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艺术市场论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探析

的专场 , 成交额只有 16 9 万元。而到 了 2 0 年 n 月 , 07 中国嘉德
个 专场十分引人关注 , 而且耐人寻味 。 20 年春拍 的“ 同 06 亚洲
收藏品投资
中 国 当代 艺术市场探
马 健 ( 江传 媒 学 院 浙 江杭 州 3 0 1 浙 1 0 8)
一
、
迅猛 发展 的 中国 当代 艺术 市场
代 艺术 收藏家 希克 ( ig) Sg 也谨慎 地表 示 : 市场 热得 有点 过 , “ 所 有作 品的价格都被 抬高 , 无论是好 的还是坏 的 , 有标 准统 没 统飙 升。我认 为从 目前来看好 的艺术 品价格 并没有到位 , 大部
的作 品。 3 3万美元的成交额和 8 % 12 9 的成 交率 , 无疑 意味着这
会不会成为未来 的 “ 圾 ” 在缺乏充分信 息和未做 实证研究 垃 ? 的情况 下 , 我们不 敢 贸然 得 出诸 如 “0 ” “5 ” 8 % 和 9 % 这样精 确 的 结论 , 只好翻开美国 当代艺术市 场的历史来做一个参考 。0世 2 纪末 ,美国艺术市 场经历 了从 18 9 7年 的繁荣 到 19 的萧 9 0年 条, 许多艺术 家的作 品价格 都下跌 了 3 % 6 % 而下跌幅度最 0N0 , 大 的几 乎都是 那些 在 2 O世纪 8 0年 代 “ ~夜成 名 ” 的艺术 家。 波普 艺术领袖沃霍 尔( ah 1说得 没错 :每 个人都 能 当上 1 W ro ) “ 5 分钟的名人 。 因为艺术世界就像 一扇旋转 门 , 艺术家转进去 获 得承认 之后 , 出来很快就 消失得无影无踪 。” 实上 , 转 事 美国学 者科可纳 (o c ra 的一 项研 究或许更具有说服 力。他发现 , C ron ) “ 在今天创作和 出售 的绘画作品和雕 刻作品 中 , 有 O5 在未 只 .名
中国书画艺术市场观察——试论中国书画拍卖的现状、弊端与问题对策

市场市场观察2010年第2期总第2期139在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中,有一个特殊的流通渠道,那就是书画拍卖行业。
想必这类行业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书画拍卖的具体模式以及存在状态,需要作进一步的解析才能明了。
现对其现状作以简要的陈述,旨在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弊端与需要的对策,以求对中国书画艺术市场进行透析的观察,实现其应有的正常秩序与规则、健康平稳与长久的发展。
一、当前中国书画拍卖的现状人类社会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行数量的不断增多,中国书画拍卖市场日趋火爆,并呈现出格局多元化、前景广阔的态势。
这期间,拍卖的书画作品多以主流绘画居多,这些作品的成交在书画拍卖业界中起着“风向标”和“领航船”的作用,同时,这些拍卖行为也在实现着国内书画拍卖“市场化”的功能。
对于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走向及行情把持,始终是“大牌”中国书画拍卖机构追随的主体和扩大其市场份额的主要依据。
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年交易额达上百亿元,已成为行业投资的一个新的热点。
但是由于人为操控不客观、行业机制不规范、市场体制不健全、法规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作为二级艺术品市场的拍卖行业与作为一级艺术品市场的画廊行业之间出现秩序混乱和市场竞争不良等现象,导致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出现“鱼龙混杂、泡沫漫飞、本末倒置、监管不力”的状态。
与此同时,书画作品的真伪与优劣以及书画作品的价值与定位,也形成了极为鲜明、极具个性的对照。
在艺术品飞速增值的背后,在艺术市场高额利润的实现中,书画拍卖行业追名逐利、虚张声势、投机取巧、书画造假、暗箱操作、盲目炒作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当代中中国书画艺术市场观察—试论中国书画拍卖的现状、弊端与问题对策国书画艺术拍卖“本色”的状态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大众在纵观书画拍卖的纪录与成果,尤其是一些创历史新高的书画拍卖品时,应该注意的是:书画拍卖表面上的“风光倜傥”和“貌似规范”与幕后的“多元途径”和“旁门左道”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反差。
经济学者谈中国艺术市场

