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导游词3篇
赣州概况导游词7

赣州概况导游词7赣州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宋城-赣州参观游览,我是你们本次赣州之行的导游张三,大家可以叫我小张。
很荣幸能在这里认识大家,更荣幸能够当大家的导游。
我谨代表阳光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位是我们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王师傅,在此次游览过程当中,我和王师傅将竭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希望大家玩的开心、笑的舒心。
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
赣州地处南岭、武夷山、诸广山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赣州现辖15县(信丰县、安远县、上犹县)、2市(瑞金市、南康市)、1区章贡区,总人口842.78万,约占全省1\5.干吼是江西省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信丰县的中国脐橙之乡,南康市的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的中国蜜柚之乡,寻乌县的中国蜜桔之乡等。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大家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嘛?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朝又改为赣州。
赣,得名于境内的两条江,一条名为章江,一条名为贡江,章贡两江汇而为一,此地遂被称之为赣州。
我想大家每到一个地方,闲暇之余,最感兴趣的就是当地的土特产品和美食啦!来到赣州呢,这点肯定不能落下。
赣州物产丰富,在这里大家可以购买到各种名优土特产。
如有腊味之王之称的南安板鸭、华夏第一橙信丰脐橙、有南国山珍之称的安远香菇。
赣州的客家名菜众多,代表名菜有宁都三杯鸡。
赣南小炒鱼、赣南鱼丸、粉蒸鱼、烩鱼饼。
说起小炒鱼啊,这里有个小故事,它是明朝凌厨子首创的地方风味菜,说是王守仁在赣州任巡抚时曾聘凌厨子做菜,凌得知王爱鱼,为显示自己的烹饪技艺,经常变换烹鱼的方法,深得王的赏识。
有一次,凌在鱼里面放了点醋,别具风味,王吃后十分高兴,就问凌,这道菜叫什么?凌灵机一动,心想这是小酒(赣州城醋为小酒)炒鱼,就称之为小炒鱼吧!这道菜因此而出名。
(精)江西赣州导游词

江西赣州导游词江西赣州导游词发布时间:2020-03-15赣州,江西省省辖市,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赣州市旅游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江西赣州导游词1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是中国七十个大中都市之一,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生齿和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
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都市,拥有三个国度级经济技能开拓区和全省独一的综合保税区。
赣州是世界罕有金属财富基地和先辈制造业基地、赤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闻名的赤色旅游目标地、地区性综合交通关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地区性当代化中心都市。
赣州汗青久长,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度汗青文假名城,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天下钨都、稀土王国、堪舆文化劈头地等美誉。
20xx年6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成长的多少意见》,旨在全方位多规模全力敦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振兴。
赣州汗青久长,素来为江南政治经济军事重镇。
文天祥、周敦颐、海瑞、辛弃疾、蒋经国和中共第一代焦点率领人皆在赣南主政过,赣南照旧理学和心学的重要形成地。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皆创作于赣南。
赣南是世界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客家人有五次大迁徙,个中第一次首要到江西九江,吉安;第二次到江西赣州和福建汀州。
赣州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首要聚居地之一,赣州的客家生齿占赣州市95%以上,有“客家摇篮”之称。
据统计,赣南籍客家人在港台及外洋有20多万,个中华侨漫衍在东南亚及东瀛鬼子、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度和地域。
赣州境内仍有600余幢客家围屋,至此生涯最齐备、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
赣州有客家文化城,也有很多客家古村庄如白鹭村。
赣州市的导游词格式范文3篇

篇一:赣州市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赣州市!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为您介绍赣州市的文化、历史和旅游景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赣州的文化背景。
赣州是江西省第三大城市,也是中国南方首批文明古城之一。
赣州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曾是汉、晋、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赣州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准在南方位居前列,状元、进士众多,留下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赣州的旅游景点。
赣州西北部的龙虎山是道教名山,被誉为“天下第一丹霞”。
在龙虎山景区内,您可以参观道教祭坛、玄女殿、仙人洞等名胜古迹。
赣州南山风景区是国内著名佛教圣地,有佛陀阁、药师寺等景点。
除了这些名山大川外,您还可以去赣州市中心欣赏天鹅湖、景德镇古陶瓷城等旅游胜地。
最后,让我们来品尝赣州的美食。
赣州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以鲇鱼米粉、豆腐糕、腊味等著名。
您可以在当地的小吃摊上一边品尝当地特色小吃,一边欣赏赣州市内的美丽风景。
希望您在赣州愉快的旅行!篇二:赣州市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赣州市!我是您的导游,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赣州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江南水乡,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
赣州的历史文化众多,周、秦、汉、隋、唐、宋等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遍布全市。
首先,让我们了解赣州市的文化。
