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刚性架空接触网标准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案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案编者:王政中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全世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效途径,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困扰局面、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布局、促进中国的大、中城市已普遍有所共识,也深刻体会到城市轨道交通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运输,但是作为与受电弓接触的悬挂方式又有两种区分,分别为架空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本次主要介绍架空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法。
二、。
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结构和特点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有铝合金汇流排、接触线、绝缘元件和悬挂装置组成,其中铝合金汇流排既作为固定接触线的嵌体,同时又作为导电截面的一部分。
这种悬挂方式根据线路通过能力及电流量的大小,又有单接触线式和双接触线式两种.根据铝合金汇流排截面的不同又分为T 型与Π型两种。
本次主要介绍Π型。
Π型结构的刚性悬挂特点是:其一,结构稳定,接触线是靠两侧夹持力固定的,因此运行稳定性;其二好便于安装和架设,在架设接触线时,使用专用滑动式镶线车,利用Π型结构的弹性力可使接触线嵌入虎口槽内。
我国目前刚性接触网中多用Π型铝合金汇流排的形式。
单根接触线汇流排目前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高80 mm 的PAC80 型, 另一种为高110 mm 的PAC110 型.其中PAC110 型的截面积为2 213 mm2 ,中间每节长12 m,下锚两端汇流排每节长7.5m。
特殊地带(菱形道岔)可采用曲线汇流排,即带有弯度.目前在长沙、西安、广州、上海等大部分城市轨道采用的是PAC110 型汇流排,也有部分城市轨道采用第三轨供电技术。
汇流排结构示意图三、。
施工过程由于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的安装精度比柔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的调节范围小,安装精度高,因此在进行刚性悬挂接触线的安装时,从施工测量开始到刚性悬挂接触线调整到位,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实现一次安装到位。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简介作者:张辉张心刚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10期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接触网是沿轨道架设的特殊供电线路,将变电所的电能传送给车辆。
目前,主要采用的供电制式有两种:DC750V供电制式和DC1500V供电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接触网有3大类型:第三轨类接触网、架空柔性接触网和架空刚性接触网。
1 第三轨接触网第三轨接触网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铁、全封闭的城市铁路和轻轨等线路,因其牵引供电线路中的导电轨沿线路在车辆的走行轨旁设置而被形象地称为“第三轨”。
第三轨距走行轨中心距离约为1.4m,距轨面高度约0.44m(具体数据要根据机车集电靴设置参数而定),由接触导电轨、端部弯头、防爬器、隔离开关和防护罩等组成,并用绝缘子支撑。
与之相配合,车辆采用集电靴受流。
接触轨通常设在列车前进方向的左侧。
绝缘子通常采用额定电压为3kV的瓷质绝缘子。
端部弯头设置在接触轨断口的端部,便于车辆受流器平滑顺利地过渡。
为了避免因温度变化及受流器作用引起接触轨窜动,在每一段接触轨中部均设置有防爬器。
一般地,车辆集电靴与导电轨的接触受流方式分为上接触式、侧接触式和下接触式,对应的第三轨也就称为“上接触式第三轨”、“下接触式第三轨”和“侧接触式第三轨”。
2 柔性架空接触网柔性架空接触网在电气化铁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架空式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半补偿弹性简单悬挂方式、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方式。
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架空柔性接触网里都采用Ris的银铜接触线,截面积120mm2。
此种含0.1%银合金的接触线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耐温好,大幅度提高了接触网系统的抗退火、抗短路能力,克服了铜接触线软化现象;二是抗拉强度好,Ris120额定张应力也高于同类铜接触线,在接触线截面积磨损20%后,其额定张应力仍然维持在正常的架设张应力范围之内,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运营的可靠性。
3 刚性悬挂接触网刚性悬挂接触网结构比较简单,由悬挂装置、绝缘子、汇流排等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概述

3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1) 在任何条件下,接触网均不应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安全威胁,接触网带电体 与非带电体之间必须有充分的电气绝缘间隙,并具有能有效防止人员触电的措施和 方法。
(2) 与一般架空电力输电线相比,接触网的电负荷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接 触网系统发生短路事故的概率更大一些。因此,接触网系统应有充足的过负荷能力和承载 短路电流的能力。
4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图4-4双边供电和越区供电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有单边供电、双边供电和越区供电等。 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 单边供电。每个供电分区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 电方式称为双边供电,如图4-4(a)所示。正常工作状态下, 正线接触网即采用双边供电方式。若遇到特殊情况(某中间牵 引变电所退出运行),牵引变电所越过自己的供电分区而给另 外变电站的供电分区进行供电的方式称为越区供电,也称为大 双边供电,如图4-4(b)所示。
3. 跨座式接触网
图4-3单轨
4. 不同类型接触网的比较
不同类型接触网的特点及使用情况如表4-2所示。
表4-2不同类型接触网的特点及使用情况
3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接触网是一种无备用又易损耗的户外供电装置, 经常受冰、雨、雪、风等恶劣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的 影响,一旦发生故障将中断牵引供电,影响电动列车 的正常运行。因此,对接触网在设计方面和日常维护 方面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4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三种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优点及缺点如表4-3所示。
表4-3三种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优点及缺点
谢谢观看!
