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燃料的燃烧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建议。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并注重作业的质量和完整性。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燃料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教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主题,旨在通过优秀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掌握燃料的性质、分类、燃烧反应以及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知识。
在案例背景中,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燃料的分类,包括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提取方法。其次,学生需要掌握燃料的性质,如可燃性、发热量、燃烧产物等,以便能够判断燃料的优劣。再次,学生需要了解燃烧反应的原理,包括燃烧的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和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学生需要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包括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2.提问:“你们知道燃料有哪些分类吗?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提取方法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教学内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能源的重要性,掌握理解化石燃料的概念及它的轻油、重油等组成。

2. 了解燃料的分类,掌握化学反应中输入和输出热量的概念,能够应用燃烧热的概念,计算装置的热效率和能量效率。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节约地使用各种燃料,并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

【教学重点】1. 燃料的分类和热效率和能量效率的概念。

2. 节能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教学难点】燃烧副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合肥二十二中李川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上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直接体现了它的能源储备和使用方式的先进程度。

”进入学习状态前,请同学们自行理解这句话,并自己构思一下用什么样的话来解释这句话。

二、学习(40分钟)1.学习材料:同步课堂PPT及教材2.教学重点难点:燃烧副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3.课堂讨论:在同学挖掘这句话的含义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对能源问题进行思考。

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调查或者查询资料,详细了解我国的著名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并且了解这些能源的形成过程、开采过程以及使用方式等相关内容。

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自由探讨,进一步深化大家对能源问题的理解。

同学们可以从可持续利用、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多个角度出发,彼此交流,并且加深对国家发展与能源的关系的认识。

4.课堂反馈:请同学们在反思时,对前期的探讨与思考进行回顾和总结,看看自己的能源观点有哪些变化,再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用能合理的方式方法。

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化应对国家未来的能源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能源。

三、练习(15分钟)展开盲盒:盲盒中写入若干节能措施,并组队向大家介绍如何选择措施并能体现措施的可行性。

四、总结(5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五、作业布置(5分钟)针对课堂讨论的思路、练习中所学,选择一个能源问题,写出一篇300字以上的议论文,以对能源问题的观点以及方案为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燃料的种类、性质以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燃料在能源中的地位,认识不同燃料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
1.了解燃料的分类,如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并能区分它们的特点。
在学习燃料的分类与性质时,学生可能对各种燃料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未必能全面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燃料利用与开发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4.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请学生思考新型燃料开发的技术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总结与反思: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会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会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学生需要认识到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提出减少污染的策略。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入燃料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生动展示燃料的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多年以来,加拿大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到美国。

现在,美国并不需要它,加拿大正在转向亚洲市场。

在2015年,巴西将成为石油出口国。

人们之所以对石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要能源。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时,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讨论交流结合以前学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活动【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归纳总结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1)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2)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3)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4)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5)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提出问题(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4)以上使用的燃料有什么优缺点?讨论交流 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石燃料的利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4.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新能源的开发技术。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巩固燃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1.学生对燃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学生在燃烧反应及热值方面的理解,培养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程度,引导他们认识到合理利用燃料的重要性,激发环保意识。
4.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探讨如何合理利用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引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燃料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新课:详细讲解燃料的分类、性质、用途,燃烧反应及热值,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知识。
3.实验演示: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燃料燃烧过程的理解。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燃料,撰写一篇小论文。
2.燃烧反应及热值:讲解燃烧反应的化学原理,引入热值的概念,通过实例说明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涉及到燃料的种类、性质、利用和开发。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燃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燃料的基本知识,对于燃料的燃烧、性质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环保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认识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例子中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安排实验室,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3.设计好相关问题,准备实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燃料相关的图片,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燃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介绍燃料的种类、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燃料的燃烧过程,观察不同燃料的燃烧现象,从而加深对燃料性质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更多有效的燃料利用和开发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5.创设互动交流平台,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结合课后作业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设计有关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课后调查问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对能源的分类、转化和利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对新能源的了解相对有限。此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但对于具体的能源利用与环保措施之间的联系可能还不够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探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新能源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观念,培养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料的定义、分类及其在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性质、组成、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的种类、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4.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运用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第一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按照课程标准,它属于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作为九年级上册教材的收官之笔:从知识层面看,是对前几个单元所学的一些化学原理的巩固并有所延伸;从价值层面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知道燃料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燃料。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应该属于科普性化学知识,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不强,知识难度不高;而且分析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其他学科中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渗透,学生只是对“化石燃料”缺乏较全面地认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自热米饭”的实验,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2.知道化石燃料的组成和用途,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着重介绍天然气的燃烧,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4.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认识化石燃料。

