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铁的重要化合物评课稿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铁的重要化合物评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铁的重要化合物评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铝的重要化合物今天我听了老师的《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一节示范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纵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一种和蔼可亲的自然大方的姿态和学生互动互教。

亲和力比较好。

一堂课听下来,我被李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

新旧知识的恰当联系所折服。

无论是精炼的板书还是熟练的电脑操作,或者从谈定的教态,都看得出李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较高的好老师。

在教学刚开始,李老师用复习铝与强酸和强碱的方式引入新课,并让学生上黑板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我想李老师这是为摸清学生的知识情况,为他后面应如何施展教学做决定。

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上好一节的前提。

在学生完成书写后还给予热烈的掌声作表扬,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激情和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为后来学生能与自己好好配合播下了友好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知识全面到位。

首先他带领学生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从而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铝两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及氢氧化铝的两性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了类比思想和合作的精神。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由于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化学1》(必修)第三章《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属于元素化合物内容。

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

故,李老师通过铝与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出铝与强酸反应生成Al3+,与强碱反应生AlO2_.从而为后面的总结打下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要学会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一部分。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是为前面两章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以后学习必修2 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铁是中学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唯一的变价金属元素,铁主要呈现+2、+3价。

铁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比不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二、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铁的氧化物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特点(FeO、Fe2O3、Fe3O4)。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Fe3+的检验方法,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以Fe(OH)2可被氧化成Fe(OH)3预测Fe2+能被氧化成Fe3+,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2)通过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使学生领悟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3)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素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氢氧化亚铁的性质、Fe3+的检验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学习了Na和Al的化合物性质,对铁盐、亚铁盐等铁的化合物有一定的认识。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在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应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的探究能力有限,所以要对学生做好引导。

人教版高一化学《铁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化学《铁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化学《铁重要化合物》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化学《铁重要化合物》说课稿《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化学1》(必修)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内容。

第三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生活中常见的重要金属化合物有:钠的化合物、铝的化合物和铁的化合物,它们有自己的类别通性,也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铁代表变价中等活泼金属。

二、学情分析1、对铁的化合物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2、具备了学习好铁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初中化学已经学习过金属氧化物(如Fe2O3、Fe3O4的部分性质)、碱、盐的通性。

《化学1》第二章学习了归类法,第三章第一节学习了金属的化学通性,第二节的前两个课时已经学习了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初步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3、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物的性质、学会氢氧化物制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分类学习、对比学习,感受分类、对比的化学思维方法。

(2)通过有序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课堂小结,学会提纲挈领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铁的化合物的图片展示和实物展示,体会化学就在身边。

(2)通过对灰绿色沉淀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提高实验的观察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教学难点:从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推广到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并导课了解目标感受新知自学铁的氧化物以及自学检测重点:物理、化学性质实验制备氢氧化物并自学性质以及完成检测课堂小结答疑解惑课堂练习【提问并板书】本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请问,①代表性金属有哪些?(钠、镁、铝、铁、铜)②分别代表哪些类金属?(钠、镁、铝代表不变价金属,钠代表特别活泼金属,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有两性,铁、铜代表变价金属,铜代表不活泼金属。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过量铁粉,然后 过滤 D.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解析:A中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中产物应为Fe3O4和H2;D 中Fe3+与KSCN反应生成的是红色可溶物。 答案:C
探究一
探究二
Fe、Fe2+、Fe3+之间的转化 问题探究 1.从Fe、Fe2+、Fe3+的化合价分析三种微粒具有的化学性质。 答案:Fe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Fe2+处于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3+处于最高价态,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2.Fe(OH)3、FeCl3、FeCl2是否都可由化合反应得到?请写出可能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它们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2H2O+O2==4Fe(OH)3,2Fe+3Cl2 2FeCl3, 2FeCl3+Fe==3FeCl2。 3.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 的FeCl3? 答案:通入Cl2;加入铁粉。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食品的器皿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由于Cu2+有氧化性,所以用CuSO4来配制农药 D.因为Cu2+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铜盐溶液有毒 解析: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使用铜器皿比较安全;铜 的导电能力比铝的强;铜属于重金属,铜盐有毒,因Cu2+会与蛋白质 作用,使蛋白质变性,这也是用CuSO4来配制农药的原因。 答案:D

