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基础
TCPIP-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实现网络服务

1IP 信令2内容•一、TCP/IP 基础•二、H.323•三、SIP •四、H.2483一、TCP/IP 基础•TCP/IP 协议•RTP 协议4TCP/IP 协议5Internet 基本结构模型RC1S1RC2S2RRRRR:路由器C1,C2:用户S1,S2:服务器6TCP/IP 协议分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间网层网络接口概念层次对象报文流传输协议分组IP数据项网络帧硬件7TCP/IP 各层功能•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实现网络服务。
例如ftp ,Email 等。
严格说来,TCP/IP 模型只包括下三层(不含硬件),但是要实现各种服务,相应的应用程序也需有协议标准。
•传输层:提供给应用程序端到端的通信。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流传输机制,而且解决了在进程间传输层多路复用的问题,即协议端口的概念。
•网间网层:为无连接传输的IP 层,实现点到点的数据报传输。
其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将分组装入IP 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在检查了合法性后,进行寻径,若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则去掉报头并交予适当的传输协议;若尚未到达,则转发此数据报。
三,处理ICMP 报文,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 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
反之,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 数据报,交至网间网层。
8TCP/IP 协议栈9IP 地址•IP 地址是一种标识符,用于表示网络及主机•IP 地址采用全局唯一的地址格式,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IP 地址具有层次性,其结构如下:网络号主机号•IP 版本4的地址长度为32比特•IP 地址的直观表示:点分十进制 例:202.96.0.13310Internet 域名体系(DNS)•Internet 域名:因为IP 地址抽象难记,Internet 中提供了一种字符型的主机名字标识机制,即域名•域名解析:从域名查找对应的IP 地址•Internet 域名体系(DNS)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本地负责控制整个数据库中的部分段,每一段中的数据通过客户/服务模式在整个网络上均可存取,并通过采用复制和缓存技术使得在保持整个数据库坚固性的同时,又具有优良的性能•域名服务器:提供DNS 服务的服务器11IP 协议的主要功能•接收处理传输层分组发送请求,将分组装入IP 数据包,加入包头,并选择通往收信主机的路由,通过网络接口将数据包发出。
TCPIP基本概念解释及CH395应用说明

TCP/IP基本概念解释及CH395应用说明1、应用基础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自下而上依次可分为: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TCP/IP协议簇中不同层次对应的协议有:TCP和UDP是两种比较重要的传输层协议,两者都使用IP作为网络层协议。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能够提供可靠的字节流传输服务。
UDP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与TCP不同的是UDP无法保证数据报文准确达到目的地。
TCP为网络设备提供了高可靠性的通讯,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他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超时时钟等,由于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应用层客户忽略所有细节。
而 UDP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速度较TCP快,它只是把数据报从一个网络终端发送到另一个网络终端,但是并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够达到另一端,任何必需的可靠性都必须由应用层来提供。
IP是网络层上的协议,同时被TCP和UDP使用,TCP和UDP的每组数据都通过IP层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ICMP是IP协议的附属协议,IP层用它来与其他主机或者路由器交换错误报文或者其他重要信息,例如CH395产生不可达中断,就是通过ICMP来进行错误报文交换的。
PING也使用了ICMP协议。
IGMP是Internet组管理协议,主要用来把一个UDP数据报多播到多个主机。
ARP为地址解析协议,用来转换IP层和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
2、CH395 TCP/IP协议栈实现CH395内部集成TCP/IP协议栈,提供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服务,方便客户直接进行应用层程序开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CH395 是以太网协议栈管理芯片,用于单片机系统进行以太网通讯,CH395 支持三种通讯接口:8 位并口、SPI 接口或者异步串口,单片机/DSP/MCU/MPU 等控制器可以通过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接口控制 CH395 芯片进行以太网通讯。
TCPIP基础82个知识点

1.不同厂商、不同型号、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能够通过TCP/IP协议栈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2.TCP/IP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9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TCP/IP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是网络互联的基础。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增长。
