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早茶
简单介绍广东早茶文化

1、广东早茶是一种岭南民间饮食风俗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有的喝完早茶即去上班,有的则以此休闲休闲族大多为街坊退休老人,他们一般来得最早,离去最迟,从早上茶馆。
2、2叉烧包叉烧包是广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西关名点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叉烧包是因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故使用此名3马拉糕马拉糕是广东茶楼里常见的点心之一。
3、广东早茶蕴含着广东的特色传统文化,一旦失去这种传统,就谈不上传承了但广东早茶需要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去感受它所具有的内涵,早茶,是放松自己的一种好方式,处于高效率生活方式下的年轻人其实更需要在周末与。
4、广式早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
5、早茶,中国社交饮食习俗早茶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扬泰地区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食在广州,味在西关西关是三百多年来广州美食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最正宗广式点心的发源地。
6、广东早茶起源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
7、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美味的茶汤,构成了广东人饮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为另一种有趣的餐饮形式奠定了基础清末,广府文化的中心广州,一度是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
8、广州早茶文化的介绍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
广式早茶传统文化案例

广式早茶传统文化案例你知道吗?在广州啊,有一家老字号茶楼,叫“莲香楼”,那可算得上是广式早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每天早上,天还没大亮呢,就有好多阿公阿婆,还有那些穿着讲究的老广们,慢悠悠地朝着莲香楼走去。
这就像是一种无声的约定,每天不去喝个早茶,就感觉这一天缺点啥似的。
一进茶楼,嚯,那场面可热闹了。
服务员推着小推车,车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精致的点心。
那些点心就像是一个个小艺术品,什么虾饺啊,那虾饺的皮儿啊,薄得就像纸一样,半透明的,能清楚地看到里面饱满的虾肉,一个虾饺里至少有两三个大虾仁,咬一口,虾肉Q弹,汁水在嘴里爆开,鲜得不得了。
还有叉烧包,白白胖胖的,顶端微微开裂,就像笑开了花一样。
轻轻一掰,那浓郁的叉烧香味就扑鼻而来,馅料是甜咸适中的叉烧肉,肉香和面皮的麦香融合得恰到好处。
再看看茶楼里的人,大家都不慌不忙的。
找个位置坐下后,先把茶具用热水烫一遍,这是老规矩啦,说是这样能让茶的味道更好。
然后呢,慢慢悠悠地泡上一壶铁观音或者普洱。
一边等茶泡好,一边眼睛就开始在那些点心小推车上“扫描”,看到喜欢的就招呼服务员过来拿。
大家喝茶聊天,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什么都能聊。
而且在茶楼里,经常能看到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小孩子们在旁边跑来跑去,这种感觉特别温馨,就像是把家的氛围搬到了茶楼里。
这里面可都是广式早茶的传统文化呢。
像这种喝早茶的习惯,可不是简单地为了填饱肚子,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方式。
老广们通过喝早茶来联络感情,亲戚朋友之间好久没见了,约个早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就能把最近的情况都互相了解了。
而且在茶楼里,大家都很随意,没有什么拘束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享受这慢悠悠的早茶时光。
这就是广式早茶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啦,把美食、社交和悠闲的生活态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广式早茶文化 广式早茶文化的历史来源

广式早茶文化广式早茶文化的历史来源茶水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广式早茶文化的历史来源,一起来看看。
广式早茶文化的历史来源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
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
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
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
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广式早茶文化的相关美食蛋挞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就已开始用牛奶、糖、鸡蛋以及各种不同的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
17世纪蛋挞就已成为了满汉全席中第六席的一道菜式。
早在1920年间,广州的各大百货公司为了吸引顾客,每周都会要求百货公司的厨师设计一款“星期美点”招徕顾客,广式蛋挞正是在这段时期出现,并逐渐成为广州茶点的一部分。
虽然有个洋名字,但做蛋挞多年的何世晃老师傅却觉得,现在的广式蛋挞其实还是“中国心”。
传统的广式蛋挞实际上叫做“蛋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蛋挞在香港的茶餐厅中日渐受到追捧,为了顺应潮流吸引顾客,广式蛋砵才渐渐更名为蛋挞。
肠粉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肠;不加馅的则称列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朋友圈广式早茶说说

