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机 制鞋知识 楦头 鞋子设计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 1-05贴楦设计方法及其力的分析

目录
• 贴楦设计概述 • 贴楦设计方法 • 贴楦设计力的分析 • 贴楦设计案例分析 • 贴楦设计的未来发展
01 贴楦设计概述
贴楦设计的定义
01
贴楦设计是指鞋靴的轮廓线与脚 型轮廓线相吻合的设计方法。
02
它强调鞋靴的舒适度和合脚性, 使鞋靴能够更好地适应脚部形状 ,提高穿着舒适度。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贴楦设计将越来越受到重 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绿色环保贴楦设计
总结词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过程 中的环境污染。
VS
详细描述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贴楦设计 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通过采用环保材 料、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降低生产过程 中的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辅助贴楦设计
优点
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并可实现个性化定制。
缺点
需要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较高的技术要求。
03 贴楦设计力的分析
力的来源与分类
鞋楦夹持力
人体行走时施加的力
来源于鞋楦夹持装置,用于固定鞋楦 ,确保鞋靴结构的稳定性。
鞋靴在穿着过程中,由于人体行走、 站立等动作会产生一定的力。
贴楦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鞋靴的合脚性和 舒适度,减少脚部不 适和磨损。
增强鞋靴的耐用性, 减少损坏和变形的风 险。
提升鞋靴的美观度, 使鞋靴与脚部更加协 调和搭配。
贴楦设计的原理
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研究脚部结构和行走规律,以设计出符合人体需求的鞋靴轮 廓线。
考虑不同脚型的特点和差异,采用不同的贴楦设计方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结合材料特性和工艺技术,实现鞋靴的贴楦设计,提高鞋靴的整体性能。
皮鞋设计基础课件(第三节 楦 型)

11、后跷高
后跷高指当楦体按合理跷度比值在平台上摆好之后,楦底后端点距离平 台面的高度。后跷高是根据人脚后跟能够自然抬高的高度和穿鞋舒适性 的要求,在三维空间造型美的要求以及人体美对鞋跟高度的要求而设计 的。
16、楦后弧线
楦后弧线指从楦底后端至统口后端之间的弧线造型部分。楦后弧是 根据人脚跟骨后缘状态及制鞋工艺的需要而设计的。
二、鞋楦的种类
鞋楦的种类划分是根据人们的不同脚型的穿着需要,以 及鞋的各种款式、结构、原材料而确定的。一般可以分为:
1、按鞋类品种分
可分为皮鞋楦、布鞋楦、胶鞋楦和塑料楦。
2、按鞋楦原材料分
12、楦底棱
楦底棱指楦底边缘的棱线。这一造型直接来源于楦底样边缘轮廓的设 计。
13、前掌凸度
前掌凸度指楦底前掌部位锅底状的造型。前掌凸度是根据人脚的脚掌 底部,在运动中的形态以及受力状态而设计的。前掌凸度不可过大, 如果前掌凸度设计过大,加之内、外底刚性过强,当人脚受力过重或 处于疲劳状态时,容易引起脚的横弓塌陷甚至引起纵弓塌陷。长此以 往就会形成脚的后天性平足。
三、楦型的选择