接触网概述
接触网是电力牵引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架设在轨道的上方或一侧,是一 种特殊的输电线。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为柔性接触网、刚性 接触网和接触轨。
接触网刚性悬挂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刚性悬挂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北京铁路局管内北京直径线接触网刚性悬挂停电检查和常见问题处理。
第二部分 检修标准一、北京直径线刚性悬挂介绍1.隧道长7.2km。
设计运行速度:120km/h以下。
2.刚性悬挂接触网的主要技术参数⑴接触线悬挂高度为5300mm;⑵跨距一般为10m;⑶拉出值一般为±200mm。
3.锚段关节⑴锚段长度一般为300m;⑵采用膨胀接头;。
4.刚柔过渡段隧道外承力索在隧道洞口下锚。
接触线通过切槽式汇流排夹持,通过三跨悬挂后锚固。
刚柔过渡安装图二、汇流排和接触线(一)准备工作1.工具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1 作业车 台 12 工具包 个 23 扭力扳手 根据需要携带配套套筒 把 24 钢卷尺 5m 把 15 水平尺 600mm 套 16 接触网多功能测量仪 套 17 安全工具8 防护工具2.材料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电力复合脂 Kg 12 专用螺栓 根据需要携带相应型号套 若干3 毛巾 张 若干(二)工艺标准1.汇流排表面不得有裂纹,不得扭曲变形,表面光洁无缺损、毛刺、污迹、腐蚀。
汇流排2.汇流排沿线路按近似正弦波布置,无明显折角。
汇流排的平面应与轨平面平行,即汇流排断面对称中轴线应垂直于该处轨面连线,偏斜角不应大于1°。
3.加强夹紧力汇流排用于刚性悬挂刚柔过渡处安装。
加强夹紧力汇流排3.汇流排中间接头既起机械连接作用,又起电气连接作用。
连接件的接触面清洁干净,两端汇流排在接头处应对接平直,当对接缝不能全封闭时,应保证下端密闭。
接头紧固件齐全,螺栓朝向为一正一反交替布置,紧固力矩见附件一。
中间接头4.汇流排中间接头避免处于或靠近跨中。
中间接头连接缝至汇流排定位线夹的距离不小于200mm。
采用外包接头时,则外包接头端头与汇流排定位处弹性线夹边缘距离不小于200mm。
5.接触线应可靠嵌入汇流排内。
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应均匀涂有电力复合脂,在锚段内无接头、硬弯。
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弓网系统运行特征分析

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弓网系统运行特征分析0 引言架空刚性接触网以其结构紧凑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安全可靠、可维护性高、供电间距长以及适应速度较高等优点,成为当前我国地铁线路的主要架空接触网形式,它与受电弓共同组成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弓网系统,为车辆持续运行提供能量。
弓网系统是整个电力牵引的薄弱环节,其安全可靠运行成为影响地铁运输秩序的关键因素[1]。
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弓网系统虽然与电气化铁路柔性接触网弓网系统功能相同,但由于接触悬挂结构类型、受电弓性能、车辆牵引功率、线路条件、以及行车组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不同城市之间以及相同城市不同线路之间的弓网系统形成“一线一征”的特点,尤其在弓网几何匹配和载流磨损方面表现明显,造成弓网关系恶化、接触线磨耗严重及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影响弓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给运维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和安全压力。
为此,通过专业的检测方法,主动获得各条线路的弓网系统运行特征,进而指导弓网系统优化工作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维修策略,对于保障地铁线路架空刚性接触网弓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维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1 系统结构特点受电弓与架空刚性接触网在电气和机械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特征共同构成了弓网系统的运行特征。
快递业作为运输业中最快捷、最周到的服务形式,在满足了首都经济发展、改善首都人民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因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导致安全事故、暴力分拣等频发,制约了快递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11月18日晚,北京大兴西红门镇新建村附近公寓发生火灾,造成19人遇难8人受伤的事故惨剧系因地下冷库管理不善引起的。
1.1 架空刚性接触网架空刚性接触网因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接触线无张力、无需下锚装置及无断线隐患、载流量大、维修工作量小、事故影响范围及恢复时间短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铁线路隧道内[1-2]。
并且,由于“Π”型刚性汇流排具有刚度性能好、维修及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在我国地铁线路被广泛应用,其门型结构刚性悬挂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T型螺栓、悬吊槽钢、绝缘子、定位线夹等部件。
接触网设计规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接触网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8-09-07 发布1999-01-01实施5 接触网5.1、接触悬挂5.1.1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区间及车站均应优先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其余悬挂类型由技术经济及运营等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接触悬挂允许的行车速度不应小于线路的最高行车速度。
5.1.2 繁忙干线或腐蚀严重地区的电气化铁路,应优先采用铜或铜合金接触线,其余线路可采用其他材质的接触线。
同一机车交路的接触线材质宜相同。
5.1.3 承力索的材质应采用防腐性能好的钢绞线或其他材质的绞线;腐蚀严重地区和长隧道宜采用铜质绞线。
载流承力索与接触线的材质宜相同。
5.1.4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最低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高程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应增加。
5.1.5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3‰;确有困难时,不宜大于5‰。
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铜或铜合金接触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当磨耗面积小于或等于15%时,不应小于2.5;当磨耗面积大于15%且小于25%时,不应小于2.2。
2.各种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软横跨横承力索中的钢绞线4.0;2)承力索、定位索及附加导线中的钢绞线5.0;硬铜绞线2.0;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2.5。
3.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3)针式绝缘子(抗弯)2.5;4)其他材质绝缘元件,无阳光照射处(抗拉或抗弯)2.5;有阳光照射处,应视材质抗老化性能酌情增加;4.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0。
论地铁刚性接触网

1摘要随着地铁牵引供电接触网悬挂形式的变迁,刚性悬挂技术在地铁中表现出了良好发展潜力。
虽然其一次投资费用稍高,但安全性能高,污染少,维护材料与人工费用少,远期效益明显。
