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解剖
合集下载
优选肘关节线解剖及常见骨折诊断演示ppt

第45页,共48页。
男, 11岁
第46页,共48页。
女,5岁
第47页,共48页。
第48页,共48页。
脂肪影呈弧形条状,下缘离开喙突窝;③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背侧脂肪影正常不显示,如在x线片看到即属异常,也分三种:①脂肪层细而薄 ,覆于肱骨远端背侧髁部皮质的外缘;②脂肪层呈弧形,下缘离开骨皮质;③脂
肪层呈块状或弧形条状,向后移位与背侧骨皮质完全分离。
第17页,共48页。
肘关节外脂肪影改变机理:
正常鹰嘴窝脂肪在肘关节x线侧位片上不显影,当肘关节内有积液
达5~10ml以上,可将脂肪组织推移并显影,称“ 鹰嘴窝脂肪垫
显影移位征” 。肘关节造影证实,关节囊内积液可使肘关节外脂肪
推移,推移程度与积液量密切相关。关节囊内大量积液时,关节囊膨
胀呈球状,屈肘90度摄侧位片,掌背侧脂肪影均离开骨皮质而呈
“八字胡”样改变。伸肘时脂肪影与皮质靠近,说明肘关节处 脂肪影改变完全受关节内液体移动所影响。
26
第26页,共48页。
27
第27页,共48页。
肱骨外髁骨折
第28页,共48页。
29
第29页,共48页。
30
第30页,共48页。
各种肱骨外髁骨折
骨折细微,详细 体格检查,仔细
观察,必要时加 外照斜位,健 侧比较
第31页,共48页。
肱骨内上髁骨折
第32页,共48页。
33
第33页,共48页。
第15页,共48页。
肘关节外脂肪正常解剖:
正常肘部侧位片,肘关节囊前后都有脂肪组织,充填于
鹰嘴窝、喙突窝和桡骨头窝内,侧位X线片掌侧见长条 状低密度脂肪影,覆于骨皮质,下端至喙突窝的下缘 ,背侧脂肪影不能显示。
男, 11岁
第46页,共48页。
女,5岁
第47页,共48页。
第48页,共48页。
脂肪影呈弧形条状,下缘离开喙突窝;③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背侧脂肪影正常不显示,如在x线片看到即属异常,也分三种:①脂肪层细而薄 ,覆于肱骨远端背侧髁部皮质的外缘;②脂肪层呈弧形,下缘离开骨皮质;③脂
肪层呈块状或弧形条状,向后移位与背侧骨皮质完全分离。
第17页,共48页。
肘关节外脂肪影改变机理:
正常鹰嘴窝脂肪在肘关节x线侧位片上不显影,当肘关节内有积液
达5~10ml以上,可将脂肪组织推移并显影,称“ 鹰嘴窝脂肪垫
显影移位征” 。肘关节造影证实,关节囊内积液可使肘关节外脂肪
推移,推移程度与积液量密切相关。关节囊内大量积液时,关节囊膨
胀呈球状,屈肘90度摄侧位片,掌背侧脂肪影均离开骨皮质而呈
“八字胡”样改变。伸肘时脂肪影与皮质靠近,说明肘关节处 脂肪影改变完全受关节内液体移动所影响。
26
第26页,共48页。
27
第27页,共48页。
肱骨外髁骨折
第28页,共48页。
29
第29页,共48页。
30
第30页,共48页。
各种肱骨外髁骨折
骨折细微,详细 体格检查,仔细
观察,必要时加 外照斜位,健 侧比较
第31页,共48页。
肱骨内上髁骨折
第32页,共48页。
33
第33页,共48页。
第15页,共48页。
肘关节外脂肪正常解剖:
正常肘部侧位片,肘关节囊前后都有脂肪组织,充填于
鹰嘴窝、喙突窝和桡骨头窝内,侧位X线片掌侧见长条 状低密度脂肪影,覆于骨皮质,下端至喙突窝的下缘 ,背侧脂肪影不能显示。
肘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肘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李莹
手占上肢功能的 90% 肩、肘、前臂、腕将手置于发挥功能处
肩 —将手置于圆面上 肘 —将手置于圆内任意点 前臂、腕—调节手的方向
骨性结构 关节囊及韧带 血管神经 肌肉 手术入路
骨性结构
肱骨远端
– 冠突窝、鹰嘴窝、桡骨 头窝
– 肱骨滑车:300 ° 关节 面
