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典型例题分析
公务员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案例分析

公务员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案例分析一、引言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其选拔与任用的重要环节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公务员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二、案例背景在某省A市的公务员选拔中,对于申请岗位的考生进行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该测试通过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了行政业务知识考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与谈判技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三、行政业务知识考察行政业务知识考察是公务员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该案例中,考试内容涵盖了相关法律法规、行政程序和政策文件等,要求考生能够熟悉并运用这些知识。
考试采用了多种形式,如选择题、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以全面考察考生的行政业务素养。
四、组织协调能力在行政职业中,组织协调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能力之一。
通过案例分析,考官可以评估考生在组织和协调工作中的实际能力。
具体的考题可以模拟实际工作中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合理安排资源、解决冲突和协调各方利益,以考察其组织协调能力的表现。
五、沟通与谈判技巧公务员工作中经常需要与各方沟通与协商,考察沟通与谈判技巧能够反映考生在行政职业中的交际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面试环节中,考官可以通过提问和情境模拟等方式,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考生还需要展示出良好的沟通与谈判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引导和妥协等能力的运用。
六、案例分析结果与评价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评价考生的能力。
在该案例中,根据考生在行政业务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与谈判技巧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估后判断出适合岗位的合格人选。
七、结论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公务员选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行政业务知识考察、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与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测试,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为选择优秀的公务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八、建议与展望在今后的公务员选拔中,应继续强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测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例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1〜5题。
截止2008年5月30日,郑州棉花期货上市四年累计成交已达4120万余手,共计2 亿多吨。
棉花期货作为中国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后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个期货新品种,当时被视为我国期货市场步入稳步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年来,市场流动性逐步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加。
截止5 月30 日,累计成交棉花期货合约4120万手(折合2亿多吨),成交金额29SO9亿元,共实现交割35万多吨,持仓量9 万多手。
据悉,棉花期货的推出和平稳运行,吸引了河南、湖北、山东、河北和新疆等棉花主产省、区的涉棉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套保的企业数量2004 年1 0月份仅有7家,到2007年底,在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开户的涉棉企业已达6000 余家。
湖北一些加工、贸易企业的期货套保交易量已是企业经营量的10 倍,期现套利量占到了企业经营量的50%。
对此,郑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其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市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国内棉价的重要参照指标,美国全球棉花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乔尼根称赞中国的“棉花期货是成功的”。
1.每一手棉花期货有()A.2 吨B.3 吨C.5 吨D.10 吨2.棉花期货是于哪一年上市在哪个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2004 年郑州商品交易所B.2005 年上海期货交易所C.2004 年大连商品交易所D.2005 年郑州商品交易所3.棉花期货自上市以来到2008年5月30日持仓量共有()A.9 万多吨B.35 万多吨C.45万多吨D.55万多吨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后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个期货新品种就是棉花期货B .棉花期货自上市以来到2008年5月30日成交金额共有29509亿元C.棉花期货自上市以来到2008年5月30日共实现交割35万多吨D.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国内棉价的最重要的参照指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典型例题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典型例题分析1. 2,12,14,26,( ) A.30 B.25 C.50 D.40 【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来该数列的增幅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排除是等差数列的可能性。