楦型的选择,应该根据鞋的帮样款式、穿着对象、制鞋原材料 的选用、制鞋加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妥善选择。 同一个楦型,由于帮样设计、原材料选用及加工工艺的不同, 它所反映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1、鞋楦头型的选择 一般应与鞋的肥瘦和跟型的搭配 相适应 2、楦体造型的选择 一般应与帮样款式和穿着要求相 适应 3、楦肥瘦型的选择 应与穿着对象的需要相结合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2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

鞋楦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取决于材料的 选择和工艺的处理,设计时应充分考 虑材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以及工艺 对鞋内环境的影响。
稳定性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鞋楦的稳定性是鞋靴设 计中的重要指标,直接 影响到穿着者的行走安 全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在鞋楦设计中,需要充 分考虑人体行走时的动 态特征和足部受力分布 ,确保鞋靴能够提供足 够的支撑和稳定性,防 止脚部扭伤或摔倒等意
03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方法
前跷点
总结词
前跷点是鞋楦上控制鞋头翘度的关键点 。
VS
详细描述
前跷点是指鞋楦上鞋头翘起的位置,是鞋 头翘度的关键控制点。在标定时,需要准 确测量和定位前跷点的位置,以确保鞋头 的翘度符合设计要求。前跷点的位置对鞋 子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后跷点
总结词
后跷点是鞋楦上控制鞋跟翘度的关键点。
度和舒适度有很大影响。
04
鞋楦设计要点
舒适度
总结词
鞋楦的舒适度是鞋靴设计中的重要指 标,直接影响到穿着者的舒适感受。
总结词
合适的鞋楦设计能够提高鞋靴的透气 性和吸湿性,降低脚部闷热和潮湿感 ,提高穿着舒适度。
详细描述
在鞋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体足 部的生理结构和行走时的受力分布, 确保鞋靴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 ,减少脚部疲劳和不适感。
详细描述
鞋楦的后部是鞋子的后跟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鞋子的稳定性。后部的尺寸和形状需要与脚跟相匹配,以确保鞋 子在行走或跑步时能够保持稳定。此外,后部的材料和结构也需要考虑到舒适度和安全性,以防止脚跟滑动或受 伤。
底部
总结词
提供鞋子底部的支撑和保护,影响穿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鞋楦设计教程

第一节 楦底样设计二、楦底样设计原则楦底样设计是鞋楦设计的基础。
底样的设计是以健康标准的脚印图和脚型 尺寸规律为依据。
结合经验并经过试穿修改而成的。
设计楦底样板时,应遵循 下列原则进行设计:1、楦底样各特征部位参数(指各长度尺寸),应以我国人民脚型规律为 依据。
即应按“中国鞋号及鞋楦系列“标准为依据。
不得随意变动。
2、楦底样各特征部位的宽度。
对于一般民用鞋来说,底样部位宽度,一 般应必须在脚印与轮廓之间。
底样各部位宽度,除了保留各部位脚印宽度外, 至于脚印轮廓线之间保留多少取决于脚的各部位活动量,以及鞋的外观、工艺 要求等因素。
3、考虑脚的生理特点。
肌肉多的部分可压缩性较大,楦底样宽度可适当小 些。
骨骼多的部分可压缩性小,宽度可适当大些。
4、楦底样各特征部位宽度,还应考虑脚的各特征部位动和静的关系。
活动 量大的部位,楦底样可适当宽些,活动量小的部位,宽度可窄些。
5、楦底样的有关数据,应尽可能简化,以便于记忆和使用。
以上几方面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总的原则是以合脚舒适为第一,并在此 基础上求节约,求美观,求方便。
