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育英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中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育英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中生物试题1.太空的失重环境不仅会引起宇航员的骨无机盐的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而且会使其血液上浮,头部血量增加,机体误认为身体水量过多,故增加排尿,出现脱水症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失重状态可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B.缺氧时,机体产生的乳酸可与血液中的等发生反应C.补钙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D.静脉注射高渗溶液可缓解宇航员的脱水症状2.下图是神经系统的概念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脊髓,位于椎管内B.②和③可分别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只有神经元D.非条件反射的建立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3.麻辣小吃深受部分爱辣人士的喜爱。
人在吃麻辣小吃时往往感觉又辣又热,原因是人口腔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TRPV1(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与辣椒素结合而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产生辣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辣椒素让人产生辣觉是非条件反射B.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会引起Na ﹢外流C.只有机械刺激或化学物质的刺激可以使神经元产生兴奋D.当人看到麻辣小吃的图片时,也会分泌唾液,可能与建立了新突触有关4.某同学晚饭后在安静状态下,其体内的生理变化为()A.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加快B.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减慢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快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减慢5.某一离体神经纤维的B区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神经纤维A区的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与K ﹢外流有关B.该神经纤维B区膜内的Na ﹢浓度高于膜外的C.图中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D.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6.运动神经元不仅能支配相关肌肉控制躯体运动,而且能产生肌肉营养因子保持肌肉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下图为脑—脊髓—骨骼肌示意图,其中b为神经—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结构)。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

高三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组成细胞的物质,实际上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果糖、核糖和乳糖均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并分解供能B. 脂肪是由两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C. 若某血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则其原有生理功能可能丧失D. 细胞中的水大部分与其他物质结合,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 核被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它由内外两层平行的单位膜组成。
在内外膜之间有间隙,核的内外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其中的中央栓由蛋白质复合物形成,保障了细胞核内外的物质平衡。
核纤层与稳定间期染色质形态、空间结构等密切相关,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核被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 核纤层蛋白向内可与染色质特定的区段结合C. DNA分子可以通过中央栓蛋白运出细胞核D. 外核膜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有些部位与内质网相连3. Na+—Ca2+交换体、Na+—K+泵是动物和人体组织细胞膜上的逆向转运系统,Na+—Ca2+交换体每次转运会将3个Na+转入细胞内并运出1个Ca2+,以维持细胞质基质的低Ca2+浓度;Na+—K+泵则向细胞外排出3个Na+和转入2个K+。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人体血液中的Ca2+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引起肌无力B. 抑制Na+—K+泵的活动会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C. Na+—Ca2+交换体在转运Ca2+的过程中无需消耗能量D. Na+—K+泵的转运活动使细胞内的ADP含量明显降低4.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TP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作为机体合成核苷酸的原料B. 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后会立即发出荧光C. 细胞膜上某些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D. 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较少是因为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5. ACM为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液,A TRA为全反式维甲酸。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糖枫是一种落叶乔木,糖枫细胞中所含的大量淀粉会在冬天转换为蔗糖,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成砂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斐林试剂与蔗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糖枫叶片所含淀粉中的碳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C.糖枫叶片所含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蔗糖D.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答案】B【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详解】A、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B、光合作用过程中可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糖枫叶片所含淀粉中的碳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B正确;C、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C错误;D、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D错误。
故选B。
2.骨骼肌细胞又称骨骼肌纤维,根据收缩速度的快慢可分为快肌和慢肌两种。
人的快肌含少量线粒体,适合剧烈运动、进行无氧呼吸。
据此分析,下列不是快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物的是()A.酒精B.乳酸C.CO2D.H2O【答案】A【分析】人体内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详解】由题意可知,快肌细胞内可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葡萄糖被分解后得产物有水、二氧化碳和乳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3.在弱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的C3和C5相对含量维持平衡,若改变某种环境因素,C3和C5的相对含量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为C5,改变条件为提高光照强度B.b为C5,改变条件为提高CO2浓度C.a为C3,改变条件为提高光照强度D.b为C3,改变条件为提高CO2浓度【答案】C【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崇高的书写向来是与宏大叙事紧密联系的。