市 场一 样 潮 起 潮 落 因此
,
对于 投 资 者
艺 术 品 只是 简 单 的 价值 符
,
术市 场的 发 展状 况
请 大 家谈 谈 自己的 见 解
对 于 艺 术 市场 价 格 持 续 上 涨
,
,
不能
号
,
对 于 是谁 的 作 品
。
艺 术价 值 如 何
,
,
他 们并
仅 仅 从 表象 上 进 行 判 断
而 要 从 更 为 宏观 的 经
不关心
对于 收 藏 者来说
艺 术品 更 多的 表现
,
一
、
中国艺术市场迅 速成 长 的原 因
&
济 背 景 中进 行 观 察
。
为一 种 人 文 精神 和 非 功 利 性
,
他们 因为 得 到心
李向民
近 二 十年 来
,
中 国艺 术 市 场 十 分
。
对 于 中 国 艺 术市 场
。
年成交总额 哭 亿元
,
财 富 精 英 和 中 产 阶 层 正逐 步 形 成
品 的 需 求将 成 为 一 个 时 代 的 风 潮 市场不断攀升 曲而 低 迷
, 。
他 们 对艺 术
一 种生 活 资 料
是 用来 满 足 精 神 的愉 悦
,
收藏
,
年增长 +
。
是 同期 中国 经 济增 长 率 的 几
, 。
拉 动 着艺 术
们就会将 注意 力 从物 质 财 富 的 增长 转 向文 化 艺 术
。
收 藏市 场 的总 成 交 额 大约 为 (
3
亿元
,
这对于
最新-艺术民乐市场化之论 精品

艺术民乐市场化之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当前的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民族音乐的发展陷入了困惑。
作为艺术工作者,如何使民族音乐走出困境,开拓民乐创作新领域,使当代民族音乐登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艺术民乐市场化中国五千年的民族艺术精彩纷呈,灿烂夺目,其中民族音乐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然而,是继承传统的,保留纯正的民族音乐?还是走市场化的革新道路?作为艺术工作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面对民乐市场的低迷,一些音乐人将部分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和影视歌曲改编为民乐演奏,并配以电声伴奏。
这种形式在刚出现的时候引起了一些关注,但没有持续很久,也未在音乐市场上掀起波澜。
随后出现了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代表的新民乐。
在组合形式上,女子十二乐坊选用了十二为年轻貌美,技艺精湛的女孩,通过声光配合加上舞蹈化的表演,首先在流行音乐市场火暴的广东包装上市。
然而这一新形式没有被国内市场接受,继而转向喜爱中国文化的日本,并一炮走红。
,女子十二乐坊采用先期录音,现场假弹。
在音乐表演层面,她们大胆采用现代流行音乐的器乐编排手法,除琵琶演员外,其他民乐演员都采用颠覆传统的演奏方式——站势。
可以这么认为,以站立的方式演奏二胡、古筝是民族音乐表演的革新。
但很快这种演奏方式遭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为了极大的占有市场,她们采用站势,并没有在创作上有所突破,仅仅是利用外在的表演,以养眼的外形吸引观众。
随着女子十二乐坊的走红,更多类似的民乐组合形式出现在流行音乐市场。
他们多以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形式为雏形,在音乐风格上没有创新,只是为了最大利益而追随市场屈从于市场而存在。
他们大胆革新,为大众提供了一条接近民族音乐的引导性道路,引导业余民乐爱好者走向专业的欣赏道路,但新民乐的现场假奏势必会影响到艺术表演应有的真实感,因此这种形式只能作为引导大众欣赏民乐的过渡性手段。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艺术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包容性和国际化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浅谈。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发展面貌。
无论是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还是新媒体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相结合,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多元的创作风格。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创作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艺术市场逐渐成熟,艺术品的交易额不断攀升,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融入了世界艺术的潮流之中,成为了国际艺术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频频获得奖项和荣誉,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创佳绩。
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展上频频亮相,在国际画坛上崭露头角。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发展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这一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中国当代艺术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积极吸纳了西方艺术的先进理念和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和浓厚文化气息的当代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大多以中国文化为题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追求,深受文化内涵的影响。
当代艺术家们本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深入挖掘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力量。
艺术市场与“中国概念”

