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核能》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核能》课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核能》课程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十八章第二节《核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核能的提出”“裂变与链式反应”和“核电站”三部分构成。

学生对核能存在的认识,链式反应以及反应堆的基本原理。

等概念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讲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在之后。

请学生携带英语磁带作为实验材料,搭建模拟链式反应的“多米诺骨牌”游戏,体会链式反应的过程。

再结合自己制作的微课,深化学生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对于何能利用的利与弊,则通过学生的小型辩论赛进行呈现。

最后由教师总结升华。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

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学习,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增强热爱和平及强军强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难点: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

四、教学手段主要利用生活中容易获得的材料,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

本节课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主导作用,教学中核裂变、核聚变过程、链式反应主要是通过动画演示、视频影像观看、老师讲解和学生模拟活动完成等形式完成。

原子结构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回顾,通过图片和数据资料展示明确。

核电站、核能利用及研究发展前景等知识主要是利用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老师补充总结等方式进行。

核能和平利用和危害则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进行。

五、板书设计第2节核能一.核能二.裂变1.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1.链式反应:可控制----核反应堆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不可控制—原子弹电子(带负电)2.核能:由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8.2核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8.2核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8.2核能教案设计用案人用案日期2019年月日第课时课题核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常识性了解核能和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2.常识性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

3.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核能的发展历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点1. 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难点1. 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2. 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2. 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

教法及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量来发电的.(1) 结合课本图18—5或挂图讲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第一回路——核能→内能热交换器:把第一回路中的内能转换成第二回路中的内能第二回路——内能→电能(推动发电机发电)(2)核电站的特点①消耗的“燃料”少②成本低(3)我们的努力目标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是在1954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的,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已经运行发电了;广东大亚湾电站第一期工程也已建成,并运行发电了,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因为铀核裂变有放射性污染,因而建设核电站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非常重视,有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的核安全局,保证核能的安全应用.三、总结本课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板书设计教后札记。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2核能》教案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2核能》教案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2核能》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强他们的色彩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识别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加强孩子们的色彩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识别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和区分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卡片、玩具或物品。

2. 学具:画纸、彩笔或水彩颜料。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颜色主题,例如“颜色的魔法”。

2. 认识颜色:展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卡片、玩具或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3.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用彩笔或水彩颜料在画纸上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组合。

4. 游戏环节:组织孩子们进行颜色配对游戏,例如将红色卡片与红色物品配对。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识别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和区分颜色。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2. 孩子们是否能够正确识别红、黄、蓝三种颜色?3. 孩子们在实践环节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得到发挥?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们也参与到孩子们的颜色认知过程中。

2. 组织孩子们进行颜色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3.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注意不同颜色的存在,巩固他们对颜色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环节的设计:在实践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绘画活动。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将他们对颜色的认知转化为艺术创作。

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孩子们将他们对颜色的感知和理解运用到绘画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苏科版物理九下18.2核能导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下18.2核能导学案

18、2《核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核裂变、核聚变,知道核反应堆的作用以及核能发电的原理;2、了解核能发电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导学流程活动1、通过课前预习以及收集的资料,各小组简要介绍核能的初步概念和我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核电站有哪些。

(活动可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

最后老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简要、通俗地介绍核能的概念和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活动2、实验模拟核裂变和链式反应。

给每小组发放一盒火柴、一块玻璃板、一卷双面胶、和一段易燃棉线实验步骤:1、剪掉火柴杆,留下火柴头;2、用双面胶把火柴头粘在玻璃板上并且各火柴头之间用易燃棉线连接起来;3、点燃棉线的始端,便会看到由此引起的火柴头的链式燃烧。

活动31、组通过阅读书本核能发电的图,理解核能发电原理,并能简单描述。

2、各小组内讨论比较火力发电与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活动4、学生阅读书本核巨变内容,并与核裂变做简单比较。

(小组内完成)活动5、组织班级学生辩论,把班级分为正方(观点是:核能是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反方(观点是:核能并非是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两大组。

两组分别课前准备,准备工作由组内分工合作完成。

教师做好引导和资料支持工作。

上课时,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展示资料,争辩等方法试图说明对方。

辩论结束后,老师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撰写小论文。

18、2《核能》达标检测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其中带正电的是,不带电的是2、核能是指原子核在发生变或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将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在发生的过程中同时放出2—3个子,放出的子又轰击其它的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

3、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B、如果对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断的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

C、氢弹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核武器D、氢弹是利用重核的聚变制成的核武器4、核电站中,下列能量转换过程正确的是()A、核能——电能B、核能——内能——电能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5、现阶段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聚变B、裂变C、热核反应D、化学反应趣味物理小知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 9 ”的位置。

苏科版物理九下第18章第2节《核能》导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下第18章第2节《核能》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物理九下第18章第2节《核能》。

本节课主要介绍核能的概念、核反应的类型以及核能的利用和优点。

具体内容包括:1. 核能的概念:通过引入原子核的构成和链式反应,让学生了解核能的定义和产生过程。

2. 核反应的类型:介绍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反应类型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3. 核能的利用:介绍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能发电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4. 核能的优点:分析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的优点,如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核能的概念、核反应的类型及核能的利用,提高学生对核能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核能的概念、核反应的类型及核能的利用。

难点: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核能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核电站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利用和优点。

