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油田(盆地)产油层位基本情况
中国油田分布图及各油田产量等情况介绍

中国油田分布图及各油田产量等情况介绍节能产业2010-03-06 17:21:10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
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
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
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
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
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
目前原油年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领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
中石化各油田情况简介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
2. 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分 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业务领 域,公司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
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2010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341万吨, 生产原油272.5万吨、天然气58.3亿立方米、硫磺102.6万吨,加工原 油、轻烃87.5万吨。
河南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1970年开始勘探,1971年8月在 南阳凹陷东庄构造发现工业油气流,先后在泌阳、濮阳、焉耆等多个盆 地钻探出油,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河南油田正式诞 生。2009年11月准格尔盆地西北隆起带春光区块划归河南油田,截止 2010年底,探区内共探明油气田16个,含油面积202.47平方千米,累计 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3亿吨(油当量),为全国中小盆地勘探提供了成 功经验,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全国地质勘探先进集体荣 誉称号。在勘探油气的同时,先后又探明安棚碱矿、舞阳盐田,地质储
仍处于兴盛期。特别是作为勘探接替领域的北部湾盆地徐闻区块、苏皖 下扬子中古生界,目前尚处在前期评价研究和早期勘探评价突破阶段, 蕴藏着巨大潜力
中国含油气盆地概要

xx概况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界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面积约56x 104km2平均海拔1000m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中部有面积达33.7 x 104km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沙丘高差最大、气候最干燥的沙漠。
盆地边缘有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盆地北半部,全长2137km。
塔里木盆地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其上发育有震旦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是一个在元古界基底上叠置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
从盆地沉积发育的情况和周围褶皱带的特点来看,古生代明显地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及其相伴随的主要断裂的构造格架,如塔北隆起带、中央隆起带和塔南隆起带,后者因受阿尔金山影响,呈北东走向。
中新生代的构造特点是在古生代构造基础上继承和改造的。
由于边缘褶皱山系的隆起,首先在盆地的边缘山前地带形成前陆盆地,而后发展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接受了厚度巨大的中新生代沉积,这一特点掩盖了古生代形成的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面貌,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
塔里木盆地沉积岩厚7000〜100m,主要含油层有5套: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上三叠—中下侏罗系、上白垩—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中新统。
到目前为止,已在塔北、塔中、塔西南发现了油气田。
油气资源估算有120X108左右,若经过进一步勘探,有条件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之一。
xx 构造单元划分表构造单元面积(km2)沉积岩厚度(m)库车坳陷30600北部单斜带3380xx 凹陷9700 -xx 凹陷3700 -xx 凹陷3080 -南部平缓背斜带1540 -xx 塔克背斜带4440 -xx 背斜带4760 11000xx 隆起36700南喀—英买力低凸起6640 11000轮台凸起9300 8000哈拉xx 凹陷5000 100xx 低凸起4730 9000草湖凹陷5020 11000 库尔勒鼻状凸起6010 8000 北部坳陷127700xx 凹陷30014000xx 凹陷6070015500xx 斜坡2200012000xx 凹陷1500012000中央隆起114000xx 凸起43700 8000塔中低凸起22800 100xx 低凸起44900 100xx 坳陷145000xx 斜坡52100 9000xx 凹陷27200 13000xx 凸起8000 11000叶城—和田凹陷30700 14000塘古孜巴斯凹陷27000 12000xx 隆起43100民丰xx 凸起18600 5000xxxx 凸起24500 2500xx 坳陷民丰凹陷若羌凹陷6550035000 500030500 4000xx 盆地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渤海及沿岸地区,包括天津市及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中国主要发育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中东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及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这3大类型盆地控制了全国油气资源的85%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中。