教学难点:认识某些化学反应也能放出大量的热。

五、教学过程【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做饭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木柴、煤炭、燃气等。

同学们,你们家采用哪种方式做饭呢?【过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木柴、煤炭、燃气等都属于燃料,燃料燃烧会放出巨大的热量以供给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交流讨论】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吗?【播放视频】自热米饭、自嗨锅视频【讲解】这些食物中都会配有食品专用发热包,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使用方法是将发热包放入饭盒中,加入水。

而生石灰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以加热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年以来,加拿大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到美国。

现在,美国并不需要它,加拿大正在转向亚洲市场。

在2015年,巴西将成为石油出口国。

人们之所以对石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要能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时,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
讨论交流结合以前学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活动
【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归纳总结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
(3)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
(4)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提出问题(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4)以上使用的燃料有什么优缺点?
讨论交流 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石燃料的利用。

归纳总结
1.煤
2.石油
课堂讨论
1.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2.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石油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3.天然气
(1)组成: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2)甲烷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前必须验纯。

现象: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CH 2O CO 2H O 4222+点燃+
(3)天然气的用途:燃料和工业原料。

知识拓展
⑴煤矿的矿井坑、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要注意安全。

⑵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它是由秸秆、柴草、人畜粪便等放在封闭的沼气池中发
酵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4.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
(1)节约能源最重要的是使燃料充分燃烧。

(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②燃烧不充分不仅使燃料产生的热量减少,无谓的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课堂讨论
1.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的呢?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调节一下进风中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拓展
“可燃冰”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CH4·XH2O),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能量高、燃烧热值大等优点,且储量很大,它将成为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目前存在的问题:开采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防止甲烷气体泄漏造成更严重的温室效应。

板书设计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
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清洁能源
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认识使用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人类一直生活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里。

可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突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天不再是那么湛蓝,水不再绿,空气不再清新。

请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问题(1)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造成污染有多严重,能不能不用化石燃料?(2)汽车用的燃料主要是什么?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如何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使用化学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归纳总结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酸雨
(1)形成:煤燃烧时生成NO2和S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反应后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成;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3)防治措施:
①减少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物质向空气中排放;
②用天然气代替煤;
③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汽油和柴油。

(2)主要污染物:CO、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其中氮氧化合物也会导致酸雨。

(3)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的排放;
②使用催化转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防治含铅物质排放;
④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⑤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能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4.乙醇
(1)制取:乙醇俗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它是以高粱、小麦、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成的。

(2)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 3 O2 2 CO2 + 3 H2O
(3)用途: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4)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促进农业发展。

探究点二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各有什么优点?
讨论交流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新能源的利用。

归纳总结
1.氢能源
(1)特点:氢气本身无毒,是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最小;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

2H2+O2 2H2O
(2)优点:①资源丰富,可再生;②无毒、极易燃、燃烧放热多;③燃烧产物是水,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不污染环境。

(3)缺点: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运输困难。

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推广使用。

(4)实验室制取氢气: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2.其它新能源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堂课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
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
有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不足之处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太少,对能源的节约认识不深刻。

化学反应及考点化学方程式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4 P + 5 O
2 点燃 2 P2O5
2 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3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CO2
4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 O2 点燃Fe3O4
5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Mg + O2点燃2 MgO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 H2 + O2点燃2 H2O
7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2 C + O2点燃2 CO
8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 CO + O2点燃2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