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学习感悟
针灸学习心得体会

针灸学习心得体会针灸学习心得体会针灸学习心得体会篇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的学习方法与路径,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
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苦读了数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经文背得烂熟,临床时,边都摸不着,开口动手便错,进而怀疑经典,怀疑中医。
有的执迷于药物学里,变成了草药医生,单方医生,把个别中药和处方视为绝密,越求越奇,以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药或者异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还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将中医和气功,宗教混于一谈,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不提也罢。
我想,这些不应该是朋友们学医的初衷。
我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却也在医学上走了很多弯路,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也曾经让我倍感艰辛,回首这20多年的学医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医本来是一个简单明白,好学易用的学科,却被有意无意的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唯其如此,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能发扬光大。
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先从端正态度开始。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强调的是,下面这种学习方式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系统掌握中医体系的人,也适合已经学医几年,或者读完了中医院校还一头雾水,愿意重新钻研的情况。
一,先宏观后微观。
一定要先对中医的学术体系有一个整体的大概印象,先通过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然后再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种秘方,技法当中,纷纷扰扰,一锅浆糊。
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已经号称可以攻克绝症了,结果自己得了感冒,还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
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够登堂入室?二,培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强调死记硬背。
中医学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诵大量的内容,而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体会是中医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
远远不如法律,外语等专业。
针灸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针灸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针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宝贵的感悟。
二、课程感悟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针灸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穴位、脏腑等。
这些理论知识为我们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讲解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我们更加容易理解。
此外,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践环节,让我们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了对针灸技术的掌握。
2. 严谨的操作规范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其操作规范至关重要。
在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从选穴、针刺、留针、起针等环节,都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深刻体会到,针灸并非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医学。
3. 注重个体差异针灸讲究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法。
在课程中,老师教导我们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使我认识到,针灸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强调心理因素针灸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患者的心态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我们要注重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这使我认识到,针灸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心理治疗。
5. 关注患者反馈在课程中,老师强调我们要关注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使我明白,针灸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细心。
通过观察患者的反应,我们可以了解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三、心得体会1. 增强了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学习针灸,我对我国传统医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
我认识到,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实践经验。
针灸跟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针灸专业的学生,我有幸跟随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学习,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在跟师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针灸知识,更体会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这段跟师经历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跟师之前,我对针灸的认识仅停留在书本上。
然而,当我真正走进临床,接触到患者,我才深刻体会到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针灸不仅仅是简单的穴位刺激,而是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在跟师过程中,我跟随老师学习了各种针灸手法,如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
老师耐心地教我如何掌握手法,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在实践中,我逐渐发现,针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针灸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学科。
二、中医理论是针灸的基石在跟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理论是针灸的基石。
中医理论强调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这些理论为针灸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治疗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程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老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确定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选用相应的穴位和手法进行治疗。
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让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针灸与中医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针灸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针灸治疗同样注重整体观念。