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这3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油气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developed in China. They are the Paleozoic cratonic basin, the east-central Meso-Cenozoic fault basin and the western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about 85% of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them, and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up to now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i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basins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purpose of playing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5页(P635-639)【关键词】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中国有各类盆地约400多个,现已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其中特大和大型油气田约55个。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
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
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
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
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
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中石化各油田情况简介

中石化目前有以下14个油田企业,其中11个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西南油气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西北油田华东分公司华北分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各油田简单情况介绍如下:1.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分公司),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工作区域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和新疆的准噶尔、吐哈、塔城,青海柴达木、甘肃敦煌等盆地。
胜利油田分公司经过近5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面积已达万平方公里,拥有石油资源量14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4185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83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亿吨,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储量连续28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连续15年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连续14年实现年度储采平衡,为中国石化“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胜利油田分公司生产经营取得良好业绩,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控制储量1亿吨、预测储量亿吨;生产原油2734万吨,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加工原油万吨,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2.中原油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分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业务领域,公司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
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
2010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341万吨,生产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硫磺万吨,加工原油、轻烃万吨。
东濮凹陷横跨豫鲁两省,面积5300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亿立方米,生产原油亿吨、天然气亿立方米。
近年来,油田坚持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主线,深化复杂断块群精细研究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强化油藏精细描述、开发井网分类调整和技术配套集成,连续五年每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00万吨以上,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大幅提高,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稳产基础不断增强。
中国已开采油田分布图及简介

中国已开采油田分布图及简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
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
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生油岩

渤海湾盆地地质结构图
生油层位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拉张型断陷盆 盆地在拉张过程中不断沉陷, 地,盆地在拉张过程中不断沉陷,最大沉积厚度可达 10000m以上,形成巨厚的生油泥岩和多种类型的储 以上, 以上 集层。 集层。 经历多旋回发育过程,湖盆多次扩张和收缩。 经历多旋回发育过程,湖盆多次扩张和收缩。扩 张期为主要生油岩发育阶段,生油层包括孔店组、 张期为主要生油岩发育阶段,生油层包括孔店组、沙 河街组四段、三段、二段、一段和东营组等。 河街组四段、三段、二段、一段和东营组等。
