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一起来跳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一起来跳舞》,主要内容有:1. 学习歌曲《一起来跳舞》,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一起来跳舞》,并掌握其节奏和旋律;2.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一起来跳舞》的节奏和旋律;舞蹈动作的协调和创造力。
难点: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舞蹈道具(如花环、纱巾等)。
学具:幼儿舞蹈服装、音乐教材《一起来跳舞》。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歌曲学习:教师教唱歌曲《一起来跳舞》,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舞蹈动作进行练习,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4. 舞蹈动作练习: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5. 创造性舞蹈:鼓励幼儿自己创作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歌曲《一起来跳舞》的节奏、旋律、舞蹈动作要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一起来跳舞》,并创作一个舞蹈动作。
2. 答案:幼儿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并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舞蹈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舞蹈比赛,提高幼儿的舞蹈水平,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同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一起来跳舞教案设计

一起来跳舞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舞蹈艺术》教材第四章“民族舞蹈”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我国五个民族(汉族、蒙古族、Jt族、维吾尔族、僚族)的代表性舞蹈动作和风格特点.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r解并掌握五个民族的舞蹈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舞蹈的动作要领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汉族、蒙古族、减族、维吾尔族、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舞蹈视频、PPT课件、舞蹈道具(如扇子、手绢等)。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汗巾。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舞蹈视频展示各个民族的舞蹈,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
2.讲解与示范(15分钟)(1)介绍五个民族的舞蹈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的舞蹈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5.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组合练习。
六、板书设计1.汉族舞蹈:基本动作、风格特点2.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风格特点3.藏族舞蹈:基本动作、风格特点4.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风格特点5.傣族舞蹈:基本动作、风格特点七、作业设计1.选择一个民族的舞蹈,完成一个舞蹈组合。
2.观看舞蹈视频,了解其他民族的舞蹈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五个民族的舞蹈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舞蹈比赛,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舞蹈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与示范3.分组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作业设计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直点的确定1.舞蹈动作的准确性:确保学生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避免动作错误导致风格特点不明显。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舞蹈篇》第三节《一起来跳舞》。
主要内容包括舞蹈基本步伐的学习,如走、跑、跳、转圈等,以及舞蹈动作的组合和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步伐,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组合和创编,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舞蹈基本步伐的学习,以及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舞蹈视频、镜子、舞蹈道具(如花环、丝巾等)。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基本步伐学习(15分钟)(1)教师示范舞蹈基本步伐,如走、跑、跳、转圈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要领和节奏感。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提高协调性。
3. 舞蹈动作组合(15分钟)(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组合,并分解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组合。
(3)分组练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舞蹈动作组合。
4. 创编舞蹈(10分钟)(1)教师提出创编要求,如主题、动作、队形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创编舞蹈。
(3)各组展示创编成果,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舞蹈实践(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实践,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2)学生按照创编的舞蹈进行表演。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起来跳舞》2. 内容:(1)舞蹈基本步伐:走、跑、跳、转圈(2)舞蹈动作组合:示例动作①、②、③(3)创编要求:主题、动作、队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编一个具有主题的舞蹈,要求包含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舞蹈,提高舞蹈水平。
最新最全一起来跳舞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最全一起来跳舞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舞蹈艺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一起来跳舞——社交舞的基本步伐与组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社交舞的基本步伐,学会简单的舞蹈组合,并能够在实际场合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舞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舞蹈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交舞步伐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节奏感。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信展示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步伐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社交舞的基本步伐、组合动作及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镜、教学视频、舞蹈道具。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瑜伽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加一场虚拟的社交舞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交舞的魅力。
2. 基本步伐学习(15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社交舞的基本步伐。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步伐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3. 舞蹈组合学习(20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舞蹈组合。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与美感。
(3)分组练习,互相协作,提高舞蹈组合的熟练度。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评价。
(2)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社交舞的基本步伐:1.1 摆渡步1.2 踏步1.3 转圈2. 舞蹈组合:2.1 摆渡步+踏步2.2 转圈+摆渡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社交舞的基本步伐。
(2)学会舞蹈组合,并能够流畅地展示。
(3)了解社交舞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2. 答案:(1)基本步伐:摆渡步、踏步、转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舞蹈》,详细内容包括舞蹈基本步伐的学习、舞姿的练习以及舞蹈组合的创编。
重点章节为 4.3节《跟着音乐跳跳舞》,通过学习不同节奏和旋律的舞蹈,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舞蹈,掌握基本步伐和舞姿,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他们能够跟随音乐跳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参与舞蹈组合的创编,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舞蹈基本步伐和舞姿的学习,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难点:舞蹈组合的创编,身体协调性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视频、音乐CD、教学挂图。
2. 学具:舞蹈鞋、瑜伽垫、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儿童舞蹈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舞蹈的特点。