书写崇高,需要宏观思维和整体视野。
只有在对历史、现在、未来史诗般的全景观照中,在对时代、国家、社会宏大脉动的整体把握中,崇高的意义才能得到有效凸显。
事实上,宏大叙事与细节叙事之间不是有你无我、水火不容,而往往是相互交融、并行不悖。
一些凸显崇高的宏大叙事作品,如《平凡的世界》《额尔古纳河右岸》《三体》之所以屡屡掀起阅读热潮,与其丰富的内容、真实生动的细节是分不开的。
细节叙事具有凸显崇高的独特作用,可以与宏大叙事相辅相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细节叙事本身所具有的超清视野和常人视角。
细节饱含着现实生活的汁液,连接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细节叙事从人物的心理和生活等平常细节入手,塑造有血有肉的常人形象,展现普通的个体在面对矛盾冲突时所爆发的伟大力量。
在这种平常与伟大的对比中,崇高故事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记忆和经验中唤醒了巨大的力量,因而更能够冲击人的心灵。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家利奥塔强调:“崇高不是简单的满足,而是因努力而满足。
”细节叙事可以展现这种努力的过程,因而更能够凸显崇高。
正如康德所说,崇高“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
这意味着,对生命力的阻碍矛盾越激烈,紧跟而来的生命力涌流越强烈。
正是故事中贯穿着的深刻矛盾,使读者因为感受矛盾冲突积累了深深的痛感,当故事人物做出选择、完成转变或者取得胜利之后,这种痛感才能瞬间释放转化成崇高的精神愉悦。
因此,作者对矛盾的刻画越逼真,读者的痛感越强,对崇高的感受就越充分。
在这方面,细节叙事常常更具有独特的作用。
微小细节的精致点缀,调动着读者的感官,点滴间氤氲着真实的氛围,在读者的脑海中投射下清晰的形象,并可以将这种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分别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和细胞内液B.2、6过程受阻会引发组织水肿C.淋巴细胞可存在于乙、丙之中D.丁中O2浓度一定比甲中的低2.校园运动会是很多学生向往的一项集体活动,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往往会通过多种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尿素等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内环境稳态指的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只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生命活动就可以正常进行D.内环境稳定需要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3.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中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排尿时,膀胱逼尿肌收缩是由相关神经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的B.尿意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产生尿意要经过膀胱内牵张感受器→b→c→e→f,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C.产生尿意后,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D.排尿过程中,逼尿肌收缩会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直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4.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眠“碎片化”的现象。
研究表明,老年期Hert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因素。
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e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
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年老小鼠Her神经细胞膜上的KCNQ2/3数量变少,K+外流减少,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B.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C.老年人He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需要较高强度的刺激才能使神经元兴奋D.促进Hert神经元的KCNQ2/3的基因表达可治疗睡眠障碍5.图甲、乙分别是细胞膜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信号分子A、B、C均为某种激素。
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解析】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不存在内环境,A错误。
白细胞的内环境有血浆和淋巴液,B正确。
草履虫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白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D错误。
2.【答案】A【解析】少数人体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肺泡壁细胞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等,A错误。
血浆蛋白、胰岛素和乙酰胆碱都可以在血浆中检测到,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
内环境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C正确。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多个系统,如消化、泌尿、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参与,D正确。
3.【答案】D【解析】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有肝糖原分解来补充血糖,机体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可以被机体的缓冲物质调节,血浆pH不会明显改变,B错误。
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多,但是由于排汗增多,散热也增多,人体的体温不会明显上升,C错误。
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D正确。
4.【答案】B【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A错误。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自主神经,比如支配瞳孔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脑神经,B正确。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C错误。
神经元的数量少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D错误。
5.【答案】A【解析】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加强,A错误。
猪进食过程中分泌唾液是先天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 正确。
当单独播放音乐,猪也分泌唾液,说明音乐和分泌唾液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则音乐转化为条件刺激,C正确。
音乐与分泌唾液这个条件反射的形成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6.【答案】A【解析】NO和谷氨酸在突触间隙中均以扩散方式转运,A正确。
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最终促进了突触小泡持续释放谷氨酸,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直接影响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Na+通道打开,使突触后膜兴奋,C错误。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共18道题,每题3分)1.“内卷”和“躺平”是当下中国“90后”甚至“00后”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