朋友圈广式早茶说说
1. 早上起床,准备带着朋友圈广式早茶的味道迎接新的一天。
2. 一杯热腾腾的港式奶茶,醒目的红茶色调,带来一丝温暖和回味。
3. 点心摆满桌,丰盛的朋友圈广式早茶盛宴开始了。
4. 微糖椰汁馒头,软糯的口感配上香甜的椰汁,让人回味无穷。
5. 咸蛋黄流沙包,咸甜的组合让人欲罢不能。
6. 清炖翅根鸭脚,嫩滑的鸭脚搭配醇厚的汤底,鲜美可口。
7. 蒸凤爪,酱香四溢,满手油花,入口即化。
8. 虾饺皇,鲜嫩的大虾肉裹在晶莹剔透的饺子皮里,口感丝滑。
9. 流沙烧卖,外脆里嫩,入口满口流沙,让人欲罢不能。
10. 马来糕,绵密软糯,入口即化,香甜可口。
11. 马蹄糕,清甜的马蹄味道,加上糯米的香气,口感独特。
12. 炸两只蛋糕,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软糯的内里,一口咬下去,美味无比。
13. 鲜虾肠粉,滑嫩的肠粉包裹着新鲜鲜虾,每一口都是极致的享受。
14. 鲜虾蒸饺,扎实的饺子皮包裹着多汁的虾肉馅,鲜美可口。
15. 香煎萝卜糕,金黄酥脆的外皮与嫩滑的萝卜糕内馅形成鲜明对比,口感丰富。
16. 翡翠凤尾虾饺,绿色的饺子皮包裹着鲜嫩的虾仁,色彩诱人,味道鲜美。
希望以上的说说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广东早茶,作为广东地区的传统美食文化之一,无论是香甜的点心还是清爽的茶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起源、发展和特色三个方面,介绍广东早茶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地的重要地位。
一、起源广东早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南粤一带的商贾为了方便交流和商谈,常常在早晨聚集在茶楼中,慢慢形成了早茶的文化传统。
最早的广东早茶主要以点心为主,茶水则以绿茶和花茶为主,成为了商人们早晨交流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早茶逐渐融合了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成为了广东地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发展广东早茶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明清时期,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广东早茶逐渐丰富了菜品种类,不仅有传统的点心,还增加了烧腊、粥品等食物。
同时,茶楼也逐渐成为人们聚会、商谈的场所,成为展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地方。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早茶的菜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并与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早茶文化。
三、特色广东早茶有其独特的特色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东早茶的点心丰富多样,包括虾饺、烧卖、肠粉、蒸饺等多种口味,形状精美,香气四溢,色香味俱佳。
其次,广东早茶的菜品以精致烹饪和新鲜食材为特点。
厨师们注重每个环节的精细处理,使得早茶菜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此外,广东早茶的茶水搭配也非常讲究。
除了传统的绿茶和花茶外,还有陈皮、普洱等茶品,它们的深浅不同,气息芬芳,为早茶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最后,广东早茶还与传统的餐饮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注重家庭和集体感的用餐方式。
人们常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品尝早茶,享受丰盛的美食,共同感受生活的乐趣。
总结广东早茶作为广东地区的传统美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渊源和人们的记忆。
它既是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无论是在茶楼还是家庭聚会中,广东早茶都以其丰富多样的点心和精致独特的茶水,为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叹广式早茶的唯美句子

叹广式早茶的唯美句子广式早茶是中国传统粤菜文化的代表之一,又称为“点心”或“小吃”,因为它通常由许多小菜、小馒头或小汤团组成,非常适合早上或下午茶时食用。
广式早茶有着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许多食客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关于广式早茶的唯美句子。
1. “香气扑鼻而来,精致的点心排列在桌上,让人垂涎欲滴。
”广式早茶的点心以小巧玲珑、精致可爱而著称,每个点心都经过了精心的制作和设计。
当你走进一家广式早茶店,你可以看到许多小巧玲珑的点心排列在桌上,直接就会让你垂涎欲滴。
2. “这些精心制作的点心,让人感受到了粤菜文化的浓郁气息。
”广式早茶代表了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它是广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点心都是经过精心制作的,我们可以从中品尝到传统的广式美食文化,这种浓郁的气息让人感到特别的舒适和愉悦。
3. “柔软的肉皮,香浓的鲜肉馅,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广式早茶中的叉烧包、虾饺等点心是广东人最爱的点心之一。
当你把一个肉包放进嘴里,咀嚼时,柔软的肉皮和香浓的鲜肉馅溢满口腔,令人无法抗拒。
4. “听着凉爽的轻音乐,享受着一份唯美的广式早茶,人生何足挂齿。
”广式早茶是一种享受的文化,不仅仅是品尝食物,更是享受生活。
当你坐在一家安静的广式早茶店里,听着轻柔的音乐,品尝着美味的点心,你会发现,这一刻,你的心情会变得特别美好。
5. “一份美味的广式早茶,就像是一份来自家的温暖拥抱。
”广式早茶以家庭为基础,家庭可以DIY制作属于自己的点心,也可以选择外出到广式早茶店享用。
每个点心都代表着对家庭的爱和关怀,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拥抱。
6. “在这繁忙的城市里,品尝一份可口的广式早茶,是一份放松和宁静。
