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区域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红色旅游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红色旅游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红色旅游是指以红色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这种旅游形式融合了旅游和红色文化,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游客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推动力。
一、红色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红色旅游景点往往位于农村和偏远地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
同时,红色旅游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当地民生,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红色旅游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红色旅游景点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游客可以了解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历史,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红色旅游也可以帮助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三、红色旅游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义红色旅游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可以让人们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奉献精神和革命精神。
这对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意志力具有重要作用。
红色旅游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烈信心,推动中国走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红色旅游的管理和开发为了推动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加强对红色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历史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同时,还要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的管理和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动力和支撑。
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地区分布概况与开发现状

2 0 1 7年 l 2月
兴 义 民族 师范 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n g y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li a t i e s
De c . 2 01 7 No . 6
S e v e n t h Ar my , Re d Ar my S e v e n t h Ar my w h i c h w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d u i r n g Ba i s e u p i r s i n g p e io r d mo r e f u l l y. I n a d d i t i o n , t h e r e a r e ma n y r u i n s a n d s i t e o f t h e 1 . o n g ma r c h o f t w e n t y — i f v e t h o u s a n d k i l o me t e r s a mo n g t h e d o ma i n t h e W r, a a n d t h e r e d r e s o u r c e s o f mo r e s e l f - d e —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n n i n g( 2 0 1 5 - 2 0 2 5 ) } , w h i c h r e - d e l i n e a t e d t h e a r e a o f t h e Z u o Y o u J i a n g R e v o l u t i o n a y, r i n c l u d i n g
百色发展红色旅游

劣势分析
1.红色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展示方式手段单调。 目前,百色各革命景区提供的红色旅游产品基本上还是 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观光内容多为静 态,缺少现代高科技的动态展示手段。不少革命景区景 点只有单一的参观游览形式,缺乏参与式、体验式的旅 游项目,更没有经过科学开发、合理包装的系列红色旅 游餐饮和红色旅游商品。这就使得“红色”和“旅游” 的结合性不强,没有把革命精神以生活的形式演绎、旅 游的形态表现出来,缺乏震撼力和影响力,让人感悟不 到深刻厚重的政治内涵,领略不到特别的精神文化享受。 对于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来说,这显然吸引力不 足,可游性差。百色的红色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知名度, 但其影响也有限,尚不能和井冈山、韶山、延安、西柏 坡等革命圣地并驾齐驱。所以,红色旅游开发内容模仿 较多,项目缺少自身特色,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
百色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产业体制改革,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二)注重科学统筹与规划,坚持红色资源开发与 保护并重。 (三)加强红色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构建独特 地域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四)塑造红色旅游新形象,加大旅游推介力度 (五)加强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共创红色旅游的 知名品牌。
3. 红色旅游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百色交通落后的面貌已有 了较大的改观。随着南昆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 百色田阳机场改扩建的完工,使得百色与外界的 交通十分便利。不仅如此,由百色市前往各革命 景点和相近风景名胜区的道路基本上水泥化、柏 油化,可直达各景点,交通比较通畅,旅游可进 入性好。百色各红色景区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也 有了相当的改善,基本上消除了交通、通讯等旅 游配套基础设施的瓶颈。近年来,饮食购物的民 族化在百色各个红色景点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发 展“食、宿、行、游、购”等方面的红色旅游产 业链提供了基础条件。
试论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底蕴

试论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底蕴作者:李绍来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5期摘要: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革命遗址、革命文化作品、老区精神,种类繁多,丰富多样,底蕴厚重,承载着“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探索精神,内涵着革命经验承前启后的发展脉络,体现着党得到各民族忠心拥护的真实缩影,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进一步深入挖掘老区红色文化的内容,凝练老区红色文化的底蕴和特色,对加快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促进老区真正实现振兴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2015年3月,国家正式发布《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下文简称《振兴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终于迎来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并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振兴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红色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深入研究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内容底蕴,对凝聚推动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加快实施《振兴规划》步伐,提升和扩大左右江地区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内容左右江地区的革命活动主要涵盖今天的广西百色、河池、崇左三市三十个县区和南宁部分地区,以及临近广西的贵州、云南小部份地区,革命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积淀了内容多样、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
(一)革命遗址左右江地区革命遗址数量繁多,种类不一。
比较著名的有百色市的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红七军军部旧址、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百色总工会会址、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旧址等;河池市的东兰烈士陵园、红七军二十师师部旧址、东兰县列宁岩农民讲习所旧址、魁星楼、凤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特牙庙等;崇左市的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碑、龙州起义纪念广场、红八军司令部旧址等;黔东南榕江、黔南荔波红七军军部旧址、望谟黔桂边(革)委驻地旧址等。
