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06270技术经济学试卷答案

2008年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06270技术经济学试卷答案
2008年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06270技术经济学试卷答案

2008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技术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6270)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是指技术、经济和【 B 】

A.农业

B.计量

C.科学

D.数据

2.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 C 】

A.国际和国家水平

B.企业、事业单位水平

C.部门、地区水平

D.农户水平

3.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资源报酬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C 】

A.一直递增

B.先递减后递增

C.先递增后递减

D.一直递减

4.在下列资源中,属于流失性资源的是【 B 】

A.饲料

B.劳动力

C.化肥

D.种子

5.某种资源投入增加,产品产量以不断增加的比例增加,这称为【 B 】

A.资源报酬递减

B.资源报酬递增

C.资源报酬固定

D.资源报酬平衡

6.为提高经济效果,可采用的途径是【 D 】

A.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劳动成果量

B.在劳动耗费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成果量减少

C.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成果量

D.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耗费量

7.某项生产中投入固定资金10万元,流动资金5万元,可获得产值25万元,则资金占用产值率为【 B 】

A.200%

B.166.7%

C.55%

D.1.66%

8.选择课题项目时,评价项目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成果可以计量、工作责任可以明确和【 C 】

A.完成时间较长

B.完成时间较短

C.完成时间可以界定

D.完成时间无限制

9.具有预测性和严密科学性特点的一般分析法是【 B 】

A.综合评分法

B.试算分析法

C.连环替代法

D.比较分析法

10一定的资源生产产品Y1和Y2,当产品生产的组合方案由Y1=18,Y2=24,变为Y1=22,Y2=20时,在这两点之间,产品F2代替F1的平均边际替代率为【 A 】

A.-1

B.-2

C.-3

D.-4.5

11.当MPP=4,APP=8,则E P等于【 C 】

A.2

B.1.5

C.0.5

D.0.25

12.当所有要素投入增加1%,产出增加小于1%,这种情况称为【 D 】

A.固定比例报酬

B.规模经济

C.比例经济

D.比例不经济

13.已知生产函数为y=9x1-2x12+8x2-x22,当x1=1,x2=2时,资源x2替代资源x1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 D 】

A、固定比例报酬 B.规模经济 C.比例经济 D.比例不经济

14.一般农业技术商品价格与农业技术商品价格转让次数呈【 A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无相关关系

D.无法确定

15.关于专利和技术诀窍描述正确的是【 A 】

A.专利是公开的,技术诀窍是秘密的

B.专利为非知识产权,技术诀窍是知识产权

C.专利和技术诀窍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D.专利和技术诀窍都受法律保护

16.某技术员发现,每小时劳动投入的边际产量是10单元,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5,则资本的边际产量为【 A 】

A.2

B.5

C.10

D.50

17.某良种改良方案在有效使用期间可获得新増纯效益为6600万元,使用过程中投入科研费50万元,推广费20万元,新增生产费用3500万元,则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为【 A 】

A.185%

B.156%

C.150%

D.89%

18.以何种方式下达农业技术政策是农业政策管理发展的趋势? 【 A 】

A.法律

B.计划

C.文件

D.措施

19.适宜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日本

20.已知某生产函数为Y=0.9K0.6L0.8,其中K、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则函数式中0.6是表示【 A 】

A.资本的产出弹性

B.资本和劳动的转换系数

C.年技术进步的平均变动率

D.资金对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指标中用来表示技术转化的中间效果的指标有【 ABCE 】

A.肥料利用率

B.全价饲料转化效率

C.种子发芽率

D.单位化增产率

E.农机作业合格率

22.比较分析法一般应用于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指标的对比与评价,包括【 ABCDE 】

A.规模

B.水平

C.速度

D.结构

E.效益

23.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构成的要素包括【 ACD 】

A.成果条件

B.产品结构条件

C.生产条件

D.市场条件

E.推广条件

24.关于农业技术政策的基本特征描述正确的有【ABCE 】

A.多产业多层次的整体性特征

B.适用性特征

C.综合性特征

D.非公益性特征

E.地域性特征

25.关于中性技术进步描述正确的是【 BDE 】

A.一般表现为节约资金

B.同比例减少了资本、劳动与土地的投入量

C.一般表现为节约劳动力

D.现实中,中性技术进步很少见

E.又称为偏向技术进步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х”,并改正划线部分。

26.农业技术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但其结构特征则表现为综合性强。【√】

27.在确定课题项目时,应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项目。【х】

改为“难度适当”

