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兵车行》杜甫唐诗原文及鉴赏

《兵车行》杜甫唐诗原文及鉴赏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诗鉴赏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
《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
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
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敌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诗一开始,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
在这幅画面上,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
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
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
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
“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不仅写出送别人扶老携幼的情景,同时从爷、娘、妻、子不同身分的送行人中,也表明征夫中长幼年龄的参差不齐。
“走相送”的“走”(跑的意思)字,用得出神入化,它将亲人难舍难分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
同时,在“车辚辚,马萧萧”、队伍快速行进的时候,一个“走”字,又准确地反衬出了送行者的衰弱不堪。
《兵车行》译文注释及赏析

《兵车行》译文注释及赏析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
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
这是诗人深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兵车行唐代: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娘一作:“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译文及注释译文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
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
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兵车行》原文及注释译文

《兵车行》原文及注释译文《兵车行》(1)作者:唐朝杜甫车辚辚(2),马萧萧(3),行人弓箭各在腰(4)。
耶娘妻子走相送(5),尘埃不见咸阳桥(6)。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7)。
道旁过者问行人(8),行人但云点行频(9)。
或从十五北防河(10),便至四十西营田(11)。
去时里正与裹头(12),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13),武皇开边意未已(14)。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15),千村万落生荆杞(16)。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17)。
况复秦兵耐苦战(18),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19),役夫敢申恨(20)?且如今年冬(21),未休关西卒(22)。
县官急索租(23),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24),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25),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26),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27),天阴雨湿声啾啾(28)!注释兵车行:这是一首乐府诗。
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辚(lín)辚:车轮声。
《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
萧萧:马嘶叫声。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行(xíng)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
耶:通假字,同“爷”,父亲。
走:奔跑。
咸阳桥:指便桥,汉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唐代称咸阳桥,唐时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
干(gān):冲。
干云霄:冲犯云霄。
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
但云:只说。
点行(xíng)频:频繁地进行征兵。
或:不定指代词,有的、有的人。
十五:指年龄。
防河:当时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御。
因其地在长安以北,所以说“北防河”。
西营田:古时实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种田,有战事即作战。
“西营田”也是防备吐蕃的。
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
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
裹头:男子成丁,就裹头巾,犹古之加冠。
杜甫《兵车行》原文及赏析

杜甫《兵车行》原文及赏析《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兵车行》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兵车行唐代: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娘一作:“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译文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
去从军出征时尚未成丁,还要里长替裹头巾,回来时已经满头白发,却仍要去戍守边疆。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
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兵车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兵车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翻译: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
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
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赏析:1、章法严密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兵车行】兵车行原文

[【兵车行】兵车行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老婆走相送,灰尘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回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辈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现在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沉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说明兵车行:选自《杜诗详注》。
这首诗大概作于天宝中后期。
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量民族不停用兵。
天宝八年 (749),哥舒翰受命攻击吐蕃,石堡城 (在今青海西宁西南 )一役,死数万人。
十年 (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攻击南诏 (辖境主要在今云南 ),军大败,死六万人。
为增补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别者哭声震野。
这首诗就是据上述状况写的。
这是一首乐府诗。
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辚(l í辚n):车轮声。
《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
萧萧:马嘶喊声。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行(x íng)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
耶:通假字,同爷,父亲。
走:奔跑。
咸阳桥:指便桥,汉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唐朝称咸阳桥,唐时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
干(g ān):冲。
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
但云:只说点行( x íng频):屡次地址名征调壮丁。
或:不定指代词,有的、有的人。
防河:当常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守。
因其地在长安以北,因此说“北防河“。
西营田:古时推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耕田,有战事即作战。
"西营田 "也是防范吐蕃的。
《兵车行》古诗赏析

兵车行》古诗赏析《兵车行》作品介绍《兵车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6卷第11首。
《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为历代推崇。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
古诗名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就是出自《兵车行》这首诗。
《兵车行》原文《兵车行》作者: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也作“耶娘”大众翻译为前),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注释1.兵车行:选自《杜诗详注》。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
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
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宁西南)一役,死数万人。
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军大败,死六万人。
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
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
这是一首乐府诗。
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2.辚(lin)辚:车轮声。
《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
3•萧萧:马嘶叫声。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4.行(xing)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
5.耶:通假字,同“爷” ,父亲。
6.走:奔跑。
7.咸阳桥:指便桥,汉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唐代称咸阳桥,唐时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
8.干(gdn):冲。
《兵车行》原文及翻译