如销售对象为年轻人的皮鞋品种,应多注意 美观,销售对象为老年人的皮鞋品种,则应多注意鞋的舒适性。
三、楦底样各长度部位的确定根据全国成年男女童中等脚型尺寸数据,现以男女素头皮鞋楦底样为例,说明楦底样各长度部位尺寸的确定。
素头皮鞋楦底样长度尺寸计算方法41.4—4.5=36.9 45—5=4018%脚长—后容差 踵心部位 94.3—4.5=89.8 102.5—5=97.5 41%脚长—后容差 腰窝部位146.1—4.5=141.6 158.8—5=153.8 63.5%脚长—后容差 第五跖趾部位166.8—4.5=162.3 181.3—5=176.3 72.5%脚长—后容差 第一跖趾部位179.4—4.5=174.9 195—5=190 78%脚长—后容差 小趾外突点部位207—4.5=202.5 225—5=220 90%脚长—后容差 拇趾外突点部位230—4.5=225.5 250—5=245 脚长—后容差 脚趾端点部位230+16.5—4.5=242 250+20—5=265 脚长+放余量—后容差 楦底样长23号女素头皮鞋楦 底样(m 25号男素头皮鞋楦底样 计算方法楦底样各长度部位四、楦底样各特征部位宽度的确定以25(二型半)男素头皮鞋为例。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 1-05贴楦设计方法及其力的分析

楦头的材料选择会影响贴楦的稳定性和鞋靴的舒适度。
3 粘合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可以保证鞋面材料与楦头的牢固贴合。
贴楦设计的力分析
1
鞋坯贴楦后的变形分析
2
通过分析鞋坯在贴楦后的变形情况,优
化贴楦的方式和工艺。
3
鞋头受力情况
分析鞋头在穿着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分 布情况,以指导贴楦设计。
贴楦过程中的力分析
意义
良好的贴楦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鞋靴的外观和整体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贴楦设计的步骤
制作楦头
选择合适的楦头材料,并按照鞋 适合的鞋面材料。
贴楦操作
将鞋面材料固定在楦头上,以实 现贴合效果。
贴楦设计的影响因素
1 鞋型设计
鞋型的设计直接影响贴楦效果,需要与楦头相匹配。
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以指导贴楦过程中的
和优化方法可以提高
贴楦设计决定了鞋靴的舒
操作
产品质量和效率
适度和可穿性,对产品质
通过力的分析,可以优化
注意事项和优化方法帮助
量起到重要影响。
贴楦的方式和工艺,提高
实现鞋型与楦头的匹配,
操作的准确性。
选用适当的楦头和粘合剂,
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分析贴楦过程中所产生的力的大小和方 向,以确保贴楦操作的准确性。
贴楦设计的注意事项
鞋型与楦头的匹配
选择合适的楦头与鞋型相匹 配,以确保贴楦效果的理想。
楦头的制作材料
根据鞋靴的功能需求,选择 适合的楦头材料,以提高产 品质量和舒适度。
粘合剂的选择
选用贴合度高、耐久性好的 粘合剂,以确保鞋面材料与 楦头的牢固贴合。
贴楦设计的优化方法
鞋子设计的一些知识

鞋子设计的一些知识鞋对人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也由当初单一的保护功能发展为特定环境下人的消费品。
作为设计人员,有责任让人们享受在不同环境下,鞋靴给人们带来的功能上的方便,这就要求科学、合理地进影响鞋类产品舒适性的因素主要有五大类:楦型设计、帮样设计、底部件设计、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设计。
一,楦型设计对鞋舒适性的影响楦的设计是以脚各部位数据为基础的,从鞋类设计的角度讲,属于第一位的。
楦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成鞋的美观及舒适。