赣州有着西楚霸王项羽和汉帝刘邦鸿门宴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人士伍廷芳、朱华清的故乡。
在赣州市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例如赣州龙岗山瑶池、龙虎山道家文化遗产、于都钱村鸟园等等。
这些文化遗迹都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底蕴。
其次,我们来了解赣州市的旅游景点。
赣州市内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瑞金市毛泽东故居、赣州龙虎山景区、江西庐山、龙岗山景区等。
这些景点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深厚,被誉为中国南方旅游胜地。
最后,让我们品尝赣州市的美食。
赣州拥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以鲇鱼米粉、豆腐糕、赣州腊味等著名。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风味多样,绝对能让您大饱口福。
2023江西赣州导游词

2023江西赣州导游词2023江西赣州导游词1赣州位于祖国江西省南端,它面积不大,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的城市。
赣州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是一个美丽又好玩的地方。
赣州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不管到哪儿都是超市。
赣州有一些商场很有名,比如:国光超市、九方超市等等。
那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
在赣州,人们能够品尝到赣南地区的所有美食,以“赣南小炒鱼”最有名。
赣南地区的饮食,在赣州一应俱全,游客们可以大饱口福,让你回味无穷。
赣州还是个旅游胜地,小朋友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宝葫芦农庄了。
宝葫芦里的水上乐园最为好玩。
夏天,小朋友们有的在大型水上滑梯上滑,有的在大型水池游泳,还有的在儿童娱乐区玩耍。
等大型水池的冲浪时间开始,小朋友们就跑向大型水池,享受像大海的波浪一样的浪,好玩极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赣州就成了灯的海洋。
章江上的大桥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火焰;章江两岸的灯光,如同一条灯的长龙;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地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赣州真美丽呀!我爱我的家乡——赣州。
2023江西赣州导游词2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
它附近依山,三面对水,洋溢着浓烈的南国风情,古有“华美江城”之称。
赣州市总面积479平方公里,生齿40多万,栖身有汉、回、壮、舍等16个民族。
它把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迂腐的都市,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汗青了。
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
汗青上赣州曾是雷同赣、湘、粤、闽的南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素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细密的商业往来。
昔时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品如雨”,留下了“南边丝绸之路”的隽誉。
透过汗青的烟云,我们似乎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绵绵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一座汗青文假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婉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弟子存仍旧,宋城的雄姿仍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游览实用导游词

赣州游览实用导游词赣州,一向是南昌导游的弱项,很多导游都不敢带,或者不会带,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赣州的导游词,希望能帮到大家!赣州游览实用导游词(车上讲解)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下面要去的景点是赣州标志性的景点----八境台,它位于赣州城东北角的古城墙上,是赣州古城的象征。
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也就是1056—1063年。
因为楼台是建在砖石城墙上,所以古称“石楼”。
又因为登上此台,赣州八景可以一览无遗,所以取名八境台。
当年主持建造八境台的是时任虔州知军的孔宗瀚,虔州也就是现在的赣州,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从他的姓氏和出生地,大家一定会猜他是不是和孔子有关,没错,他是孔夫子第四十六代孙。
在他之前,赣州的城墙都是土城墙,是他把当时的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并建城楼在上面,这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建成之后,他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参观八境台,先要经过一段古城墙,说起古城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万里长城或者是南京和西安的明城墙,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座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那就是我们赣州的宋城墙,这也是现在全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砖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造反起家的客家人------曾任虔州刺史的卢光稠(他对赣州影响深远,有机会说说他,有传说郁孤台都是他建的),这是他扩城后奠定的基础。
当时这是座土城,而这土城就坐落在赣江的边上,江水几乎年年冲坏土城,到了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虔州知军,开始改用石砖修筑城墙并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像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我们熟悉的北京万里长城,很多都是在明朝时修复或增加的。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在谋士的建议下,他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几乎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赣州导游词(精选18篇)