这时候可以发现到前两个数字之和等于后一个数字,这样可以发现正确答案为D。
2. 1,4,9,25,( ) A.125 B.144 C.169 D.256 【答案】D【解析】首先观察数列特点,该数列即不是递增也不是递减的,那么可以排除等差或者等比组合类型。
再注意到从第三项开始后一项总是等于前两项之差的平方。
那么可以知道答案为D。
3. -1,10,25,66,123,( ) A.165 B.193 C.218 D.239 【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数列为递增数列,切增幅和立方数列很接近。
那么跟立方数列1,8,27,64,125,216比较可以发现,只是在此数列基础上偶数项加2而奇数项减2而已。
那么依次可以知道答案应当为216基础上加2,即答案为218。
4. 1,5,17,41,81,( ) A.160 B.128 C.136 D.141 【答案】D【解析】首先观察数列特点,这个数列的增幅接近等差数列。
那么首先考虑作差得出的新数列:4,12,24,40,(60)。
要想得到原数列所缺项,首先要确定新数列的所缺项。
这个新数列又显然是很接近等差数列的。
那么再次作差得到新数列:8,12,16,(20)。
那么按此推回去则可以得到答案为D。
5. 1,3,11,31,( ) A.69 B.74 C.60 D.70 【答案】A【解析】首先观察数列,可以发现数列增幅比较大,但是又不是立方数列变式。
这时候可以考虑先作差:2,8,20,()。
那么这个新数列的特点也是接近于等差数列的,再次考虑作差:6,12,( )。
这时候可以发现所缺项可以为18。
那么这样的话则可以推出原数列所缺项为69。
而答案中正好有该选项。
从而答案为A。
2024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题目综合解析

2024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题目综合解析公务员考试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候选人的行政能力。
行政能力测验是考察候选人在管理和组织、决策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这一部分内容,本文将对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题目进行综合解析。
一、管理和组织能力公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高效地协调资源和人力,完成各项任务。
以下是一道历年题目,我们一起来分析解答。
题目:某部门需要组织一次培训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
请结合管理和组织能力,给出一个完整的会议组织方案。
解析:为了高效组织这次培训会议,首先需要明确会议的目标和内容,然后确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在确定时间时,考虑到与工作的协调性,最好选择在非工作日或业余时间。
会议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到参会人数和场地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接下来,需要确定会议的参会人员并组织好参会名单,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参加。
对于无法亲临会议的人员,可以考虑使用视频会议等方式参与。
在确定会议内容时,应该结合培训需要和参会人员的需求,合理安排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可以邀请专家或相关领导进行授课,也可以组织参会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需要制定会议议程和时间安排,确保会议的流程清晰、有序。
会议结束后,还应该及时整理会议记录、总结和评估会议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决策分析能力公务员在工作中需要频繁进行决策,并能够准确分析问题、合理把握情势。
以下是一道历年题目,我们一起来分析解答。
题目:某市民政局接到一封市民关于道路交通状况的投诉信,称某路段存在停车问题严重、交通拥堵等情况。
请结合决策分析能力,给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解析:针对该投诉信中所提到的道路交通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
首先,可以派遣工作人员前往该路段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交通情况的观察。
同时,可以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如交通量、车辆流动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交通状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型分析与例题

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题解题技巧讲解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
其阅读量很少,少到每道题还不到30个字,因为题干和选项都是由词语组成。
因此,大部分考生往往也只会花不到5分钟的时间来做类比推理题。
但是要想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还是得需要一些小技巧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根据题干出现的词项个数及考查方式,将类比推理题分为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三类进行讲解。
一、两词型(一)题型简介两词型是指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的题目,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干中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题干词项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
基本形式为:A∶B(其中A、B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词项)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只在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少数地方公务员考试出现过,其形式为:A 对于B 相当于()对于()(二)解题要点1.当题干两个词项之间无关系时,可通过纵向对比,看是否存在关系;2.当题干两个词项有关系但关系不明显时,可通过引入新的词语,使用遣词造句法在两者间建立联系,从而更直观地表示出题干的词项间关系。
例题:树根:根雕A.陶土:瓷器B.纸张:剪纸C.水泥:砚台D.竹子:竹排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
根雕是树根经雕刻而得到的艺术品,剪纸是纸张经剪裁而得到的艺术品。