一个指向“过度竞争”,一个代表“退出竞争”,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折射出年轻一代对中国社会竞争白热化的挫折感。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哲学是对生活的真实地反映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③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④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道路发展的思想指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境由意造,物由心生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④喜鹊报喜,乌鸦报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时空而产生的时空涟漪。
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却是探测宇宙中不发光物质的直接手段。
搜寻纳赫兹引力波是国际物理和天文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23年6月,我国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是纳赫兹引力波搜寻的一个重要突破。
这进一步证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科研能发现未知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③自然界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存在和发展④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制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B.运动中甲、乙供能比例相同时,其分解时的耗氧量也相同
C.脂肪和糖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可能与呼吸作用有关
D.运动中甲、乙均可直接供能,但随运动强度增大,甲的供能逐渐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运动强度越低,脂肪供能比例越高,糖类供能比例越低;运动强度越高,脂肪供能比例越低,糖类供能比例越高。
【详解】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A错误;
B、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故脂肪耗氧多,产生能量多,糖类物质比脂肪耗氧少,故运动中甲、乙供能比例相同时,乙糖类耗氧多,B错误;
C、在生物体内,脂肪和糖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可能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有关,C正确;
A.核膜和线粒体膜均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且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性
B.有活性的RagC转化为无活性的RagC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
C.推测相对于正常生长的细胞,癌细胞中转录因子SKNI的活性较高
D.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RagC的跨核孔运输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该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脂质,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故用纤维素酶不能破坏细菌最外层的细胞壁,B错误;
C、该生物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乳酸中毒。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补充碱制剂或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并调节血液的p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酮酸可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CO 2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减小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反应属于细胞代谢D.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2.人类的排尿现象是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
正常成年人能控制憋尿和排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交感神经兴奋时,机体能够调节肌肉收缩而使膀胱缩小B.膀胱既含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又含排尿反射的效应器C.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有着密切关系D.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尿床能说明人体的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3.①②③④为研究神经冲动的传导、传递而构建的四个实验模型,在模型①②④中,A点为电流表两电极的中点。
若给予四个模型的A点处一个有效刺激,则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的是()A.①B.②C.③D.④4.如图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X、Y、Z表示相应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腺,①~③表示相应的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X表示下丘脑,激素③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腺体ZB.激素②作用于X和Y的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C.若血液中的激素①水平降低不会影响激素③的分泌D.若切除小鼠体内的腺体Z,将导致三种激素含量均下降5.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不同,吞噬细胞主要通过自身受体与病原体特有的结构物质相结合来识别病原体,并同时产生干扰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B.干扰素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相对于其他一些细胞,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数量可能较多D.吞噬细胞可吞噬处理人体自身的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6.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利用了膜的流动性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与之接触,从而导致肿瘤细胞裂解C.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新细胞群能够识别同样的肿瘤抗原D.健康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7.某年末我国人口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图所示,以下种群数量特征能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出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为了调查贵州梵净山金丝猴的种群密度、某实验小组在10公顷的实验区域内第一次捕获了30只猴,其中金丝猴有5只,做标记后原地放回。
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30只猴,其中有标记的金丝猴有2只,没有标记的金丝猴有6只。