生油岩分布
准噶尔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演化过程, 准噶尔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演化过程,发育 多套生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以下生油岩: 多套生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以下生油岩:
1)二叠系生油层; )二叠系生油层; 2)三叠系—中侏罗统生油层; )三叠系 中侏罗统生油层 中侏罗统生油层; 3)古近系安集海组生油层。 )古近系安集海组生油层。
五、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北纬 28°~32°40’,东经 ° ° , 102°30 ’ ~110°之间呈 ° ° 宽的菱形状, 宽的菱形状,面积为 18.4万km2。大地构造位 万 置上位于上扬子地台西 北部, 北部,西为龙门山断褶 北为米仓山隆起, 带,北为米仓山隆起, 东北边缘为大巴山断褶 城口-万源断裂 万源断裂), 带(城口 万源断裂), 东南侧为鄂湘黔断褶带, 东南侧为鄂湘黔断褶带, 南侧为峨眉山-凉山块断 南侧为峨眉山 凉山块断 带。
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生油岩
一、松辽盆地 二、渤海湾盆地 三、鄂尔多斯盆地 四、江汉盆地 五、四川盆地 六、柴达木盆地 七、准噶尔盆地 八、塔里木盆地
一、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位于 中国东北部, 中国东北部,东经 119°40’~128°24’, ° ° , 北纬 42°25’~49°23’, ° ° , 呈北北东向展布的 不规则梯形,。 ,。面 不规则梯形,。面 积约26万 积约 万k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白垩统: 青山口组 嫩江组 泥页岩
构造油气藏为主(以 背斜为主,断层、裂 缝次之) 碎屑岩 构造油气藏为主(断 块-背斜, 断块-逆牵引 背斜为主)碎屑岩 构造油气藏为主(背 斜油气藏为主) 碎屑岩 地层岩性油气藏 碎屑岩
下白垩统: 青山口组 姚家组 嫩江组 泉头组 下第三系沙河 街组碎屑岩, 前第三系变质 岩和碳酸岩 下第三系 孔店组 沙河街组 碎屑岩和火山 岩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六)
油田(盆地)名称 盆地类型 充填地层及厚度(m)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江苏油田(苏北盆地) 板内断陷 坳陷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古生界 滇黔桂油田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震旦系 0-1000 0-4700 180-3900 1100-8100 140-11600 170-3000 0-5100 0-8900 200-3300 50-1960 500-3000 150-6200 震旦系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1150-6630 170-520 80 7450 1660 642-5234 21.9-1025.9 100-300 0.4-95.7 20-2500 271.6-1549 110-550 458.5-2780 820-2974.8 主要烃源岩及岩性 下第三系 潜江组 泥岩 二叠系 栖霞组 茅口组 泥岩 三叠系 飞仙关组 泥岩 志留系 泥岩 下第三系 阜宁组 戴南组 泥岩 上震旦统 中上寒武统 下二叠统 碳酸岩为主 下三叠 嘉陵江组 第三系 那读组 白岗组 碎屑岩和灰岩 主要油藏类型及岩性 构造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裂隙油气藏 碎屑岩为主 主要勘探层位 下第三系 潜江组 三叠系 飞仙关组 嘉陵江组 上石炭统 勘探面临问题 资源潜力 备注 江汉油田 (江汉盆地) 板内断陷 坳陷盆地 构造复断陷 —坳陷盆 地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0-367 0-583 0->7000 0-2977 0-417 107-8158.5 0-1621.5 200-400 4000-12500 0->300 0-1061 1465 255 400-947 320-810 0-180 0-1212 0-500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一)
油田(盆地)名称 盆地类型 充填地层及厚度(m)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0-367 0-583 0->7000 0-2977 主要烃源岩及岩性 下白垩统: 青山口组 嫩江组 泥页岩 主要油藏类型及岩性 复合圈闭碎屑岩 背斜圈闭碎屑岩 岩性圈闭碎屑岩 断层圈闭碎屑岩 主要勘探层位 下白垩统: 青山口组 姚家组 嫩江组 泉头组 勘探面临问题 资源潜力 备注 大庆油田 (松辽盆地) 板内断陷 —坳陷盆 地 低渗透薄油层 极大 与深层开发。 剩余油、气资 源主要赋存在 复杂地质体 内 ,勘探难度 大、技术要求 高 新探明地质储 中等 量丰度低、开 采难,老油田 含水率大、稳 产难。 中深层勘探及 极大 滩海地带勘探 难度大,稠油 藏开采难度大 复杂断块稠油 大 藏开采难,深 层勘探与钻探 难。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三)
油田(盆地)名称 盆地类型 充填地层及厚度(m) 新生界 中生界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青海油田(柴达木盆 挤压带间 地) 复合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二叠系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玉门油田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震旦系 2000-2680 0-1000 1600-4910 0-700 800-4000 81-2500 1534.5-16669 0-1451 137-4266 200-6614 0-5745 0-4419.7 0-5194 0-774 0-7504.4 0-1065 0-11854 400-915 2300-10388 2745-10627 1548-3406 2766-7491 5590-8318 500-13000 12236-15666 0-6000 0-6900 4000-13600 下白垩统下沟组 泥页岩 上侏罗统赤金堡组 页岩灰岩 中志留统 构造岩性油气藏 碎屑岩 第三系 火烧沟组 白杨河组 白垩系 老油田的三 采,构造复杂 的新区勘探。 中等 第三系 渐新统 中新统为主 富含碳酸盐的陆相 泥岩 侏罗系第四系次之 构造油气藏为主(背 斜油气藏为主,断层 油气藏次之) 地层油气藏次之 碎屑岩 第三系 干柴沟组 主要烃源岩及岩性 主要油藏类型及岩性 主要勘探层位 中侏罗统 西山窑组 三间房组 七克台组 勘探面临问题 低压、低渗油 藏的开采,煤 成油气的勘 探、开发与开 采 复杂岩性油藏 的开采,恶劣 环境下的新区 勘探。 资源潜力 中等 备注 吐哈油田(吐鲁番盆 山前山间 地) 盆地 下侏罗统水西沟群 构造油气藏(背斜构 煤系地层 造底水块状油气藏) 中侏罗统七克台组 碎屑岩 湖相暗色泥岩