A项在陶土烧制成瓷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根雕和剪纸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二、三词型三词型是指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三个词项,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干中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题干词项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
其基本形式为:A∶B∶C(其中A、B、C为一般有着某种关系的三个词项)三词型解题要点与两词型类似,但由于词项数量较多,因此词项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考生在解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三个词之间的关系。
例题:刀:屠夫:肉A.相机:记者:摄影B.剪刀:裁缝:布料C.粉笔:老师:黑板D.法律:法官:犯人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
屠夫用刀切肉,裁缝用剪刀剪布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含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含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含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行政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考核考生在行政职能方面的能力素质,如分析问题、协调能力、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真题,并提供相应答案解析。
一、题目: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一份工作报告。
背景:根据上级要求,就某计划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撰写工作报告。
内容要求: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及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信息:1. 项目背景:某城市市容提升计划,目标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2. 项目目标:改善街道景观、绿化公园、亮化设施等。
3. 实施工作:前期调研、规划设计、项目招标、实施监督。
4. 工作亮点:市区人民满意度提高,城市形象得到改善。
5. 工作问题:进度滞后,沟通不畅,资金不足等。
二、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针对某计划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总结,特撰写此份工作报告,供您参考。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该计划项目是为了提高我市的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改善街道景观、绿化公园、亮化设施等,进而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实施工作情况1. 前期调研:我们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多次实地调研,了解了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2. 规划设计:与市政规划部门紧密合作,制定了科学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3. 项目招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取公开、公正的招标程序,确保各项工程合同的合理性。
4. 实施监督: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加强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把控。
三、工作亮点及成效经过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取得了以下几个亮点和成效:1. 市区人民满意度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得到了普遍好评。
2. 城市形象改善:街道整洁、公园绿化成效显著,城市的美好形象展现给了市民和外来游客。
3. 提高就业机会: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卷题目及答案分析

202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理解与表达(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一、听力理解(共20题)。
做答时间为20分钟。
仔细听录音,回答1~20题。
注意,选择一个与所提规定最相符合的答案。
1~20题(略)二、阅读理解(共15题)。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规定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毕陈述。
注意:答案也许是完毕对所给文字重要意思的提纲,也也许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规定,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规定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21.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考和分辨。
“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方无原由的事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方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C.仿佛洞穴中的风同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D.仿佛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2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百岁老人袁晓园说:长寿其实没有任何秘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顺其自然到百年,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英国哲学家罗素活了98岁,历来也不认为长寿有什么秘诀,主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切顺其自然。
人体的差异性很大,健康虽有一定之规,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
对划横线的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