赣州导游词(精选18篇)赣州篇1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西的南大门赣州!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20xx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朝又改为赣州。
赣,得名于境内的两条江,一条名为章江,一条名为贡江,章贡两江汇而为一,此地遂被称之为赣州。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现辖18个县(市、区),全市辖赣县、上犹、崇义、大余、信丰、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寻乌、于都、兴国、会昌、石城、宁都15个县,南康、瑞金二个市,章贡区一个区。
和一个具备县一级人民政府管理职能的黄金开发区,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
全市现有人口876万人,占江西省的1/5。
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的1/4。
赣州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具有发展柑桔尤其是脐橙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赣州信丰县为脐橙之乡、现已探明的固体矿产种类达64种,其中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誉,是全国重点有色和稀土金属生产基地。
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在这里诞生了一个“赤色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设在赣州的瑞金市。
故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大批开国元帅将军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从瑞金和于都等地出发的。
艰苦卓越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打响。
当年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战的有近60万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万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 %,江西的43.4%,仅兴国就有烈士23719人。
赣州导游词

赣州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之称的赣州。
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的城市。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江上游,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旅程从赣州古城墙开始。
赣州古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北宋砖砌城墙之一。
它沿着章江和贡江而建,总长约3600米。
当您漫步在城墙上,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城墙高大雄伟,砖石之间严丝合缝,岁月在墙面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城墙上设有众多的城门和城楼,如建春门等,每一座城门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历史故事。
从城墙上眺望,一边是悠悠流淌的江水,江面上船只穿梭;另一边是古色古香的赣州老城区,传统的建筑与现代的生活在这里完美融合。
沿着城墙走下来,就来到了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建春门浮桥。
它是赣州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景观。
这座浮桥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横跨在贡江上。
走在浮桥上,脚下的木板会微微晃动,这种感觉十分奇妙。
浮桥连接着两岸的生活,清晨,渔民们划着小船从浮桥边经过,开始一天的劳作;傍晚,市民们在浮桥上散步,欣赏江景。
古浮桥就像一条纽带,不仅沟通了两岸,更承载了赣州人民的生活记忆。
赣州的郁孤台也是一处不得不去的景点。
郁孤台因辛弃疾的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闻名遐迩。
它坐落在赣州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顶,是一座三层的仿木结构楼阁。
登上郁孤台,赣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山峦起伏,赣江、章江在此交汇,江水浩浩荡荡。
台下的古城墙蜿蜒曲折,与周边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古朴而壮观的画面。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当年的悲愤之情,也能领略到赣州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与郁孤台相邻的是八境台。
八境台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依城墙而建,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
它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之一,登上八境台,可将赣州八景一览无余。
这里也是观赏赣州城市风光和两江交汇景色的绝佳位置。
台下的八境公园景色宜人,园内绿树成荫、花卉盛开,有许多市民在此休闲娱乐,充满了生活气息。
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

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赣州市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欢迎大家来到江西省南大门,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参观游览,不知大家以前有没有来过赣州,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也是赣江的上游,章贡两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是赣江源头第一城,也是江西省所有城市当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而且以宋代的文物古迹为主,并且不乏全国宋代文物的精品(通天岩)孤品(宋城墙、福帮沟)是我国当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宋城之一,有关专家学者称赣州是一座宋代历史博物馆”因此又被称之为宋城赣州;1994年,国务院将赣州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一座设置于西汉高祖六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的时候,赣州城成为南康郡的郡治,成为赣州城作为赣南政治、经济、军事中的开端。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南康郡改为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改虔州为赣州,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