3.2.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标 法2.通过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整理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通过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及Fe 2+、Fe 3+的转化 教学难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和Fe 2+、Fe 3+的转化。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在自然界中铁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它的化合物非常的多,你们知道铁有哪些化合物吗?能不能对它的化合物进行分类。

【投影】【板书】活动一、铁的氧化物FeO 黑赤铁矿(Fe O )陨铁磁铁矿(Fe 3O 4)FeO+CO Fe+CO2Fe2O3+3CO2Fe+3CO23Fe3O4+8Al9Fe+4Al2O3)【归纳小结】归纳总结铁的三种氧化物组成、性质各有何特点及主要用途有哪些?【交流1】(1)化合态铁的常见化合价只有+2价和+3价,Fe 3O 4可以看成由FeO 和Fe 2O 3按物质的量之比1∶1组合而成的复杂氧化物,通常也可写成FeO ·Fe 2O 3的形式。

【交流2】(2)FeO 、Fe 2O 3属于碱性氧化物,Fe 3O 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是炼铁原料。

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交流3】(3)Fe 3O 4与盐酸反应可分别看作Fe 2O 3、FeO 与盐酸反应,然后把两个反应式相加。

【交流4】(4)FeO 、Fe 3O 4遇氧化性酸(如HNO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价的铁均被氧化成+3价。

高中化学_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教材剖析学情剖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课重点教课难点教课方法铁的重要化合物教课方案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既是对氧化复原反响知识的稳固和应用,又能让学生体验怎样系统化、网络化地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上按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次序分类编排,横向分块,实现了知识的构造化。

本节课的内容是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的延长和发展,教材中实验多——有益于培育学生的感性认识;图片多——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格多——有益于培育学生的概括比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变价金属化合物的典型代表,认识Fe3+和 Fe2+的查验方法,理解Fe3+和 Fe2+的相互转变尤其重要。

从学生兴趣感情看,因为本节知识十分切近生活,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想要进一步认识的欲念,这类内在的驱动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内容。

从学生知识贮备看,离子反响的观点、氧化复原反响的价态变化规律为学生理解3+2Fe和 Fe+的相互转变打下基础。

从学生现有能力看,学生的研究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剖析能力、思想能力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提高,需要老师合时的组织和指引。

用“变色酒”实验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主题;从生活下手,经过盆栽五叶梅黄化病治疗来设置情形激学介绍铁元素的物质类型;再经过怀疑,指引学生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别来鉴识和查验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科学研究得出花肥中二价铁被氧化结论。

从花肥使用成效不显然引起学生思虑,依照氧化复原知识剖析原由,得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能够相互转变。

学生利用指定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查验。

再从知识回到生活,学习铁盐与亚铁盐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重要影响。

形成“铁盐和亚铁盐的差别与联系”的知识主线,“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生活主线,“发现问题→据理推断→设计方案→实验查验→整理总结”的科学研究主线。

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知识与技术3+3+2+2. 掌握 Fe 的查验方法及Fe和 Fe 的相互转变。

高中化学高中 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高中 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铁的氢氧化物和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鉴别两个部分。

首先,从本章的内容来说,本章是学习元素知识的开始,是从理论知识到元素知识的过渡,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知识的材料,对后面非金属元素知识的学习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另外,再从这一章的内容来说,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几种典型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

其中这几种典型的金属主要是活泼金属:钠,较活泼的两性金属:铝,较活泼的常见金属:铁,不活泼的金属:铜。

本章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进行安排,使得这些知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突出各自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取方法和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3. 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4. 通过铁的氢氧化物制备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Fe3+的检验四、教学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五、教学过程【引入】生活场景再现,影视作品中演员身上的血是怎么来的?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提问】1. 如何得到稳定的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2.有哪些方法可以创造无氧环境?【讲解】方法:1. 将胶头滴管插入溶液以下,再滴加NaOH 溶液2. 用煮沸的蒸馏水配制盐和碱溶液,且使用新配制的FeSO4溶液和NaOH溶液。

3. 在配好的溶液上面加一些油或苯4.通常充入氢气、稀有气体等【板书】铁的氢氧化物——化学性质思考、交流。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除去试管和溶液中氧气, 创造无氧环境聆听、思考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表达能力、及时评价,进一步明确探究重点、学习重点。