点 。 中国概念” “ 的崛起代表世界的艺术品交 易中心移至了 中国。对 中国艺术 品的兴趣 既来 自于中国 , 也来 自于亚洲 各 国, 更来 自于西方 。中国当代艺术成 了亚洲当代艺术的 领跑者 , 全球都在流行 “ 中国概念 ” 。 根据 中央美术学 院副教 授赵立主编 的{o 8 20 2 o ~ 0 9中 国艺术市场研究报告 》o 8年下半年 至 2 0 20 0 9年上 半年 中 国书 画市 场拍卖行情 的分 析概述来看 , 中国书画 、 在 中国 油画与当代艺术 以及 瓷器杂项三 大投资 品类 的中国艺术 品市场 中, 中国书画由于市场流通量大 、 价值认可度高 , 一 直在拍 卖市 场 中占有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20 0 8下 半 年至 20 上半年 , 09 中国书画上拍拍 品占这一年度 中国市场拍 品 量的 4 %, 7 其成交量 占艺术市场总成交量 的 4 .6 9 %。2 0 5 08 年 下 半 年 至 20 09年 上 半 年 中 国 书 画 的 总 成 交 率 位 7 . %, 01 总成交金额 5 . 5 78 4亿元 , 占其成 交总额 的 4 . %。 75 9 从以上数据可 以看出 , 书画成为这一 年度市场 的成 交“ 老 大” 也让 “ , 中国概念” 更加深入民心。 1本 、 3 韩国 、 台湾 ,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都 经历过 当代艺 术市场 的热 潮 , 然而 高潮很快跌 落 , 这个 短暂的历史 过程 成为今天分析者考察中国 目前 当代艺术热 的重要参考。费 大为认 为正是 整个亚洲地 区非 盈利艺术 系统的不健全让 当代艺术过 分商业化 , 市场 价值与艺术 价值 存在严重 落 差, 也导致韩国 、 日本等地的艺术热潮迅速冷却 。中国与之 不 同的是 , 在当代艺术专场拍卖的买家构成发生结构性的 变化 : 亚洲人 占了买家 的百分之 七十六 , 中华人 占了近 其 百分之七十 , 只有百分之二 十的买家来 自欧美 。随着 中 而 国经济实力 的增强 , 和我们对这种游戏规则 的掌握 E臻成 t 熟, 我们的艺术 经营在国际上 占据一席之地而拥有发言权 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世 界上两个最大 的拍卖行苏 富比和佳士得公 司都在 各 自主要的拍卖会上增加 了中国艺术 品的份额 。 无论是在 伦 敦、 纽约 , 还是在阿姆斯特丹 , 中国艺术 品都是 当地 国际 拍卖会上最受关注的一部分 。 香港无疑是中国艺术品拍卖 最活跃 的地方 , 苏富 比和佳士得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 两次 拍卖会 , 这里也被视为伦敦和纽约之后的第 三大市场 。一 位拍卖界业 内人士说 :从香港 到伦敦 , “ 再到纽约 , 中国艺 术品就是一个字— — ‘ ’ 虽然如此 , 火 。” 一些业 内人士却很 冷静地认识 到 , 虽然 目前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市场前景很乐 观, 但这一市场还并不成熟 。当代艺术价格飙升的合理尺
浅论中国陶瓷美术市场