从汉高祖六年设立赣县有了行政建制后,一直到唐代,赣州城都是一个重镇;唐代开通梅岭驿道后,这里成为五岭之要冲”,闽粤之咽喉”。
到了宋代,国都南迁,经出境的丝绸之路受阻,中原的货物运往外国改由水路,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然后过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章江到达大余,经过梅关古驿道,再到南雄浈江上船,经北江、珠江出海,往南洋,转欧亚各地,因此赣州就有了水上丝绸之路”之称。
一时期出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空前繁荣景象,当时赣州城被列为全国三十大名城行列,成为南方经济、文化的一个重镇。
1949年8月14日,赣州城解放,时至今日,赣州城仍为赣州市人民政府的驻地,赣州市现设一区辖二市十五县,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有8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1/5,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其所辖的面积和人口是江西省地级市中最大最多的城市,境内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和瑶族等;赣州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湿润气候,年均温度仅18.5℃;赣州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靠本省吉安,抚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重要纽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导游词3篇赣州导游词(2) | 返回目录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
欢迎来到江南宋城-----赣州旅游。
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
赣州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现辖信丰,安远,定南等十五县,瑞金,南康2市和章贡区。
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837万。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尤其在宋代最为著名。
赣州已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36座名城之一,是当时东南地区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的商贸重镇,交通枢纽。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赣州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良好的自然条件塑造了赣州如画的山水,悠久的的历史赋予了赣州丰富的人文历史资。
这就使得赣州的旅游资极其丰富,且类型多样。
既有风景秀美的三百山,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光旖旎的翠微峰,人间仙境的龙南武当山等自然景观,又有保存完好的宋代赣州城墙,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等历史文化名胜,更有以瑞金为代表的现代革命史迹群落。
由于较好的保存宋文化遗产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被誉为宋代博物馆,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下面我来介绍下郁孤台。
郁孤台以山势高大,郁然孤寺而得名。
赣州宋代古城自台下逶迤而过,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郁孤台始建年代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台于1984年9月建成,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舒同为台题额。
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文天祥,苏东坡,辛弃疾,郭沫若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
当我们进入郁孤台时,就能够看到那些题词。
赣州物产丰富,难得来赣州一场,您可以买到多种名优土特产品。
南安板鸭,形,色,香,味俱全,驰名中外,素有辣味之玩美称。
麦饭石高级保健茶,是纯正绿茶和赣南麦饭石为原料,采用现在科学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提神益智,消除疲劳等功效。
信丰脐橙,肉质脆嫩,风味浓甜并富有芳香味,故有“脐橙进房,香味满堂”之说。
被称为华夏第一橙。
安远香菇,肉厚朵大,味美香浓,含丰富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抗癌,防感冒等药物价值,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被誉为,南国香珍。
此外,赣县王母渡红瓜子,江口倒菜,龙归茶等土特产品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赣州八境台导游词赣州导游词(3) | 返回目录(车上讲解)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角的古城墙上,是赣州古城的象征。
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也就是10561063年。
因为楼台是建在砖石城墙上,所以古称“石楼”。
又因为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遗,所以取名八境台。
主持建造八境台的是当时任赣州知军的孔宗瀚,他是山东曲阜人,是孔夫子第四十六代孙。
在他之前,赣州的城墙都是土城墙,是他把当时的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并建城楼在上面,这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参观八境台,先要经过一段古城墙,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古城墙。
说起古城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万里长城或者是南京和西安的明城墙,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座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那就是我们赣州的宋城墙。
这也是现在全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砖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造反起家的客家人---曾任虔州刺史的卢光稠(他对赣州影响深远,有机会说说他,有传说郁孤台都是他建的)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年年冲坏土城,到了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
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在谋士的建议下,他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而又雄伟的城墙。
