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读后感3000字
《她力量》读后感2篇

《她力量》读后感2篇自进入缘来有爱读书会后,陆陆续续读了一些身心灵方面的书,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比较了一下,发现西方在身心灵方面的探索很深入,注重关注人的内心。
接触到的美国身心灵的著作有《当下的力量》、《启动心的力量》、《少有人走的路》,每一本都有能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思想观点。
《她力量》又是一本力作,作者塔拉·莫尔:女性领导力研究专家,PLAYINGBIG女性领导力课程创始人。
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
十五年来致力于通过卓有成效的课程,帮助女性认识并清除展现自我、实现更大作为的障碍,使女性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禀赋和才华,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作者写这本书是源于她的失望,也是源于她的希望。
为什么失望?很多杰出的女性不敢大胆作为。
为什么又希望?如果女性更多地参与创造,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作者以自己的故事,结合身边听到的看到的案例,发现每一个女性都存在过自我低估、自我怀疑、被外界批评的声音所困扰,不敢梦想,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敢大胆作为追求自己的梦想。
如何才能使女性活得更自信,更美好,更出色?本书有详细实用的工具。
个人认为也适用于男性,所以在举例时有男性的故事。
本书核心关键词是大胆作为,大胆作为贯穿全书,成为一条主线。
为什么要大胆作为?如何做到大胆作为?如何做到才是根本。
作者从用了九个章节来探索——要学会管理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内心导师,摆脱批评与赞美的束缚,改变“好学生”的习惯,理性应对心中的恐惧,洞悉逃避的本质,停止自我贬低的表达方式,立刻行动即是飞跃,寻找有内驱力的使命。
本书特别吸引我的几个关键词:大胆作为、自我批评、心灵导师、白板策划、交叉培训师、畏惧与恐慌、飞跃。
作者的父母了不起,不是心理资询师,是普通人,他们认为理解自己和他人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
作者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鼓励她学习各个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学和精神世界,包括东方的和西方的,并且鼓励她把这些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中。
《她力量》读后感1000字

《她力量》读后感1000字这是一本超现代的关于身心灵方面的书籍。
作者是当今美国的高材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在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
这本书是她在怀孕期间写的,也是对她自己过去15年从事女性影响力培训方面工作的心得总结。
目前这类有关身心灵方面培训的书籍特别新潮,国内国外都很多,也都很符合人们的口味。
也许是当前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自我追求,自我提升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所致。
这类书籍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一种贴近时代生活的实例,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语言,来演绎我们曾经书本上学到的大道理。
看这类书籍,主要是临摹她的实操性,指导自己训练,让自己从知道到做到。
西方学者,特别注重通过某一个渠道来引导我们达到某个目的,她将渠道研究透,在渠道中遇到各种可能的应对措施研究透,所以比较实用,比较落地。
一、自我批评,中国文化的理解是正面的。
自我批评说明这个人谦虚、谨慎;而作者从西方文化中,表达出自我批评有其局限性,会压抑自己的自信心,会让自己过多关注过去的不足而减少自己拓展未来的勇气。
二、书中讲的内心导师,就是我们平时说未来的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现实中的我,一个心中理想的那个我。
核心要义就是鼓励我们要向前看,向未来看,而不是流连于过去的自己。
以积极的心态看未来,内心就平和喜悦很多。
当自己习惯以未来的自己来处理当下的事情,就不在乎人家的批评及赞美了。
所有“做大事”的人,其行为肯定不容易被常人理解,招致批评是正常的。
如果你过于在乎别人的赞美,或者以“好学生”来要求自己,那么很容易落入世俗的圈套。
因而容易失去自我。
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她力量》的中心点就是:女性要大胆作为。
作者讲到了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因社会分工、性别特征、文化观念等各种原因,造成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别。
如果放到一个更高层面来讲,这本书讲述的对象也适用社会中很多男性朋友。
这可能不应该以性别来区分,而应该以性格类别来区分。
胆小惧怕,不自信。
樊登他人的力量读后感心得

樊登他人的力量读后感心得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沉浸于自我的世界,努力追求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然而,樊登的《他人的力量》一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未曾被充分重视的角落,让我深刻领悟到他人在我们人生旅途中所发挥的巨大力量。
书中开篇就指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他人的连接。
但并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能给予我们积极的影响,人际关系实际上分为四种层次。
第一种是孤立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往往独自承受一切,不愿与他人分享,认为依靠自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然而,长期的孤立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大,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第二种是坏的连接关系,比如那些总是批评、贬低我们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会感到自己总是不够好,自信心受挫。
