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3)了解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3)调查身边的植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3)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2. 教学难点:(1)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裸子植物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裸子植物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裸子植物的特征;(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裸子植物的实例,如银杏、松树等;(2)学生分析实例,了解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调查身边的裸子植物;(2)各组汇报调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裸子植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裸子植物,并记录下来;3. 思考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6. 裸子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殖特点,如花粉、种子的形成过程;(2)掌握裸子植物的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3)了解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讲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精品课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讲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精品课训练题及答案

第12讲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2.概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3.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描述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核心知识一】种子的结构1.种子的结构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有的有胚乳。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2.种子各结构的主要功能●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子叶: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胚轴:与子叶相连,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3.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种子类型不同点相同点双子叶植物种子(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营养贮藏在子叶里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营养贮藏在胚乳里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结构比较复杂。

种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保护,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孢子强,寿命也比孢子长。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会丧失生命力。

种子则不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待气候适宜时再萌发。

种子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核心知识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项目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特点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器官分化有根、茎、叶、种子,孢子叶球,无花和果实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布种类分布广泛,种类远少于被子植物最广泛,种类最多,最高等常见种类苏铁、银杏、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椰子、桃、水稻、葡萄、菊相同点都能形成种子,靠种子繁殖;都具有根、茎、叶、种子,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2.1.2.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2.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堂练习 解析: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 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银杏树又叫白果树,银杏是 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通常提到的“白果” 是银杏树的种子。故选D。
课堂练习 2.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成功研发水稻旱地种 植新技术,实现“水稻上山”,是为乡村振兴做出的科技创新。水稻 在植物分类中属于( D ) A.裸子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木质鳞片 种子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裸子植物(重点) 2.常见的裸子植物
水杉
银杏
红豆杉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重点) 3.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 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所以,裸子植物 可以长得很高大,也能在干旱和土壤 贫瘠的地方生长。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被子植物(重点) 1.主要特征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果皮 + 种子 = 果实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被子植物(重点) 2.常见的被子植物
猕猴桃
荔枝
水稻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被子植物(重点) 3.被子植物在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原因 (1)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 质的运输能够畅通无阻。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被子植物(重点) 3.被子植物在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原因
苍耳、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 毛或钩刺,可以粘在或钩在动 物身上被带到远方。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被子植物(重点) 4.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提供食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2)观赏:家里养的花、 公园里草坪上的草,大多是 被子植物。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被子植物(重点) 4.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提供工业原料:制造汽车轮胎的原料就来自一 种被子植物——橡胶树。 (4)提供药材:如人参、枸杞、 黄连、甘草、车前草等。

裸子植物教案-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裸子植物教案-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裸子植物》教案◆教材分析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

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说出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教学难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图片。

左图是黄山的迎客松,想一想,为什么松树能生长在如此干旱、贫瘠的土壤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打开课件第2页。

【讲授新课】一、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

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实,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