标记物不影响金丝猴的生存和活动,但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B.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梵净山蚜虫和跳蝻等动物的密度D.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9.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或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比于曲线图,数学公式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B.种群数量一旦超过 K值,其出生率立刻小于死亡率C.只要空间足够、食物资源丰富,种群即会出现“J”形增长D.可通过减少获取食物机会的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防治害虫1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规格为25中格(400小格,0.1mm³)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已知培养液稀释了100倍,经检测得知四角及中心5个中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32、36、34、38、40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此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9×10⁶个·mL⁻¹,该实验无对照C.若一个小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应将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进行计数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11.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时间结构在群落的垂直或水平结构上均可以体现B.决定时间结构的因素有外界环境条件、生物自身生理特点等C.物种组成极少,所处环境恶劣的群落不具备时间结构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时间结构的一种体现12.某森林区域曾发生过火灾,若干年后重新长出了植被,由于缺少高大乔木的遮挡,该区域灌木的种类和数目较火灾前更为丰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火灾前后,该区域的物种组成和群落外貌可能发生了改变B.重新长出植被后,该区域的分层现象较火灾前的更为明显C.由题意可知,阳光可能是影响某类植物能否成为优势物种的重要因素D.人工种植树木可使该区域的演替速度加快13.为研究某河流中岩石上微生物种群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如图1所示。
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A 和H分别代表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
已知自养类群为异养类群提供有机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裸石进行灭菌是为了排除裸石上原有微生物种群的干扰B.图1中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在逐渐增加C.图2中演替后期的优势种A 的环境容纳量比演替初期的大D.自养类群与异养类群之间可能存在寄生的关系14.离体神经纤维在受到适宜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和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膜电位及门控通道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图乙表示在采取利用药物Ⅰ阻断K⁺通道和药物Ⅱ阻断Na⁺通道两种处理措施后再施加相同强度刺激,离体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会有 K⁺进入细胞B.图乙中曲线②表示药物Ⅰ阻断K⁺通道后的电位变化C.若增加神经纤维培养液中的K⁺浓度,则图乙中a点会下移D.K⁺通道、Na⁺通道在运输离子时不消耗细胞代谢生成的能量15.雄性动物个体的体能往往强于雌性动物个体的,某兴趣小组猜测其原因是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增强肌肉力量。
为探究该猜想,该小组将一批健康幼年雄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切除睾丸,C组切除睾丸后定期注射适量的雄性激素,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的平均后腿蹬力。
不考虑伤口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组为对照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B.上述实验中B组小鼠切除睾丸后应定期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C.实验结论可能为A组和C组小鼠的平均后腿蹬力相差不大,B组小鼠的最小D.本实验中适量的雄性激素可以用适量的促性腺激素来代替16.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所示)。
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外侧的浓度低于内侧的,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其部分分子调控机制如图2所示。
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使弯钩打开。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的机械压力可导致乙烯的产生量增加,从而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B.赤霉素和茉莉酸分别通过单途径和三条途径调节共同影响生长素分布C.乙烯与赤霉素以及茉莉酸在调节顶端弯钩形成方面的作用表现为协同D.出土后一段时间内,相比于顶端弯钩内侧,弯钩外侧的生长速率较低17.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或因各种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包括折断、枯立、树倒等),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人为砍伐树木也可形成林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林窗有利于阴生植物的生长,从而使群落的优势物种发生替换B.林冠层和林窗底层生物的种类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若时间足够长,林窗处的群落可能通过演替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D.合理控制人工砍伐时造成的林窗大小,有利于森林群落结构的更新18.已知种群a、b为同种类型动物的种群,但生活在不同的区域。
某时期统计两个种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统计时期,两个种群的数量均可能在增加C.种群密度的大小受年龄结构的间接影响D.未来一段时间,种群a的数量会超过种群b的19.中国教育部要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如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人的情绪是由位于脑干的“奖励中心”和位于大脑的“反奖励中枢”——外侧缰核(LHb)共同调控的。
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与其兴奋程度成正相关。
抑郁症小鼠的 LHb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比正常小鼠______,向“奖励中心”发送的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信号增强,使小鼠无法感受到快乐,从而产生抑郁。
(2)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突触前膜中的5 HT是通过______的方式释放的。
SSRIs能缓解抑郁症状,其作用原理是______。
(3)抑郁症与睡眠不足有一定关系。
褪黑素是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其晚上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
熬夜玩手机会干扰睡眠,其原因是手机屏幕的光线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出现生物节律紊乱的现象,这与位于______的某神经中枢的功能失常有关。
(4)熬夜不仅会破坏生物的昼夜节律,还会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
临床实验发现,抑郁症患者患流感概率增加,推测其原因是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减弱。
请利用病毒A、正常小鼠和抑郁症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20. 2023年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人体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分别导致1 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往往比体型正常者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调节血糖至正常水平,故肥胖者患______(填“1型”或“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大。
(2)研究发现,受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的影响,人体血液中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导致人患 1型糖尿病,从免疫学上分析,1型糖尿病的患病原因可能是______。
(3)胰岛素受体被胰岛素激活后会磷酸化,进而使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 Akt磷酸化,磷酸化的Akt 可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向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