维持肘关节的稳定
桡侧腕长短伸肌
起止:起于肱骨外上髁,止于2、3掌骨基底 神经:桡神经 作用:伸腕,协助屈肘
旋后肌
起止:起于肱骨外上髁前外侧、环状韧带、桡侧副韧 带、尺骨旋后肌嵴,肌束紧贴桡骨的后面、外面及 前面,止于桡骨上1/3前面,旋前圆肌止点上方
神经:桡神经 作用:前臂旋后 特点:旋后作用与体位无关,桡神经深支穿过
桡动脉
– 桡侧返动脉:起点附近发出向外上走行
尺动脉
– 较粗,入旋前圆肌两头 – 尺侧返动脉:掌背侧支 – 骨间总动脉:再分骨间前后动脉
肘关节动脉网
前副支吻合:
– 尺侧下副动脉与尺侧返 动脉掌侧支
– 肱深动脉(桡侧副动 脉)与桡侧返动脉
后副支吻合:
– 尺侧上副动脉与尺侧返 动脉背侧支
– 肱深动脉与骨间返动脉
韧带
内侧副韧带
z 前束:最主要,内上髁前面至冠突内 侧缘, 伸肘时紧张
z 后束:内上髁后面至鹰 咀 内侧,曲肘时紧张
z 横束 起止于尺骨,作用较小
外侧韧带复合体—尺骨嵴以外
z 桡侧副韧带:外上髁 至环状韧带,屈伸肘 时均紧张
z 环状韧带:制导桡骨 头
z 尺骨外侧副韧带:屈 伸肘时均紧张,是外 侧的主要稳定结构
旋前圆肌
起止: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止于桡骨 中1/3掌面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李莹
手占上肢功能的 90% 肩、肘、前臂、腕将手置于发挥功能处
肩 —将手置于圆面上 肘 —将手置于圆内任意点 前臂、腕—调节手的方向
骨性结构 关节囊及韧带 血管神经 肌肉 手术入路
骨性结构
肱骨远端
– 冠突窝、鹰嘴窝、桡骨 头窝
– 肱骨滑车:300 ° 关节 面
维持肘关节的稳定
桡侧腕长短伸肌
起止:起于肱骨外上髁,止于2、3掌骨基底 神经:桡神经 作用:伸腕,协助屈肘
旋后肌
起止:起于肱骨外上髁前外侧、环状韧带、桡侧副韧 带、尺骨旋后肌嵴,肌束紧贴桡骨的后面、外面及 前面,止于桡骨上1/3前面,旋前圆肌止点上方
神经:桡神经 作用:前臂旋后 特点:旋后作用与体位无关,桡神经深支穿过
桡动脉
– 桡侧返动脉:起点附近发出向外上走行
尺动脉
– 较粗,入旋前圆肌两头 – 尺侧返动脉:掌背侧支 – 骨间总动脉:再分骨间前后动脉
肘关节动脉网
前副支吻合:
– 尺侧下副动脉与尺侧返 动脉掌侧支
– 肱深动脉(桡侧副动 脉)与桡侧返动脉
后副支吻合:
– 尺侧上副动脉与尺侧返 动脉背侧支
– 肱深动脉与骨间返动脉
韧带
内侧副韧带
z 前束:最主要,内上髁前面至冠突内 侧缘, 伸肘时紧张
z 后束:内上髁后面至鹰 咀 内侧,曲肘时紧张
z 横束 起止于尺骨,作用较小
外侧韧带复合体—尺骨嵴以外
z 桡侧副韧带:外上髁 至环状韧带,屈伸肘 时均紧张
z 环状韧带:制导桡骨 头
z 尺骨外侧副韧带:屈 伸肘时均紧张,是外 侧的主要稳定结构
旋前圆肌
起止: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止于桡骨 中1/3掌面
肘关节影像解剖及儿童肘关节创伤及疾病的影像学表现-20140915

当肱骨髁上骨折时,由于远折端向后方移位, 此线通过的是肱骨小头的前1/3,或者是肱骨 小头前方。
四、骨化中心
1、肘关节有6个骨化中心,出现的顺序是: 1-3-5-7-9-11 C-R-I-T-O-E
肱骨小头-桡骨-内髁/内上髁 -滑车-尺骨-外髁/外上髁
2、闭合时间
骨 龄 示 意 图
滑车常有两个或更多的骨化中心,会造成骨折的假象。
肘关节其它疾病的影像病例分析:
• 1、创伤性关节炎; • 2、关节退变; • 3、滑膜骨软骨瘤病; • 4、类风湿性关节炎; • 5、痛风性关节炎; • 6、关节结核; • 7、夏柯氏关节; • 8、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在肘关节的表现。
创伤性关节炎
F,34Y,右肘关节外伤1年余。
关节退变
F,62Y,右肘关节伸直受限3年余。
谢谢!
