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汗腺等都是没有导管的腺体,称内分泌腺,其分泌物叫激素B . 在一些山区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易患侏儒症C . 人体生长的速度与生长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D . 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的代谢2. (2分)下列说法借误的是()A .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B . 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24时左右C . 大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D . 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高,于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3. (2分)如图是书上水电解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B . 一个水分子种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C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 . 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的4. (2分)某同学在煮鸡蛋汤多加了食盐,汤太“咸”了,要使汤变“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 将汤倒去一半B . 继续加热C . 向汤里再加鸡蛋D . 向汤里加盐5. (2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 . 坝的宽度B . 水的体积C . 水的深度D . 坝的高度6. (2分)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它是全国 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地形B . 经度位置C . 海陆位置D . 季风影响7. (2分)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III)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III)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共7页,3大题,39小题。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2.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屏 B、电流方向从荧屏到灯丝C、显像管内是真空的,无法通过电流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会改变3.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和四件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4.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C.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D.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
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地性B.向水性C. 向化性D.向触性6.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拨出来。
其中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压强变大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7.下列现象属于后大行为的是( )A.夜晚,飞蛾扑向屋内的灯光B.下雨前,蚂蚁排队搬家C .田野里,蜜蜂在花丛中采蜜D .听到主人呼唤,鸡跑来啄食8.王大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传出神经受损,幸运的是支配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仍然完整,那么他将(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9.下列是关于调节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海洋水可以调节昼夜温差。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神经元由()组成。
A . 细胞体和突起B . 轴突、细胞体C . 树突、细胞体D . 以上都不是2. (2分)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A . 甲状腺激素B . 胰岛素C . 生长激素D . 性激素3. (2分)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B . 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液体压强把饮料“压”进了嘴里C . 大型的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D . 潜水员在水中下潜时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 (2分)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这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
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A . 浮力增大,ρ1=ρ2B . 浮力减小,ρ1=ρ2C . 浮力不变,ρ1>ρ2D . 浮力不变,ρ1<ρ25. (2分)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 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且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克C . 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 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6. (2分)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还是饱和溶液B .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 .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结晶水D . 把溶液的溶剂蒸发掉一些一定会析出晶体7.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读数不正确的是()A . 塑料块A的体积为10厘米3B . 物体变到水的浮力为1牛C . 蒸发食盐水D . 熄灭酒精灯8. (2分)如图所示,用一个漏斗向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火焰吹气,烛焰将()A . 向左飘动B . 向右飘动C . 静止在原位置不动D . 无法确定9. (2分)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低气压区的是()A . 一般无云B . 蜻蜒飞得较高C . 空气从下往上流动D . 晴朗干燥10. (2分)我国海南省的西沙群岛气温的年较差只有6℃,而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气温的年较差高达46.7℃,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 季风B . 地形因素C . 海陆分布D . 纬度位置12. (2分)向日葵向光生长的特性,说明生物体()A . 能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B . 向光生长的特性是遗传的C . 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D . 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13. (2分)小明用如图7所示的器材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以加快水分蒸发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2 . 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A.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B.呆小症一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盆景植物弯向光照充足的窗口生长一-植物的向光性D.人的眼睛突遇强光会不自觉的闭合一激素的调节3 . 笔记本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出差旅游时常有人随身携带。
使用发现,电脑工作时会发热。
当升温到一定值时,温控开关S1自动闭合,风扇启动,加快散热从而保护电脑。
如果断开电源总开关S2,风扇M和其他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
根据上述特点,下列符合散热控温特点的是()A.B.C.D.4 . 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A.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B.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C.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D.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5 . 以下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常用方法,其中属于实验法的是A.用望远镜观察非洲狮的活动B.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触角D.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奔跑,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6 . 小柯为同学过生日,手不小心碰到点燃的蜡烛。
他的反应和感觉是()A.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B.先缩手,后形成痛觉C.缩手和形成痛觉同时发生D.通常没有一定顺序7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若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8 . 轮船从江河驶人大海后,所受的浮力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 . 有一根电阻线,要使这根电阻线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B.减少导线中的电流C.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D.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10 . 小明:“它吃妈妈的奶吗?”小亮:“不吃。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神经系统包括()。
A .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 . 脑和脊髓C . 脑神经和脊神经D . 脑和脑神经2. (2分)科学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 10 时前入睡,且睡足 9 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A . 甲状腺激素B . 胰岛素C . 生长激素D . 性激素3. (2分)如图为小宇同学发明的给鸡喂水的自动装置。