各大厂商为了在数据通信网络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网络架构体系和标准,如IBM公司的SNA,Novell IPX/SPX协议,Apple公司的AppleTalk协议,DEC公司的DECnet,以及广泛流行的TCP/IP协议。
同时,各大厂商针对自己的协议生产出了不同的硬件和软件。
各个厂商的共同努力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设备种类的迅速增长。
但由于多种协议的并存,也使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厂商之间的网络设备大部分不能兼容,很难进行通信。
5.为了解决网络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帮助各个厂商生产出可兼容的网络设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在设计OSI 参考模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实现特定的功能;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层的数目应该足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
6.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和不同厂商之间的标准接口;使各个厂商能够设计出互操作的网络设备,促进标准化工作;防止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结构上进行分隔,因此每一个区域的网络都能单独快速升级;把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为小的简单问题,易于学习和操作。
7.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tcpip协议定义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互联网上数据通信的基础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TCP/IP协议簇包括多个协议,其中两个主要的协议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 Protocol)。
以下是TCP/IP协议的基本定义:1.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寻址和路由方式。
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确保这些数据包正确地传输到目标地址。
IP协议的主要版本有IPv4和IPv6。
2. 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负责在网络上可靠地传输数据。
它通过创建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管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提供流控制、拥塞控制等机制,确保数据的正确传递。
3.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相比TCP更为轻量级。
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序性,但传输速度更快。
UDP常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音频和视频传输。
4. 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传递错误消息的协议。
它通常由网络设备用于报告错误、测试网络连接和执行网络诊断。
5. 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映射为物理硬件地址(如MAC地址)。
它通过广播在网络上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6. DHCP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协议用于动态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给网络上的设备。
TCPIP概念与简介

1.1.2 局域网的概念
• 在Internet没有形成之前,各个地方已经建
立了很多小型的网络,称为局域网。 Internet的中文意义是“网际网”,它实际 上就是将全球各地的局域网连接起来而形 成的一个“网之间的网(即网际网)”。 然而,在连接之前的各式各样的局域网却 存在不同的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
2.1 IP地址概念
• 在Internet上连接的所有计算机,从大型机到微型
计算机都是以独立的身份出现,我们称它为主机。 为了实现各主机间的通信,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 个唯一的网络地址。就好像每一个住宅都有唯一 的门牌一样,才不至于在传输数据时出现混乱。 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连入Internet网络的计算 机的地址编号。所以,在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 址唯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
• IP地址可确认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网络和计算
机,而要识别其他网络或其中的计算机, 则是根据这些IP地址的分类来确定的。一般 将IP地址按节点计算机所在网络规模的大小 分为A,B,C三类,默认的网络掩码是根据 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段确定的。
2.3.2 IP地址的分类(1)
• A类地址 • A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1.4.3 网际协议IP(3)
• 网际协议IP协议提供了能适应各种各样网络
硬件的灵活性,对底层网络硬件几乎没有 任何要求,任何一个网络只要可以从一个 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二进制数据,就可 以使用IP协议加入 Internet 了。
1.4.4 IP协议对于网络通信的意义
• 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使许许多