在标准的肘关节侧位片上,肱骨前缘可见一条形状 透亮影,这是正常附着在关节囊的脂肪组织。 而肱骨后缘的脂肪组织由于附着在髁间窝内而不可见。
八字征在肘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常八字征阴性而又存在骨折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如果八字征阳性,却没能够发现骨折,考虑是存 在隐匿性骨折,同样需要按未移位骨折来固定处理。
一、肘关节影像解剖
包括三个关节:①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 车切迹所构成。②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上关节 凹所构成。③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 骨桡切迹构成。关节囊的前、后部薄而松弛,后部最为 薄弱,故肘关节脱位时,常见桡、尺二骨向后脱位;关 节囊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加 强。此外,环绕在桡骨环状关节面周围的有桡骨环状韧 带,可防止桡骨头突出。幼儿的桡骨头发育不全,桡骨 环状韧带较宽松,在前臂伸直位受到猛力牵拉时,有可 能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四、骨化中心
1、肘关节有6个骨化中心,出现的顺序是: 1-3-5-7-9-11 C-R-I-T-O-E
肱骨小头-桡骨-内髁/内上髁 -滑车-尺骨-外髁/外上髁
2、闭合时间
骨 龄 示 意 图
滑车常有两个或更多的骨化中心,会造成骨折的假象。
肘关节其它疾病的影像病例分析:
• 1、创伤性关节炎; • 2、关节退变; • 3、滑膜骨软骨瘤病; • 4、类风湿性关节炎; • 5、痛风性关节炎; • 6、关节结核; • 7、夏柯氏关节; • 8、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在肘关节的表现。
创伤性关节炎
F,34Y,右肘关节外伤1年余。
关节退变
F,62Y,右肘关节伸直受限3年余。
谢谢!
在标准的肘关节侧位片上,肱骨前缘可见一条形状 透亮影,这是正常附着在关节囊的脂肪组织。 而肱骨后缘的脂肪组织由于附着在髁间窝内而不可见。
八字征在肘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常八字征阴性而又存在骨折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如果八字征阳性,却没能够发现骨折,考虑是存 在隐匿性骨折,同样需要按未移位骨折来固定处理。
一、肘关节影像解剖
包括三个关节:①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 车切迹所构成。②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上关节 凹所构成。③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 骨桡切迹构成。关节囊的前、后部薄而松弛,后部最为 薄弱,故肘关节脱位时,常见桡、尺二骨向后脱位;关 节囊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加 强。此外,环绕在桡骨环状关节面周围的有桡骨环状韧 带,可防止桡骨头突出。幼儿的桡骨头发育不全,桡骨 环状韧带较宽松,在前臂伸直位受到猛力牵拉时,有可 能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肘关节功能解剖

1、肱尺关节与肱桡关节的一般特征
肘关节由肱尺关节和肱桡 关节构成,滑车与滑车切 记提供大部分稳定性 “外翻角”
2 周围结缔组织
内侧副韧带:提供抵抗外翻力
外侧副韧带:提供抵抗内翻力
稳定性
(囊内压)
3 运动学
“屈” “伸”
100°“功能弧”
肱尺与肱桡关节
三 骨间膜的结构与功能
两“高”
力的传递
通过腕关节 桡腕关节与桡骨 该力拉紧骨间膜 到达尺骨与肱尺关节
肘 关 节 功 能 解剖
湖州康复医院
一 肘关节与前臂复合体
肱尺关节 肱桡关节 桡尺近端关节 桡尺远端关节
中段至远端的肱骨
• 肱骨远端与尺骨 和桡骨连接,为 相关肌肉提供附 着点。
远端在内侧头终 止,形成滑车和 内上髁;在外侧 头终止形成小头 和外侧髁
尺 骨与 桡 骨
鹰嘴突 滑车切迹
二 肘关节
旋前:小(旋前方肌) 大(旋前圆肌)
旋后:小(旋后肌) 大(肱二头肌)
• 谢谢!