邀请几名幼儿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步伐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基本步伐,如小跳、踏步、转圈等,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强巩固。
3. 舞姿练习(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舞姿,如伸展、弯曲、跳跃等,指导幼儿模仿练习。
逐一纠正幼儿的舞姿,提高他们的动作质量。
4. 舞蹈组合创编(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带领队员共同创编舞蹈组合。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发挥,跟随音乐跳出所学舞蹈动作。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邀请部分幼儿进行舞蹈展示,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起来跳舞》2. 内容:基本步伐:小跳、踏步、转圈舞姿:伸展、弯曲、跳跃舞蹈组合创编:小组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所学的舞蹈动作,并尝试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
2. 答案: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起来跳舞教案设计

一起来跳舞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舞蹈艺术》教材第四章“民族舞蹈”部分,详细内容涉及第一节“汉族民间舞蹈”。
具体包括: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步伐、手势、体态,以及代表性舞蹈“秧歌”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步伐、手势和体态。
2. 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素养。
3. 通过集体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步伐、手势和体态的掌握。
教学重点:秧歌舞蹈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镜子、舞蹈把杆。
2. 学具:舞蹈服装、道具(扇子、手绢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秧歌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步伐、手势和体态。
3. 示范与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秧歌舞蹈,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
4.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秧歌舞蹈,教师巡回指导。
5. 集体练习(10分钟):全体学生进行秧歌舞蹈的集体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一起来跳舞——汉族民间舞蹈》2. 内容:a. 汉族民间舞蹈基本步伐、手势和体态b. 秧歌舞蹈动作要领c.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本节课所学的汉族民间舞蹈基本步伐、手势和体态,并尝试编排一个小型舞蹈。
2. 答案:根据个人练习情况,自行编排舞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族的舞蹈艺术,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特点,拓宽舞蹈视野。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舞蹈比赛,提高舞蹈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性和适宜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实现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安排。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优质教案一起来跳舞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优质教案一起来跳舞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舞动快乐》,具体内容为《一起来跳舞》。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基本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在欢快音乐中感受舞蹈魅力,同时培养他们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基本舞蹈动作,能跟随音乐跳出完整舞蹈。
2. 培养孩子们节奏感,提高他们音乐素养。
3. 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舞蹈动作连贯性和准确性。
重点:基本舞蹈动作学习和节奏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设备、镜子、舞蹈道具(如花环、手鼓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双舒适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孩子们围成圈,以“快乐舞会”为主题,引导他们自由发挥,跟随音乐做出各种快乐舞蹈动作。
2. 基本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基本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跟随学习。
b. 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地方。
c. 全班同学一起练习,达到动作连贯、准确。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示范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跟随练习。
b. 针对舞蹈中关键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主练习舞蹈动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在练习中遇到问题。
5. 舞蹈表演(5分钟)a. 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每组展示自己学习成果。
b. 全班同学集体表演,共同感受舞蹈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起来跳舞》2. 内容:a. 基本舞蹈动作图示b. 舞蹈动作名称和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舞蹈,并尝试教给他们。
答案:根据课堂上学习舞蹈动作,孩子们可以自信地向家人展示,并耐心地教给他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基本掌握舞蹈动作。
但在动作连贯性和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a. 下节课将继续学习新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起来跳舞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动作》,详细内容为“一起来跳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体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舞蹈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关系,熟练掌握舞蹈基本动作。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设备、舞蹈视频、镜子、舞蹈道具。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瑜伽垫。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舞蹈服装,以一段优美的舞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感受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舞蹈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舞蹈动作。
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3.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舞蹈,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教师选取几个幼儿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幼儿给予鼓励和评价。
4. 舞蹈动作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注重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5. 舞蹈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舞蹈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舞蹈动作。
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一起来跳舞》2. 内容:舞蹈动作名称及要领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的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本节课学习的舞蹈动作,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完成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参加幼儿园举办的舞蹈比赛,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舞蹈视频,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2. 教学难点中的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一起来跳舞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班弟弟妹妹一起跳舞,尝试教他们跳简单的集体舞。
2、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大班幼儿已学会朋友舞,并能自哼自舞;小班幼儿熟悉此音乐活动过程:
1、通过邀请《朋友舞》让大班和小班幼儿相互问候。
2、大班幼儿表演《朋友舞》,小班幼儿欣赏。
要求: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
舞蹈内容;前奏4小节: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拍手,到第4小节时能找到朋友面对面站立。
乐曲1—4小节:1、2小节双方用双手合音乐拍对方的双肩;3、4小节双方拥抱、合音乐拍对方的背。
5---8小节:5、6小节双方敬礼致意;7、8小节双方握起合拍上下晃动。
9—12小节:9小节双方握手蹲下。
10小节双方握手站立并将手举高。
11—12小节重复9-10小节。
13—小节同前奏。
3、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一一结伴,教小班幼儿舞蹈动作。
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大班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提示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学习。
集中展示:请几组比较成功的对子朋友进行展示。
3、集体跟音乐练习。
4、集体进行朋友舞: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要求大班幼儿主动寻找小班幼儿做朋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