A.作者完全批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B.作者有保存地批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C.作者不批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D.作者批评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23.在光滑的冰面上开车是不容易的,可是我在北极见到的芬兰司机,在冰道上开车的时速和在柏油马路上同样快。
为了保障安全,这里的汽车都备有两套轮子,一套是夏季用的普通轮子,一套是合用于冰面的带钉子的轮子。
公路上的另一奇景是白天行驶的车辆都开着灯,据说这样事故发生率比较低。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北极见闻 B.北极气温 C.行车规则 D.行车怪异24.尽管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意大利文化部门还是决定用蒸馏水清洗米开朗其罗的旷世杰作——《大卫》雕像。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分析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词填空:(共10题,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例题: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和支持。
A. 尊重 B。
肯定 C。
表彰 D。
重视解答:用“肯定"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故应选B。
请开始答题:1. 在东京举行的2007年国际机器人展览上,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安川公司开发的机器人______超群,具有击鼓的技能。
A. 本事B. 本领 C。
技巧 D. 技能2。
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______那位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A. 问讯 B。
讯问 C. 诘责 D。
询问3。
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______,不能随心所欲。
A. 标的 B。
准则 C. 标准 D。
准绳4。
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______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胜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 营造 B。
建造 C. 建筑 D. 建设5. 他______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一个星期没有离开过设计室,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A. 沉溺B. 沉沦 C。
沉陷 D. 沉浸6。
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______群众舆论。
A。
把持 B。
控制 C. 掌握 D。
操纵7。
8。
9.10。
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收获的的伟大______,看上去难以掌握,其实______无处不在。
A. 冒险机遇 B。
历程惊险C。
历险机会 D。
奇迹刺激二、语句表达:(共10题,要求你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有关语句作出判断)例题: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
阅读理解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B。
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C。
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D。
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解答:从给出的四句话来看,只有A没有语病.请开始答题:11。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无语病的一句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典型例题分析1. 2,12,14,26,( ) A.30 B.25 C.50 D.40 【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来该数列的增幅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排除是等差数列的可能性。
这时候可以发现到前两个数字之和等于后一个数字,这样可以发现正确答案为D。
2. 1,4,9,25,( ) A.125 B.144 C.169 D.256 【答案】D【解析】首先观察数列特点,该数列即不是递增也不是递减的,那么可以排除等差或者等比组合类型。
再注意到从第三项开始后一项总是等于前两项之差的平方。
那么可以知道答案为D。
3. -1,10,25,66,123,( ) A.165 B.193 C.218 D.239 【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数列为递增数列,切增幅和立方数列很接近。
那么跟立方数列1,8,27,64,125,216比较可以发现,只是在此数列基础上偶数项加2而奇数项减2而已。
那么依次可以知道答案应当为216基础上加2,即答案为218。
4. 1,5,17,41,81,( ) A.160 B.128 C.136 D.141 【答案】D【解析】首先观察数列特点,这个数列的增幅接近等差数列。
那么首先考虑作差得出的新数列:4,12,24,40,(60)。
要想得到原数列所缺项,首先要确定新数列的所缺项。
这个新数列又显然是很接近等差数列的。
那么再次作差得到新数列:8,12,16,(20)。
那么按此推回去则可以得到答案为D。
5. 1,3,11,31,( ) A.69 B.74 C.60 D.70 【答案】A【解析】首先观察数列,可以发现数列增幅比较大,但是又不是立方数列变式。
这时候可以考虑先作差:2,8,20,()。
那么这个新数列的特点也是接近于等差数列的,再次考虑作差:6,12,( )。
这时候可以发现所缺项可以为18。
那么这样的话则可以推出原数列所缺项为69。
而答案中正好有该选项。
从而答案为A。
6. 102,96,108,84,132,( ) A.36 B.64 C.70 D.72 【答案】A【解析】首先该数列看起来是一个“大,小,大,小,大”这样一个变化规律,然后我们看它各项差值(后项减前项)分别为:-6,12,-24,48,()。
那么我们先不看差值之间的“正负号”,但从数字上来看,它的差值是呈2倍数递增的,故我们可以直接推测()应该是48的两倍,即96。
而正负号是呈现“相隔变化”的规律,()这个数旁边已经是负号(即48),故我们推测()内应该是负号(即应该是-96)。
故()=132-96=36。
正确答案选A。
7. 1,32,81,64,25,( ),1 A.5 B.6 C.10 D.12 【答案】B【解析】首先该数列看起来是一个“中间大,两边小”这样一个变化规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猜想:(1)1=1×1(其实,这里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好想的);(2)32=4×8(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四八三十二);推敲一:我们再思考一下,8里面也有4的元素,即8=4×2;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32=4×(4×2)。