《植物学》第六章裸子植物

《植物学》第六章裸子植物

三、形成球花 裸子植物的孢子叶大多聚生成球果状, 称孢子叶球或球花。 1.小孢子叶球:雄球花,由小孢子叶聚生而 成,每个小孢子叶下面生有小孢子囊(花 粉囊),内有多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 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单核花粉粒),由小 孢子发育成雄配子(成熟花粉粒)。 2.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大孢子叶常变态为 珠鳞、珠领、珠托、套被和羽状大孢子叶。
大孢子叶球 小孢子叶球
③圆柏属 (Sabina): 叶有鳞形和刺 形两种。球果 成熟时种鳞愈 合。常见种: 圆柏(S. chinensis)。
龙柏(S.
chinensis var. kaizuca):
全部为鳞形叶, 枝条常扭曲上 升。
④刺柏属 (Juniperus): 叶刺形,3叶轮 生;常见种: 刺柏,我国特 产。河北省分 布有杜松(J. rigida )
四、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1.雄配子体:成熟花粉粒 多数种类的雄配子体由4个细胞组成: 营养细胞(原叶细胞):2个 生殖细胞:1个 管细胞:1个 2.雌配子体:大多具颈卵器 颈卵器位于雌配子体的近珠孔端(2至多个), 其结构相对于蕨类植物更加退化。 3.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的能力,完全寄生在孢子 体上。
(2)代表植物 ①杉木属 (Cunninghamia) 常绿乔木;叶条 状披针形,螺旋 状着生;种鳞具 2~3粒种子,种 子两侧具翅。如 杉木(C. lanceolata)
小孢子叶球
大孢子叶球
小孢子囊
②水杉属 (Metasrquoia) 落叶乔木;条形叶 交互对生,基部扭 转排成2列,冬季 与侧生小枝一同脱 落;小孢子叶、珠 鳞各自交互对生; 种子5~9枚。我国 特有的稀有珍贵的 孑遗植物。
由以上特征可以看出: (1)裸子植物的孢子体有了进一步的组 织分化,具有发达的根系和维管组织; (2)产生种子; (3)形成花粉管,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 水的限制; 所以,裸子植物能更好地适应陆生 环境,这在植物进化史上可以说是一个 新的里程碑。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裸子植物资源现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裸子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作业布置要注重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信心。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生态价值等。
2.强调裸子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裸子植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裸子植物种类,要求学生观察裸子植物的特征,并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裸子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正处于形成阶段。通过学习裸子植物,有助于培养他们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裸子植物的特征、分类及生态价值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学生需掌握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了解裸子植物的独特结构和生命周期。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裸子植物分类的理解,以及种子结构、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植物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分为种子植物(有性繁殖)和孢子植物(无性繁殖)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

1)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特征:既有根、茎、叶(营养器官),又有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代表植物:水果:苹果、西瓜、桃子、李子、橘等。

蔬菜:豌豆、青菜、萝卜、黄瓜、南瓜、葫芦、油菜、蚕豆、黄豆、大豆。

花:郁金香、睡莲、玫瑰、白玉兰、梅花、桂花。

树木:樟树、梧桐等。

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没有果皮包被特征:有根、茎、叶、花和种子、无果实,大多数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代表植物(松柏杉):松树、杉树、银杏(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铁树、侧柏……三、孢子植物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是靠孢子繁殖后代。

其包括:藻类、苔藓类、蕨类1)藻类植物:特征: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种类众多(约2万种),地球90%的光合作用由它们来完成。

繁殖方式:分裂、孢子。

代表植物: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硅藻,水绵,海带,紫菜(藻黄素含量多)。

生活环境:水中,池塘和海洋中,少数在潮湿的地面上。

2)苔藓植物:特征:没有根,有小的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

生活环境: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

3)厥类植物:特征:有真正的根、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满江红,卷柏等。

生活环境:树林、田野、河流或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

四、生物的分类等级自然界中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种类大约有50多万种。

生物分类等级7个由高到低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等级越大,相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小,相同点越多。

例如:人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桃、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李属,桃种总结:典型例题:1、下列各种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苏铁B、小麦C、桫椤D、海带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不同的特征是()A、被子植物受精结果,裸子植物受精后不结果B、裸子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地方,而被子植物却不能C、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被子植物则不发达D、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3、下列植物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是()A、葫芦藓B、紫菜C、仙人掌D、莲4、下列哪一种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A、苹果B、豌豆C、红松D、黄瓜5、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6、有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背面有孢子囊,据此我们推测它属于()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7、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8、下列植物中靠孢子繁殖的是()A、香蕉B、柳树C、地钱D、苏铁9、下列各种食物中我们吃的不是果实是的是()A、玉米B、花生C、土豆D、草霉10、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B、无子西瓜不是种子植物C、香蕉中没有种子,但它是种子植物D、柳絮中含有种子11、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叫___植物,它包括____植物和____植物。

生物初中七年级常见植物类别

生物初中七年级常见植物类别

生物初中七年级常见植物类别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以其各具特色的外貌和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在生物学的学习中,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关于植物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类别,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吧!一、种子植物类别种子植物是指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和结构。