192.0.0.0~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 255.255.255.0;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 般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 少的,采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 理。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最后 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TCPIP基础-DHCP,DNS和WINS

五 DHCP,DNS和WINS使用DHCP自动分配IP地址一、DHCP概述1、手动设置IP地址与自动分配IP地址比较手工:易错/修改不方便自动:不易出错/修改简单/地址不足2、DHCP活动3、DHCP租用过程DHCP REQUESTDHCP OFFERDHCP SELECTIONDHCP ACK4、DHCP租用刷新过程5、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机的需求二、安装DHCP服务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Windows组件→网络服务→DHCP.三、DHCP 服务器授权1、服务器检测当DHCP服务刚刚启动时,DHCP服务器会向网络发DHCPINFORM广播以定位安装和配置其他DHCP 服务器的根域,其它DHCP服务器收到该信息后将返回DHCPACK信息,回复根域信息的确认和应答。
按照这种方式,初始化DHCP 服务器将收集并编译可到达的网络上的所有当前活动DHCP 服务器列表,以及由每个服务器使用的根(属于根域)。
在建立网络上运行的所有DHCP 服务器列表之后,检测过程的下一步取决于是否发现了可从本地计算机使用的目录服务。
如果目录服务不可用,而且在作为任何企业一部分的网络上没有发现其他DHCP 服务器,则可以启动初始化服务器。
满足该条件时,服务器将成功地初始化而且开始为DHCP 客户机提供服务。
但是,服务器象它启动时一样使用DHCPINFORM,每隔五分钟继续收集有关运行在网络上的其他DHCP 服务器的信息。
每次都将检查是否有可用的目录服务。
如果找到了目录服务,服务器保证它将通过下列过程获得授权,这取决于它是否为成员服务器或独立服务器。
●对于成员服务器:(加入到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域中的服务器),DHCP 服务器在目录服务中查询已授权的DHCP 服务器地址列表。
该服务器一旦在授权列表中发现其IP 地址,便进行初始化并开始为客户机提供DHCP 服务。
如果在授权列表中未发现自己的地址,则不进行初始化并停止提供DHCP 服务。
TCPIP协议知识科普

TCPIP协议知识科普简介本⽂主要介绍了⼯作中常⽤的TCP/IP对应协议栈相关基础知识,科普⽂。
本博客所有⽂章:TCP/IP⽹络协议栈TCP/IP⽹络协议栈分为四层, 从下⾄上依次是:1. 链路层其实在链路层下⾯还有物理层, 指的是电信号的传输⽅式, ⽐如常见的双绞线⽹线, 光纤, 以及早期的同轴电缆等, 物理层的设计决定了电信号传输的带宽, 速率, 传输距离, 抗⼲扰性等等。
在链路层本⾝, 主要负责将数据跟物理层交互, 常见⼯作包括⽹卡设备的驱动, 帧同步(检测什么信号算是⼀个新帧), 冲突检测(如果有冲突就⾃动重发), 数据差错校验等⼯作。
链路层常见的有以太⽹, 令牌环⽹的标准。
2. ⽹络层⽹络层的IP协议是构成Internet的基础。
该层次负责将数据发送到对应的⽬标地址, ⽹络中有⼤量的路由器来负责做这个事情, 路由器往往会拆掉链路层和⽹络层对应的数据头部并重新封装。
IP层不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传输的过程中数据可能会丢失, 需要由上层协议来保证这个事情。
3. 传输层⽹络层负责的是点到点的协议, 即只到某台主机, 传输层要负责端到端的协议, 即要到达某个进程。
典型的协议有TCP/UDP两种协议, 其中TCP协议是⼀种⾯向连接的, 稳定可靠的协议, 会负责做数据的检测, 分拆和重新按照顺序组装,⾃动重发等。
⽽UDP就只负责将数据送到对应进程, ⼏乎没有任何逻辑, 也就是说需要应⽤层⾃⼰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4. 应⽤层即我们常见的HTTP, FTP协议等。
这四层协议对应的数据包封装如下图:四层协议对应的通信过程如下图:链路层以太⽹数据帧以太⽹数据帧格式如下:说明如下:1. ⽬的地址和源地址是指⽹卡的硬件地址(即MAC地址), 长度是48位, 出⼚的时候固化的。
2. 类型字段即上层协议类型, ⽬前有三种值: IP, ARP, RARP。
3. 数据对应了上层协议传输的数据, 以太⽹规定数据⼤⼩是46~1500字节, 最⼤值1500即以太⽹的最⼤传输单元(MTU), 不同⽹络类型有不同MTU, 如果需要跨不同类型链路传输的话, 就需要对数据进⾏重新分⽚。
Tcpip协议基础知识

第 2 页
目录
什么是TCP/IP 什么是TCP/IP TCP/IP的介绍 TCP/IP的介绍 TCP/IP通讯协议 TCP/IP通讯协议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中的协议 TCP/IP中的协议 IP TCP IP地址及其分类 IP地址及其分类 A类地址 B类地址 C类地址 TCP/IP的主要特点 TCP/IP的主要特点 优点 缺点 TCP与UDP的区别 TCP与UDP的区别 第 3 页
第 6 页
TCP/IP介绍 TCP/IP介绍
TCP/IP中的协议 TCP/IP中的协议 1.IP 2.TCP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 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第 7 页
TCP/IP中的协议 TCP/IP中的协议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 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 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 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 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 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 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 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 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 