”在充满嘈杂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紧张和压力。
然而,当你吃下一份可口的广式早茶,你会发现,它可以带给你一份放松和宁静。
7. “每一口点心,都彰显着厨师的心思和匠心。
”广式早茶的点心制作需要匠心独具的厨师,只有他们才能制作出最细致、最有品质的点心。
广式早茶可行性分析

广式早茶可行性分析1. 引言广式早茶是广东地区的传统食文化之一,每天清晨,人们会去茶楼、茶餐厅或者街边小摊享用一碟碟各具特色的点心和一杯香浓的茶水。
广式早茶以其丰富多样的品种和口味,深受广东人民和游客的喜爱。
本文将对广式早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等方面。
2. 市场需求分析广东省是中国发达地区之一,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这为广式早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广式早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符合当地人口对于传统美食的追求和消费需求。
此外,旅游业也是广东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他们也会对广式早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求。
因此,市场需求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竞争情况分析尽管广式早茶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茶楼、茶餐厅和小摊是广式早茶的主要供应渠道,它们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客户群体。
此外,一些外来品牌也逐渐进军广东早茶市场,通过创新的菜品和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因此,广式早茶创业者需要有独特的经营策略,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 经营模式分析广式早茶经营模式多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
茶楼和茶餐厅是传统经营模式,提供优质的环境、服务和食品,但需要一定的投资和管理经验。
对于创业资金有限的人士,可以选择开设街边小摊,降低成本、快速进入市场。
另外,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兴起,线上线下结合的早茶店也是一个创新的选择。
经营模式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经营效益。
5. 盈利能力分析广式早茶的盈利能力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菜品的质量和口味是决定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发和改良。
其次,店面的地理位置和装修风格也直接影响销售额,要选择繁华地段和符合消费者审美的设计。
最后,价格的合理性和竞争力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市场价格水平和成本加以调整。
如果经营得当,广式早茶具备可观的盈利潜力。
广式早茶的文案

广式早茶的文案
广式早茶,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流传的一种特色早点,也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广式早茶搭配多种小食,以点心为主,其中包括蒸饺、炸虾球、叉烧包等各种口感丰富的美食。
它的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广式早茶通常是在早上的时候,人们会到餐馆里品尝,品尝
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友谊的象征。
广式早茶的餐馆通
常都是装修奢华,热闹非凡,人们一进入便会感受到浓浓的中式文化
氛围。
此时,点心师傅会来到餐桌旁依次上菜,给顾客服务,当点心
被端上来时,沙沙作响的声音、淡淡的香气、精致的造型、丰富的口感,都会让人感受到无穷的美好。
广式早茶匠人们追求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健康。
因此,广式早茶
制作注重细节,使用优质的原材料,无添加防腐剂等化学物品。
小食
制作都以清淡为主,减少了油腻和垃圾的产生。
生意兴隆的广式早茶
店一般非常讲究质量,新鲜食材和纯天然绿色环保食品,是必须要做
到的。
在饮用广式早茶之前,需要先翻开茶叶,感受茶叶的香气。
然后
用热水浸泡,待茶叶鲜艳成为微黄色调时,才可慢慢品尝。
广式早茶
是香气浓郁,口感清香,具有喉舒利咽、提神醒脑、降低血脂等多种
功效。
在品尝广式早茶之余,可以配搭各种小食,每道小食都有不同
的口感,让人意犹未尽。
总之,广式早茶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食文化之一,它不仅味美,还健康,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深厚魅力。
如今,随着广式早茶的外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和喜欢它,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早茶的长盛不衰,与广东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
在广东,早茶时分可以倾谈生意、交换信息,也可以会朋聚友、谈天说地。
生意人把茶楼当作商谈重地,普通人则在此抒解压力,换得浮生半日闲。
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而广州著名的茶楼“陶陶居”三楼也有一副对联写道:“陶潜善饮,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陶侃惜飞,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阴。
”想来应是绝大部分广东人喝早茶时的心理写照吧。
4茶点早茶点心而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
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
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