28.成本利润率指标反映了资金消耗新创造价值的经济效果。【х】

改为“资金生产率”

29.农产品产量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30.随机参数的取值通常为0和1. 【х】

改为“虚变量”

31.农业技术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具有共享性和可重复性。【х】

改为“无形损耗突出和实现时间较长”

32.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损耗和使用价值的丧失主要取决于无形消耗。【х】

改为“无形损耗”

33.以文件形式下达农业技术政策是政策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х】

改为“法律”

34.劳动力节约型技术一般是由生物技术实现的【х】

改为“土地节约型”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5.经济临界点

经济临界点:指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极限,是在经济上引起质变的地方,也称盈亏点或转折点。

36.投资年利润率

投资年利润率是指年平均利润增加额(年平均成本节约额)与投资总额之比。

37.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全程结合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的新事物。其涵义是把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知识形态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转化为具有现实生产力的技术经济活动。

38.获得性技术进步

获得性技术进步是指通过引入本系统之外的已有技术而实现的技术进步,是科技创新的结果。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9.简述生产函数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产函数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有: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因而引起平均产量逐渐降低,总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资源投入增加的幅度即出现报酬递减。在这个阶段内,总产量按报酬递减形式继续增长,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一定限度内,继续投入资源仍可以获得收益。资源投入量的最适点,即可以获得最大收益的点,就在这个阶段内,因此,称第二阶段为生产的合理阶段

40.农业技术进步路线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农业技术进步路线选择的基本依据是最优生产原则,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农业资源的自然禀赋

(2)农业发展的目标

(3)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4)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下列是三个耕作制度方案的优选,其评介项目有产量、费用、用工和收入。它们的权重分别是30%、30%、15%、

请对以上3个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对这三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分数为:

第一种方案 4*30%+3*30%+5*15%+4*25%=3.85

第二种方案 5*30%+2*30%+2*15%+2*25%=2.9

第三种方案 2*30%+4*30%+4*15%+1*25%=2.65

所以第一种方案最好,第二种次之,第三种最差

选择第一种方案

42.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y=x12/3x21/3,资源单价Px1=2元,Px2=1元,要取得800单位的产量,求实现成本最小化的

资源配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最小成本。

解:

212211

2233

121133

1222331211331213

23

113223

x x x x x x MPP x x MPP x x MPP P MPP P x x x x ----==== 231

12800x x =

所以1228.28x x ==

最少成本为28.28*2+28.28*1=84.84

成本最少是12,x x 分别投入28.28,28.28 ;最少成本为84.84元

43.某农场根据N 、P 、K 肥不同的施肥水平与棉花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如下:y=8N 1/2P 1/3K 1/2,式中N 、P 、K

表示N 、P 、K 肥的投入量,y 表示棉花的产量。若N 、P 、K 肥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18、8、36公斤,试问: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棉花的理论产量;

(2)写出N 、P 、K 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

(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N 肥的边际产量。

解:(1)理论产量为:

1131212131288*18*8*36407.29y N P K ===公斤

(2)121124N

MPP N P K -= 1223183

P MPP N P K -= 121124K MPP N P K -=

(3)113121213144*18*8*3611.31N MPP N

P K --===

广东省自学考试实施细则

广东省自学考试实施细则 【法规类别】自学考试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1989.11.20 【实施日期】1990.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广东省自学考试实施细则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发展我省自学考试事业,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高等教育或中专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 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初高中后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多层次多规格、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条凡在本省境内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细则的规定参加自学考试。 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 能遵守纪律、接受改造、积极学习的劳改、劳教人员,经批准后也可以参加自学考试。 第四条自学考试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讲求社会效益,保证人才质量。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开考条件的实际可能,设置考试专业。逐步实行用人部门委托开考专业。 第五条自学考试的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同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在总体上相一致。 第二章考试机构 第六条省设立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在省人民政府领导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指导下负责全省的自学考试工作。 省考委由省教育、计划、财政、人事、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和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及部分高等学校的校(院)长、专家、学者组成。由省人民政府一位副省长任主任。 省考委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自学考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制定本省有关自学考试的文件; (二)在全国考委的指导下,结合我省实际拟定和公布开考专业,指定主考学校; (三)组织全省的自学考试工作;