辽河油田(渤海湾盆 板内多旋 地下辽河坳陷为主) 回断陷— 坳陷盆地 大港油田(渤海湾盆 板内多旋 地黄骅坳陷为主) 回断陷— 坳陷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侏罗系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二叠系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 泥岩
下第三系孔店组 沙河街组泥页岩
构造油气藏(背斜为 主,断层次之)岩性 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碳酸岩为主 碎屑岩次之
中下侏罗统 凉高山组 大安寨组 东岳庙组 下三叠统 嘉陵江组 飞仙关组 下二叠统 茅口组 栖霞组
低孔低渗油气 中等 开采难度大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五)
油田(盆地)名称 冀东 (华北) (渤 油田 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为 主) 盆地类型 板 内多旋 回断 陷—坳陷盆地 充填地层及厚度(m) 第三系 中生界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青白口系 蓟县系 长城系 胜利油田(渤海湾盆 地济阳坳陷为主) 板 内多旋 回断 陷—坳陷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二叠系 古生界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中原油田(渤海湾盆 地东濮坳陷为主) 板 内多旋 回断 陷—坳陷盆地 新生界 古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二叠系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太古界 河南油田(南阳泌阳 盆地) 板 内断陷 坳陷 盆地 新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中生界 白垩系 0-200 3665-8438 前白垩系 下第三系 核桃园组 湖相泥岩泥质白岩 构造油气藏(鼻状、 背斜、断层) 水下扇砂体 下第三系 核桃园组 高阻、 孔吼小、 3+ 含 f 高储层 储层的开发。 2990-9800 下第三系 沙河街组 碎屑岩为主 碳酸盐岩次之 构造油气藏(背斜为 主,断块次之) 地层岩性油气藏 碎屑岩 下第三系 沙河街组 以两带为重点 (西部斜坡带 中央构造带南 部,加强兰聊 断裂带勘探 中等 1000-9000 716.9 929 350-520 200 745 620 0-1000 0-300 540-1060 312-750 0-360 2030-3088 1255 下第三系 沙河街组 (沙 3 段为主) 泥岩 构造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混合型油气藏] 碎屑岩 第三系 沙河街组 东营组 馆陶组 详探老区 增加新区 加强高分辨率 和深层的攻 关。 极大 4100-8900 215-2400 0-800 主要烃源岩及岩性 下第三系 沙河街 孔店组 碎屑岩 奥陶系 碳酸盐岩 主要油藏类型及岩性 第三系油气藏 陆相碎屑岩 奥陶系潜山油气藏 海相碳酸盐岩 主要勘探层位 下第三系 东营组 沙河街组 孔店组 下古生界 奥陶系 勘探面临问题 发现新层位 开采剩余油 资源潜力 中等 备注
中等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四)
油田(盆地)名称 盆地类型 充填地层及厚度(m)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青白口系 蓟县系 长城系 太古界 四 川 油 田 ( 四 川 盆 板内坳陷 地) 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桑干系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震旦系 0-220 主要烃源岩及岩性 主要油藏类型及岩性 古地貌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碎屑岩为主 主要勘探层位 下侏罗统 延安组 富县组 陆相碎屑岩 勘探面临问题 资源潜力 备注 长庆油田(鄂尔多斯 板内坳陷 盆地) 盆地 侏罗系延安组 陆相碎屑岩 150-420 464.5-1733.5 元古界蓟县系 寒武系张夏组 360-2478 奥陶系 435-2491 马家沟组平凉组 650-2450 海相碳酸盐岩 250-700 石炭系 438-3121 羊虎沟组太原组 276-1277 二叠系山西组 310.5-1706.2 过渡相碎屑岩 三叠系 14-8000 延长组 0-380 0-1100 0-2000 1790-5600 1150-4700 400-1000 0-500 0-1500 0-600 0-2500 200-1500 上震旦灯影组白云岩 下寒武统 志留系 泥岩 下二叠统 生物灰岩 三叠系 嘉陵江组 雷口坡组 须家河组泥岩 侏罗自流井群页岩 低渗、特低渗 中等 油田的开发与 开采,
元古界
青白口系 蓟县系 长城系
中国各油田(盆地)基本情况一览表(表二)
油田(盆地)名称 盆地类型 充填地层及厚度(m)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青白口系 蓟县系 长城系 新疆油田(准噶尔盆 挤压带间 地) 复合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塔止油田(塔里木盆 板内多旋 地) 回断陷— 坳陷盆地 新生界 中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元古界 0-610 1782-8000 360-900 353-9300 0-10000 0-2058 1750-2761 0-185 280-418 545-1037 0-578 0-6157 侏罗系 克孜勒努尔组 恰克马克组 碎屑岩 中奥陶统 碳酸盐岩 背斜油气藏 古潜山油气藏 石炭系 海相东河砂岩 三叠系 湖相砂体 似乎源岩与好 大 储层与大构造 相互间不配套, 难找大油田。 成 藏期次的确定、 油气系统的划 分难。 0-1000 0-300 540-1060 312-750 0-360 2030-3988 1255 350-2046 516-4471 110-2210 779-4615 403-1176 3910-8710 二叠系 风城组 乌尔禾组 泥岩 上三叠统 下百碱滩组泥岩 构造油气藏为主 岩性地层油气藏 混合型油气藏 中新统沙湾组 下侏罗统三工 河组 三工河砂体在 大 全盆(尤其是腹 部)分布,扩大 勘探范围努力 寻找隐蔽油气 藏。 4100-8900 215-2400 0-800 主要烃源岩及岩性 下第三系沙河街孔 店组 碎屑岩 奥陶系 碳酸盐岩 主要油藏类型及岩性 第三系陆相碎屑岩构 造油气藏为主 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 潜山油气藏次之 主要勘探层位 下第三系东营 组沙河街组孔 店组 下古生界奥陶 系 勘探面临问题 发现新层位 剩余油开采 资源潜力 中等 备注 华北油田(渤海湾盆 板内多旋 地冀中坳陷为主) 回断陷— 坳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