第三种是看似美好的连接关系,表面上和谐,但实际上缺乏深度和真诚,无法带来真正的成长。
而第四种,才是真正能给我们带来支持和成长的关系,即能够相互理解、信任、鼓励,彼此成就的关系。
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我也曾陷入过孤立的状态。
在面对工作上的挫折时,我选择独自默默承受,不愿向同事或朋友倾诉。
结果,压力在心中不断累积,让我感到越来越疲惫和无助。
后来,当我试着敞开心扉,与一位知心朋友交流时,我才发现,原来他人的建议和鼓励能给我带来如此大的力量和勇气,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中还提到,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我们的大脑发育。
当我们处于积极的人际关系中时,大脑会分泌出更多的有益化学物质,如催产素、多巴胺等,这些物质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让我想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中,大家相互交流、启发,往往能够产生出更多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而那些独自工作、与他人缺乏交流的人,可能会陷入思维的局限,难以取得突破。
同时,他人的力量还能帮助我们克服弱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身边的人能够以不同的视角看到我们的问题,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比如,我在公众演讲方面一直存在恐惧和紧张的问题。
《A力量》读后感

?在读本书中,我学到如何在同情心、品格建造和持久性上做好孩子的好榜样。
我发现了做 1 个英雄原来其实不难,而且还充满乐趣和成绩感,还能帮助我和我的学生们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这是 1 本有关教育的书,这方面的书我也看了很多,但历来没有哪本书象它 1 样,对我具有如此大的现实指点意义。
如果不看这本书,我 1 直认为自己在接纳和赞美关爱学生方面做得很好,原来,却是只知其 1 不知其 2,工作都做在表面上了。
真实的接纳,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是有条件的。
绝不能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给出的爱,是要以他们的可爱为基础。
只有做到了对孩子真实的接纳,才能建立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赞美,则能加添孩子的自。
我过去做到了赞美,却没有做到接纳基础上的赞美。
接纳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它培养了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更加愿意敞开自己,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更多的信任。
1 次我到书店中找教育书籍看到了这本书《6A 的气力》,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觉得项某是有希望的。
那不但是由于我感觉他挺聪明,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他需要有人用爱来接纳她,需要用爱的语言来亲近他,从此我就注意狠抓教育时机,贴近他,我让他知道不管产生甚么事,老师仍然会爱他,老师真的很喜欢他。
然后捉住 1 切机会来寻觅他身上的闪光点,不是等他做错了甚么才去找他,而是他做好了甚么我去表扬他,鼓励他。
让他知道老师关注着他的点滴进步并为之欣喜。
同时指出他们还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良。
并视机委以重担,把我的信任和殷切希望传递给他。
渐渐的,他变了,他不但作业不要人敦促,而且不会那末捣乱,为着这样的转变,我真的很欣慰。
但是大山易改,本性难移,过了 1 段时间,他又开始变了,写作业很懒,之前的坏行动又重见天日了,遭到老师的批评后,他就有了反抗心理。
是的,这本书1 再强调,规矩,若不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就会致使反抗。
孩子不会对规矩积极响应,他们只对良好的关系有所呼应。
对这 1 点,我深有感触。
《她力量》读后感

《她力量》读后感这是一本超现代的关于身心灵方面的书籍。
作者是当今美国的高材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在斯坦福大学获得MBA 学位。
这本书是她在怀孕期间写的,也是对她自己过去15年从事女性影响力培训方面工作的心得总结。
目前这类有关身心灵方面培训的书籍特别新潮,国内国外都很多,也都很符合人们的口味。
也许是当前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自我追求,自我提升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所致。
这类书籍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一种贴近时代生活的实例,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语言,来演绎我们曾经书本上学到的大道理。
看这类书籍,主要是临摹她的实操性,指导自己训练,让自己从知道到做到。
西方学者,特别注重通过某一个渠道来引导我们达到某个目的,她将渠道研究透,在渠道中遇到各种可能的应对措施研究透,所以比较实用,比较落地。
一、自我批评,中国文化的理解是正面的。
自我批评说明这个人谦虚、谨慎;而作者从西方文化中,表达出自我批评有其局限性,会压抑自己的自信心,会让自己过多关注过去的不足而减少自己拓展未来的勇气。
二、书中讲的内心导师,就是我们平时说未来的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现实中的我,一个心中理想的那个我。
核心要义就是鼓励我们要向前看,向未来看,而不是流连于过去的自己。
以积极的心态看未来,内心就平和喜悦很多。
当自己习惯以未来的自己来处理当下的事情,就不在乎人家的批评及赞美了。
所有“做大事”的人,其行为肯定不容易被常人理解,招致批评是正常的。
如果你过于在乎别人的赞美,或者以“好学生”来要求自己,那么很容易落入世俗的圈套。
因而容易失去自我。
