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题乐府曲辞研究

合集下载

李白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李白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同时又是新体乐府的集大成者。

一、李白乐府诗创作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风格转变及取得的成就文学的演进总是伴随着新的历史条件,李白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繁荣昌盛的盛唐时期,政治开明,思想比较开放,社会秩序稳定,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各族间联系密切,是唐代社会上升的最高峰,也是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健康发展的最高潮。

生活于这样环境和条件中的知识分子,大多具有积极进取、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因此,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大胆的批判精神和昂扬进取劲头就成了盛唐诗歌的重要特征,亦有人称之为“盛唐气象”。

由于大一统帝国的巩固与经济的日趋繁荣,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学的生机也被这种新的生活之风所触动。

百花齐放的盛唐,同时也是文化领域各种文学艺术样式,特别是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体制发生变化的时代。

文学艺术不仅继承了前人所有的成就,而且超越前人的境界,更上一层楼,乐府也处于这一发展变化之中。

当我们阅读了《诗经》《离骚》、汉魏乐府、六朝民歌,又读了杜甫、元结以及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前后比较,发现李白正处于这一变化的激流之中。

他继承了前代人的一切优良传统,而又为后来新乐府的创作作了充分的准备。

李白的乐府已不同于旧的乐府了。

李白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优美的典型形象,长久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杜甫曾称赞李白诗作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诗的成就所以这般高,是同他向民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地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

郁贤皓在《李白选集序》中说道:“李白诗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乐府诗,其现存乐府诗一百四十九首。

他沿用乐府旧题,在传统规定内加以变化。

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扩大题材,改换主题,恰恰相反,他是在继承前人创作总体性格的基础上,沿着原来的主题、形象、气氛、韵律向前发展,即在同一方向上把这题目写深、写透、写彻底,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境地,从而使后来的人难以为继。

李白调研报告

李白调研报告

李白调研报告李白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最近,我对中国古代文学巨匠李白进行了一次调研。

李白是唐代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通过调研,我希望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二、调研内容1. 李白的背景李白生于唐代初年,出生于贫寒的家庭。

他从小就显示出对文学和诗歌的浓厚兴趣。

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许多文化和文学的熏陶,对古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造诣。

2. 李白的创作特点李白的诗歌风格独特,情感丰富,表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他善于运用想象力和修辞手法,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3. 李白的诗歌题材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时事政治的作品,又有咏史抒怀的作品,还有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广阔领域。

4. 李白的代表作品李白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静夜思》、《将进酒》、《登金陵凤凰台》等。

这些作品无论在诗歌的表现方式、情感表达还是艺术效果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三、调研结论通过对李白的调研,我得出以下结论:1.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诗歌作品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

2. 李白的诗歌非常具有个人特色,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

3. 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和特点,为后世的文学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四、建议与展望鉴于调研的结果,我建议:1. 应该加大对李白及其作品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他的诗歌。

2. 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对李白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其艺术之美和内涵。

3. 在文化交流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带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李白是中国文学的骄傲,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宝库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推崇他的作品,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李白的研究报告

李白的研究报告

李白的研究报告篇一:研究报告总结学期教学总结报告:李白诗的离情艺术一、研究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伟大诗人——李白,被人们尊称为“诗仙”、“谪仙”,“天才诗人”;被人们寓之于神圣的形象,寓之于超乎凡人的感觉,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归根到底,作为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情感问题,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李白的爱国热情与忧国忧民,但大抵也只有这些。

历来,情感被视为一个诗人创作的源泉,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诗歌,而且情感还有一首诗的灵魂所在,精髓之处。

尤其是友情,作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最重视的情感,成为历史诗人写作的焦点,却被人们所遗忘。

孔老夫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些就很有代表性。

而本文关注的只是李白诗的离情(友情的一部分),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李白“漫游、隐居求仕”的特殊生平经历对其离情艺术的特殊影响李白(701——762),出生于盛唐时期,这就决定了他离情诗的时代性、历史性,固而具有盛唐时期能形成的诗歌特点但又有他独树一帜的一面,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

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大家都熟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而大家不大熟悉的是李白不仅是个“十五观奇书,作赋相如”的青年作家,同时还是一个“十五游神仙”的少年游侠,这在很大一部分对他后期的仕途生涯奠定了基础。