1.脚有四弓,即前、后横弓,内、外纵弓。
脚在运动过程中,四弓发挥弹簧作用,减缓地面反冲力。
设计楦型时如果前掌凸度过大,长期穿用这种楦做的鞋,将会导致前横弓韧带受损,失去弹性,使其下陷,继而引起后横弓、内纵弓下塌,形成平脚。
平脚易使患者在长时间运动及站立中劳累疼痛。
在设计前掌凸度时,要以人脚为依据,针对前后跷进行设计。
前跷,以脚的自然跷度为依据,成年人的前跷高度一般控制在15-18呵,过高,将导致前掌凸度过大。
后跷越高,前掌凸度越小,前跷也越小,这样才能保证前掌的着地面积,使穿用者不致崴脚。
2.跖趾关节是承受人体重量和劳动负荷的主要部位之一,又是行走时发生弯曲的关键部位,楦跖围尺寸及肉体安排是否合理,将影响穿着舒适性及鞋的使用寿命。
跖围大、脚在鞋内产生移动,也不利。
楦后跷高度一般在20-40旧n比较合适。
二,帮样设计帮样设计是以脚型规律、下肢生理构造与运动机能、材料和工艺为依据的把设计转化为实物的一个环节,通过帮样设计使设计能顺利地过渡到产品工艺加工阶段,以便生产符合设计的产品。
1.设计满帮鞋时,在楦面上要控制鞋的前脸长度--口门位置控制点,因为在人体下蹲或脚弯曲时,脚的舟上弯点部位变粗。
前脸长度一般不超过口门位置,以利于脚部运动,防止鞋舌或鞋耳等帮部件磨脚、磕脚。
2.对于前帮脸短的鞋,中腰后帮部位要增加跟脚设计,比如条带或小包跟、抱脚帮带设计等,使穿用者行走时不费力。
运动鞋的鞋楦设计及功能设计

运动鞋的鞋楦设计及功能设计运动鞋的鞋楦设计及功能设计一双高雅优美的鞋子,除其外表款式、色彩搭配之外,最能在造型上突出鞋子美感的,就是鞋楦的式样。
鞋楦式样的设计工作,属于鞋子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首要设计工作之一,没有鞋楦新颖式样设计,也就没有鞋子新款式的流行设计。
一、鞋楦设计:一双高雅优美的鞋子,除其外表款式、色彩搭配之外,最能在造型上突出鞋子美感的,就是鞋楦的式样。
鞋楦式样的设计工作,属于鞋子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首要设计工作之一,没有鞋楦新颖式样设计,也就没有鞋子新款式的流行设计。
鞋楦设计原理是根椐脚型立体三维空间,经过适当、合理的修正与设计,使不规则的脚型立体空间变成有规则的鞋楦立体空间。
当然,其它表现鞋子外表美感的因素中,所选用的材料的质量,也能够使鞋子表现出高雅的美感。
然而在决定鞋子的流行趋势的条件中,最首要的因素非鞋楦式样莫属。
优思秀鞋楦符合人脚生理机能,贴合人脚骨骼,适合中国人脚型之特点。
运动鞋成型后,不走样,看相好,内部结构牢固。
二、功能设计:(一)、各种功能性设计1、吸震效果:指鞋底吸收脚部着地时产生冲击震荡的效果。
比如气垫,PU、MD、EVA等都有防震功能,尤其是气垫为人们所普遍看重。
当人脚落地时,地面对人脚的冲击力通常是人体的2—3倍,特别是弹跳时可高达10倍,而良好的防震装置可以减少这种冲击力,PU气垫壳内装着一定气压的气体,当脚掌落地时,它可以通过变形从而分散冲击力,以达到减震的效果。
进而避免过分震动带来的伤害。
2、扭转系统:运动者在转向、折返、侧移时脚的不同部位会向不同方向扭转,极易发生运动扭伤。
在脚的内侧和脚弓等部位用高密度材料安装上一个装置以阻止运动时人脚向内过分翻转,避免运动扭伤。
3、能量回归优思秀这是指鞋底能将地面所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当脚要做离地动作前的瞬间,鞋底将这份能量还给足部。
其中又是以气垫最为明显,当人脚落地时,脚给了气垫能量,气垫受力后变形,当人抬脚时气垫因为恢复原形又把能量反弹给人的脚,也就是说当人抬脚时,气垫通过能量反弹助其一臂之力,使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脚.楦.鞋三者的关系(鞋类设计师必读之知识)