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臂关节
旋 前 旋 后
100°“功能弧”
旋前
旋后
四 肌肉与关节的运动
肘关节肌肉群
肘屈肌: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肘伸肌:肱三头肌、肘肌 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旋后肌:肱二头肌、旋后肌
节约定律
肌肉的分等级调用
如屈:小功率活动(肱肌、肱桡肌) 大功率活动(肱二头肌)
伸:小(肱三头肌内侧头) 大(肱三头肌长头)
肘关节由肱尺关节和肱桡 关节构成,滑车与滑车切 记提供大部分稳定性 “外翻角”
2 周围结缔组织
内侧副韧带:提供抵抗外翻力
外侧副韧带:提供抵抗内翻力
稳定性
(囊内压)
3 运动学
“屈” “伸”
100°“功能弧”
肱尺与肱桡关节
三 骨间膜的结构与功能
两“高”
力的传递
通过腕关节 桡腕关节与桡骨 该力拉紧骨间膜 到达尺骨与肱尺关节
肘 关 节 功 能 解剖
湖州康复医院
一 肘关节与前臂复合体
肱尺关节 肱桡关节 桡尺近端关节 桡尺远端关节
中段至远端的肱骨
• 肱骨远端与尺骨 和桡骨连接,为 相关肌肉提供附 着点。
远端在内侧头终 止,形成滑车和 内上髁;在外侧 头终止形成小头 和外侧髁
尺 骨与 桡 骨
鹰嘴突 滑车切迹
二 肘关节
旋前:小(旋前方肌) 大(旋前圆肌)
旋后:小(旋后肌) 大(肱二头肌)
• 谢谢!
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臂关节
旋 前 旋 后
100°“功能弧”
旋前
旋后
四 肌肉与关节的运动
肘关节肌肉群
肘屈肌: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肘伸肌:肱三头肌、肘肌 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旋后肌:肱二头肌、旋后肌
节约定律
肌肉的分等级调用
如屈:小功率活动(肱肌、肱桡肌) 大功率活动(肱二头肌)
伸:小(肱三头肌内侧头) 大(肱三头肌长头)
肘关节解剖

➢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桡骨小头和尺骨鹰嘴组成。肱骨下端扁而宽,前有冠 状窝,后有鹰嘴窝,两者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骨片相隔,所以,髁上部易发 生骨折。窝下方内侧为滑车,称内髁。外侧为肱骨小头,称外髁。二髁连成 一块与肱骨长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滑车略低于肱骨小头,所以, 当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7°的携带角。肱骨下端两侧之间隆起部为内、外 上髁。内上髁为前臂屈肌总腱附着部,外上髁为前壁伸肌总腱附着部。因此, 常因肌腱急骤收缩造成内、外上髁撕脱骨折。
➢ 肱骨小头骨骺骨化后 (1)肱骨小头骨骺与尺桡骨近端一起向尺侧与肱骨干骺端分 离,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2)肱骨小头骨骺与尺桡骨近端一起向 外侧移位,在侧位片上见肱骨小头骨骺向前或向后移位,但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 小头骨骺中心。由此可见,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表现为肱桡关系发生改变,即桡骨近端 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骺的中心,而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表现为肱桡关系不变,即 桡骨纵轴线正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
➢ Salter Harris对骨骺分类: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典型X线表现是指分离的肱骨小头与尺 骨近端一起向尺侧偏移,而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同时伴有肱骨干 骺端内侧骨骺分离。
➢ 肱骨小头骨骺骨化前 (1)Ⅰ型全骨骺分离X线表现为:尺桡骨近端一起与肱骨干 骺端分离,向内上移位。(2)Ⅱ型全骨骺分离:为尺桡骨近端一起与肱骨干骺端分离, 向内上移位,且肱骨干骺端内侧可见骨片游离。依据肱骨干骺端骨折块位置又可分两 个亚型Ⅱa、Ⅱb。Ⅱa型,肱骨干骺端内侧有骨块游离,即角征。肱骨小头骨骺及尺桡 骨近端一起向内侧与肱骨干骺端分离,其移位程度与角征一致。Ⅱb型,肱骨干骺端外 侧可见骨片游离,即板征。较内侧骨折块小且移位程度轻,肱骨小头骨骺后尺桡骨近 端一起向外侧移位,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部。
➢ 肱骨小头骨骺骨化后 (1)肱骨小头骨骺与尺桡骨近端一起向尺侧与肱骨干骺端分 离,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2)肱骨小头骨骺与尺桡骨近端一起向 外侧移位,在侧位片上见肱骨小头骨骺向前或向后移位,但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 小头骨骺中心。由此可见,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表现为肱桡关系发生改变,即桡骨近端 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骺的中心,而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表现为肱桡关系不变,即 桡骨纵轴线正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
➢ Salter Harris对骨骺分类: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典型X线表现是指分离的肱骨小头与尺 骨近端一起向尺侧偏移,而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同时伴有肱骨干 骺端内侧骨骺分离。