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 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 . 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 . 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 . 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4. (2分)如图所示,是由装着部分水的烧瓶做成的一种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悬浮状态时,若从胶管向瓶子中吹气,则烧瓶将会()A . 上浮,他受到的浮力增大B . 下沉,他受到的浮力减小C . 下沉,他受到的浮力不变D . 上浮,他受到的浮力不变5. (2分)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B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6. (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C . 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 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7. (2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 .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B . 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C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D . 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杯底出现了晶体8. (2分)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 . 马德堡半球实验B . 中间合拢C . 大坝上窄下宽D . 吸盘运玻璃9. (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潜心研究皆学问”.下面对厨房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 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B . 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C . 未装满热水的水瓶,一段时间后瓶塞较难打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D . 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10. (2分)“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对于下列自然现象或生物生活习性,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深水里的带鱼,捕到水面时就会死亡,是因为液体压强急剧变小B.鱼类主要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C.在月球表面,物体变得很轻,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D.对流层对流运动剧烈是因为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 . 一个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袋口扎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示数为 9N,若将塑料袋体积的 2/3 浸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于()A.0N B.2N C.6N D.3N3 . 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6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4毫升B.大于4毫升C.4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4 . 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5 . 等质量的下列各种食物营养素中,在人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脂肪6 . 对Mg和Mg2+认识不正确的是()A.Mg和Mg2+是同一种元素B.Mg和Mg2+化合价不同C.Mg比Mg2+多两个质子D.Mg比Mg2+多两个电子7 . 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发现视野黑暗,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物镜未对准通光孔B.有同学阻挡光线C.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小D.标本未放在通光孔中央8 . 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如图表所示。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甲地甜瓜植株的光合作用比乙地的强B.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C.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夜间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强D.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夜间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9 . 爷爷满头大汗的从跑步机上下来说“今天痛快,跑了2千米”,平平说:“我看您就在那里,怎么会跑了2千米呢?爷爷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跑步机的皮带B.地面C.小明D.自己10 . 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
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版)

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
每小题3分,只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答案】B【解析】【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3%,故A错误;B.水是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故B正确;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不是海洋水,故C错误;D.水循环的动力来自太阳能和重力,故D错误。
故选B2.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陶瓷、玻璃球、塑料 B.水银、矿泉水、植物油C.碳棒、硬币、大地D.铅笔芯、人体、陶瓷【答案】A【解析】【考点】绝缘体【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A.陶瓷、玻璃球和塑料都是绝缘体,故A正确;B.水银和矿泉水都是导体,故B错误;C.碳棒、硬币和大地都是导体,故C错误;D.铅笔芯和人体都是导体,故D错误。
故选A。
3.在某物质中,两种不同的粒子均匀混合在一起,这些粒子可以自由运动。
当改变某种条件后,其中一种粒子有序排列起来。
这可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过程()A.结晶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答案】A【解析】【考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哪种过程与描述的类似,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结晶前,溶质和溶剂两种粒子混合在一起,是均一、稳定的溶液,由于它们在液体中,可以自由移动。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其中的溶质会结晶出来变成固体,而固体中的粒子就是有序排列的,故A符合题意;B.溶解过程是两种不同粒子混合的过程,而没有粒子有序排列的过程,故B不合题意;C.过滤过程中,并没有两种粒子均匀混合的过程,故C不合题意;D.蒸发是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没有有序排列的过程,故D不合题意。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一组是()A . 垂体、唾液腺、甲状腺、胰腺、性腺B . 垂体、甲状腺、性腺、胰岛、唾液腺、胃腺、C . 胸腺、胰岛、辜丸、甲状腺、垂体,卵巢D . 胸腺、胰岛、肠腺、汗腺、皮质腺、肾上腺2. (2分)下列说法借误的是()A .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B . 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24时左右C . 大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D . 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高,于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3. (2分)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A .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B .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1∶2C .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 两电极均冒气泡,阴极管内气体与阳极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4. (2分)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过程中()A . 溶液的质量会减少B . 食盐的溶解度会减小C . 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D . 溶液的体积会增大5. (2分)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pa=pb=pcB . pa<pb<pcC . pa>pb>pcD . pa>pb=pc6. (2分)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B .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D .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7. (2分)如图所示,有一试管中封有部分空气,开口向下,悬浮在水中某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
每小题3分,只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2.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陶瓷、玻璃球、塑料 B.水银、矿泉水、植物油
C.碳棒、硬币、大地D.铅笔芯、人体、陶瓷
3.在某物质中,两种不同的粒子均匀混合在一起,这些粒子可以自由运动。
当改变某种条件后,其中一种粒子有序排列起来。
这可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过程()
A.结晶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4.下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
.
5.人类有很多的疾病,如①甲亢;②糖尿病;③巨人症;④呆小症;⑤侏儒症等,
在这些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组合是()
A.②④⑤B.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
6.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植物感应性的是()
A.植物的叶逐渐长大B.花生的叶片在夜晚闭合,白天展开C.植物根向水生长 D.植物茎背地生长
7.英国知名摄影师凯莱布•查兰最擅长的就是将看不见的科学原理变成艺术,他的作品《回归灯光》系列,使用水果和蔬菜为LED灯供电,让人惊叹不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光二极管是电路中的用电器 B.把水果和蔬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
C.LED灯在发光时,导线中的电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水果和蔬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
8.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
不饱和溶液浓
9.如图甲,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点,如图乙,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8V B.R2的阻值为10Ω C.R1的阻值为20Ω D.S接2时通过R2的电流为0.2A
10.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11.如图所示,魔法水母是一款受孩子喜爱的玩具。
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放入魔法水母,旋紧瓶盖,用力抓握塑料瓶,魔法水母就会往水下沉落;松开塑料瓶,它又会浮上来。
调整握塑料瓶的力度,魔法水母就可以静止悬浮在水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魔法水母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B.魔法水母下沉时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C.用力挤压矿泉水瓶时,魔法水母内的空气体积变大
D.魔法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12.汽车装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副驾驶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工作;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蜂鸣器不工作。
图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13.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等。
下述事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③研究电流时用水流作类比④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⑤通过电解水来研究水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