自考本科00821现代汉语语法资料

第一章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 2.《方言》的作者是扬雄。 3.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汉语语法学史上的的第一座丰碑。P2 4.1924年黎锦熙出版了《新著国语文法》,他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P2 5.朱德熙的《语法答问》的问世,终于揭开了汉语语法特点的盖头。P3 6.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方法是比较。P4 7.为什么研究汉语语法学会选择英语作为比较对象?P5--6 答:⑴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孤立语;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屈折语。 ⑵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8.现在汉语语法特点的原则是有无原则和价值原则。 9.什么是有无原则?P6 答:所谓有无原则,是指某一语法特点为汉语所有,而为英语所无;或是为英语所有,而为汉语所无,那么这一语法特点就是汉语语法同英语语法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10.什么是价值原则?P7--8 答:所谓价值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价值原则的第一层意思是说,通过比较,根据有无原则筛选出来的语法特点,在特定语言中是系统性的,而不是部分的。价值原则的第二层意思是说,通过比较,根据有无原则筛选出来的语法特点,在语法系统中必须是举足轻重的,影响全局的;由于这一语法特点的存在,对整个语法系统的基本面貌有根本性的影响。 11.根据有无原则筛选出来的语法特点还必须经过价值原则的检验。P7 10.现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P9、P21、P25 答:⑴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⑵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同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⑶述补结构是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 12. 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见 P10页的图) 13.汉语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英语相比多了些什么?P11 答:⑴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谓语; ⑵名词可以做定语; ⑶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主语、宾语; ⑷动词可以做定语; ⑸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主语、宾语; ⑹形容词可以做谓语; ⑺形容词可以做状语。 14.汉语的主谓词组可以做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例如:他个子很高。这个人心眼儿好。P22 15.为什么说宾语提前的说法没有根据呢?P23 答:因为宾语提前说有个理论根据,即宾语(受事)本来的位置就在动词谓语后面,因此当宾语(受事)不在动词谓语后面时,就认为是宾语提前了。 16.主谓谓语句为什么不是宾语提前?P23 答:⑴宾语同受事之间不能划等号。二者不是一回事儿。例如:杯子摔破了。 ⑵所谓提前的宾语往往回不到原来的宾语位置上。例如: 衣服他洗得干干净净→他洗衣服得干干净净 第二章 1. 划分词类得目的是什么?P29 答:⑴为了讲语法的方便,这是教学上的目的。 ⑵为了研究语言系统和语言构造的秘密。

广东省2010年01月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历年真题

201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4531) 一、单选题(40题×1分/题=40分) 1、经济物品是指[ ] A.节约能耗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 ] A.没有浪费B.自由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D.用于购买资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 ] A.自然灾害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厂商的预期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 ] A.下降B.上升 C.不变D.无法确定是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 ] A.向左下移动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断定[ ] A.市场不完全竞争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1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 ] A.需求函数的斜率B.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80,需求为[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性弹性D.不能确定 13、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D.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14、如果某商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益[ ] A.增加B.不变 C.下降D.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15、如果需求完全弹性,课税将[ ] A.全部向销售者征收B.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C.全部向消费者征收D.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16、小麦兼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将会引起[]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基础试题(1)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 语基础试题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基础试题 湖北自考网8月18日整理 课程代码:008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活动是始终伴随着他的,一是思维,另一个是() A.说话B.写字 C.与他人交际D.劳动 2.形成不同民族语言的原因是语言的() A.一般性与特殊性B.共性与个性 C.普遍性与民族性D.共性与民族性 3.m、n、l、r这几个音都是() A.清音B.浊音 C.鼻音D.边音 4.“巧妙追随绣球”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 A.单元音B.前响复元音 C.中响复元音D.后响复元音 5.声母都是舌根音的一组字是()