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
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说到这里,看客诸君也许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一尝广东早茶的美味了。
但是且慢,各位对广东早茶的礼节可有了解呢?其实说来也并不复杂,广东人在别人替自己倒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
这个简单的动作,原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
5文化早晨起来,买一份报纸,轻轻松松地走进茶楼,要一壶茶,买两样小点心,边吃边看。
或者约一两个好友,叫几样点心,边吃边聊。
特别是老人,不用着急上班,晨练过后,一壶早茶就可以喝到九十点钟,然后顺路到街上转一转,买点儿鱼、肉、蔬菜什么的,再慢慢地走回家去。
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最传统的吃早餐的地方。
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种,有的上百种,比如虾饺、咸粽子、鱼片粥、米粉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菜,等等,非常丰富。
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推车里,推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选择。
外地人常常感到奇怪,每天那么忙碌的广东人,怎么舍得把早晨的大好时光消磨在茶楼上呢?其实,上茶楼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无论是会友聊天,还是去谈生意,这种场合都会让人感到非常从容,非常自在。
现这种文化在上海也越来越流行。
由于海外华人中广东人特别多,广东的早茶很早就传到了海外。
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很容易找到广东茶楼,可以到那里去喝广东早茶。
就连偏远的南太平洋小岛上,也经常看到中餐馆的门前挂着“天天早茶”“全天供应早茶”的牌子。
在这里,早茶其实是一种广东的风味小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进到茶馆里,首先是服务小姐给你一张记录卡,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个茶位;每个茶位费要一到几块钱不等)。
选好桌子坐好,先来两壶茶。
茶叶是任选的,有乌龙、普耳、菊花、菊普(菊花加普耳)等等。
倒茶时也有学问:不能先倒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最后一个才是自己。
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谢意,应该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用左右手似乎不限)。
这个简单的动作,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
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扮作仆人,给扮作主子的随从倒茶。
随从受宠若惊,若是在皇宫里,此等待遇当跪拜叩头谢之。
但是这是在宫外,不能暴露乾隆的天子身份,于是随从灵机一动,便发明了以上手势代替跪拜叩头之礼,并流传沿袭至今。
还有就是不管别人的杯子里是否满了,都应该点滴几下以示尊重。
点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茶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推着小车轮流在大厅里面转悠,车上放着各色点心和风味小吃,只要小车到了跟前,你就可以把它叫停,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拿就是了,服务小姐会主动把账记在记录卡上。
这里要说明一下,所有的点心分为六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价格不用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啦。
如今小点一般三五块钱,超点就要十七八块了。
小姐知道各类点心的等级,用一个小章在记录卡的相应的等级上盖一个小印,最后结算时就凭这些小印来付钱。
专门为了吃而来的茶客当然是上下其手,狮子大张嘴了;只是想聊天的茶客三五一堆,桌上一两碟小菜,悠闲地喝着茶,偶尔才下筷夹一口。
两者各得其所,彼此是毫不相干的。
6肠粉编辑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列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在香港广东等地,肠粉多配以生抽或者辣酱加花生油来调味。
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区则多加添芝麻以及甜酱,这对于粤港的食客可能会有不习惯,但是却有不错的地方特色。
7艇仔粥编辑汉末以后,广州成为通商大港。
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曾用“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来形容广州港的繁忙景象和雄浑气势。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艇仔粥这种特色粥品于广州西关荔枝湾问世了。
那时广州西郊一带河涌纵横,荔红荷绿,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渔唱”。
许多文人雅士泛舟游览,艇家们便在小艇上煮粥向游客兜售。
这种粥用新鲜鱼片、炸粉丝、海蜇皮、花生仁作料,味极鲜,加之景美舟轻,风清水冷,极富诗情画意。
8精髓编辑消耗时间是消极的,消遣时间是积极的,广东早茶,不是消耗时间,而是消遣时间,时间因此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
吃早茶就是吃时间的滋味,你必须有这份优哉游哉的闲情。
不同于一般茶楼,纯粹喝茶,广东早茶则丰富得奢侈,茶,只是个借口,更广泛的是广式点心菜肴粥品。
喝茶、看报、会友、聊天、想心思、谈生意。
时间原来是空空荡荡的,需要内容填充,你可以选择吃早茶,吃早茶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是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但在这里,早茶真的是吃的!茶的标题裹不住佳肴的美味。