其中,百色起义旧址,龙州起义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乐业会师旧址,东兰红色旅游区,是广西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的4个;百色、河池、凭祥—龙州是广西4个红色旅游基地中的3个;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是国家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红色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色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红色旅游景区项目是指以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以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项目。
红色旅游景区以展示党的历史、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为核心,通过纪念馆、红色主题园区、纪念场所等形式,吸引游客进行参观和学习,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和传播革命文化。
二、市场分析红色旅游景区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
当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旅游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随着红色旅游观念的普及和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兴趣不断增长,红色旅游景区项目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市场需求。
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红色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项目优势1.独特性:红色旅游景区是以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的项目,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能够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2.教育性:红色旅游景区项目通过展示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可以加强公民教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3.市场需求: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热门的旅游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市场需求广泛。
四、项目规划1.建设目标:打造具有红色主题的旅游景区,通过展示党的历史、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吸引广大游客参观学习,提升游客的爱国情感和认同感。
2.建设内容:建设纪念馆、红色主题园区、纪念场所等形式,展示党的历史、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让游客深入了解革命历史。
3.投资预算:根据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的不同,投资预算在1000万元以上。
五、项目收益1.门票收入:红色旅游景区作为旅游项目,可收取门票收入,根据游客的数量和票价确定收益。
2.周边产业: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纪念品销售等,增加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3.知名度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将提升城市或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六、项目推进1.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2.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景区项目的投资建设,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升项目的可行性。
广西百色的红色文化旅游给出三条合理化的计策

广西百色的红色文化旅游给出三条合理化的计策一、注重突出旅游重点,精品带动工作准确地把握红色和旅游的结合是开发好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前提,发展百色市红色旅游,应在整合百色市红色旅游项目,从打造精品旅游上下工夫。
首先,对百色市红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多角度的包装,将凝聚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载体,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态表达出来。
其次,要严格按照旅游规律,找准旅游与红色资源的结合点,要合理开发,加强规划,逐步发展,充分发挥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根据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资源特色和价值大小,对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要以左右江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为核心,以邓小平百色起义为灵魂,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地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形成几条独具百色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百色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把百色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著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楷模。
此外,加强与区域旅游线路的对接工作,从区域角度构建大旅游线路,联合铸造区域旅游品牌。
例如百色市和周边区域的联合精品线:桂林-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沿途有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兴安县界首镇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崇左市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烈士陵园、红七军军部旧址、田东县红军码头、右江区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乐业县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可直接将到桂林旅游的游客吸引到百色来。
二、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综合旅游产品百色市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特别是近来考古成果显示,百色盆地是壮族古代文明的摇篮,价值重大,借助红色旅游形式,挖掘和保护文化“活化石”具有深远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用。
应该充分利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蓝色天空、古色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文化概念,巧打“红色”、“绿色”、“蓝色”、“古色”旅游牌,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民族旅游”“蓝色天空”充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各种需要,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真正形成具有百色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一、优势1. 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旅游以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遗址旅游为主要内容,涵盖了众多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如延安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遗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等。
这些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能够吸引大量游客进行参观和学习。
2. 深厚的情感纽带红色旅游具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作用,可以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纪念之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3. 饮食和住宿服务配套完善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相关的饮食和住宿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在一些革命老区,如延安、井冈山等,已经建立起了一批符合红色旅游主题的特色酒店和餐饮场所,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二、劣势1. 受众群体狭窄相对于其他旅游形式,红色旅游的受众群体相对狭窄,主要以对革命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军警干部和文化人士为主,一般家庭游客和外国游客的参与度不高。
2. 缺乏专业化人才红色旅游需要专业的讲解员、导游和相关工作人员,但目前专业人才相对不足。
这导致一些革命历史遗址的解说和服务水平与其历史价值不相匹配。