A.粉红花卉B.仿画黄虎 C.浩瀚洪湖D.淮河水患 6.下列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 A.眼白——白眼B.式样——样式 C.发挥——挥发D.费用——用费 7.下列属于单纯词的是() A.葡萄牙B.香槟酒 C.扑克牌D.坦克车 8.成语“赴汤蹈火”的构造类型属于() A.支配型B.联合型 C.陈述型D.偏正型 9.“那是一匹白马”包含() A.3个词B.4个词 C.5个词D.6个词 10.“我那个新羊皮钱包儿被偷了。”句中的主语含有()A.1个定语B.2个定语 C.3个定语D.4个定语 11.直接组成“学习汉语很重要。”这个句子的两个词组是() A.“学习汉语”和“很重要”B.“学习”和“汉语很重要”C.“学习汉语”和“重要”D.“学习”和“很重要” 12“他飞快地跑上楼来。”句中动词“跑”的补语是()

09235广东省自考设计原理重点笔记3

设计原理笔记3 第11章 一.工业设计的含义(名词解释) 广义:所有现代设计 狭义:工业产品设计 二.工业设计分类(多选) 1(广义的分类)--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2从维度可以分为-二维三维四维 三.工业产品设计(名词解释) 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 ?四.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要求(多选·名词解释·论述题) 需求:比如在生产一部手机之前,要知道人们对于手机产品的需求。 功能:产品要清楚明确其功能。比如老人手机的最大的功能特点是简单,便于操作。 造型:产品的外观造型要富有设计感,要美观 技术条件:工业产品设计要考虑有没有成熟的技术来实现 答题答红色字即可。↑ 五.产品设计的要求(多选·论述题) 1 功能性要求=功能 2审美性要求=造型 3经济性要求=技术条件 4创造性要求=需求 5 适应性要求=需求 答题答红色字即可。↑ 六.彼得贝伦斯—电水壶(单选) 七.青蛙公司创始人-艾斯林格-设计追随激情(单选) 八.产品设计的程序=设计的一般程序(简答题·论述题) 1调研=了解设计目标=界定 2探索=发掘无限可能=创新 3定位=回到现实=分析 4实施准备生产生产=生产销售过程=生产反思整合

九.汽车设计过程-设计阶段(简答题·案例分析) 1画图—绘制草图 完成草图 效果图 内厢效果图 2油泥模型—1:5油泥模型 1:1油泥模型 3测量和电脑模拟 4完成 答题答红色字即可。↑ 第12章 一.环境艺术设计(名词解释) 对人生存或生活的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协调“人-建筑-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设计的内容(多选) 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三.城市规划设计 对城市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部署,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的城市环境华盛顿城市规划—皮埃尔·朗法 ?四.城市规划的三种实验(多选·简答题) 1.去中心化 2.城市复兴 3.文脉主义 五.建筑设计(名词解释):对建筑物的造型,空间,功能进行设计 六.古希腊的柱子样式(多选) 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七.建筑设计的过程(多选·简答题) 1条件分析=界定 基地分析 功能分析 建筑形式分析 经济技术分析

(完整版)广东省自考微观经济学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04531《微观经济学》练习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经济物品是指 D A.节约能耗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C A.没有资源 B.资源不可再生 C.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无穷的欲望 D.用于购买货源的货币是稀缺的 3.下列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是A A.自然灾害 B.国外援助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投资增加 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D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价格理论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D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 B.都存在价值判断 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 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6.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D A.厂商的预期 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 D.物品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D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下降还是上升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A 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 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 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9.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A A.向左下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不变化 D.变化说不清楚 10.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那么可以断定D A.市场不完全竞争 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 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广东省2017年7月广东省自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十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管理活动中,如果劳动成果小于劳动耗费,则产出 A.无效益 B.零效益 C.正效益 D.负效益 2.对已经有了相当资源或荣誉的人,给予他的资源或荣誉越来越多,产生累积效果;而对于那些缺乏资源或没有荣誉的人,则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忽视他们的成绩和需求。这反映的是 A.马太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偏见效应 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短期规划通常是指 A.1个月至3个月 B.3个月至6个月 C.1年至3年 D.1年左右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 A.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C.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D.人力资源结构平衡 5.通过信息网络联系起来,在其内部进行规范的权力设置和明确的分工协作,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实体叫 A. 组织 B.岗位 C.职位分析 D.组织框架 6.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把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动态团体之中,共同完成某个项目。这是组织发展的 A.小型化 B.弹性化 C.虚拟化 D.扁平化 7.一种允许那些自己认为已经具备职位要求的员工申请公告中工作的自荐技术是 A.管理档案 B. 员工推荐 C.职位竞标 D.职位公告 8. 下列属于企业获得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重要来源的是 A. 广告 B. 校园招聘 C. 海外招聘 D. 就业服务机构 9. 员工已不大可能再得到职务晋升或承担更多的责任,尽管发展通道和更高层次的职位是清晰可见的,但在职务晋升时似乎被一层玻璃挡着,望而不可及。这种现象叫 A.技能老化 B.职业平台 C.结构型停滞 D.职业生涯高原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学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试题