二十岁以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因为这时他还未出名。

曾登峨眉,青城诸山,大都是一些梦幻仙界般的地方。

这些生活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使李白能够大胆地运用夸张、幻想等手法,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李白又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在开元十四年,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道路时期。

他游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李白研究报告

李白研究报告

李白研究报告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情感深沉而著称。

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瑰宝。

本篇报告将对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文化形象进行研究。

首先,李白的诗歌艺术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浪漫的情怀。

他尤其擅长写景抒怀,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静夜思》一诗描述了夜晚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深邃的情感抒发使他的诗歌极富感染力和抒发性。

其次,李白的诗歌展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他以豪放洒脱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权力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弃。

例如,《行路难》一诗,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和困苦的人民生活,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人生的渴望。

同时,李白的诗歌也展现出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

他对宇宙的广阔和时间的短暂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例如,《将进酒》一诗通篇充满豪情,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热爱。

最后,李白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形象鲜明,备受推崇。

他的形象被赋予了许多传说和神话色彩,被塑造成一个浪漫、豪放的形象。

他的形象成为后来文人墨客追求自由、创作的榜样。

李白的形象也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总之,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文化形象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他的诗歌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他的形象成为后世文人墨客追求自由和创作的榜样,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白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长干行》李白古诗赏析

《长干行》李白古诗赏析
表现手法多样
诗歌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表现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 现力和艺术效果。
地方色彩
诗歌中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地方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浓 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05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李白诗歌的文化内涵
情感表达
李白的诗歌注重情感表达,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 爱情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敬畏。
砚”来比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拟人
02
诗中用“绕床”来形容青梅的活泼可爱,用“磨墨砚”来形容
女子的孤独和等待。
对比
03
诗中通过对比两人曾经的欢乐和现在的分离,突出了离别的痛
苦和无奈。
03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概述
• 《长干行》是李白的一首叙事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女 子从童年到婚后的成长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其坚贞不渝的爱 情和执着追求的赞美。
李白在长干里度过了青少年时光,他对这里的山水风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民歌。
02
诗句解读
诗句的直译和意译
直译
这首诗直接翻译过来,描述的是一位 女子与丈夫分别后,苦苦思念,渴望 再相聚的情景。
意译
从情感和意境上理解,这首诗表达了 夫妻之间的深深思念,以及离别带来 的痛苦和无奈。
重要词语的解析
社会价值
《长干行》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思 想观念,为后人了解和 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宝 贵的资料。
文化传承
《长干行》作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 护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
06
个人观点与评价
对《长干行》的个人感悟和理解
主题突出
《长干行》以长干里(今南京秦淮河一带)为背景,描绘 了男女之间丰富的细节描写,如“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将女主角的童年回忆和青春憧憬 刻画得栩栩如生。

李白的旧题乐府与新题乐府

李白的旧题乐府与新题乐府


旧题新 义

新 题新 义
这 三 种 情 况 在李 白 的 乐 府 中 都 存 在 主 要是 第


二 种情 况

但 也 显 露 了 向 第 三 种 情 况 过 渡 的 重 要 迹 象 成 为 唐 代乐 府 诗 发 展 的 重 要 环 节



历 代诗 评 家 往 往 把 李 白 与 自 立 新 题
此后 阴 铿 写 道
, ,

玉 尊 奉汉 朝 灵 关 不惮 遥


高 岷 常有 发 阴 栈 屡 经 烧


轮 摧 九折 路


骑 阻七 星 桥 蜀 道 难 如 此 功 名 讵 可 要




唐张文 琮写 道


梁 山 镇 地 险 积 古 阴 云 端 深 谷下 廖

廓 层岩 上 郁 盘 飞 梁 驾 绝 顶 栈 道 接 危 峦


乐府

这样 算 来 李 白 乐 府 总 数 达
, , , ,

百 九 十 余 首 约 占 其 现 存 诗作 的 五 分 之



无 论是 乐 府 诗
白 话 文学
的 数 量 质量 还 是 比 例 在 历 代 诗 人 中 都 堪 称 大 家

李 白 乐 府 诗 创作 的 重 大 意 义 还 在 于 它 体 现 了 唐 代 乐 府诗 的 发 展 轨 迹 胡 适 在


丽 莫 似 汉 宫妃


王 琦据 《 文 苑 英 华 认 作 李 白 旧 题 乐 府

浅谈李白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风格

浅谈李白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风格

浅谈李白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风格摘要: 李白是盛唐的天才诗人,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思想性格是旷世少有。