➢ 肱骨小头骨骺骨化前 (1)Ⅰ型全骨骺分离X线表现为:尺桡骨近端一起与肱骨干 骺端分离,向内上移位。(2)Ⅱ型全骨骺分离:为尺桡骨近端一起与肱骨干骺端分离, 向内上移位,且肱骨干骺端内侧可见骨片游离。依据肱骨干骺端骨折块位置又可分两 个亚型Ⅱa、Ⅱb。Ⅱa型,肱骨干骺端内侧有骨块游离,即角征。肱骨小头骨骺及尺桡 骨近端一起向内侧与肱骨干骺端分离,其移位程度与角征一致。Ⅱb型,肱骨干骺端外 侧可见骨片游离,即板征。较内侧骨折块小且移位程度轻,肱骨小头骨骺后尺桡骨近 端一起向外侧移位,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部。
肘关节解剖PPT课件

肱肌
起点:肱骨下半的前面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
臂的后群肌
臂后群肌仅有一块强大的肱三头肌,受 桡神经支配 。肘关节后面的肘肌也列入臂 后群肌,亦受桡神经支配。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长头 起点:肩胛骨盂下结节 止点:尺骨鹰嘴 肱三头肌外侧头 起点: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肱三头肌内侧头 起点:桡神经沟以下的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肘关节的韧带
韧带坚强的绳索一样连接骨骼,给关 节提供稳定性。肘关节有4个主要韧带:内 侧是尺侧副韧带连接尺骨和肱骨,外侧和方形韧带连接尺桡骨。
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 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 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 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 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 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 维环,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 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 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滑囊充满液体的小囊,可以减少两个 组织间的摩擦力并保护骨组织。肘关节周 围有三个滑囊,最大的是肘关节后面的尺 骨鹰嘴滑囊。正常时,滑囊里面有很少液 体,当其发炎时滑囊里面液体量增多。
臂前群肌
臂前群肌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 的肱肌、喙肱肌。本群肌肉均受肌皮神经 支配。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长头 起点:肩胛骨盂上结节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肱二头肌短头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作用:屈肘关节,前臂旋前时有旋后作用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
具有屈肘功能的肌肉:肱二头肌,肱肌,肱 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
具有伸肘功能的肌肉:肱三头肌,肘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尺神经 由内侧束发出,在肱动 脉的内侧下降,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在 三角肌止点下方高度穿过内侧肌间隔至后 面,继行于尺神经沟(此位置浅表且贴近 骨面,故易损伤),再下行穿过尺侧腕屈 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前面,在尺侧腕屈 肌和指浅屈肌之间、尺动脉的内侧下降, 经腕横韧带浅面和掌腱膜深面,豌豆骨的 桡侧进入手掌。
上肢浅静脉
(一)头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 在桡腕关节近侧转到前臂前面,沿前臂桡 侧上行,经肘窝前面,再沿肱二头肌外侧 上行,行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锁胸筋 膜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在肘窝中该 静脉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
(二)贵要静脉 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 侧,止行渐转至前臂前面,沿前臂尺侧上 行,经肘窝前面,再沿肱二头肌内侧上行, 至臂中部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 上行,在腋腔与肱静脉合成腋静脉。
尺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关节处发出 分支至肘关节,并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 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尺神经在前臂中下1 /3交界处发出手背支,行于尺侧腕屈肌深 面,在尺骨小头上方穿出深筋膜,分布于 手背。
4.桡神经 是臂丛后束发出的一条粗大神 经,在腋腔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在背阔肌下缘 和肱深动脉伴行向下,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 之间,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转向外下,在肱骨 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与肱肌之间, 分为浅、深二支。浅支为皮支,沿桡动脉下行, 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背面,并下行至手背, 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皮肤。深支为肌支,经桡骨头 外侧穿旋后肌至前臂背面,行于前臂伸肌群浅, 深层之间,并支配前臂背侧各肌。此外,桡神经 本干发出臂后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于臂 和前臂后部皮肤;还发出肌支,支配臂部的肱三 头肌和前臂的肱桡肌 。
