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考前增分指导专项1热点题型分类解读学案.doc


专项一热点题型分类解读
实验设计类
[答题模板]
[典题例证]
常见的糖尿病包括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等。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合成分泌正常,但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某科学家利用高脂饲料喂养健康实验小鼠,培养出若干只Ⅱ型糖尿病小鼠,探究某药物X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实验材料:Ⅱ型糖尿病小鼠、快速血糖检测仪、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器、药物X、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实验小鼠均分为两组,分别编号为甲、乙,同时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药物X,给乙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2 h,然后用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记录,计算小鼠血糖含量变化。
预测结果及结论:
(1)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能治疗Ⅱ型糖尿病;
(2)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不能治疗Ⅱ型糖尿病。
【思维流程】(1)审准目的、原理和要求: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药物X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由此确定本实验类型为探究性实验。
(2)找准变量:自变量是药物X的有无。因变量的指示量为血糖浓度的变化。由此可知,实验前后均需检测血糖浓度。无关变量为注射葡萄糖及生理盐水的用量等。
(3)完善实验步骤及预期结论:药物X发挥作用与否,决定组织细胞是否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由此可确定药物X的治疗效果。
[答案] 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并用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血糖浓度等
量的生理盐水(1)甲组血糖浓度下降,乙组血糖浓度变化不大(2)甲、乙两组血糖浓度的变化均不大
[对点专练]
(2020·唐山高三模拟)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做了如下相关实验:
步骤①:将多只生长状况相同的成年健康小鼠平均分成A、B、C三组;
步骤②:A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Ⅰ(抑制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功能)和药物Ⅱ(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B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Ⅰ和药物Ⅲ(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药物只是限制对应区域的功能,对其他区域无影响)。
步骤③: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并求平均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垂体,并被垂体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从而发挥作用。
(2)完善上述步骤②与③的实验操作。
(3)小鼠注射药物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并被靶细胞即垂体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从而发挥作用。(2)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本实验的单一变量:加药物Ⅱ和药物Ⅲ。设置两组实验组,加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实验中的步骤②应为药物Ⅰ和生理盐水,A组中药物Ⅱ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则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B组中药物Ⅲ能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则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则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C组是空白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处于A和B两组之间,一段时间后测定每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故三组实验结果TSH的含量:A组>C 组>B组。(3)本实验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因此需要排除下丘脑的影响因素,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的不同,进而影响垂体的分泌,所以小鼠注射药物Ⅰ。
[答案] (1)体液特异性受体(2)药物Ⅰ和生理盐水测定每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
(3)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的不同,进而影响垂体的分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曲线解读类
[答题模板]
[典题例证]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图1
图2
(1)据图1的结果,能得出的初步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图1和图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________(填“气孔导度”或“胞间CO2浓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3)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光合产物的输出(或利用)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类囊体被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不能恢复。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观点二的正确性。(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流程】(1)明含义:图1、图2中的自变量均为土壤含水量,图1中的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图2中的因变量是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
(2)看曲线:综合图1和图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均呈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