----------------------- Page 1-----------------------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上(一) 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 )。 3.后鼻韵母有(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是( )5.传统的“六书”是指()。6.汉 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 )。7.合成词是由()的词,包括()三类。8.语义场的类 型有()。9.成语的特征是()。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 二、名词解释(每题1 分,共6 分) 1.音素 2 .单元音 3 .音位 4 .词。5.义6.歇后语 三、语音题(共20 分) 1.写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题1 分,共5 分) (1)m(2 )b(3)ch (4 )k(5)x 2.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每题2 分,共10 分) (1)z ——zh (2)f——h(3)ɑo ——iɑ(4)onɡ——ionɡ(5)en ——in 3.给下列音节注音,并列表分析音节的结构方式。(共5 分) (1)优秀(2 )权利(3)威武(4)爱护(5)谚语 四、分析题(共20 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 分,共10 分) 倾销、利害、房间、老乡、吩咐、年轻、仅仅、皑皑、提高、地震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 分) (1)持续——继续(2 分)(2 )愿望——希望(2 分)

(3)果————武(3 分)(4)要求——求——求(3 分)断决断断请恳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 分) 1.语音的强弱跟说话时用力的大小。 A.成正比B.成反比C.没有关系 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物理属性B.社会属性C.生理属性 3.普通话声母中有六个塞音声母,它们是。 A.z、c、zh、ch、j、qB.b、p、d、t、g、kC.z、c、d、t、j、qD.b、p、c、z、j、q4.普通话中声母。 A.都是清音B.只有m、n、l、r是浊音,其他都是清音C.都是浊音D.只有鼻音m、n、l、r是清音,其他都是浊音 5.“瘦(shou)”这个音节的韵母是。 A.前响复韵母 B.中响复韵母 C.后响复韵母 6.全为齐齿呼韵母的一组是。 A.金、永、力、此 B.拥、前、家、师 C.咬、两、结、月 D.衣、列、流、小 7.下列各组字中没有指事字的是。 A.大、人 B.要、亦 C.本、来 D.山、上 8.都可做定位不成词语素的一组是。 A.子、头、第 B.言、子、头 C.头、根、民 D.言、民、第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课程(课程代码:10427)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项目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项目具有什么特征? 项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 2.临时性 3.独特性 4.逐步完善,即过程的渐进性 二、什么是项目管理?如何从管理职能入手,把握项目管理的本质?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能够当作项目来运营的一些“作业”。 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体现系统管理思想。 3.项目管理组织是一个柔性的团队组织。 4.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专业化的目标管理。 5.项目管理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 6.项目管理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工具和手段。要提高项目管理效果,必须借助于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三、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项目的目标、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项目有关人员所开展的有效规划、积极开发、合理配置、准确评估、适当激励等工作。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项目目标。 同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团队建设 因为项目是一次性的临时工作,所以团队建设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不是在长期周而复始的运作中所形成的稳定结构,而是和项目一样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队伍并尽快投入有效的项目工作中去,是至关重要的。在团队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成员来自组织内部还是外部; (2)团队成员是就地办公还是远距离办公,是集中办公还是分散办公; (3)项目所需的各种不同技术水平人员的费用如何; (4)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比例各占多少。 2. 强调简洁高效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的管理手段,只有做到简洁高效,才能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3. 重视成员遣散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点,在项目收尾阶段,团队必然逐步解散,这时对离队人员的安排和关怀如果得当,将会对下一次的项目起到正面的影响。否则,很可能将对今后的项目乃至整个组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组织和人力资源规划