肘关节的韧带
韧带坚强的绳索一样连接骨骼,给关 节提供稳定性。肘关节有4个主要韧带:内 侧是尺侧副韧带连接尺骨和肱骨,外侧是 桡侧副韧带连接桡骨和肱骨,另外两个韧 带是环状韧带和方形韧带连接尺桡骨。
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 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 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 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 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 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 维环,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 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 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前臂骨的连接
桡骨与尺骨借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 关节和前臂骨间膜相连结。前者为肘关节 的一部分,桡尺远侧关节由桡骨的尺切迹 及其下方的三角形关节盘和尺骨头构成。 桡尺近侧和远侧关节为联合关节,运动时 桡骨头在原位旋转,桡骨下端绕尺骨头旋 转,直至交叉到尺骨的前方和内侧,称为 旋前。反之,两骨平行,谓旋后。如用螺 丝刀拧转螺丝钉,即为旋前,旋后的交替 运动
肘关节解剖特点
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 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其中 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 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 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 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 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关节 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 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 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
2.正中神经 首先在肱动脉的外侧与 之伴行,至臂中部经过动脉的前方转到动 脉的内侧下行,经肱二头肌腱膜深面入肘 窝,继而穿过旋前圆肌浅、深两头之间于 指浅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在腕上方 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经腕 管入手掌。正中神经的肌支支配除尺侧腕 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前群肌。
(三)肘正中静脉 粗而短,位于肘窝 前面,变异甚多,通常连于头静脉和贵要 静脉之间,有时还接受前臂正中静脉的汇 入。此外,肘正中静脉与深静脉间有吻合 支。
(四)前臂正中静脉 位于前臂前面中 线,为一不甚恒定的细支,起于手掌静脉 丛,至肘窝汇入肘正中静脉,或分两头分 别汇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
(一) 肱深动脉 在大圆肌下缘的稍下 方起于肱动脉后内壁,与桡神经一起经肱 三头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之间转入臂后区的 桡神经沟中。肱骨中部骨折时,易损伤肱 深动脉和桡神经。
(二)尺侧上副动脉 在肱深动脉起点 稍下方自肱动脉发出,伴随尺神经穿过内 侧肌间隔行向内上髁背侧面,与尺侧返动 脉和尺侧下副动脉吻合。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 咀尖恰位于一条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尖 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 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在伸直的情况下, 若受暴力如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使肱骨下端向 前移位、尺骨鹰咀则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位时,臂与前臂并 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二者 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为提携角。
作用:伸肘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6—C8
肘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后面 止点:尺骨鹰嘴外侧面及尺骨上部后面 作用:稳定肘关节,助伸肘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7—T1
前臂前群肌
前臂肌前群位于前臂前面和尺侧。按其 作用可分为屈腕、屈指和前臂旋前的肌肉, 按其排列由浅入深可分为四层。
滑囊充满液体的小囊,可以减少两个 组织间的摩擦力并保护骨组织。肘关节周 围有三个滑囊,最大的是肘关节后面的尺 骨鹰嘴滑囊。正常时,滑囊里面有很少液 体,当其发炎时滑囊里面液体量增多。
臂前群肌