在跟师过程中,我了解到针灸治疗不仅要关注局部症状,还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
例如,在治疗颈椎病时,老师不仅会针对颈椎的穴位进行治疗,还会关注患者的饮食、作息、情绪等因素,力求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这种整体观念让我认识到,针灸治疗并非简单的穴位刺激,而是要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也逐渐学会了如何运用整体观念进行针灸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针灸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在跟师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针灸治疗的独特优势。
针灸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针灸作为中医的瑰宝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逐渐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
我有幸接触到针灸,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感悟,让我对针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针灸的神奇疗效针灸,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治疗方法。
自从我开始接触针灸,我便感受到了它的神奇疗效。
1. 疼痛缓解针灸治疗疼痛效果显著。
我曾经患有颈椎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导致颈部疼痛难忍。
通过针灸治疗,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甚至逐渐消失了。
2. 增强免疫力针灸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免疫力有所提高,不易感冒,身体状态得到了改善。
3. 美容养颜针灸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针灸治疗过程中,通过刺激面部穴位,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使肤色更加红润,肌肤更加细腻。
4. 改善睡眠针灸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每晚都能拥有充足的睡眠。
二、针灸的治疗原理针灸的治疗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理论,包括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
以下简要介绍针灸的治疗原理:1.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针灸通过在穴位上施以针刺,激发经络气血,达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的目的。
2. 气血学说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针灸通过调节气血,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针灸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使人体恢复健康状态。
三、针灸的注意事项虽然针灸具有神奇疗效,但在进行治疗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针灸师进行治疗。
2. 针灸治疗前,需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避免盲目治疗。
3. 针灸治疗过程中,保持放松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4. 针灸治疗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针灸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自学针灸心得体会(通用19篇)

自学针灸心得体会(通用19篇)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领悟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领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学针灸心得体会针灸是一门古老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现代医学所不能替代的优势,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针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我开始学习针灸,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针灸的神奇之处。
第二段:学习针灸的过程。
我学习针灸的过程非常艰辛,起初,我并不了解这门技术,对针灸的认识就停留在体育比赛中选手使用针灸调整肌肉的程度上。
然而,学习之后我发现,针灸并不仅仅能调整肌肉,还能调整身体的各种不适,甚至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
第三段:对针灸的感受。
当我第一次在自己的体温太低,手脚发冷的情况下,使用针灸后,身体很快就热起来了,我感到非常惊奇。
通过多次的学习和实践,我发现针灸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对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习针灸的好处。
通过学习针灸,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医学素养,还能够陶冶情操,增强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创业或者获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学习针灸可以带给人们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体验,给予人们信心和力量,塑造积极面对生命的态度。
第五段:结语。
总之,我学习针灸的过程是非常愉快而充实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找到了一条可以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大道。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针灸这门神奇的治疗方法,并像我一样,学习和探索这门技术的奥秘。
对针灸心得体会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以提高健康水平。
我曾经亲身体验了针灸的疗效,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针灸的个人认识,并讨论它在改善健康状况方面的作用。
首先,针灸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针灸通过穴位刺激,可以刺激人体内的内啡肽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总结5篇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总结5篇第1篇示例: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针头并加以适当的操作来治疗疾病。
在学习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深感其独特的学问和神奇的疗效,以下是我对针灸治疗学习心得的总结。
学习针灸治疗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针灸治疗是一门学问,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正确地运用在实践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针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针灸的基本理论和原则、针灸的操作方法等内容,这些理论知识为我正确地使用针灸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学习针灸治疗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头来治疗疾病,这就要求针灸师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实际操作练习,逐渐掌握了针灸的操作技巧,包括插针的深浅、用力的轻重、操作的速度等,从而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针灸治疗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针灸治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积累经验并提高技术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临床实习,通过为患者施以针灸治疗,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临床应用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师做好准备。
学习针灸治疗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针灸治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还了解了现代针灸学的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学识,也拓宽了我的思路。