3. 缺乏创新和体验性当前红色旅游的产品和服务存在单一化和雷同化的现象,缺乏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式的呈现,限制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空间。
三、机会1. 国家政策支持当前,国家对红色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通过加大投入和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2. 社会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回升,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和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3. 品牌打造和国际合作我国在红色旅游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有望通过品牌打造和国际合作,提升红色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威胁1.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红色旅游的开发和运营容易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影响和破坏,因此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避免资源过度商业化和开发。
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红色文化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红色文化景点和红色文化遗址为主要内容展示的一种旅游形式。
这种旅游形式依托于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引导游客缅怀革命英雄、传承红色精神、领悟革命精神内涵,进而推进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创新。
然而,对于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难题与挑战。
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革命老区以及若干其他地方。
这些地方以具有革命意义的景点和红色文化遗址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缅怀。
然而,在现实中,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资源利用不充分。
一些革命纪念地和红色景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其对于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2. 思维方式单一。
一些地方仍然停留在旅游景点的单一观光模式,缺乏对于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播。
3. 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一些红色文化景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理念滞后,导致游客体验不佳,无法形成良好口碑。
三、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困境与挑战1. 缺乏系统性规划。
当前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缺乏对于资源整合和规划的系统性研究,导致资源利用效果较差。
2. 传统与创新的平衡。
如何在传统红色文化的传承中融入当代元素和科技手段,是当前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3. 增加投入与产出平衡。
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维护需要大量投入,如何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出与投入的平衡,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资源整合与规划。
建立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将不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机整合,打造具有完整主题和连贯性的旅游线路。
2. 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形式。
在保留传统红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右江区域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一、中国红色旅游成熟区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借鉴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等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开发较早,其红色旅游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由于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和经济背景不同,就决定了各地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存在一些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拓展模式”“空间整合开发模式”“产品组合开发模式”“景城联动开发模式”等红色旅游开发模式。
这些开发模式对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主题拓展开发模式红色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景区在开发和推广时均对原始主题进行拓展开发。
大多数红色景区在景区开发过程中采用主题拓展开发模式,景区在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其作用、意义等方面展示的内容丰富多样、内涵深刻。
①但是大部分红色景区展示以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为主要形式,而且多数为静态展示,一些景区的解说员在讲解过程中形式单调,解说词机械刻板,过于严肃,缺乏与游客的交流与互动,游客只能是“闲庭兴步,走马观花”,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读懂”红色文化的精髓,“品出”红色旅游的味道,而西柏坡红色系列景区突出红色旅游宣讲的创意性,景区讲解员在宣讲过程中既保持了红色旅游解说严肃性的基调,又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旅游氛围,将严肃性与趣味性二者有机结合,传递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宣讲最具亮点的地方就是将歌曲、舞蹈、民谣、短剧、快板、小品等曲艺形式与红色旅游的宣讲融为一体,采取动与静、娱乐与教育的结合,改变了红色旅游宣讲的传统形式,打造了中国红色旅游最具示范效应的宣讲模式。
(二)空间整合开发模式空间整合开发模式在属于特色旅游资源“荟萃区”的井冈山、延安、韶山等红色旅游区已经运用成熟,特别是井冈山景区以红色旅游为中心,以点带面、点轴开发,构建一体化的高效旅游交通网络,将黄洋界、旧居、茅坪、会师广场、小井、大井、水口、龙潭、龙江书院、百竹园、象山庵、荆竹山、主峰、井冈湖、笔架山等知名景区景点,通过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络有机结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无障碍旅游区,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穿插分布于旅游线路中,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山水生态、民俗文化、康体养生、宗教历史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将生态、民俗风情、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会议等多元旅游形式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联动开发,形成了以红色吸引人,绿色挽留人,以情景感染人的“主题联动,景区整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区域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古色历史、彩色民俗旅游的多项组合、联动开发,从而使井冈山红色旅游区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综合旅游区。
(三)产品组合开发模式产品组合开发模式也是一些红色旅游成熟区运用较为成熟的模式,红色圣地延安紧紧抓住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将红色旅游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推出了革命圣地游与黄土风情游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产品,打造了大型红色经典演出《延安颂》和大型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再现了革命历史场景的精神画卷,让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热情如火的拥军秧歌、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凝结成一场扣人心弦的艺术盛宴,将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
与此同时,延安还推出“陕北过大年摄影大赛”“追忆革命历史、住农家窑洞、品陕北小吃、看黄土风情演出”等系列生活体验类旅游产品,将红色旅游与陕北的特色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融为一体。
韶山景区以伟人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题,确定了“大韶山、大旅游、大景区”的发展理念,形成了集旅游、瞻仰、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主题延续,空间拓展”的旅游发展模式。
(四)景城联动开发模式景城联动开发模式就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所在城市的开发建设紧密结合,首先红色景区观光体验游与城市休闲游在一定时期内强势互推,在景区和城市协同发展的同时,景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塑造可以推动城市景观的优化升级,进而两者联动互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与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联动发展。