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弹簧夹Fe+稀硫酸NaOH溶液【讲解】①与酸反应Fe(OH)3+ 3H+ = Fe3++3H2O Fe(OH)2+ 2H+= Fe2++2H2O②Fe(OH)2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Fe(OH)2 + O2 +2H2O = 4Fe(OH)3③Fe(OH)3常温下稳定,受热易分解:对比归纳总结:铁的氢氧化物【板书】二、Fe3+和Fe2+的鉴别【实验探究】在试管里注入少量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教材地位和作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学时。

属于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

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化学实验在此大放异彩,也成为学生最有兴趣学习的部分。

《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为必修二中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反应与能量等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含量丰富、用途广泛、性质独特而在元素化合物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显著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⑵、掌握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⑶、理解氢氧化铝显两性的原因,会判断那些属于两性物质。

⑷、了解明矾净水原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氧化铝的两性探究实验,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②通过制备氢氧化铝以及氢氧化铝的性质探究实验,学生建立类比思想,学会分享与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生产生活应用,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②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学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③通过对两性化合物的认识,学生树立起化学知识体系的发展观。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上一节学过铝单质的性质,初步了解铝有那些化合物,这节课将对这些化合物经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在高中这一节初步接触物质的性质,学会学习的方法,物质的性质应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而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而化学性质有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方面学习。

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时已经所了解,这节课利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经行学习。

在第二章离子反应的基础上可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离子方程式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

而在初中学过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两性就比较容易,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这之前会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这一节实验提供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的重要化合物
今天我听了老师的《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一节示范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纵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一种和蔼可亲的自然大方的姿态和学生互动互教。

亲和力比较好。

一堂课听下来,我被李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

新旧知识的恰当联系所折服。

无论是精炼的板书还是熟练的电脑操作,或者从谈定的教态,都看得出李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较高的好老师。

在教学刚开始,李老师用复习铝与强酸和强碱的方式引入新课,并让学生上黑板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我想李老师这是为摸清学生的知识情况,为他后面应如何施展教学做决定。

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上好一节的前提。

在学生完成书写后还给予热烈的掌声作表扬,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激情和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为后来学生能与自己好好配合播下了友好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知识全面到位。

首先他带领学生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从而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铝两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及氢氧化铝的两性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了类比思想和合作的精神。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
由于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化学1》(必修)第三章《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属于元素化合物内容。

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

故,李老师通过铝与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出铝与强酸反应生成Al3+,与强碱反应生AlO2_.从而为后面的总结打下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要学会总结归纳。

由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引入铝的化合物。

氧化铝,在讲铝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时是从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解释氧化铝与水不会反应且不溶于水,从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是融化而不滴落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包裹在铝的外
面从而证明氧化铝的熔点高。

李老师在这里还特别强调溶和熔的区别,开始我还不知道他的用意,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讲铝的用途作下伏笔。

他的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的非常有尺度。

在讲氧化铝是又用电脑展示了一些蓝宝石和红宝石的图片,并讲解说是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创设情境的观念。

由氧化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实验让学生知道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得出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在实验中虽然失败了,但李老师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这样可以排除学生对知识不确定。

由氧化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后又再一次带领学生总结氧化铝与强酸反应生成Al3+,与强碱反应生AlO2_。

让学生找到学习铝和铝的化合物的规律。

后面的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就由学生自己按铝和氧化铝的反应方程式的规律自己写出化学方程式。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归纳能力。

知识教授准确科学,注意分析,教材处理和教法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四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李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很好。

纵向联系学生的实际思路,横向联系了前后专题的内容,做到承前启后,环环相扣,过度自然。

整堂课分配了学生阅读,思考,实验操作,知识总结的时间。

由于我们的学生第一次和李老师配合,在时间上就超出了预期的时间。

导致李老师的内容没有完成。

但是这并不能说李老师的课是失败的,因为教学不能只为了完成内容,而是要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来实施教学,做到有张有弛。

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

我个人提一点小的建议就是,以后在准备课件时顺便从网络上下载一段视频以备用,这样就可以说服学生接受知识。

不知我的分析是否正确,还望李老师谅解。

五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双边活动较多,学生既参与化学实验的操作又参与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参与了知识总结。

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按照了新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培养,还培养了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李老师的整堂课都是教态自然,语言具有感染力,实验动手和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来提高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

教育机智也体现得很好。


结不断进行,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能及时纠正学生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板书简洁但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