臂前群肌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的 肱肌、喙肱肌。本群肌肉均受肌皮神经支 配。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长头 起点:肩胛骨盂上结节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肱二头肌短头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作用:屈肘关节,前臂旋前时有旋后作用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
肱桡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嵴 止点:桡骨茎突 作用:屈肘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5—T1
旋前圆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5—T1
桡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曲肌总腱;前臂深筋膜 止点:第二掌骨底掌面 作用:屈肘关节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分 脊髓平面:C5—T1
旋前方肌
起点:尺骨下端的掌面 止点:桡骨下端的掌面 作用:前臂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5—T1
前臂肌后群
位于前臂背面和桡侧,共10块,分深, 浅两层
旋后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侧缘的上部, 桡、尺骨后面和骨膜间 止点:桡骨前面的上部 作用:前臂旋后 神经支配:桡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5—T1
具有屈肘功能的肌肉:肱二头肌,肱肌,肱 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 具有伸肘功能的肌肉:肱三头肌,肘肌 具有旋转功能的肌肉: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肱二头肌(旋后),旋后肌
上肢前面的动脉
1.肱动脉 腋动脉在背阔肌下缘易名 为肱动脉,在臂部伴正中神经行于肱二头 肌内侧沟,肱动脉上段居于正中神经内侧, 继则经正中神经的后方转到其外侧。经肱 二头肌腱膜深面至肘窝,在桡骨颈高度分 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在肘窝位置表 浅,能清楚地摸到搏动,临床上常做为测 血压时的听诊部位。肱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2.桡动脉 为肱动脉的终支之一,在桡骨颈高 度分出。于起点不远处发出桡侧返动脉,经外上 髁前面上行,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本干先 行于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下行,在该处位置浅表,可以摸到脉搏,桡 动脉的下段在桡骨茎突尖端处斜过拇长展肌和拇 短伸肌腱深面转至腕骨外侧缘,沿舟骨和大多角 骨背面下行至手背。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上方发 出掌浅支入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掌浅弓。
肘关节可做屈伸,旋转运动。肘关节的 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 运动的联合关节,司前臂的旋转运动;肱 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 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 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 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 外展运动的能力。
(三)尺侧下副动脉 在肱骨内上髁上方约 3~4厘米处起于肱动脉,分布于内上髁的 前、后面,参加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2.桡动脉 为肱动脉的终支之一,在桡骨 颈高度分出。于起点不远处发出桡侧返动脉,经 外上髁前面上行,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本 干先行于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下行,在该处位置浅表,可以摸到脉搏, 桡动脉的下段在桡骨茎突尖端处斜过拇长展肌和 拇短伸肌腱深面转至腕骨外侧缘,沿舟骨和大多 角骨背面下行至手背。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上方 发出掌浅支入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掌浅 弓。
肘关节的其它组成
关节软骨是覆盖骨端的一层光滑物质, 在肘关节关节软骨覆盖肱骨、尺骨和桡骨 上面,允许组成肘关节的各骨间滑顺的运 动以完成肘关节屈曲、伸直、手掌向上旋 转(旋后)和向下旋转(旋前)。
运动肘关节的肌肉通过肌腱附着于肱 骨的内、外上髁,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 肌负责屈曲肘关节,肱三头肌负责伸直肘 关节。运动手和腕关节的肌肉起于肘关节, 起始于肱骨内上髁的前臂肌肉可以屈曲手 指和腕关节,起始于肱骨外上髁的前臂肌 肉可以伸直手指和腕关节。肘关节还有深 层的肌肉完成前臂和手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谢
谢
上肢的深静脉 从桡腕关节上方至腋腔 的深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桡静脉、尺 静脉和肱静脉均为两条,两条并行的静脉 之间有许多吻合支,同时与浅静脉亦有吻 合。两条肱静脉通常于胸大肌下缘处合成 一条腋静脉。
上肢前面深层的神经
1.肌皮神经 发自臂丛外侧束,行向 外下方,斜穿喙肱肌,至肱二头肌和肱肌 之间下降,发出肌支支配臂前群肌,终支 在肘窝上方自深筋膜穿出,延续为前臂外 侧皮神经,伴头静脉走行,分布于前臂外 侧面皮肤。
肱肌
起点:肱骨下半的前面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
臂的后群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