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1.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又称为裸子子叶植物,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松树、杉树和银杏等。

裸子植物的特点是种子没有包在果实中,而是裸露在母体的种子鳞片上。

松树、杉树等裸子植物多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

2.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最为广泛的一类,包括了大部分我们所熟知的植物。

它们的种子包裹在果实内,具有更好的保护和传播性。

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

单子叶植物叶片上只有一片叶脉,并且多为长条状或剑形。

例如玉米、稻子、麦子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

这些植物一般生长迅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农业学意义。

双子叶植物叶片上有多个叶脉呈网状分布,形状、大小和结构各异。

双子叶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了花卉、果树、观赏植物等。

例如玫瑰花、苹果树、杏树等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生态环境中,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二、藻类藻类是属于植物界的一类生物,它们主要生活在水中,包括淡水、海洋和湿地等环境中。

藻类分为浮游藻、附着藻和苔藓等几大类别。

1.浮游藻浮游藻是在水中自由漂浮的藻类,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常见的浮游藻有硅藻、钙藻和红藻等。

浮游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具有重要的食物链关系。

2.附着藻附着藻是在水体底部或其他物体表面附着生长的一类藻类。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水蕨和盘藻等。

附着藻对水体的净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3.苔藓苔藓是一类原始的低等植物,主要生活在湿地和石头上。

它们普遍生长在湿度较高、光线较弱的环境中,是初级植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

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

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

要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裸子植物大多数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体上有哪些结构适应干旱环境。

关于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以及裸露的种子,教师要通过实物、示意图或挂图等进行说明。

3、关于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条件,组织学生了解当地裸子植物的种类,并收集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图片资料,举办专题科学壁报。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

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

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裸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业: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裸子植物
一、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1、生长环境:干旱的陆地
2、形态结构:高大乔木,根系发达,叶针状,种子有翅
二、其他的裸子植物:
杉、侧柏、银杏等
三、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根、茎、叶都很发达。

2、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及其经济意义: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减轻噪声、提供木材、医用等
探究活动
校园植物的调查
实验目的:
调查、识别校园内树木和花卉的种类,并向学校有关领导提出绿化、美化校园的合理建议。

实验类型:学生课外实验
材料用品:
枝剪、小铲、小刀、放大镜、标本夹、吸水纸、容器(如采集箱、瓶、塑料袋)、标签、笔记本、米尺。

实验准备:先把校园划成若干块,每块选举一位同学做调查组长,准备好必要的工具。

方法步骤:
1、采集。

根据先乔木,次灌木,再草本,最后是地被植物层的次序采集植物。

(1)采集木本植物应尽量用枝剪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无论是否当场识别,都要在枝条上挂好载有采集地点和编号的标签。

测量出灌木和乔木的覆盖面积。

想想为什么要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为什么要当场挂好标签?
(2)连根挖起草本植物(最好带有花和果实),拍去泥土,挂上标签,放入采集箱。

如草本植物已成片,要测量其面积。

(3)采集苔藓类的地被植物层应带孢蒴,放入采集箱,成片的也应测量其面积。

请说说为什么要测量植物覆盖的面积?
此类采集工作记录时,遍地可见的记录为“极多”,50%以上为“很多”,25%以上为“较多”,5~25%为“常见”,1~5%为“较少”,1%以下为“极少”,个别出现并难以计数的为“偶见”,很难发现的为“罕见”。

2、分类。

迅速压制、认真整理和鉴定采集到的标本。

可根据植物的茎、叶、花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挖根)识别植物,再根据植物体的其它特征如颜色、气味、毛、刺、液体、腺点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先分出大的门类,然后再分科,根据科内特征,查科属检索表鉴定科名。

详细记录原始材料。

实验结果:
给所有植物挂上学名表,然后再填好下面调查结果表。

把所有植物分类统计汇总,并向学校领导提出你认为正确的建议。

举例:
人们主要根据花、果实和种子分类,因此必须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

调查时挂好标签,以避免遗忘。

测量植物覆盖面积为的是统计植物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