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湧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指的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
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
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
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能攻破坚固的赣州城。
而到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湧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
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 主要的是xx年、督造、窑烧造等,这也就相当于工程记录,出了问题就可以找到当事人。
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这块砖就在进入八境台园门后,快到八境台下面的一组台阶处),我们只所以说这是宋代城墙,也是基于这些铭文砖。
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大家看的这些砖,大都是清朝和民国年间填补的,所以在城墙上参观的时候,大家不妨仔细注意下。
(八境台下)宋代的八境台是木结构的,不知怎么回事,跟“火”特别有“缘”,曾三次被火烧毁:第一次是清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第二次是1929年,第三次是1976年。
1980年胡耀邦同志登上八境台遗址,建议修复八境台,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八境台是1984年重建,1987年落成的,共三层,高28.5米,占地面积 574平方米,台基为高7米的城墙。
另外还有一组楼群,为附属设施,主要为办公场所,还有一个根雕展厅。
现在的楼台是钢筋混泥土仿古建筑。
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流金溢采、雄伟壮丽。
楼台上悬挂的“八境台”三个题额,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
请大家随我进人第一层参观。
这层展示的是一些诗画。
孔宗翰建起八境台后将自己在台上看到的赣州八景命画师绘成《虔州八境图》。
孔宗瀚在接替苏轼任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知府时,把《虔州八境图》给大文豪苏轼看,并请他题诗。
苏轼看画作后欣然题诗八首,并作序一篇。
当时的八景就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崆峒山。
绍圣元年也就是1094年,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途经赣州,游览了赣州旖旎的风光后,他亲自登上八境台,觉得原来的诗“未能道其万一”,于是就补作了一篇后序,以表达自己对虔州八景的赞美之情。
从此以后,许多文人墨客仿效苏轼对赣州八景唱和不绝。
八境台因此扬名海内外。
到了清朝,由于历史的变迁,景观发生了变化,赣州八景演变为现在悬挂在这两旁的八幅画所描述的八个景点,那就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马崖禅影、雁塔文峰、储潭晓镜、天竺晴岚。
值得一提的是:孔宗瀚的《虔州八境图》和苏轼当年所写的虔州八境并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八景,它比后来的潇湘八景 (湖南省境八图)更集中、更具魅力,而被后人模仿,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赣州也就成了中国八景文化的一个发祥地。
以后的燕山(北京)八景、泸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都是虔州八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有趣的是,后来还发展到十景、十二景、二十四景、三十六景,最多的是南京金陵四十八景。
八景文化在建筑园林、美术绘画和饮食文化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传到国外,明代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凡是有华裔的地方就有八景文化,八景文化已成了一种国际现象。
现在大家随我上三楼,一起去欣赏一下赣州美丽的“八景”。
大家朝北看到的这个壮观的景点就是“二水环流”,左边是发于南岭山脉的章江,右边是发于武夷山脉的贡江,这是我们赣江的正,这两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赣”也就由“文章”的“章”和贡献的“贡”合成。
赣江由南向北流入长江,全程758公里。
它纵贯江西南北,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也是我们江西的母亲河,所以江西也简称为“赣”。
贡江作为赣江的正,以前称为虔化水,隋唐以后赣州称为虔州,“虔”是“虎”头,又称虎头州、虎头城。
南宋绍兴年间,因虔州经常发生农民起义,官府认为是因虔州的“虔”为“虎”头,有杀气而引起的,因此把虔州改为赣州。
再往北看,远处赣江西岸矗立的那座塔,是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取苏东坡诗中一名句“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而叫做玉虹塔。
又因为塔身颜色为白色,俗称为白塔。
明朝的塔跟宋朝是不同的,象玉虹塔这种楼阁式塔为道家所用,成为镇邪造景的建筑物,而且主要建在河边的山巅上,变成通常所说的风水塔。
白塔就是这样一座典型的风水塔,建塔目的是为了留住赣州的风水,另外就是为了镇住赣江水,保佑赣州城免遭水患,而对于现代城市来说,玉虹塔美化了空间环境,还在航运中起到赣江航道上的标志作用。
由白塔再往前,眼睛所能看到的水的尽头就是储潭晓镜。
这也是八景之一。
因为那里有一座高山叫储山,因江水平如镜面,光可照人而得名。
赣江过了储山后,河流湍急,礁石密布,是著名的赣江十八滩,过去是一段非常危险的行船险段,经常发生翻船事故。
文天祥著名的诗句“慌恐滩头说慌恐,零汀洋里叹零汀”里的慌恐滩就是十八滩中的一滩。
八景之一的“玉岩夜月”是指章江以西,水西乡境内的号称“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
我们看到城西掩映在现代城市建筑当中的飞檐斗拱的楼阁,它就是“三台鼎峙”当中的郁孤台。
三台中的“拜将台”在现在的儿童公园,而“章贡台”则被毁,后人便用八境台取代。
“雁塔文峰”是指市区东南部耸立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舍利塔和塔下的文庙。
舍利塔位于宋城赣州的宗教文化区,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所以又称慈云塔。
因大雁经常在塔顶栖息,俗称雁塔。
这座塔的功能与前面讲的明代白塔是不同的,我国宋代以前的这种楼阁式塔是作为寺院的附属建筑而出现的,主要功能是用以舍利子或经卷、佛像等。
舍利塔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是有确切纪年可考的珍贵宝塔,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座斜塔。
我们看到赣州城南部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叫峰山,又名崆峒山。
那里山势险峻,是赣州市最高山峰,现已开辟为风景游览区,其中宝盖峰海拔6米,风景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