吃早茶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而不是纯粹的消耗时间。
10南方文化编辑除了广东早茶,泰州早茶也是非常有名。
泰州的早茶,不只是光喝茶,而是要吃包子点心的。
茶叶倒并不十分讲究,但吃茶的程序却是不可颠倒。
因为包点需现做现蒸等上半个时辰,茶客们总是先点上当地特有的“泰州干丝”,悠悠地边喝、边吃、边聊、边候。
这“泰州干丝”,选用当地上好的“百叶”,全凭厨师的精细刀功,切成如丝线状,再用青蒜、香菜、药芹、茶干丝、花生瓣、酱制生姜、虾米等应时菜蔬为辅料;若要讲究色调,亦可用青红椒丝点缀其中,经开水反复冲烫,沥尽水分,在盘中堆成宝塔状,再淋上麻油、酱油,加糖拌匀即成。
讲究一些的,点上一盆“煮干丝”。
这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
煮干丝用去了油的鸡汤来煮,鸡汤要多,灶火要旺。
装盘时,须小心翼翼地将干丝和各式配料捞出,沥去汤汁,先放在一只不大的碗里以成形,再将碗中干丝倒扣在一个浅浅的汤盆里,掀去小碗,再将锅中原来的汤汁淋上,待盆底汤汁有一指多深,衬以烫熟的小青菜叶,点缀上芫荽等。
上桌时,只见盆中细如棉线的百叶丝,夹杂着白的嫩笋尖,红的火腿片,橙的海虾米,绿的香菜叶相陪衬,真是十足地诱人。
浅尝一口,鲜香扑鼻,汤汁的鲜味充分地渗入到极细的干丝中,丝丝入扣,然而却不见一滴油花,没有一毫豆腥。
虾饺又称虾饺。
以淀粉(又称澄粉)面团作皮,鲜虾肉、猪肉等拌匀作馅,包成饺形,蒸制而成。
其形似弯梳,故又称弯梳饺。
皮薄、爽软,色白,晶莹透亮,饺内馅料隐约可见;馅心鲜美,形态精致玲珑。
此品是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郊伍村河边一家茶楼首创的。
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较粗糙。
但因它选用刚从河里捕的鲜虾作馅,鲜美异常,为早茶市食客钟爱。
后来,传入广州市区各大茶楼、酒家,经名师逐步改制而成为精美点心,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干蒸烧卖用鸡蛋液、水和面作皮,猪肉、虾肉、冬菇作馅,捏成石榴花形,蒸制而成。
其色皮淡黄,蟹黄鲜艳,皮软、肉爽,稍含汁液,鲜美而香。
在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已风靡广东各地,近20年来,又传遍广西的大中城市,成为岭南茶楼、酒家茶市必备之品泮塘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
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
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
此品以广州泮溪酒家的为最有名。
因其所处的泮圹是盛产马蹄的地方。
所产的马蹄粉,粉质细腻,结晶体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种点心、小吃。
以它做成的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传统名食,四季皆宜和味牛杂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
光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带曾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聚居地。
出于宗信仰,伊斯兰教教徒都不吃猪肉,故一个回民厨师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
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等牛杂赏噶耍而萝卜又吸慢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
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来光顾。
于是,善食的广州人都纷纷仿效,和味牛杂萝卜一味流传至今了。
艇仔粥旧日,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
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
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
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的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
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也自小艇而进入大酒家、宾馆,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这里的艇仔粥以鲍鱼作配料,增加了浮皮、花生、蛋丝、葱花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艇仔粥的故事:相传有一个船上人家的女孩叫金水,心地非常善良。
一日她把父亲捕到的一条鲤鱼放回到江里。
过了几年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病,她非常伤心,来到江边祈求仙人保佑。
这时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我是几年前被你救的鲤鱼。
你只要煮一些鱼虾粥再加些油脆之物卖给人家,便可换钱带你爹去看大夫,10日之内即可痊愈。
”金水依法照做治好的父亲的病,从此这粥就被取名为“艇仔粥”。
荷叶糯米鸡一说是相传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为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
古代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
传统的糯米鸡的份量较大,足有三四两米,吃一个糯米鸡已差不多是半顿饭量。
因此,1980年代起的广东酒楼推出材料相同,而体积小一半的“珍珠鸡”,深受顾客喜爱。
另一种和糯米鸡相似的点心是荷叶饭。
两者外形相似,但荷叶饭用的是粘米,而糯米鸡用的是糯米制成。
1、茶——普洱茶、铁观音2、粥——花生猪骨粥、艇仔粥3、虾饺——水晶虾饺4、烧麦——鲍汁烧麦皇、蚝皇鲍鱼烧麦5、肠粉——牛肉肠粉、鲜虾肠粉6、凤爪——豉汁凤爪7、糯米鸡——珍珠糯米鸡8、叉烧包9、蛋挞肉食虾饺、干蒸烧卖、牛百叶、牛肉丸、椒盐鸭下巴、豉汁蒸凤爪、蒸排骨、香菇滑鸡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