2. 知识讲解:(1)核能的概念:介绍原子核的构成、链式反应,让学生理解核能的定义和产生过程。

(2)核反应的类型:讲解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如核电站的核裂变反应堆。

(3)核能的利用:介绍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能发电的优势(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3. 例题讲解:分析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的优点,如减少碳排放、环境影响小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核能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核能1. 概念:原子核的链式反应2. 核反应类型:核裂变:定义、特点、应用(核电站)核聚变:定义、特点、应用3. 核能的利用:核电站、核能发电的优势和问题4. 核能的优点: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核能的概念及产生过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8.2核能 学案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8.2核能 学案设计

18.2核能教学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⒈了解核裂变、核聚变,知道核反应堆的作用及核能发电的原理;⒉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⒊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课前预习】-------- -一、核能1、原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构成的2、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构成的,其中带正电的是_____,不带电的是___。

3、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肯定有强大的___。

4、原子核内的各粒子之间还存在着强大的___——核力。

5、原子核内部存在着巨大的___力,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6、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为________和_____。

【新课教学】二、核裂变1、概念:______的原子核____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的原子核的过程叫做核裂变。

2、链式反应3、不可控制的核裂变的应用是______,可控核裂变的应用是______。

三、核裂变的和平利用——核电站1、上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_______,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_发电的电站,目前已经的核电站都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核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反应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电机等。

2、我国在不断探索核能发电,并且自行设计制造了核电站。

你能说出我国正在使用的一个核电站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核能发电相比火力发电的优点有:一是____;二是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4、核能发电的缺点: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导学案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导学案

核能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结构2、知道核能的由来及释放的方式3、了解核能的应用及利弊学习重点:核能的由来及释放的方式学习过程一、复习1、能源概念;2、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3、21世纪的能源趋势。

二、预习课文,补充完成下列各知识点的内容(一)、原子结构原子(二)、核能的由来及释放的方式1、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时,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应用2、核能释放的方式氘核与氚核在结合形成氦核和一个中子,能释放大量核能。

这一过程就是聚变。

应用:(三)、核能利用的利与弊利:;弊:。

三、课堂练习1、课本P173相关练习2、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一是使原子核(),二是使原子核()。

1938年,科学家首次用( )(选填“电子”、“中子”或“质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 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如果煤的热值为3×109J/kg,那么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至少为()J。

3、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B、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裂变原理C、核反应堆工作是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是不可控的4、下列应用中不是利用核裂变的是()A、氢弹B、原子弹C、核电站D、核潜艇5、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B、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裂变原理C、核反应堆工作是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是不可控的6、下列应用中不是利用核裂变的是()A、氢弹B、原子弹C、核电站D、核潜艇7、下列关于核电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特别适合于缺少化石能源的地区B、可以减少燃料的运输C、不需要保护措施D、消耗很小的核燃料可获得巨大的能量8.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9.现阶段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聚变B.裂变C.热核反应D.化学反应10.目前人类对核能不是和平利用的有()A.利用放射性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和裂痕B.利用核能发电C.利用放射性治疗恶性肿瘤D.制造原子弹、氢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设计:18.2核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设计:18.2核能

初中物理9年级第18章第二节《核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

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本节的学习方法应以阅读讨论为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利用核能利与弊的讨论,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2、通过了解核能的和平利用过程,认识到科学之路是艰苦的,激发学生献身于这一事业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三、教学难点: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四、讲授新课:导入:“8月6日”“8月9日”“胖子”“小男孩”“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些信息,请问你联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回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受到了美国人投掷原子弹的重创。

好,我们通过一段影片来了解一下它爆炸时的威力!(播放影片)“那谁能告诉我杀伤力那么大的原子弹,它爆炸时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有学生就回答,没有就直接进入主题)好,我相信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们会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

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核能》(板书)进行新课:今天我们分几步,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核能》。

首先是《走近核能》,“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

“原子的构造”。

恭喜你们进入下一环节第二步《对话原子核》,科学家曾经说过“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第一第二段。

)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是靠强大的(核力)结合在一起,如果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能量叫(核能)。

我们先来了解获取核能的一种方式:聚变。

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叫做热核反应。

(主要运用氢弹和太阳的能量,也是轻核聚变)。

我们再来探究获取核能的另一种方式:裂变。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过程。

这种分裂的方式我们称之为“链式反应”。

如果对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巨大能量,以致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核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结构
2、知道核能的由来及释放的方式
3、了解核能的应用及利弊
学习重点:核能的由来及释放的方式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能源概念;
2、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3、21世纪的能源趋势。

二、预习课文,补充完成下列各知识点的内容
(一)、原子结构
原子
(二)、核能的由来及释放的方式
1、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时,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
2、核能释放
的方式
氘核与氚核在结合形成氦核和一个中子,
聚变。

应用:
(三)、核能利用的利与弊
利:;弊:。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173相关练习
2、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一是使原子核(),二是使原子核()。

1938年,科学家首次用()(选填“电子”、“中子”或“质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如果煤的热值为3×109J/kg,那么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至少为()J。

3、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
B、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裂变原理
C、核反应堆工作是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D、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是不可控的
4、下列应用中不是利用核裂变的是()
A、氢弹
B、原子弹
C、核电站
D、核潜艇
5、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
B、核电站发电利用核裂变原理
C、核反应堆工作是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D、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是不可控的
6、下列应用中不是利用核裂变的是()
A、氢弹
B、原子弹
C、核电站
D、核潜艇
7、下列关于核电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特别适合于缺少化石能源的地区
B、可以减少燃料的运输
C、不需要保护措施
D、消耗很小的核燃料可获得巨大的能量
8.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9.现阶段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A.聚变B.裂变
C.热核反应D.化学反应10.目前人类对核能不是和平利用的有()A.利用放射性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和裂痕
B.利用核能发电
C.利用放射性治疗恶性肿瘤
D.制造原子弹、氢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