脚.楦.鞋三者的关系(鞋类设计师必读之知识)一.脚.楦.鞋三者的关系:从事任何事物研究都必须有一定的基本原则,才能够由点到面而后有结果,有了结果也就有了成就,三者之间是独立又是统一的,从事制鞋设计须从脚部到鞋楦,以至于如何做成鞋三个阶段,再进一步综合对人体结构与运动机能的了解,才是符合制鞋最基本起码的条件,才能做出结构时尚,穿着舒适的鞋子.除此之外一双时尚美观舒适的鞋子其零件形态及各种主辅料经一定组合顺序都合乎设计及制造原理,才能发挥其优良的功能,经久耐用.二.脚的构造同鞋子的关系:脚是鞋的保护单位,也是做鞋的最终目的,为了使鞋让脚不受伤害,又保证其运动机能,就要了解相关脚的构造上,生理上,病理上,运动机能上,形态上之间相互作用,进而设计开发出流行的鞋楦,并在其基础上设计出具备流行舒适耐用的鞋.1.脚的构造:脚是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而成的制鞋参照实体.A,骨的名称:人的脚骨由二十六块大小不同的骨骼再加上两块踝骨共是二十八块组成,主要骨骼名称由前到后依次为:趾骨,跖骨,楔骨,骰骨,舟骨,距骨,跟骨,胫骨,腓骨等.B,肌肉的名称:肌肉分为:前端群,外端群,后表面群,后下面群,.C.脚弓:脚的脚弓有跖趾弓,外纵弓,内纵弓,横弓.D.脚的皮肤及生理机能:脚的皮肤是脚外层的复盖物,皮肤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真皮下有神经末稍,血管,汗腺及毛囊等,它和其它部分皮肤一样,其功能除保持脚免受外部的侵袭,还包括汗液分泌,人体内水份蒸发呼吸,体温调节和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1).汗液的分泌和水份的蒸发:汗腺的分布是不均匀,脚底是300-500个,脚背是130-200个.汗液无色有咸味的液体,水份约占98%,还有氯化钠,硫等无机物,尿酸尿素,脂肪蛋白质,不易挥发的脂肪酸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易分解,对皮肤有刺激,对袜子和鞋有腐蚀作用,静止时水份蒸发速度为0.5-1.6G/T,中等负重为1.8-3.2G/T,大负荷负重为6-12G/T,我们的AUPS的防菌布就有这种防护作用.2).呼吸: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增加,(温度达32度时0.5MM/T,38.5度达1.2MM/T,3).体温调节:人体散发外界的温度大部分是通过皮肤,脚背比掌面高1-1.5度.而小腿比脚高3-7度,在外界的温度下降时,当脚表面的温度降到12-15度,将易导致感冒,在气温度10度以下时,长时间浸在水中会冻伤.总之:在设计鞋时(尤其是运动鞋)应该考虑到鞋的保暖性,绝热性,透气性和吸湿性等因素,如高尔夫足球鞋,以保证脚在鞋里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使脚舒坦,要选择符合鞋型的楦以及设计合理的面底,做到鞋不压脚.不会引起疼痛和麻木,冬天不会引起冻伤.2.脚的测量:脚是一个扁锤体,制做楦头须有下列几个部位的基本条件:A, 脚心弧度B, 脚尖形状C, 趾部,跖趾,后跟等部位的长度及它们之间比例:踵心: 18%腰窝: 41%第五跖趾: 63.5%第一中趾: 72.5%脚趾端点: 90%D, 脚弓部位的弧度形状E, 脚面纵面弧度的形状F, 脚跟背面的曲线3.东方人的脚型短而肥大,脚掌弯度小,比较直线型,脚趾分开,后跟弧度小,而西方人脚型瘦而修长,弯度大,脚趾集中,合拢在一起,整双脚显得修长.4.脚型基本有正常型,高隆型,平坦型.5.脚同楦之间的关系是:楦是脚之根,脚是楦之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机制鞋知识楦头鞋子设计
1▲鞋横、鞋器、鞋具之使用必需先意操作安全;因此为了制作成本,都没有作靳刀,全以手工选裁的方式制作,其选项所用的样板片,为了减少误差,都会以韧度好、较圆的纸板制作之;纸板加表P.V.C.皮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
2▲所谓鞋子的著地点,是指鞋掌(御掌)著地位置,但并非点,以高跟鞋来锐,著地点位置(面积)较小,跟越低其著地的面积就越大,所以以制鞋工作的技术观点,著地点不能被以鞋长的比例设定,但是又找不出更好的方法予以设定,因此目前皆以约数作著地点的设定,其位置大约在脚长的1/3处(或2/3处-从中底后段算起)。
3▲制鞋是由很多的材料所共同完成,样板只是完成鞋子的工具之一,因此制鞋的「变数」很多,所以每一个层面在大量生产之前都需要试作,避免用「判断」作为大量生产的依赖。
