳定。
04
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免 疫系统功能紊乱,增加 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04 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肠道疾病的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潜血试验、粪便培养 等方法,检测肠道感染、炎症
肠道菌群的作用
消化食物
营养吸收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帮助分解复杂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
脂肪。
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 维生素B等人体必需营养
素。
肠道菌群刺激免疫系统 发育,提高免疫力。
生物拮抗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维 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性
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
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91 个孕妇
7
母体的微生物在整个妊娠期内不断改变并影响到婴儿的健康与发育
平衡的引导菌群能抵 御感染
Fichorova et al., 2011 Petricevic et al., 2014 Wen et al., 2014
母体肠道菌群在怀孕 时可能在平衡糖代谢 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
色
Koren et al., 2012
第一次接触 怀孕
细菌转移
胎盘与羊水
多样性 改变
第二次接触 出生
母亲肠道
Rautavaet al., 2012
婴儿 肠道
第三次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
6
妊娠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 肠道菌群
孕早期
Koren et al., 2012
孕晚期
疣细菌 无壁菌 TM7 互养菌 变形菌 粘胶球型菌 梭杆菌 厚壁菌 蓝细菌 拟杆菌 放线菌 未分类
• 1/延迟定植 • 2/降低多样性 • 3/ 远期影响 • (增加过敏、肥胖风险)
11
生产方式影响早期定植
婴儿分娩方式
母体细菌
口腔 阴道 皮肤
阴道分娩 剖宫产
Across body habitats
分娩方式塑造新生儿不同身体部位早期菌 群的获得及组成
12
分娩方式影响早期定植
阴道分娩:
母亲阴道与粪便中的细菌 双歧杆菌 脆弱拟杆菌类 大肠杆菌 艰难梭菌
Harmsen et al., 2000 19
饮食影响
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由双歧杆菌主导
真细菌-梭状芽胞杆菌组
主要组分3
双歧杆菌 主要组分1
母乳喂养儿 配方奶喂养儿
Roger & McCartney, 2010 20
母乳中含有益生元
53-61 g/l
30-50 g/l
8-10 g/l 10-12 g/l
成人
老年人
3
生命早期建立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最早是一片无菌的表面… 但在第一批殖民者(定植菌) 来了之后…
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生 态系统!
4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20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5
三种接触母体菌群的方式
理解肠道菌群发育
影响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因素 理解肠道菌群是从哪里来的
非常重要 每一个体是如何受到它影响
的
1
肠道菌群在生命 早期的发展 早期定植
2
肠道菌群随生命历程演化 1000天是关键时期
细菌数量/克粪便
拟杆菌、真细菌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场球菌 乳酸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出生
断奶
From Mitsuoka et al
13
分娩方式的影响
剖宫产儿延迟定植
产气荚膜梭菌 C lo s tr idiu m pe r fr in ge n s
100
80
60
40
20
0 3
*
10
30
60
180
ag日e (龄days)
* p=0.003
双B ifid歧o b 杆a c t e菌r ia
100
80
60
*
40
*
20
0 3
10
30
60
宫产(LSCS),实线表示阴道分娩(V)
Yap et al., 2011
影响分娩方式
剖宫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尤其是拟杆菌门
香农指数
Jakobsson et al., 2013
16
分娩方式影响远期健康
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如:食物过敏, 过敏性
鼻炎与哮喘,
Bager et al., 2008; Thavagnanam et al., 2008; Roduit et al., 2008; Tollanes et al., 2008; Koplin et al., 2008 Sevelsted et al., 2014; Lee et al., 2014; Li et al., 2015; Toro-Monjaraz et al., 2015; Huang et al., 2015
与BMI升高, 超 重, 以及肥胖相
关
Huh et al., 2006; Li et al., 2012; Horta et al. ,2013; Flemming et al., 2013; Mamun et al., 2013; Goldani et al., 2013; Li et al., 201’; Darmasseelane et al., 2014
Adopted from Grönlund et al., JPGN, 1999
14
分娩方式的影响
双歧杆菌
剖宫产婴儿肠道菌群延迟定植
拟杆菌与普氏菌
阿托普菌
乳酸杆菌与肠球菌
细菌相对丰度(%)
3天
1个月
3个月
1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天
1个月
3个月
1年
图3 不同分娩模式的粪便菌群的横向比较 混合线性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如地点、 断奶年龄、同胞数量、母乳喂养时间,湿疹 ,产前抗生素使用)用虚线表示剖
180
a日ge龄(days)
* p<0.001
脆弱拟杆菌 B a c te r o ide s fr a gilis
100
80
*
**
60 *
*
*
40
20
0 3
10
30
60
180
日a龄ge (days)
* p<0.001; **p=0.009
%% i婴n f儿 a n t s %% i婴n f儿a n t s %% i婴n f儿 a n t s
精神障碍、自 闭症
Curran et al.,2014
17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20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18
喂养方式的影响
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由双歧杆菌主导
双歧杆菌 拟杆菌 大肠杆菌
母乳喂养
配方奶喂养
对建立耐受也有很大 帮助
Brand et al., 2011 Rautava et al., 2012 Fiochi et al., 2015
母亲的菌群对于婴儿 肠道来讲是一个重要
来源
