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气候》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生命如四季》阅读理解及答案

《生命如四季》阅读理解及答案

《生命如四季》阅读理解及答案《生命如四季》阅读理解及答案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

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每天,我怀着希望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来出生的婴儿。

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花朵。

那是怎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花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

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

可那是怎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

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自己检点!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

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森林是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能够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

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因此,森林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的两大功劳是吞水吐雨器和吞碳吐氧机。

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是森林被采伐和毁掉,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是使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表达森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森林消失的速度,“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森林消失的程度。

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的生态环境还会出现水土流失、生物物种灭绝等问题。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文章第一段介绍了人类对彗星的观测和发现数量。

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其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当彗星受到外来碎块撞击时,便成为“游子”,并产生美丽的大尾巴。

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摇篮”中的彗星“婴儿”和彗星的形成过程。

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文章第三段主要讲述了彗星释放X射线的原因和关于地球水来源的假设。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彗星的形成过程。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相照应。

拭目以待,并期盼XXX”指的是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人们期待着这次探索的结果。

彗星是一种小行星,由冰块、石块等物质组成,绕着太阳运行,当靠近太阳时,会产生美丽的大尾巴。

2019-201X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生命与气候》-范文模板 (2页)

2019-201X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生命与气候》-范文模板 (2页)

2019-201X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生命与气候》-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X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生命与气候》初中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中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语文网为大家提供的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供大家复习时使用!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

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

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

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

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9分)1、请在下面供选的有关中国书法的名言中任选一条,用你认为最好的字,抄写在横线上。

(2分)供选名言:①写字者,写志也。

②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

③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诘问、锐不可当B.烦躁、巧妙绝伦C.狼籍、因地制宜D.蹒跚、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你读了吗?故事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

小说主人公是:。

小说中有一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请你填充完整。

(3分)“人最宝贵的是东西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也不因——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二、古诗文阅读(16)5、按要求填空(5分)(1),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3)山随平野尽,。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6、下列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绝/巘/多生怪柏。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下文,回答7-10题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生命与气候》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生命与气候》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生命与气候》阅读理解题附答案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那么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那么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

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展了还击。

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展了回击。

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兴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局部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时机,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

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

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

说明文阅读之赏析重点词语的含义(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

说明文阅读之赏析重点词语的含义(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

1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8年中考贵州毕节卷】阅读《生命与气候》,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与气候林道之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

因此可以得岀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

当时的士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

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一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

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沁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

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

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说明文生命的阅读答案

说明文生命的阅读答案

说明文生命的阅读答案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说明文生命的阅读答案(共含12篇),希望能帮助大家!篇1:说明文生命的阅读答案《生命》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

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

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

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②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③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④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

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

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

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

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⑤你不再感到孤单的危险,你能感到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

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

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端,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

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带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带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带答案解析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

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

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

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

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

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有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与气候》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

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

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

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

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

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

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1.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4分)
答: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4分)
答:
3.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4.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

(4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示例;生命与气候
2.(4分)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

(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

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3.(4分)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

所以不能删去。

4.(4分)示例: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

(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

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