景城联动开发模式以嘉兴南湖景区和长沙橘子洲景区为代表,嘉兴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青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南湖景区是嘉兴城市旅游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南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形成了“红色主题,城市休闲”的旅游开发模式。
长沙橘子洲景区是长沙的城市标志,景区以成片橘园为绿化主体,间种名贵花木,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风景秀丽、环境清幽,观山、观水、观橘、观花各有千秋,形成了具有“伟人纪念,城市景观”特色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
二、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区域特性及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一)国家战略辐射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区域和南昆经济走廊的中心地带,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在我国“睦邻、富邻、安邻”及开放开发的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国家战略集聚的区位、政策和开放优势。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区位的优势,以区位优势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特别要借助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与东盟地区的旅游开放合作,广泛开拓东盟旅游市场,通过红色旅游产业的引领,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拥有壮、汉、苗、彝、回、瑶、侗、水、仫佬、仡佬、毛南等10多个世居民族,是少数民族高度集中的地区。
边疆民族地区的红色旅游有其特殊性,其核心内容是具有差异性和特色性的文化,是一种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与体验,红色旅游可以引导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产生良性变迁,因为红色旅游和优秀民族文化所共有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实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红色旅游可以促成边疆民族地区的多元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文化认同。
边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可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具有差异性和特色性的多元文化,通过红色旅游架起的文化桥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发展,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的优良风格,发展红色旅游正是创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要充分考虑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诉求和利益,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的旅游开发一定要在社区居民同意并在社区居民参与的前提条件下开展。
(三)多元旅游资源富集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红色旅游发展的代表区域,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属于特色红色旅游资源“荟萃区”,是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
同时,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位于广西丘陵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系统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绝大部分与古老神秘的历史文化、精美绝伦的民族艺术、别具一格民俗文化、大气磅礴的边关胜境、灵秀的南国亚热带自然风光、奇秀的岩溶地貌美景、险峻深幽的山水峡谷奇观组成了“美轮美奂、无与伦比”的多元景观体系。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开发要突出多元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开发,建立“红色、养生度假、边境、民族风情、山水生态旅游”整合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旅游资源的组团式开发发挥各类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形成“高举红旗、多彩竞秀”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三、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定位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以“百色风雷,两江红旗”为主题形象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位列国家着力培育的红色旅游精品体系中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第三位,而“邓小平足迹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中越边境地带是中越两国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会师军部旧址、河池市东兰县韦拔群故居及纪念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等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部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东兰烈士陵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部旧址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连城要塞和友谊关、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其他旅游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类型多样,且多数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品味较高。
一些旅游资源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盘阳河流域的世界长寿之乡、“千古之谜”的壮民族文化瑰宝—崇左花山崖壁画、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跨国大瀑布、壮族发祥地—田阳布洛陀文化遗址、被誉为壮族活化石的那坡黑衣壮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隆林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在空间分布上也相对集中,从区域旅游空间整合发展的角度看,红色旅游、康体养生度假旅游、边境旅游、民族风情、山水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性较强,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搭配组合良好,有利于形成跨区域的旅游线路。
四、红色旅游组团式开发模式(一)红色旅游与养生度假旅游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分布的凌云县、巴马县、都安县、东兰县和凤山县一带,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该区也是中国五大长寿带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独特的空气、水和磁场,是人类养生宜居的天堂。
该区长寿老人比例世界之最,百岁老人比例世界第一,是闻名全世界的长寿文化带,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就坐落在盘阳河流域。
该区具备现代国际康体养生旅游所追求的“氧吧、绿色、空气、户外、阳光”五大要素,适宜居住,适宜开展康体养生和度假旅游活动。
该区红色旅游与长寿养生、康体度假、绿色生态游和民族风情体验游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因此,在以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质、扩展生命空间为本质的旅游时代背景下,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可以将养生之旅贯穿红色旅游始末,在感怀革命先辈的同时享受养生之旅的闲适舒畅。
(二)红色旅游与边境旅游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的崇左市、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靖西县、德保县和那坡县位于中越边境地区,凭祥(铁路)、友谊关口岸距越南首都河内160多公里,是距离东盟成员国首都最近的中国口岸,距广西首府南宁180公里,也是距省会城市最近的边境口岸。
中越边境地带是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越两国共同打造了“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
中越边境地带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有横跨中越两国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德天跨国大瀑布和中越两国界河归春河和平而河,临近边境还有山水环绕的素有小桂林之称的明仕田园、两岸古木参天的黑水河、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花山崖壁画、扬美古镇、旧州古镇、崇左石林、德保老虎洞—吉星岩、靖西通灵—古龙山峡谷群等喀斯特山水景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