(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串讲资料 P6 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P9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P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第四,分配理论。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 P13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P15 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二,事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第五,宏观经济理论 P26~P30 一,均衡分析二,边际分析三,归纳法和演绎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理解一下就可以) P45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三个要点:第一,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第二,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第三,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 P50 需求定力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这便是用文字表述的需求定理 P52 理解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和投机性商品的需求规律 P53 理解需求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P63 理解供给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 P70 市场经济具备的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第二,上次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第三,价格调节经济。 P7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第二,存在市场。市场是个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第三,市场竞争的而完全性与公平性。 P79 最高限价往往低于均衡价格 P81 最低限价往往要高出均衡价格 P87 三种需求弹性 :自身价格的需求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P95 理解弹性,MR和TR的关系(表3-2) P97 理解需求收入弹性和商品类别(表3-3) P101 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交叉价格弹性 P103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生产时期的长短。第二,生产的难易程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生产作业管理课程(课程代码:)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论 .生产与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过程 .生产类型 .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 第章生产系统的规划与组织 .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 .车间布置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流水生产组织 第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生产综合计划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的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统计及在制品管理 第章工作研究与工作设计 .工作研究 .劳动定额 .工作设计 .生产环境设计 第章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概述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 .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的实施过程 .实施效果的评价 第章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排序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 .现场管理的方法 .定置管理 .作业排序 第章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计划与控制 .项目管理组织 .网络计划技术 第章企业物流管理 .物料管理 .物料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物料供应计划 .生产现场物料管理 .库存管理 第章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设备更新与改造 .设备综合工程学与全员设备管理第章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族标准概论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章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改变 .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精益生产方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敏捷制造() 三、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现代汉语-自学考试真题及解析2012年4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几项表述中属于口语特点的是( ) A.用词精审B.结构严谨 C.句子简短D.逻辑性强 2.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中的浊声母是( ) A.m、n、1、r B.b、p、d、t C.g、k、h、x D.z、c、j、q 3.按照“四呼”分类的方法,“自己”一词中两个音节的韵母分别属于( ) A.齐齿呼、开口呼B.撮口呼、开口呼 C.合口呼、撮口呼D.开口呼、齐齿呼 4.下列各组汉字所代表的音节韵头相同的是( ) A.观、学B.全、略 C.连、此D.远、无 5.根据普通话的音变规律,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声调相同的是( ) A.领.导、一.起B.一.定、不.去 C.美.丽、一.样D.不.想、草.稿 6.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是( ) A.强.迫、勉强.B.着.想、着.急 C.模.范、模.样D.和.解、应和. 7.下列各组汉字都属于一形多音多义字的是( ) A.白、剥B.行、乐 C.露、环D.划、晃 8.下列各组汉字都属于指事字的是( ) A.刃、月B.雨、贝 C.上、本D.门、亦 9.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都属于词缀的是( ) A.老.师、老.调B.甜头.、木头. C.电子.、骗子.D.净化.、融化. 10.“起飞”一词原指飞机开始飞行,现在还可用来指经济等方面的振兴、发展,这种

现象属于( ) A.词义的活用B.词义的缩小 C.词义的转移D.词义的扩大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属于同音同形词的是( ) A.表演舞台 .. ..、不能大意 ..B.段落大意 ..、历史舞台 C.重获新生 .. ..、精神饱满 ..D.颗粒饱满 ..、招收新生 12.对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居心叵.测(叵:不可) B.日薄.西山(薄:迫近) C.不刊.之论(刊:刊载) D.刚愎.自用(愎:固执) 13.下列词语符合“平平仄仄”模式的是( ) A.光明磊落B.师出有名 C.喜笑颜开D.满载而归 14.“这是他的”和“他会来的”中“的”的词性分别是( ) A.助词、助词B.助词、语气词 C.语气词、助词D.语气词、语气词15.下列各组词属于动、形兼类词的是( ) A.端正、丰富B.想念、怀疑 C.报告、领导D.可能、应该 16.下列各项属于兼语短语的是( ) A.看小朋友打球B.去北京参加会议C.有两个人没有来D.知道他不同意 17.下列偏正短语中含多层递加修饰语的是( ) A.亭亭的舞女的裙B.挂在墙上的猎枪C.一个接一个地离开D.在走廊上同他握手18.下列各句属于存现句的是( ) A.操场上已经站满了人。B.两只箱子在地上放着。C.他在那面墙上挂了一幅画。D.那本书已经被他扔了。19.“你的自行车呢?”属于( ) A.是非问句B.特指问句 C.选择问句D.正反问句 20.下列各旬中因词义不明确而造成歧义的一句是( ) A.这里有个女子理发店。B.我给他安排好工作。C.我们四个一组。D.他走了两个小时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使用方法

