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作业)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概述】文艺复兴(14—15世纪)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以来(16世纪以后),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人类社会先后在18世纪中期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末跨入“信息时代”。
第12课学案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重点知识】归纳生物学的发展历程【重难点突破】※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1)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2)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过中世纪前期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3)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
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此期间,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
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分歧根源
15、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 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是A A.自然选择` 变异 B.人工选择` 变异 C.自然选择` 遗传 D.遗传` 变异 16、在生物科学中首次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的领域 驱逐出去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神创说 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17.“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是启 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其成就与此相符的生物 学家是( ) A.施莱登 B.拉马克 C.施旺 D.达尔文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 界中的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打破 了神学禁锢,把生物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②在欧洲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支持他的人称他为生物学领域的 牛顿。 ③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 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材料一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 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 础。 ——恩格斯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做彼此 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 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 异性和承续性。 ——列宁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 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自然史的根据; ②否定神创论,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有利于打破神学对生物学的束缚,开创了生物
(1)量子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
理论之一
(2)量子论标志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 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3)量子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 基础,与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 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4)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开 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 方式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09高考广东单科)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 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 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 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010年福建卷) 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 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 的终结” (2010年江苏卷)“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 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 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近 代 以 来 世 界 的 科 学 发 展 历 程
经典力学 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物体的低速运动 物理学
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 现代物理学 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物体的运动
神创论 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中 驱除出去
蒸汽时代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科技革命
★经典力学在近代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人类思想史上伟大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 开端。 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 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 先成熟和完善的。
问题探究: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请谈谈经典力学有 哪些特点及缺陷? 1.特征: 注重实验 数学化 2.适用范围(缺陷): 只适用于物体运动的低速状态,是绝对的时空观。 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
二.现代物理学 (二)量子论 3.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 的进步; 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不足。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 方式。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进化说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渐变说
现存物种有共同祖先
万祖同源
科学 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意 思想 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人类的认识飞跃 ②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然史基础
义 社会 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
对中 国的 影响
①严复翻译赫胥黎著作《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宣传 变法思想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 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 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 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 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 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 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②康有为把儒家“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前期, 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 产生分歧的根源?
根本 生命是自然界 分歧 进化的结果
生命是上帝创 造的产物
提出:爱因斯坦
成 ①相对论(狭义、广义 ) 就 ②光速不变原理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 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①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革命性的进步
①地②解揭发意义决示展②了了了打提经时牛破供典间顿了了物和力绝辩对证理空学化看学间,的待的的将思世危本其维界机质概模的式途,属括,径性在否。相定对了②与论经改 式相变 构力典对了 成学力论人 了之学一们 现中的起认 代弥,绝识物补世理推对了界学动时经的的物空典角基理观力度础学学,和,方发深展刻 到一个为新现的代高自度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栏目导引
[尝试应用]
(2013·唐山模拟)庄子说:“四方上 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 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
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D )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高考体验
1.(2012·高考山东文综卷)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 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 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 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 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
代,故②错误。“泰坦
尼克”号客轮从英国到
美国的航线不经过地中
海,故排除③。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借题发挥]
科技进步中的人文史观:传统史观注重研究 何时何地何人有怎样的重大发明或研究成果,对 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新课 标理念下的史观重科技进步与发明对社会生产力、 尤其是对丰富、便利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 响;重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积淀、和平和谐的社 会关系之间的互动,富含人文理念,这个视角正 日益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立意的热点。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刘祚昌等主编《世 界通史》近代卷上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史 料 研 习 瓦特改良蒸汽机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 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
第一步:粗读
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 材料二反映
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 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 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勇于创新,
实践出真知.