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她力量》的中心点就是:女性要大胆作为。
作者讲到了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因社会分工、性别特征、文化观念等各种原因,造成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别。
如果放到一个更高层面来讲,这本书讲述的对象也适用社会中很多男性朋友。
这可能不应该以性别来区分,而应该以性格类别来区分。
胆小惧怕,不自信。
她力量:与其歌颂女性的“奉献”,不如肯定她们的“专业”

她力量:与其歌颂女性的“奉献”,不如肯定她们的“专业”作者:任秋祯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15期任秋祯前阵子,“每日甘肃网”发布了甘肃某医院女性医护人员为驰援湖北,集体剪光头的消息。
“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也成了当日刷屏朋友圈、冲上微博热搜的关键词。
只是,这场“剃发出征”所引发的讨论,却是极为撕裂的。
相关单位回复,这些女性医护人员“是自愿的”,但视频中她们剃掉头发之后留下的泪水,让我们不忍把这种“自愿”简化为一种牺牲与歌颂。
剃光头出征是否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可以理解;也有人觉得可以请理发师给姑娘们剪个漂亮的短发,没有必要剃光头;也有人质疑,剃光头可能留下细小伤口,反而带来风险……而相对于这样的争议,大家更反感的,是对于这一行为过度的赞颂与煽情。
在呈现女性逆行的时候,尊重比赞美更重要。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女性医护人员,珍爱自己至高无上的职业尊严,所以她们逆行,她们义无反顾;同时,她们也珍视自己的性别尊严,不容轻慢,不容猎奇。
素材链接一:陈薇,知识与责任感2020年1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团队进驻武汉。
4天后,紧急展开的军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
这意味着,核酸检测时间比现有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
而这,是陈薇习以为常的“加速度”。
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陈薇早已经创造了独属于她的加速度。
2003年,陈薇所在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确定了“非典”的元凶。
2004年,陈薇就开始研究“埃博拉”。
十年后,西非爆发埃博拉,陈薇率队赴非。
当年年底,世界首个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在军事医学研究院研制成功。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长发飘飘的“清华学霸”,再到如今开挂的“科研大牛”,在陈薇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与责任感对当代女性的赋能。
发现她力量作文600字

发现她力量作文600字英文回答:Recognizing the power of female empowerment isessential in creating an equitable and thriving society. Empowering women means investing in their abilities, providing them with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fosteringtheir full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the world.One way to discover her power is through education. When girls are given access to quality education, they gain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pursue their dreams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Education empowers women to break down barriers, challenge stereotypes, and participate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Another key factor in realizing her power is access to economic opportunities. By providing women with equal access to jobs, training, and resources, we enable them to achiev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become self-sufficient.Economic empowerment allows women to control their own lives, support their famil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ir communities.Furthermore, recognizing women's voices andperspectives is crucial for their empowerment. Encouraging women to speak out, lead,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creates a space for them to be heard and valued. When women are given a platform, they can advocate for their rights, challenge injustice, and inspire others to follow their dreams.中文回答:发现她的力量是创造一个公平和繁荣的社会的关键。
她力量读书心得

她力量读书心得她力量:读书心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女性扮演着越来越多的重要角色。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女性力量的书籍,深感其内容对于现代女性的启示和鼓舞。
在这篇心得中,我将分享我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女性在职场、家庭和生活中如何发挥自身力量的故事。