浅论中国陶瓷美术市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之一就是陶瓷艺术。
自古以来,中国的陶瓷制作技艺一直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而且历经千年仍然充满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陶瓷美术市场也逐渐活跃起来,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陶瓷的历史中国的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
西周时期,中国的陶器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陶器的种类和器型也非常丰富。
在历朝历代中,陶瓷制作技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唐代的三彩瓷、宋代的青瓷、元代的釉里画瓷等,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因此,中国的陶瓷制作技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二、中国陶瓷美术市场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的陶瓷美术市场逐渐活跃起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据统计,中国陶瓷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的规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不断追求,中国陶瓷美术市场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资于陶瓷,或者把这些陶瓷作为收藏品来欣赏和鉴赏。
三、中国陶瓷美术市场的发展趋势过去的陶瓷市场主要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新兴收藏家的参与,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陶瓷市场,并且陶瓷做为文化艺术品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外,在政府和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陶瓷美术市场已经逐渐形成。
越来越多的陶瓷厂商、陶瓷工艺师、艺术家们开始重视这个市场,纷纷涉足其中,使得陶瓷市场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
未来,中国陶瓷美术市场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中国陶瓷美术市场中的瓷器分类在中国陶瓷美术市场中,瓷器是占据很大比例的一种陶瓷工艺品,其主要包括青花瓷、粉彩瓷、鱼缸瓷、五彩瓷、绮漪瓷等。
在这些瓷器中,青花瓷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瓷器之一。
青花瓷是以青色为底色,再加上白色或其它颜色的图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是粉彩瓷,粉彩瓷以红、绿、黄、紫等色彩为主,具有很高的品质以及艺术价值。
积重难返的艺术市场

积重难返的艺术市场中国的艺术市场在1980年代以来就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轮廓,伴随着19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部分租住在圆明园和东村的艺术家在欧美国家的领事馆举办美术展览活动,一部分关注中国艺术的西方收藏家开始先后通过领事馆和艺术家朋友的介绍购买其作品,相对而言每幅上万元的作品销售大大推进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启动。
与此同时,一些中国民间收藏的书画开始在1993年成立的嘉德拍卖公司亮相,尤其是在海外华人藏家中征集到不少的回流作品,使得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也呈现出壮大的姿态。
中国书画的收藏和拍卖大致还是一个接近于“礼品”的市场,在2000年以来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持续飙升,在近年来每平尺爆出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价格的书画家屡不见鲜。
尤其是山东和河南地区,地方政府甚至将书画经营作为一种产业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至于使山东地区在近五年时间里发展出几百家经营传统中国书画的画廊机构。
相对而言,这些画廊的经营者都缺乏对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理解,缺乏一种基本的鉴赏能力。
他们往往是根据画家在美术家协会、画院等任职的名头来选择作品,进行一种联合经营的方式占据市场。
当然这些作品在画廊经营者之间相互流通,也与山东以外的画廊机构和拍卖机构获得互动,再加上一些“礼品”的购买者,使很多画家的作品价格在很短的时间里被“炒”高。
很多画廊经营者在这个过程中暴富,也将自己的资金再次投入博取更大的收益。
但是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反腐以及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了在市场上流通的“热钱”,包括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以及对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担忧使得很多投资方式日趋保守;再加上近乎膨胀的拍卖行市场中当代艺术和当代书画板块都出现无人接盘的局面,使得很多画廊在前两年的火热过后都呈现出困难的资金缺口。
事实上这种影响在书画家那里并不存在,他们在前几年的热潮中画商品画获得很高收入,以至于很长一个时期的创作都停滞不前,甚至创作思想能力还在下降;但是对于画廊机构的经营者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大家都出现困难的时候想继续维持下去就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