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 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 routing, 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 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 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像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 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像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 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 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 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 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P/IP基础TCP/IP协议体系结构简介1、TCP/IP协议栈四层模型TCP/IP这个协议遵守一个四层的模型概念: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模型的基层是网络接口层。
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帧是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
网络接口层将帧放在网上,或从网上把帧取下来。
互联层互联协议将数据包封装成internet数据报,并运行必要的路由算法。
这里有四个互联协议:网际协议IP:负责在主机和网络之间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同一物理网络中的硬件主机地址。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发送消息,并报告有关数据包的传送错误。
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被IP主机拿来向本地多路广播路由器报告主机组成员。
传输层传输协议在计算机之间提供通信会话。
传输协议的选择根据数据传输方式而定。
两个传输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
适合于一次传输大批数据的情况。
并适用于要求得到响应的应用程序。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包进行可靠的保证。
适合于一次传输小量数据,可靠性则由应用层来负责。
应用层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层访问网络。
网络接口技术IP使用网络设备接口规范NDIS向网络接口层提交帧。
IP支持广域网和本地网接口技术。
串行线路协定TCP/IPG一般通过internet串行线路协议SLIP或点对点协议PPP在串行在线进行数据传送。
(是不是我们平时把它称之为异步通信,对于要拿L INUX提供建立远程连接的朋友应该多研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2、ARP要在网络上通信,主机就必须知道对方主机的硬件地址(我们不是老遇到网卡的物理地址嘛)。
地址解析就是将主机IP地址映像为硬件地址的过程。
地址解析协议A RP用于获得在同一物理网络中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解释本地IP地址(要了解地址解析工作过程的朋友看好了)主机IP地址解析为硬件地址:(1)当一台主机要与别的主机通信时,初始化ARP请求。
当该IP断定IP地址是本地时,源主机在ARP缓存中查找目标主机的硬件地址。
(2)要是找不到映射的话,ARP建立一个请求,源主机IP地址和硬件地址会被包括在请求中,该请求通过广播,使所有本地主机均能接收并处理。
(3)本地网上的每个主机都收到广播并寻找相符的IP地址。
(4)当目标主机断定请求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相符时,直接发送一个ARP答复,将自己的硬件地址传给源主机。
以源主机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更新它的A RP缓存。
源主机收到回答后便建立起了通信。
解析远程IP地址不同网络中的主机互相通信,ARP广播的是源主机的缺省网关。
目标IP地址是一个远程网络主机的话,ARP将广播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1)通信请求初始化时,得知目标IP地址为远程地址。
源主机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若无,源主机认为是缺省网关的IP地址。
在ARP缓存中查找符合该网关记录的I P地址(硬件地址)。
(2)若没找到该网关的记录,ARP将广播请求网关地址而不是目标主机的地址。
路由器用自己的硬件地址响应源主机的ARP请求。
源主机则将数据包送到路由器以传送到目标主机的网络,最终达到目标主机。
(3)在路由器上,由IP决定目标IP地址是本地还是远程。
如果是本地,路由器用ARP(缓存或广播)获得硬件地址。
如果是远程,路由器在其路由表中查找该网关,然后运用A RP获得此网关的硬件地址。
数据包被直接发送到下一个目标主机。
(4)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形成ICMP响应。
因源主机在远程网上,将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源主机网的网关。
找到网关后,ARP即获取它的硬件地址。
(5)如果此网关的硬件地址不在ARP缓存中,通过ARP广播获得。
一旦它获得硬件地址,ICMP 响应就送到路由器上,然后传到源主机。
ARP缓存为减少广播量,ARP在缓存中保存地址映像以备用。
ARP缓存保存有动态项和静态项。
动态项是自动添加和删除的,静态项则保留在CA CHE中直到计算机重新启动。
ARP缓存总是为本地子网保留硬件广播地址(0xffffffffffffh)作为一个永久项。
此项使主机能够接受ARP广播。
当查看缓存时,该项不会显示。
每条ARP缓存记录的生命周期为10分钟,2分钟内未用则删除。
缓存容量满时,删除最老的记录。
加入静态(永久)记录通过添加静态ARP项可减少ARP请求访问主机的次数。
ARP包的结构ARP结构的字段如下:硬件类型--使用的硬件(网络访问层)类型。
协议类型--解析过程中的协议使用以太类型的值。
硬件地址长度--硬件地址的位组长度,对于以太网和令牌环来说,其长度为6字节。