其中,我最受启发的是关于一位女企业家从零开始创业的经历。
她面对种种困难,不畏艰辛,最终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女性创业者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女性在追求事业中所面临的挑战。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但这本书中的女性角色却勇敢地走出舒适区,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意识到,女性同样可以在职场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女性在家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女性不仅是家庭的照顾者,还是家庭关系的协调者。
在面对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时,女性应该学会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在事业和家庭中都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女性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女性在面对困难时,不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还需要学会如何借助周围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同时,女性也应该学会如何在职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在我看来,女性力量的发挥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和谐、进步。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会关注身边女性的成长和发展,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而努力。
总之,《她力量》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动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希望更多的女性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力量》读后感30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她力量》读后感
原创:竹子
自进入缘来有爱读书会后,陆陆续续读了一些身心灵方面的书,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比较了一下,发现西方在身心灵方面的探索很深入,注重关注人的内心。
接触到的美国身心灵的著作有《当下的力量》、《启动心的力量》、《少有人走的路》,每一本都有能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思想观点。
《她力量》又是一本力作,作者塔拉·莫尔:女性领导力研究专家,PLAYING BIG女性领导力课程创始人。
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
十五年来致力于通过卓有成效的课程,帮助女性认识并清除展现自我、实现更大作为的障碍,使女性能够
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禀赋和才华,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作者写这本书是源于她的失望,也是源于她的希望。
为什么失望?很多杰出的女性不敢大胆作为。
为什么又希望?如果女性更多地参与创造,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作者以自己的故事,结合身边听到的看到的案例,发现每一个女性都存在过自我低估、自我怀疑、被外界批评的声音所困扰,不敢梦想,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敢大胆作为追求自己的梦想。
如何才能使女性活得更自信,更美好,更出色? 本书有详细实用的工具。
个人认为也适用于男性,所以在举例时有男性的故事。
本书核心关键词是大胆作为,大胆作为贯穿全书,成为一条主线。
为什么要大胆作为?如何做到大胆作为?如何做到才是根本。
作者从用了九个章节来探索——要学会管理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内心导师,摆脱批评与赞美的束缚,改变“好学生”的习惯,理性应对心中的
恐惧,洞悉逃避的本质,停止自我贬低的表达方式,立刻行动即是飞跃,寻找有内驱力的使命。
本书特别吸引我的几个关键词:大胆作为、自我批评、心灵导师、白板策划、交叉培训师、畏惧与恐慌、飞跃。
作者的父母了不起,不是心理资询师,是普通人,他们认为理解自己和他人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
作者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鼓励她学习各个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学和精神世界,包括东方的和西方的,并且鼓励她把这些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中。
她的父母通过各种方式教给她,我们的内在生活塑造了外在现实。
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驱动着人的行为。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
心里想什么,看到的世界就怎样。
所以要把心安顿好。
作者提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感情世界,一个是思维的世界;一个是直觉的世界,一个是知识的世界;一个是我们看到、触摸到、听到的外在世
界,一个是塑造外在现实的内心世界。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教育,很少关注内心世界。
正如作者所说的在学校不会讨论林肯的童年生活如何影响了他的决策,也不会谈论每次冲突升级成战争时人们潜在的心理动态。
作者说学校教育开发了她的智力,内心艺术的一面丢失了,忽视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总是用批判性思维去批判自己的梦想,怀疑自己的梦想,不是和自己的梦想做朋友。
学校更多关注的是显教育,是知识技能的教育,现在开设了心理课程,但课时太少。
东方文明强调内敛低调压抑。