学习针灸治疗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业。
通过学习,我不仅对针灸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技巧,希望未来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而努力奋斗。
【字数:469】第2篇示例:针灸治疗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穴位上刺激,调理身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在学习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神奇和独特之处,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总结。
针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医就是我国传统的医学瑰宝,而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和显著的疗效,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后,我对针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针灸的历史渊源针灸起源于我国古代,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据《黄帝内经》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针灸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和发展,针灸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今,针灸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一种自然疗法,被誉为“东方医学的瑰宝”。
二、针灸的治疗原理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具体来说,针灸的治疗原理有以下几点:1. 穴位理论: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重要节点,具有调节气血、治疗疾病的作用。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理论: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通道,连接着脏腑器官,起着传递气血、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针灸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从而治疗疾病。
3.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内的阴阳五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针灸通过调整阴阳五行,使人体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治疗疾病。
三、针灸的疗效特点针灸具有以下疗效特点:1. 疗效显著:针灸治疗疾病,往往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
许多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都能感受到明显的疗效。
2. 安全可靠:针灸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对人体的损伤较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3. 简便易行:针灸治疗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医疗设备,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调理。
4. 起效迅速:针灸治疗往往能够迅速起效,对于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针灸的实践感悟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针灸的魅力和实用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感悟:1. 熟练掌握穴位:针灸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准穴位,因此,熟练掌握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基础。
分享针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针灸的历史与传承针灸起源于我国古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针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
在我国古代,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腹痛、失眠、腰腿疼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逐渐传入其他国家,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相授,一代代针灸大师将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后人。
如今,针灸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为全球数亿人带来了健康福祉。
二、针灸的神奇疗效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针灸的神奇疗效。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1. 头痛:我曾因工作压力导致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我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几次治疗后,我的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2. 腰腿疼痛:我的一位朋友患有腰腿疼痛,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效果均不理想。
后来,她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她的腰腿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恢复了正常。
3. 睡眠障碍:我的一位同事因工作繁忙,导致睡眠障碍。
她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
后来,她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几次治疗后,她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这些案例只是针灸神奇疗效的冰山一角。
实际上,针灸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三、针灸的注意事项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针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针灸治疗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生进行操作。
因此,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至关重要。
2. 遵循医嘱:针灸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3. 注意个人卫生:针灸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 注意饮食调理:针灸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5. 保持良好心态:针灸治疗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四、针灸的感悟与心得1. 针灸是一种绿色、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学习感悟
对于大学知识的学习,和高中确乎颇有不同。
在以前,虽说每学期都有新的课程,但科目总还是不变的。
而如今,每一学期都是新的几门课程,这就时常让自己陷入了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的困境。
于是,我们便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到了期末了,这门课也才开始入门了。
其实,细细想来,这也是很正常的。
就医学来说,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终身学习才是一个医者智慧的源泉。
因而,一个医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便是学习的能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古语便道出了杏林之法门。
从整体上讲,中医虽有理论指导,但由于今人与古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对于初学者,中医还是比较抽象的,缺乏一定的直观性和系统性。
在基础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课程,由于是编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摘录整理出来的信息,其系统性还是比较强的,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比较容易让学生从整体把握。
但是,对于中药学、方剂学和针灸学等,这些课程的脉络精髓就隐含在看似枯燥的药物、汤头和经络腧穴之中。