二、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论: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创世说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 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①生产力水平不高 ③教会的禁锢
A①②④ C①②③
②知识贫乏 ④没有人敢去研究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 1、创立的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发表了《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存在种 间和种内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 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反之则遭 淘汰。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 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 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3、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 ①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稳定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 技术的发展具备了 一定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 要(二战中的军事 需求、战后军备竞 争和发展经济的要 求)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探究】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 的危险”? 【试答】 理解: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 等问题。 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 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针对训练·强化应用落实】
命题点,达尔文被称材为料生强调物达学尔领文进域化的论牛与牛顿顿力学的共同之处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
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
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 )分属不同学科,不存在继承关系
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3.影响 (1)工业生产: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 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2)城市进程: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3)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过程 (1)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2)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电动机。
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
题干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 互联系不符
5. (与资料不同)下面是三次技术革命的进程关系图。该图反映了 解析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相比,
第三次技术革命时相关产业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而第三次技术
A.三次技术革命彰显科技的魅力 B.信息技术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第二次技术革命发展速度最快 D.三次技术革命的领域各不相同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考点提示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知识清单知识梳理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江苏高考)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
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A[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这位科学家承袭了前人的传统(培根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数学法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他创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的法则,故A项正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20世纪初提出的量子论和相对论,B项错误;创立太阳中心说理论的是哥白尼;C项错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项错误。
]2.(2019·洛阳联考)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故这种看法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项正确。
] 3.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一理论提出三大预言: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将向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
这一理论()A.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C.奠定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D.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B[A项反映的是量子力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绝对时空观,故B项正确;奠定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的是牛顿力学,故C项错误;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规律的也是牛顿力学,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高考)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
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A.经典力学的诞生B.进化论的传播C.电气革命的出现D.量子论的提出D[通过光来观测电子的运行轨迹属于微观世界的研究范畴,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经典力学、进化论、电气革命均与此无关,A、B、C三项错误。
]5.(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普朗克曾写道,“我把这整个的步骤描述成一种孤注一掷的行动……我已经和辐射与物质之间的平衡问题斗争了六年而没有得到任何成功的结果。
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中是有根本重要性的,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来找出它的一种理论诠释,不管那代价有多高”。
普朗克旨在说明量子论() A.诞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B.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C.产生了巨大的影响D.是对前人理论的突破A[材料“我把这整个的步骤描述成一种孤注一掷的行动”体现普朗克量子论诞生的偶然性,“我已经和辐射与物质之间的平衡问题斗争了六年”又说明普朗克量子论诞生的必然性,故A项正确。
]6.(2018·海南高考)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
这项成就应该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物学上否定上帝造人说,对上帝的认识上产生了划时代变化,故B项正确。
]7.(2018·天津高考)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
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B[题干提及的是塞尔维特与达尔文研究生物学时的不同命运,且“普遍”一词不妥,故A项错误;题干中16世纪塞尔维特被火刑处死,而19世纪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时教会虽激烈反对,但未对其进行人身迫害,结合教会权威遭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特别是启蒙运动的冲击,教会已经失去了原有权威可知,B项正确。
]8.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条件B.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C.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A[材料中“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是指牛顿力学体系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是指瓦特将牛顿的理论付诸实践,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这反映的是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条件,故A项正确;1765年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没有紧密结合,故D项错误。
]9.(2018·衡水一中八模)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
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
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
这说明()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B.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C[根据材料“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可知,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是在综合历史上相关优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说明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C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0.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故B项正确。
]11.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阻碍。
……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形成B.交通工具革新C.信息技术应用D.美苏冷战结束C[从材料“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可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故C项正确。
]12.(2018·濮阳一模)2000年后淘宝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但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
“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
这一变化说明互联网()A.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B.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C.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D.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品C[根据材料“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
‘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体现了淘宝网由不被多数人使用,但随着自身革新推出支付宝后,使用者增多获得认可,说明互联网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邯郸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
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
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
“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之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
——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
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
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落后。
第(2)问,存在的问题,由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得出熟练技术工人匮乏;由材料二“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得出机器制造业不成熟,生产进程缓慢;由材料二“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得出手工劳动者的抵制。
第(3)问影响应概括蒸汽机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得出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都对人类文明有着广泛的影响;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