西方文明强调自由平等张扬个性。
作者问卷调查,“你生活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她提供了许多可以选择的答案,如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求平衡,应对压力,缺少足够的时间,财务问题,医疗问题,爱情问题。
添加了一个“我不敢大胆作为”。
选择最多的是“我不敢大胆作为”。
于是作者立志要帮助女性进行一场内心革命。
本书帮助到你用你最希望的方式大胆作为。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内心恒久的、完美的智慧。
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你内心的智慧知道应该做什么。
当你遇到困惑的时候,内心的智慧知道正确的方向。
当一个问题让你感到不知所措、十分棘手的时候,你内心的智慧能给出一个简单、敏锐的答案。
作者把内心的智慧称作“内心导师”。
大胆作为第一步:学会如何倾听你内心的智慧,而不是被内心的自我批评所左右。
“自我批评能让你更谨慎、更细致,但是,无法激励你成为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对性来说,学会管理自我批评的能力比会做饭、会驾驶更重要。
”不然会错过很多喜悦和成就感。
学习与自我批评的声音共存,不要遵照它的指令行事。
明白它的话不是事实的反映,自我批评的力量就消失了。
对自己说“我听到了,但是我知道这不是事实,我不会按你说的做。
”自我批评越强烈,恰恰是女性要实现突破,或者迈出重要一步的时
候。
只要是做大事,批评的声音会随之而来。
从压抑自己到大胆作为,只从内心导师的声音,而不是听从自我批评的声音,“如果你没有见识过,你就无法成为那样的人。
”“你无法成为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那个人。
”
如何区分畏惧和恐慌?作者一辨就明。
伴随着畏惧的是一种身体上收缩和紧绷的感觉,当自己感觉有些东西会伤害到自身脆弱的本我时,畏惧就会出现,当我们感到畏惧的时候,批评的声音经常会出现,畏惧经常专注于潜在未来结果。
而恐慌更多是一种宽广的、流动的感觉注入体内。
恐慌则倾向于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回应,如果按照内心导师去做事的时刻,你将很有可能感觉到恐慌。
恐慌还有敬畏之感。
敬畏包含着恐惧的成分,它还包含有尊敬、感谢和振奋这些成分。
恐慌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的感觉:当我们拥有比以往更多能量时,当我们处在比以往要大的空间时,我们面对神时的感受。
大胆作为就是远
离畏惧,驶向恐慌。
作者提供了15种针对畏惧的解决方案。
“立刻行动即是飞跃”。
什么是飞跃?停留在设想,不是飞跃,过度准备不是飞跃,飞跃是规划+行动,飞跃是知+行,飞跃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飞跃是喊破嗓子+甩开膀子。
想成为作家,那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投稿再投稿。
想成为演员,那就有事没事练眼神和动作。
想国外游历,就办护照,准备资金。
为什么要飞跃?飞跃让人事半功倍,飞跃的最大好处是喜悦,赋予你能量、意义、恐慌。
夏伯渝老人与珠峰纠结了43年,43年,5次挑战,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这么多年,因为山在那儿。
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无腿老人夏伯渝以69岁的年龄成功登顶珠峰,在已经登顶的全球近2000名攀登者中,他不是年龄最长者,但却是自1953年人类首次成功登顶珠峰以来最感动人的一位。
夏伯渝老人终于与珠峰和解了,登上顶峰的那一刻,老人喜极而泣。
如何飞跃?飞跃时要注意,飞跃行动主要是让你汲取经验教训的,飞跃行动必须是能够让目标受众了解你的工作。
重要的反馈意见不是来自你的朋友、家人、支持你的人,也不是来自你的导师和顾问,而是来自客户、读者、观众或者听从、投资者或捐助者。
飞跃行动不是孤立的行动。
在飞跃行动中,你需要和目标受众分享你的工作,和你最想影响和服务的人分享你的工作,分享你的智慧。
身心灵的书籍都倡导分享,传递。
“白板策划”。
作者认为在硅谷,公司研发产品或服务时,不去考虑客户或其他利益相关人会有何反应,这种做法称之为“白板策划”。
换句话说“白板策划”是指在集思广益,开拓业务或是进行创作时,脱离其所面向的群体而一已完成工作的行为。
“白板策划”的时候,我们觉得好像自己工作很努力,事实上大部分工作是徒劳。
因为没有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企业不作市场调研,不考虑消
费者的需求,生产什么卖什么,最后导致资源浪费,企业亏损。
在”白板策划”安全舒心,想法不会遭到任何批判或反对,在白板上策划也难免令人感到孤独迷茫,不停在修呀改呀,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带来焦虑。
如我们发公众号文章,也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我发现文章的标题、内容、字数如果符合受众目标的需求,阅读量就会高些。
在缘来有爱家长学校平台发原创文章,如果与教育有关,阅读量要多得多。
“交叉培训师”。
把自己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一个新领域。
如物理学家感受到使命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一个医学问题。
又如一位有经验的市场营销经理,把自己的经验应用到筹款工作中。
有人说越优秀的人,越能跨学科思维,“交叉培训师”能看到传统思维模式的盲点,给新的领域注入新的工具、问题、模式和工作方法,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寻找有内驱力的使命”。
何谓使命感?作者说使命感就是解决当前世界上特定事情或难题的渴望。
使命感就是贡献,让事情变得更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爱。
发现使命感有8方式。
“我们的使命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大胆作为的内容。
如果人背离自己的使命感,你也可以获得成功、金钱、地位、赞扬,但是你不会真正实现大胆作为,因为你知道,你并没有做你内心最想做的事情”。
使命感有双重目的:让我们成长,让世界更好。
在缘来有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与一支更大的力量一起奋斗,这是友好的力量,是团结的力量,是爱的力量,是振兴的力量,是学习的力量,是创造的力量,是传承的力量,是共享的力量。
感恩有你!
-END-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