但这些精髓又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若是硬是将其用文字表述出来,往往会使读者茫然不知其解。
唯有通读方剂,才可知晓配伍之精妙,唯有概览针灸,方能领会金针之奥义。
因此,在不同的课程中,确乎需要自己变通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单就针灸学来说,其知识是比较零散的。
而且刚才也提到,只有先把这些看似杂乱的经络腧穴做了大概了解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所在,进而才能成系统,成理论。
若是起初就妄图在其中找寻脉络框架,无异于缘木求鱼,必然毫无所获,且易误入歧途。
针灸学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而重复是记忆之母。
大量的重复无疑是记忆的最佳手段。
虽说如此,但机械式的重复难免会索然无味,让人失去耐心。
所以,在记忆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来辅助记忆的。
对于经脉的循行,我们不妨将其整理成卡片,或是准备记忆手册,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时时重复,强化记忆。
同时还要理解文意,在身体上找到经络大致循行路线,如此亦可协助加深理解。
经过大量的重复之后,能够所背所记,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的程度,这便达到了可以永久记忆的条件了。
对于腧穴,首先要解决的是它的归经和定位。
掌握好这两项后,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主治特点。
对于定位来讲,最有效的方法莫如点取,若是能够点取准确,其基本定位也就掌握了,而且不至于枯燥,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定位的描述稍加温习,便没有什么问题了。
再来说归经,任督二脉的穴位归经自是简单,不必细说。
十二正经在四肢的分布也都是比较有规律的,在定位大致清楚地条件下,再对归经稍加记忆,掌握也不是难事。
对于背胸部的经脉分布,也是颇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在腹部正中旁开2寸,胸部正中旁开4寸,基本都属胃经;腹部正中旁开4寸,基本都属脾经;腹部正中旁开0.5寸,胸部正中旁开2寸,则属肾经;在背部,就是正中旁开1.5寸和3寸两条膀胱经侧线了。
接下来是对腧穴主治的记忆。
腧穴主治不外三条——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掌握好了腧穴定位,其近治作用也就不在话下了。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对于归经明了后,腧穴的远治作用也便有了大致的方向。
而对于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就需要单独记忆了。
在对经脉的循行,腧穴的定位、归经和主治大致了解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以加强记忆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变换各种方式,以调动大脑的兴奋性,保持较高的记忆水平,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为此,我们可以对腧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细说来,在纵向比较上,可以经脉循行为依据,纵向总结比较每一经的腧穴,在这个过程中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在掌握十四经脉循行的基础上,以十四经脉循行体表部位为主
要依据,在腧穴分经主治规律的指导下,纵向学习总结每一条经脉的腧穴。
如此,以经统穴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对每一经腧穴的大体分布位置及主治病症有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
如同将食材烹饪为佳肴一般,将先前杂乱的知识点系统化、灵活化、生动化。
在横向比较中,我们可以在腧穴主治规律的指导下,横向归纳腧穴的主治作用。
凡是腧穴都有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的普遍规律。
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将人体全身各部的腧穴进行归纳:头面部腧穴主治头面病症,躯干部穴位主治脏腑病症等。
如,胃脘部的中脘、上脘、建里、梁门等,主治胃腑疾病;眼周围的精明、承泣、四白等,主治目疾。
十四经脉腧穴具有远治作用,尤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更为显著。
横向归纳总结这些穴位的远治作用,能更好的掌握其临床应用的特点。
例如太冲、行间可清泄肝胆火热,故可治疗头痛、眩晕、胁痛和目疾等,公孙、足三里可补益脾胃,故可治疗腹胀、腹痛、呕吐等。
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或是相对特异性的治疗作用,这是小部分腧穴主治的特殊规律。
例如,天枢穴对肠道蠕动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既能通便又能止泻;内关可以双向调节心率;至阴可以调整胎位,大椎可以泻热,隐白善治崩漏等。
把这一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归纳在一起集中学习,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在横向比较上,也应该注意位置相近、取穴标志相关的穴位之间的比较。
把这些穴位进行对比和总结,可以有效避免部位相近的穴位之间的混淆。
如位于腕横纹上的阳溪、阳池、神门、太渊等,位于肘横纹的尺泽、曲泽、曲池等,以及平脐的天枢、大横等。
另外,在横向比较上,还应该注意相似穴位名称的穴位比较。
这些穴位因名称相类似,所以极易混淆,应单独总结,强化记忆。
例如:与风有关的穴位,风池、风府、风市、风门等;与气有关的学位,气海、气冲、气户、气舍等。
接下来还有对特殊穴要有了解,如五输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因为这些穴位对腧穴的治疗作用有着总结和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所以了解了这些腧穴的主治和应用规律,对腧穴的记忆大有裨益。
例如,筋会阳陵泉,血会膈腧,如此便对阳陵泉和膈腧的治疗特点有了认识;再如,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掌握了这些,对于五输穴的治疗特点会有较为全面认识。
此外,还要加强实践,多多进行针刺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针灸治疗身边同学的一些常见疾病,在实践中去感悟针灸。
最后,扩展课外阅读,也不容忽视,课外的涉猎可以加强对针灸学的兴趣,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如此便可事半功倍。
以上便是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在针灸学学习方面的一些感悟。
有关至阳穴的梳理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胸胁胀痛,黄疸;脊背强痛;咳嗽,气喘。
以下是有关至阳穴穴义的一些解释:
(1)至阳。
至,极也。
阳,阳气也。
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
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
(2)金阳。
金,肺金之气也。
阳,阳气也。
金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纯阳之气。
理同至阳名解。
〖别名〗金阳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灵台穴及外散于脊背各部。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至阳穴治疗带状疱疹有独特的疗效。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皮疹以水疱、疼痛为主要特点,属于西医学的病毒类皮肤病范畴,青年人发病,因其体质强壮,疼痛尚可以忍受,对于老年人来讲,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于局部,不通则痛,疼痛可呈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常持续存在,剧烈难忍,甚至彻夜难眠,一般的止痛药没有效果,因此,止痛成为治疗的首要。
至阳穴为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该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膈、安和五脏、补泻兼施之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明,至阳穴埋元利针法可以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祛邪扶正、缓解疼痛的作用,该方法起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已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确切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当诱因使潜伏于神经元中的病毒被激活时,受侵的神经节发放异常电冲动,产生神经痛,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研究表明,至阳穴埋针使脊髓节段有关神经及内脏产生一种独特的剌激感后,加强了中枢神经内痛觉调节系统与痛觉冲动相互作用,对痛觉信号加以抑制,从而产生了更好的镇痛效应,同时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及消炎作用,从而使疾病得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