Makino et al., 2011 Joosten et al., 2013
8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20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9
三种接触母体菌群的方式
第一次接触 怀孕
细菌转移
胎盘与羊水
分娩 方式
第二次接触 出生
母亲肠道
Rautavaet al., 2012
婴儿 肠道
第三次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
10
剖宫产儿有不同的肠道菌群
脂肪 低聚糖 蛋白质 乳糖
氨基酸
乳糖 总低聚糖
低聚糖
脂肪酸
母乳
7
母体的微生物在整个妊娠期内不断改变并影响到婴儿的健康与发育
平衡的引导菌群能抵 御感染
Fichorova et al., 2011 Petricevic et al., 2014 Wen et al., 2014
母体肠道菌群在怀孕 时可能在平衡糖代谢 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
色
Koren et al., 2012
第一次接触 怀孕
细菌转移
胎盘与羊水
多样性 改变
第二次接触 出生
母亲肠道
Rautavaet al., 2012
婴儿 肠道
第三次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
6
妊娠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 肠道菌群
孕早期
Koren et al., 2012
孕晚期
疣细菌 无壁菌 TM7 互养菌 变形菌 粘胶球型菌 梭杆菌 厚壁菌 蓝细菌 拟杆菌 放线菌 未分类
• 1/延迟定植 • 2/降低多样性 • 3/ 远期影响 • (增加过敏、肥胖风险)
11
生产方式影响早期定植
婴儿分娩方式
母体细菌
口腔 阴道 皮肤
阴道分娩 剖宫产
Across body habitats
分娩方式塑造新生儿不同身体部位早期菌 群的获得及组成
12
分娩方式影响早期定植
阴道分娩:
母亲阴道与粪便中的细菌 双歧杆菌 脆弱拟杆菌类 大肠杆菌 艰难梭菌
Harmsen et al., 2000 19
饮食影响
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由双歧杆菌主导
真细菌-梭状芽胞杆菌组
主要组分3
双歧杆菌 主要组分1
母乳喂养儿 配方奶喂养儿
Roger & McCartney, 2010 20
母乳中含有益生元
53-61 g/l
30-50 g/l
8-10 g/l 10-12 g/l
成人
老年人
3
生命早期建立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最早是一片无菌的表面… 但在第一批殖民者(定植菌) 来了之后…
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生 态系统!
4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20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5
三种接触母体菌群的方式
理解肠道菌群发育
影响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因素 理解肠道菌群是从哪里来的
非常重要 每一个体是如何受到它影响
的
1
肠道菌群在生命 早期的发展 早期定植
2
肠道菌群随生命历程演化 1000天是关键时期
细菌数量/克粪便
拟杆菌、真细菌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场球菌 乳酸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出生
断奶
From Mitsuoka et al
13
分娩方式的影响
剖宫产儿延迟定植
产气荚膜梭菌 C lo s tr idiu m pe r fr in ge n s
100
80
60
40
20
0 3
*
10
30
60
180
ag日e (龄days)
* p=0.003
双B ifid歧o b 杆a c t e菌r ia
100
80
60
*
40
*
20
0 3
10
30
60
宫产(LSCS),实线表示阴道分娩(V)
Yap et al., 2011
影响分娩方式
剖宫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尤其是拟杆菌门
香农指数
Jakobsson et al., 2013
16
分娩方式影响远期健康
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如:食物过敏, 过敏性
鼻炎与哮喘,
Bager et al., 2008; Thavagnanam et al., 2008; Roduit et al., 2008; Tollanes et al., 2008; Koplin et al., 2008 Sevelsted et al., 2014; Lee et al., 2014; Li et al., 2015; Toro-Monjaraz et al., 2015; Huang et al., 2015
与BMI升高, 超 重, 以及肥胖相
关
Huh et al., 2006; Li et al., 2012; Horta et al. ,2013; Flemming et al., 2013; Mamun et al., 2013; Goldani et al., 2013; Li et al., 201’; Darmasseelane et al., 2014
Adopted from Grönlund et al., JPGN, 1999
14
分娩方式的影响
双歧杆菌
剖宫产婴儿肠道菌群延迟定植
拟杆菌与普氏菌
阿托普菌
乳酸杆菌与肠球菌
细菌相对丰度(%)
3天
1个月
3个月
1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天
1个月
3个月
1年
图3 不同分娩模式的粪便菌群的横向比较 混合线性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如地点、 断奶年龄、同胞数量、母乳喂养时间,湿疹 ,产前抗生素使用)用虚线表示剖
180
a日ge龄(days)
* p<0.001
脆弱拟杆菌 B a c te r o ide s fr a gilis
100
80
*
**
60 *
*
*
40
20
0 3
10
30
60
180
日a龄ge (days)
* p<0.001; **p=0.009
%% i婴n f儿 a n t s %% i婴n f儿a n t s %% i婴n f儿 a n t s
精神障碍、自 闭症
Curran et al.,2014
17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20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18
喂养方式的影响
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由双歧杆菌主导
双歧杆菌 拟杆菌 大肠杆菌
母乳喂养
配方奶喂养
对建立耐受也有很大 帮助
Brand et al., 2011 Rautava et al., 2012 Fiochi et al., 2015
母亲的菌群对于婴儿 肠道来讲是一个重要
来源
Makino et al., 2011 Joosten et al., 2013
8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20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9
三种接触母体菌群的方式
第一次接触 怀孕
细菌转移
胎盘与羊水
分娩 方式
第二次接触 出生
母亲肠道
Rautavaet al., 2012
婴儿 肠道
第三次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
10
剖宫产儿有不同的肠道菌群
脂肪 低聚糖 蛋白质 乳糖
氨基酸
乳糖 总低聚糖
低聚糖
脂肪酸
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