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考籍管理部分)考生使用说明 由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自主研发的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已经在我省自学考试管理中全面使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方便考生及时了解和使用系统办理自学考试考籍业务,保证考籍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就考生如何使用系统的方法和需要进行的操作作出简要说明,供考生参考。 一、登录系统 考生凭准考证号和在预报名时设置的密码登录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281954800.html,)。忘记密码的考生可自行在网上输入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设置新密码一次。如第二次忘记密码须由本人凭身份证和准考证到市、区(市)考办设置新密码。 二、考籍管理 1、基本信息维护(一般信息维护): 考生可自行在系统中更改和提交除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和相片等之外的数据,如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不需要经过区(市)考办和省考办审批,可自行修改。 2、考籍更正:(更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和相片需要申请和审批) 考生在系统中提交申请→考生到区(市)考办上交有关材料→区(市)考办收集和核实考生有关材料,确认考生的申请→区(市)考

办向地级市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地级市考办根据考生在系统的申请 和相关材料初审→地级市考办向省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和报表→省考 办审核(省考办审核通过后可以更正考籍数据)。 考生和市、区(市)考办可以在系统中查看申请的办理状态。 详细办理须知请查看《自学考试考生考籍数据更正办理办法》 3、合并准考证号成绩(省内转考) 凡持有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两个及两个以上准考证号参加 我省自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办理合并准考证号的手续,将其中一个准考证号(源准考证号,指将不再使用的准考证号)的各门课程合格成绩转入另一个准考证号(目的准考证号,指将继续使用的准考证号)上,实际上是将同一考生持有的不同准考证号中合格成绩进行合并,以后只须持后一个准考证号(转入后的准考证号)参加考试。 考生在系统中提交申请→考生到区(市)考办验核准考证、身份证的原件及上交复印件和缴交手续费→区(市)考办收集和核实考生有关材料和确认考生的申请→区(市)考办向地级市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地级市考办根据考生在系统的申请和相关材料初审→地级市考 办向省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和报表→省考办审核。 考生和市、区(市)考办可以在系统中查看申请的办理状态。在考生办理合并准考证号成绩后,其源准考证号不能再使用。 详细办理办法请查看《办理合并准考证号成绩(省内转考)须知》 4、外省转入

广东2018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解析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4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消费者行为理论 B.生产理论 C.价格理论 D.分配理论 2.一般均衡概念的提出者是 A.J.罗宾逊 B.W.诺德豪斯 C.A.马歇尔 D.L.瓦尔拉斯 3.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是 A.实证分析 B. 经验分析 C.规范分析 D.统计分析 4.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是指 A.替代效应 B.需求效应 C.收入效应 D.心理效应 5.当某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跌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 A.右上方移动 B.左上方移动 C.左下方移动 D.右下方移动 6.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是 A.技术水平 B.价格 C.预期价格 D.相关商品的价格 7.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下降到4元,需求量增长30%,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A.缺乏弹性 B.单位弹性 C.富有弹性 D.完全弹性 8.下列选项中,总收益下降的是 A.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B.价格下降,供给富有弹性 C.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9.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都增加,该商品为 A.互补商品 B.必需商品 C.高档商品 D.劣品 10.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边际收益分析法 D.等产量曲线分析法 11.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 A.消费者支付 B.消费者报酬 C.消费者剩余 D.消费者意愿 12. 无差异曲线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边际成本之比 C.数量之比 D.边际效用之比