4▲楦尖翘度就是指平底制成的鞋子平放地面时鞋尖前端和地面所产生的悬空资料而言,其资料越大就称楦尖翘度较小(低),当然非平板底如底台、底座、成型底¨等的楦尖翘度,即需以楦底之翘度计之。
楦尖翘度的高、低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视鞋著之被应用状况而定,一般硬质底的楦尖翘度需设定比软质底高,厚底需设定比簿底高;运动量较大之鞋著其楦尖翘度则比平底鞋低,平底拖鞋一般都没有楦尖翘度。
5▲楦尖翘度(TOE SPRING) 和跟的高度有关,跟越高楦尖翘度可设定越低,反之可设定较高如三寸女高跟鞋,可设定6m/m-8m/m;一寸跟女鞋,可设定为8m/m-l0m/m;楦尖翘度和所使用材料也有关系,面料使用越簿,楦尖翘度可设定较低如0-8m/m;底料使用越硬越厚,楦尖翘度则应设定较高,例如12-25m/m;总而言之楦头翘度并无绝对的标准,主要是依据使用的鞋款和穿用状况而定,在选定楦尖翘度后,直到完成(攀成)鞋子,切勿让它产生误差即可。
6▲楦尖翘度所产生的误差,因素很多,如某鞋的楦头翘度,经选定为8m/m,其完成鞋子后成为10m/m,则可能为如下的错误:一、后跟太低(含天皮太薄);二、鞋底太厚;三、鞋底太
长; 四、中底太软; 五、插桩未著地; 六、铁力未著力; 七、填腹太厚;八、结帮拉力太大(鞋面太小或样板翘度太大); 九、跟喉太深(回头钉后产生变形);十、结帮(含歪斜)。
7▲“馀裕"就是鞋长减去脚长,不同楦头形状的鞋子馀裕各不相同,尖头鞋馀裕最长,圆头次之,足形头最少。
8▲穿著软底的鞋子,趾围活动较为灵活,可以不必有楦尖翘度,或设定较低的楦尖翘度,穿著硬厚大底的鞋子,趾围活动较为不便,因此需设定较高的楦尖翘度,以利穿著。
9▲多片接合、结构的鞋面,其接合线应尽量避开趾围活动开节,以免影响穿著,但是使用柔软的鞋材,并且能将接合位处理得很好,不影响趾围转折时,可以偶而考虑之。
sourcing 10▲楦尖翘度指鞋子(或已垫跟鞋楦)摆放地面(桌面)后,鞋尖(楦尖)和地面的距离;距离大则称楦尖翘度大,距离小则楦尖翘度小;楦尖翘度依据鞋型,不同跟高之楦形,穿著需要,材料厚簿及软硬的不同而有不同;跟较高的楦形其楦尖翘度要较低甚至没有,跟较低的楦形其楦尖翘度则可设定高;皮料较硬需有较高的楦尖翘度,使用皮料较软,楦尖翘度可设定较低;所以一般所说的楦尖翘度8m/m一l2m/m,多指女鞋8m/m,男鞋l2m/m,但依上述的说明仍可运用於0m/m-30m/m。
11▲凉鞋大多以条带的鞋面装配而成,制成鞋子后,条带的回缩率大,因此同楦制成的凉鞋将比满帮鞋的容积小;穿著上(将脚挤入鞋子)凉鞋之条带比满帮鞋容易移位(变形),所以凉鞋更需要有比满帮鞋较大的挤入空简才易保持鞋形,因此凉鞋楦需比满帮鞋楦较肥,一般都不得增加腰围,削短馀裕及削低楦尖使和脚趾并拢的形状相同即可。
12▲设计底台必须有「标准侧线」;「标准侧线」就是鞋楦侧面底沿线条,这条线条必须呈□ 减去馀裕后总长底的2/3位置著地,□ 楦尖有8一12m/m的翘度,□ 后踵段悬空填足(后跟)。
13▲满带鞋之馀裕,前(鞋头) 后 (后踵)都有,前馀裕西方尺度约15m/m,国人约25m/m,后馀裕国内约为3m/m; 前馀裕亦因楦头形状不同而增减,尖头鞋则较长,宽头鞋则较短。
14▲以结帮成型的样子,中底的重要性常被除数忽视;结帮成型的鞋子是由鞋面作成帽形,由中底作底,联结成为容器物,鞋面和中底互相构成适于装脚的容积空间,因此鞋面和中底任何一方不良或联结不良,除了会造成鞋子易损外(使用寿命短),还会使容积空间造成变化(穿著太松或太紧,也未达标准楦形),妨害穿著。
15▲鞋桓的测量并不容易,除了长度外,还有宽度,宽度又可分趾围、腰围、背围;一般尺度表(Size Scale)只标有长度,而宽度表只标有趾围,但腰围及背围可由推算求得;如满帮鞋楦趾围为□ ,腰围则减一级(宽度等级差),背围则加二级(宽度等级差乘二)例如美国尺度女鞋6B(标准尺度)己知长度为240m/m,等级差为8m/m;宽度为200m/m,等级差为6m/m; 所以按照上述推算求出该楦长度240m/m,趾围200m/m,腰围减一级成为194m/m,背围加二级成为2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