推敲二:我们又发现4和2之间也可以变为“同一”,即4=2×2;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32=(2×2)×(2×2×2)(即32是2的5次方)。
(3)81=9×9(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九九八十一);推敲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81是9的平方,而9是谁的平方呢?9是3的平方。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81=(3×3)×(3×3)(即81是3的4次方)。
(4)64=8×8(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八八六十四);推敲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64是8的平方,而8呢?8可以变为8=2×4。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64=(4×2)×(4×2)。
推敲二:这里我们发现,2和2可以合并为4,使64变为4的3次方。
所以我们进一步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64=4×4×4(即64是4的3次方)。
(5)25(对于这个数字,我们只能想到五五二十五);所以我们发现数字25可以变化为:25=5×5(即25是5的2次方);好了,推敲到这里,请大家把数字一起放出来比较一下:1推敲:(即1是1的6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32=(2×2)×(2×2×2)(即32是2的5次方)81=(3×3)×(3×3)(即81是3的4次方)64=4×4×4(即64是4的3次方) 25=5×5(即25是5的2次方)(?)推敲:(即?是6的1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1推敲:(即1是7的0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例题】3,7,16,107,() A.1707 B.1704 C.1086 D.1072【解析】从选项来看,很明显是这是一个中等程度变化的数列,很有可能是则很可能“相乘”规律的数列,而从比值上来看估计是“前项”乘上“后项”,我们先做一个假设,把数字“前项”乘上“后项”后的结果列出来,看一下变化情况:推敲一:第一个数(3)乘上第二个数(7)是21,比第三个数(16)大,差值是5推敲二:第二个数(7)乘上第三个数(16)是112,比第四个数(107)大,差值是5 推敲三:第三个数(16)乘上第四个数(107)是1712,比第五个数(?)大,差值是?分析到这里,或许规律已经出来,关键点还是差值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推敲一”和“推敲二”中的“差值”是相等的,都是5,我们可以推测“推敲三”中的“差值”也应该是5。
故逆向推敲第五个数(?)应该是(16×107)-5=1707。
8. 256,269,286,302,() A.254 B.307 C.294 D.316 【答案】B【解析】2+5+6=13;256+13=269;2+6+9=17;269+17=286;2+8+6=16;286+16=302;302 +3+2=307。
9. 72,36,24,18,( ) A.12 B.16 C.14.4 D.16.4 【答案】C【解析】(方法一)相邻两项相除,72,36,24,18;72/36、36/24、24/18,2/1、3/2、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选C。
(方法二)6×12=72,6×6=36,6×4=24,6×3 =18,6×X。
现在转化为求X。
12,6,4,3,X12/6,6/4,4/3,3/X化简得2/1,3/2,4/3,3/X,注意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
可解得:X=12/5;再用6×12/5=14.4。
10. -2/5,1/5,-8/750,()。
A.11/375B.9/375C.7/375D.8/375 【答案】A【解析】-2/5,1/5,-8/750,11/375=>4/(-10),1/5,8/(-750),11/375=>分子4、1、8、11=>头尾相减=>7、7分母-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
所以答案为A。
11. 16,8,8,12,24,60,( ) A.90 B. 120 C. 180 D.240 【答案】C【解析】后项÷前项,得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
12. 2,3,6,9,17,() A.18 B.23 C.36 D.45 【答案】B【解析】6+9=15=3×5;3+17=20=4×5。
那么2+?=5×5=25。
所以?=23。
即正确答案为B一、九年国考幂数列真题汇总:1. 1,8,9,4,( ),1/6 (2000年第25题) A. 3B. 2C. 1D. 1/32. 0,9,26,65,124,( ) (2001年第45题) A.186B.215C.216D.2173. 1,4,27,( ),3125 (2003年A卷第3题) A. 70 B. 184 C. 256 D. 3514. 1,2,6,15,31,( ) (2003年B卷第4题) A. 53 B. 56 C. 62 D. 875. 1,4,16,49,121,( ) (2005年一卷第31题) A.256B.225C.196D.1696. 2,3,10,15,26,( ) (2005年一卷第32题) A.29B.32C.35D.377. 1,10,31,70,133,( ) (2005年一卷第33题) A.136B.186C.226D.2568. 1,2,3,7,46,( ) (2005年一卷第34题) A.2109B.1289C.322D.1479. 27,16,5,( ),1/7 (2005年二卷第26题) A.16B.1C.0D.210. 1,0,-1,-2,( ) (2005年二卷第29题) A.-8B.-9C.-4D.311. 1,32,81,64,25,( ),1 (2006年一卷第32题) A.5 B.6 C.10 D.1212.-2,-8,0,64,( ) (2006年一卷第33题) A.-64 B.128 C.156 D.25013.2,3,13,175,( ) (2006年一卷第34题) A.30625 B.30651 C.30759D.3095214——16 同2006年(一卷)17. 1,3,4,1,9,( ) (2007年第42题) A.5 B.11 C.14 D.6418. 0,9,26,65,124,( ) (2007年第43题) A.165 B.193 C.217 D.23919.0,2,10,30,( ) (2007年第45题) A.68 B.74 C.60 D.7020. 67,54,46,35,29,( ) (2008年第44题) A. 13 B. 15 C. 18 D. 2021. 14,20,54,76,( ) (2008年第45题) A. 104 B. 116 C. 126 D. 144三、九年国考幂数列真题详解:1. C。
通过分析得知:1是1的4次方,8是2的3次方,9是3的2次方,4是4的1次方,由此推知,空缺项应为5的0次方即1,且6的-1次方为1/6,符合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