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

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旷世奇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李白的魅力的展现就是盛唐魅力的展现。

Li Bai is glorious age of Tang poetry's talent poet, is after Qu Yuan's romantic poet, his life has been full of t he legendary color, his thought disposition was unrivalled unusual. Li Bai's creation style may from his jueju poem, t he musical conservatory, the style of ancient poetry charac terized by freedom from rigid patterns three kind of litera ture styles manifest. Expresses feelings the way often is t he eruption type, once sentimental Xingfa does not control rushes wells up, and gushes out the volcano just like the h orizon hurricane. In the Chinese poetry history, Li Bai is the unrivalled rare talent, has the unreplaceable status, m ay say that Li Bai's charm's development is the glorious ag e of Tang poetry charm development.关键词:李白的生平、思想品格、创作风格及影响正文: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乐府诗歌的审美价值

李白乐府诗歌的审美价值

李白乐府诗歌的审美价值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的乐府诗对乐府诗既有继承又有改造,显示了其自身特色。

乐府者,是我国传统的经典诗歌,源于汉代乐府机构演唱的乐歌,之后经魏晋一直延续到南朝,并出现了大量的文人模拟之作。

不管是乐府机构演唱的乐歌还是文人的模拟之作,都可以统称为乐府。

在众多文人拟乐府中,李白的乐府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李白的乐府诗颇具“古韵”乐府诗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李白生活的唐代,都是一种经典性的作品,超过了文学本身的价值。

经典难以超越,但却可以将它的精华延续下去。

李白的乐府诗继承了乐府诗的形制、题材等,古典意象丰满,颇具“古韵”,延续了一种典雅之风。

李白的乐府诗不管是在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还是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都收录了一百多首。

根据现在的研究统计,具体数目为:前者中收录149首,后者中收录159首,约占李白现存诗歌总数量的七分之一。

可以判断,李白实际创作的乐府诗数量更多。

就创作拟乐府的数量来看,李白似乎要比鲍照、谢眺、萧衍这些以拟乐府著称的诗人都要多,并且不减乐府的“古韵”,颇具乐府的古雅风貌。

在这些乐府诗中,李白大量地使用乐府古题、旧题,包括汉魏古题《长相思》《怨歌行》《少年行》等,南朝旧题《乌栖曲》《大堤曲》《乌夜啼》《夜坐吟》《上云乐》等。

从而,李白乐府诗的题材和内容也与古乐府有很多相似之处。

李白的一些乐府诗,如《于田采花》《王昭君》《东海有勇妇》《秦女休行》等篇,从题材、内容、立意、语言上纯粹是拟古。

所以说,在文人的拟乐府中,李白的乐府诗是非常像古乐府的。

胡震亨《唐音癸鉴》说“李白诗祖风骚,宗汉魏,下至徐、庾、杨、王亦时用之。

”二、李白的乐府诗具有阴柔美李白是一位以豪放风格为主要特征的诗人,难以置信的是李白诗歌在阳刚美的主体特征下,也有一部分诗歌具有阴柔美,其中主要是他的一部分乐府诗歌。

继承汉魏乐府的风雅传统是李白乐府的主要特点,不过李白也有18首清商曲辞,这些具有南朝乐府柔媚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古题乐府曲辞研究
李白创作的乐府诗数量是初盛唐诗人中最多的.其中古题乐府又占到百分之八十强。

而且李白自己和后代评论家对他的这部分诗歌的创作都是十分赞许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他在创作古题乐府时是遵循一定规范的。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李白乐府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上,而本文则拟从乐府诗的音乐曲辞方面对李白在古体乐府的曲调及辞式的恢复、改造和创新作番新的探讨。

通过这种对乐府诗的诗体形式上的研究,笔者归纳了李白致力于恢复古题乐府音乐内质而做的几种尝试,并且认为这是拟古乐府受到普遍好评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