《兵车行》原文及翻译本文是关于《兵车行》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一、《兵车行》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娘一作:“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二、《兵车行》原文翻译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
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
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三、《兵车行》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送別場面為何如此悲慘?
頻繁地點名強行徵調壯丁。
透過行人的回答申訴, 透過行人的回答申訴 , 點行頻給百姓帶來了哪 些不幸和災難? 些不幸和災難? 超期服役 死傷無數 田園荒廢 非人待遇 白骨蒼蒼鬼哭恨 連年徵兵急催租 生男反是生女好
思考︰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 思考︰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
1、描繪送別場面的是從哪句到哪句?
2、這個場面有什麼特點?
悲慘
賞析︰牽衣頓足攔道哭, 賞析︰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動作細節描寫︰連續的四個動作,“牽 動作細節描寫︰連續的四個動作,“牽、頓、攔、 ,“ 把送行者那種眷戀 悲愴、憤恨、絕望的 眷戀、 哭”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 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 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寫出了親人之間不 忍相離卻又不得不相離的不舍和無奈。 忍相離卻又不得不相離的不舍和無奈。渲染了 極其淒慘的氣氛。 極其淒慘的氣氛。 誇張的修辭手法 哭聲遍野,直沖雲天, 的修辭手法︰ 誇張的修辭手法︰哭聲遍野,直沖雲天,震耳 欲聾﹗集中展現了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 欲聾﹗集中展現了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
主題: 主題:
本詩透過描繪壯丁與家人生離死 別的悲慘情景,借役夫的話, 別的悲慘情景,借役夫的話,訴 說了民眾的痛苦與憤恨, 說了民眾的痛苦與憤恨,控訴了 封建統治者窮兵黷武的罪行。 封建統治者窮兵黷武的罪行。
體會縈繞整詩的感情基調。 體會縈繞整詩的感情基調。
怨、怒
第一段:悲慘送別 (車轔轔,馬蕭蕭~哭聲直上)非人待遇 (道旁過者問行人~被驅不異犬與雞) 第三段:無力交租,社會心理發生改變;結 語 (長者雖有問~天陰雨濕聲啾啾)
第一段:車轔轔、馬蕭蕭 “轔”是指古代車輪子前進時在地面滾動的聲音, “蕭”是指戰馬的嘶叫聲。曲調嚴肅緊張,是恐怖戰爭的 前奏曲。 第二段:爹娘妻子走相送 被強征入伍的戰士要出發了,親人們依依不捨,哭天 叫地,牽衣頓足,悲切非常,充滿憤怨。 第三段:千村萬落生荊杞 男子都去了當兵,千村萬落,一片淒涼。遠處只聞古 廟傳來的鐘聲,像在為一堆堆無人收殮的白骨致哀。 第四段:主題再現 樂曲又回到第一段主題,再現戰爭前奏曲。人進馬奔, 戰塵滾滾。樂曲在高潮中結束。
笛子協奏曲《兵車行》 笛子協奏曲《兵車行》胡結績作曲 提示戰爭殃禍於民的敘事詩《兵車行》,是 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名作。他敘述了西元751年宰 相楊國忠奉唐玄宗之命出兵攻打南詔(今雲南), 兵敗死傷六萬多人,為了補充兵力而在關內(今陝 西中部)拉夫抓丁,百姓生離死別的淒慘情景。 樂曲分序和四個樂段。 序:點行頻 古代徵兵是按名冊抽丁入伍稱“點行”。頻繁 的抽丁給人民帶來了痛苦和災難。
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載︰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載︰ 天寶十載四月, “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討 南詔蠻,大敗於瀘南。 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 ,……軍大敗 士卒死者六萬人, 軍大敗, 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 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 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製 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 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 多瘴痢,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 多瘴痢,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 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 ……於是行者愁怨 父母妻子送之, 於是行者愁怨, 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 在哭聲振野。 在哭聲振野。”
兵車行
杜甫
行︰
古代詩歌的一種文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 古代詩歌的一種文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 題名為“ 的頗多, 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 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 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 歌行”一說。其音節、格律, “歌行”一說。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 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 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 古體,富於變化。 是樂曲的意思。 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
邊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開邊意未已。
主旨句
統治者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一 一 位 憂 國 憂 民 的 詩 人
再讀杜甫
以時事入詩, 以時事入詩, 自杜少陵始。 自杜少陵始。
杜甫, 子美, 杜甫,字子美,自 少陵野老,世稱杜少 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 杜工部。 陵、杜工部。唐代現實 主義詩人, 主義詩人,其為人秉承 了聖人之道, 了聖人之道,講求 “仁”,站在民眾的立 場上說話, 場上說話,因此又被稱 詩聖” 為“詩聖”。其詩作反 映現實,立足社會, 映現實,立足社會,被 稱為“詩史” 稱為“詩史”,有《杜 工部集》 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