在国外地铁界,架空刚性接触网已大量采用,效果很好。
架空刚性接触网有很多的特点:整体结构简洁、锚段关节和线岔安装调试方便、网两端无需设置下锚张力补偿装置、没有断线之忧、施工安装和维护检修精度要求高等等,另外架空刚性接触网能很好地满足低净空隧道要求,适用于地下铁道。
架空刚性接触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缺少资料和经验,只能通过实践摸索和积累。
笔者针对成都地铁刚性接触网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架空刚性接触网的组成、特点和检修进行了粗浅探讨。
关键词:地铁; 牵引供电; 刚性接触网AbstractAs the sub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catenary suspension form of change, rigid suspended technique in the performance of a goo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lthough one investment cost is a little bit higher, but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s high, less pollution, maintain material and artificial costs less, long-term benefit. In the foreign subway world,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already used in great quantities,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The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has a lot of features: the whole structure is simple, anchor, period of the joints and line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nets with both ends without Settings anchor tension compensation devices, and not worry about break,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and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high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can we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headroom tunnel, applicable to the underground. The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lack of material and operation experience, can onl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learning and accu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engdu subway rigid catenary of practice, and a reference foreign material, on overheadrigid catenary of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verhaul this paper has made some simple.【Key words】the sub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Rigid catenary2前言成都地铁地下线路采用架空式刚性接触接触网,地面线路采用传统的柔性接触网。
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技术标准DBJ/T15―XX―2020条文说明1目次3设计技术要求 (74)3.1.基础数据 ....................................................................743.2.弓网相互作用 ................................................................743.3.支持、定位与接触悬挂 .........................................................753.4.绝缘、接地与防雷.............................................................753.5.平面布置 ....................................................................753.6.结构设计 ....................................................................763.7.设计提交文件 ................................................................764零部件技术要求与检验..........................................................774.2.技术要求 ....................................................................7723设计技术要求3.1基础数据3.1.1-3.1.6 设计的基础数据由建设方提供。
3.1.1-3.1.5中所规定的数据类型在考虑设计输入需求并参照GB/T 32578-2016后给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 言
本标准以现行相关的国家标准、 铁道部行业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为基础, 贯彻 “验 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编制指导思想,借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 设近年来积累的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 紧密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设 备安装工程的特点,对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指标尽量定量化,规范设备进场验收 和施工质量检测的程序及方法,体现了地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共分 5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刚性架空接触网、单位 工程观感验收等。 本规程具体解释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共同负责。在本规程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 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交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 西城区百万庄大街甲 2 号;邮政编码: 100037 ;邮箱: kejibu208@ ;电话: 010‐88376736) ,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由罗富荣主持起草并审定,其他主要起草人为:罗兵 孙静 蔡志刚 朱胜利 常河 韩玉琨 庄道春 赵海军 马松 施海涛 邓甲录 崔莹 刘娟 张鹏飞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 单位的大力协助。
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企业标准
QB