协议地址长度--协议地址字节的长度,IP的长度是4字节。
操作号--指定当前执行操作的字段。
发送者的硬件地址--发送者的硬件地址。
发送者的协议地址--发送者的协议地址。
目的站硬件地址--目标者的硬件地址。
目的站协议地址--目标者的协议地址。
3、ICMP和IG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是用于报告错误并代表IP对消息进行控制。
IP运用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来告诉路由器,某一网络上指导组中的可用主机。
ICMPICMP源抑制消息:当TCP/IP主机发送数据到另一主机时,如果速度达到路由器或者链路的饱和状态,路由器发出一个ICMP源抑制消息。
ICMP数据包结构类型:一个8位类型字段,表示ICMP数据包类型。
代码:一个8位代码域,表示指定类型中的一个功能。
如果一个类型中只有一种功能,代码域置为0。
检验和:数据包中ICMP部分上的一个16位检验和。
指定类型的数据随每个ICMP类型变化的一个附加数据。
IGMPIGMP信息传给别的路由器以使每个支持多路广播的路由器获知哪个主机组和哪个网络中。
IGMP包结构版本:IGMP的版本,值一般为0x1h。
类型:IGMP消息的类型。
0x1h类型称为主机成员请求,在多路广播路由器上用于指定多级组中的任何成员轮询一个网络。
0x2h类型称为主机成员报告,在主机上用于发布指定组中的成员情况或对一个路由器的主机成员请求进行回答未用:未用的域名被发送者置零且被接收者忽略。
检验和:IGMP头的一个16位检验和。
组地址:主机用该组地址在一个主机成员请求中存储IP多路广播地址。
在主机成员请求中,组地址被全置零,而且硬件级的多路广播地址被用来标示主机组。
4、IPIP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主要就是负责在主机间寻址并为数据包设定路由,在交换数据前它并不建立会话。
因为它不保证正确传递,另一方面,数据在被收到时,I P不需要收到确认,所以它是不可靠的。
有一些字段,在当数据从传输层传下来时,会被附加在数据包中,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字段:源IP地址:用IP地址确定数据报发送者。
目标IP地址:用IP地址确定数据报目标。
协议:告知目标机的IP是否将包传给TCP或UDP。
检查和: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用来证实收到的包的完整性。
TTL生存有效时间:指定一个数据报被丢弃之前,在网络上能停留多少时间(以秒计)。
它避免了包在网络中无休止循环。
路由器会根据资料在路由器中驻留的时间来递减T TL。
其中数据报通过一次路由器,TTL至少减少一秒。
根据我们前面提到关于ARP的知识,如果IP地址目标为本地地址时,IP将数据包直接传给那个主机;如果目标地址为远程地址的话,I P在本地的路由表中查找远程主机的路由(看来好象我们平时拨114一样)。
如果找到一个路由,IP用它传送数据包。
如果没找到呢,就会将数据包发送到源主机的缺省网关,也称之为路由器。
( 很多时候一直在搞网关和路由器的定义,其实我觉得在学的时候不一定死抠概念,现在硬件和软件结合的产品越来越多了,一时很难分清的,只要我们运用的时候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嘛。
) 这样当路由器收到一个包后,该包向上传给IP:(1)如果交通阻塞(听起来蛮可怕的),包在路由器中停滞,TTL至少减1或更多。
要是它降到0的话,包就会被抛弃。
(2)如果对于下一网络来说包太大的话,IP会将它分割成若干个小包。
(3)如果包被分解,IP为每个新包制造一个新头,其中包括:一个标志,用来显示其它小包在其后;一个小包ID,用来确定所有小包是一起的;一个小包偏移,用来告诉接收主机怎么重新组合它们。
(4)IP计算一个新的检验和。
(5)IP获取一个路由的目标硬件地址。
(6)IP转发包。
在下一主机,包被发送到TCP或UDP。
每个路由器都要重复该过程。
直到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当包到达最终目的地后,IP将小包组装成原来的包。
5、TCP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送服务。
它在传送数据时是分段进行的,主机交换数据必须建立一个会话。
它用位流通信,即数据被作为无结构的字节流。
通过每个TCP传输的字段指定顺序号,以获得可靠性。
如果一个分段被分解成几个小段,接收主机会知道是否所有小段都已收到。
通过发送应答,用以确认别的主机收到了数据。
对于发送的每一个小段,接收主机必须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返回一个确认。
如果发送者未收到确认,数据会被重新发送;如果收到的数据包损坏,接收主机会舍弃它,因为确认未被发送,发送者会重新发送分段。
埠SOCKETS实用程序使用一个协议端口号来标明自己应用的唯一性。
端口可以使用0到65536之间的任何数字。
在服务请求时,操作系统动态地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分配端口号。
套接字套接字在要领上与檔句柄类似,因为其功能是作为网络通信的终结点。
一个应用程序通过定义三部分来产生一个套接字:主机IP地址、服务类型( 面向连接的服务是TCP,无连接服务是UDP)、应用程序所用的端口。
TCP埠TCP端口为信息的传送提供定地点,埠号小于256的定义为常用埠。
TCP的三次握手TCP对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初始化。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告诉其它主机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并建立虚连接。
我们来看看这三次握手的简单过程:(1)初始化主机通过一个同步标志置位的数据段发出会话请求。
(2)接收主机通过发回具有以下项目的数据段表示回复:同步标志置位、即将发送的数据段的起始字节的顺序号、应答并带有将收到的下一个数据段的字节顺序号。
(3)请求主机再回送一个数据段,并带有确认顺序号和确认号。
TCP滑动窗口TCP滑动窗口用来暂存两台主机间要传送的数据,有点类似CACHE。
每个TCP/IP主机有两个滑动窗口:一个用于接收数据,另一个用于发送数据。
6、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它适用于无须应答并且通常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的应用软件。
UDP埠端口作为多任务的消息队列使用。
15 NETSTAT 网络状态53 DOMAIN 域名服务器69 TFTP 平凡文件传送协议137 NETBIOS-NS NETBIOS命令服务138 NETBIOS-DGM NETBIOS数据报服务161 SNMP SNMP网络监视器IP地址分配1、IP地址IP地址标识着网络中一个系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