(完整版)《现代汉语自学考试》经典选择题

现代汉语自学考试 单项选择题 1.属于动宾词组的是 A独立思考 B开拖拉机的 C同意请小王来 D上街买菜 2.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结束比赛、住一年 B可以参加、防止中毒 C你们几位、开会以前 D走或留、书本钢笔3.“倒杯茶喝”是 A连动词组 B兼语词组 C紧缩句 D动宾词组 4.“战士们性格温和”是 A偏正词组 B主谓词组 C同位词组 D补充词组 5.“下午我们读了一份学习文件”中的“学习文件”是 A偏正词组 B动宾词组 C联合词组 D补充词组 6.“有人找你”是 A连动词组 B主谓词组 C兼语词组 D动宾词组 7.“有事找你”是A动宾词组 B连动词组 C兼语词组 D 联合词组 8.下列词组中是同位词组的是 A今年这一年 B今年鸡年 C今年五月 D今年明年 9.下列不是连动词组的是 A躺着看书 B改革开放 C进来读报 D握着手不放 10.“理想远大”是 A偏正词组 B补充词组 C主谓词组 D联合词组 11 “向四化(进化)”是 A体词性的 B加词性的 C动词性的 D谓词 性的 12 “中华的腾飞”、“细节的真实”是 A动词性的 B谓词性的 C体词性的 D加词 性的 13 “开汽车的”、“油盐酱醋”是 A体词性的 B加词性的 C联合词组 D“的” 字结构 14 下列不属于谓词性句法结构的是 A说的很投机 B非常认真 C女人的死 D 学习相当好 15 “叫你去”是 A主谓词组 B动宾词组 C补充词组 D兼语 词组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A 6.C 7.B 8.A 9.B 10.C 11.B 12.C 13.A 14.C 15.D 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词组中属于联合词组的是 A水声淙淙 B伟大光荣 C坐车回家 D读书看报 E作家画家 2、下列词组中属于主谓词组的是() A.讲课明白 B.屋里坐 C.昨天阴天 D. 屋里有人E.团结互助 3、下列词组中属于动宾词组的是() A.联系实际 B.热爱劳动 C.开始工作 D. 来客人了 E.准备开会 4、下列词组中属于补充词组的是() A.看清楚 B.买一份 C.读一遍 D.干得很 痛快 E.站着不动 5、下列词组中不属于偏正词组的是() A.今天星期六 B.有能力解决 C. 派小王参加 D.自考学员 E.实验结 束 6、属于体词性句法结构的是()

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

年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分钟)(课程代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主体是指()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劳动者 、两个独立的劳动者、两个独立的用人单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使与作出劳动行政处罚的机构是() 、劳动监察机关、企业上级工会、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上一级政府机关 、根据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来源,可将劳动争议诉讼证据分为() 、本证与反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书证与物证 、中国已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一调一裁一审制、三调一裁两审制、一调两裁两审制、一调一裁两审制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劳动争议调解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经过法定期限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该法定期限为() 、日、日、日、日 、对于下述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只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 、只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也不受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同时受上诉请求范围和第一审诉讼请求范围的限制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人民法院、当地人民政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当地人大常委会 、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合议制、独任制、复合制、多层次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性质是() 、民间机构、准司法机构、国家机关、特殊的事业单位法人 、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是() 、职工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用人单位与职工约定的仲裁委员会 、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 、当事人选择、法院决定、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调解委员会决定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是() 、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和政府代表 、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 、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 、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政府代表 、狭义的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是() 、申诉人和被诉人、第三人、翻译人员、勘验人员 、因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向人民法院起诉、向第三方申请调解解决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向劳动者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向人民法院起诉

广东省自考04531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汇总说课讲解

华农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稀缺性:1. 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2.资源配置: 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3.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微观经济学:4. 来说明价格机 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宏观经济学:5. 到充分利用。 是指在某一理论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 6.内生变量: 由这一理论(或模型)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 7.外生变量: 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8. 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9. 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10.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指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法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11.实证经济学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12.规范经济学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13.需求 :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14.供给 :市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15.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等于供给量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16.均衡数量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或价格天花板,:又称最高限价,17.限制价格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最低限价,又叫支持价格或价格地板,18.支持价格: 格。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19.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生产者剩余:20. 的差额。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21.需求弹性反应程度。 它等于供给量变化的供给弹性是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变化率对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个 概念,供给弹性22.: 百分比与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商。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是不足之 感与求足之感的统一;欲望和效用: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23. 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24.基数效用论:(P115)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25.总效用:(P117)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26.边际效用:(P117)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118-119)是指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该物品连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时普遍存在的。 28.序数效用论:(P116)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29.无差异曲线:(P129)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0.家庭预算线:(P134)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