编 号:QGD‐002‐2012 备案号:JQB‐272‐2012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北京市轨道交通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 统一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质量 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轨道交通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 100km/h 和额定电压为直流 1500V 的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改建、扩建的施工质 量验收可参照执行。对于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其施工质 量的验收应另行制定补充标准。 1. 0.3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 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建 设单位、 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参建各方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 行控制。 1.0.4 北京市轨道交通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中所采用的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等对 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 0.5 国外引进设备及材料的施工质量验收, 本标准未作规定的部分应以产品技术文件 或合同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1. 0.6 凡工程中采用的设备,应具有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试验记录、安 装装配图纸等技术文件,并具有安装调试记录和测试报告。 1. 0.7 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5.2 验收标准 ...................................................................................................................... 31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2 引用标准名录 ................................................................................................................... 33 条文说明 ........................................................................................................................... 34
轨道交通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igid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for Rail Transportation
2012 年 8 月 1 日 发布 2012 年 10 月 10 日 实施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3.1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一般要求 .................................................................................... 4 3.2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 ............................................................................................ 5 3.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 6 3.4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 7 4 刚性架空接触网 .......................................................................................................... 16 4.1 一般规定 ...................................................................................................................... 16 4.2 埋入杆件安装 .............................................................................................................. 17 4.3 支持悬挂装置安装 ...................................................................................................... 18 4.4 汇流排及附件安装 ...................................................................................................... 20 4.5 膨胀元件安装 .............................................................................................................. 21 4.6 接触线架设及调整 ...................................................................................................... 21 4.7 中心锚结安装 .............................................................................................................. 23 4.8 刚柔过渡安装 .............................................................................................................. 23 4.9 分段绝缘器安装 .......................................................................................................... 24 4.10 隔离开关安装 ............................................................................................................ 25 4.11 电连接安装 ................................................................................................................ 26 4.12 架空地线架设及调整 ................................................................................................ 27 4.13 接地安装 .................................................................................................................... 28 4.14 均流、回流安装 ........................................................................................................ 29 4.15 号码、标志牌安装 .................................................................................................... 29 4.16 冷滑试验及送电开通 ................................................................................................ 30 5 单位工程观感验收 ...................................................................................................... 31 5.1 一般规定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