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禁忌
中药用药的四大禁忌

中药用药的四大禁忌为了能够保证药效的发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减少药物过敏的发生,我们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用药禁忌,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中药用药禁忌常识,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记。
1.配伍禁忌所谓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皮坏和降低原药物的药效,因此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
(1)中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的范围主要包括药物七情中相反、相恶两个方面的内容。
历代医家对配伍禁忌药物的认识都不一致,金元时期才把药物的配伍禁忌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并编成歌诀传诵至今。
十八反歌最早见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首见于明代刘纯《医经小学》: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钼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燈炙熄莫相依。
(2)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出现现毒副作用而影响临床疗效。
在中西药并用,或中西药在一日之内交替使用时,都必须严枰格掌屋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1)形成难溶性物质:如四环素族及异烟肼等能与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骨、牡蛎、瓦楞子等所含钙、镁、铁、铝等离子产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影响前者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2)影响药物的分布与排泄:如磺胺类药物与富含有机酸的乌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同用,可致磺胺在尿中形成结晶;这类中药还可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在肾脏的重吸收,引起蓄积中毒。
3)抑制酶活性:砷可与酶结合形成不溶化的沉淀而使酶失活,故酶类西药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终生、淀粉酶、胰酶等不能与含砷中成药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小儿奇应丸、解毒消炎丸等合用。
4)酸碱中和: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及乌梅丸、山楂丸、保和丸、六味地黄丸等酸性中药不应与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等碱性药合用,两者疗效均受影响。
草药的配伍禁忌

草药的配伍禁忌草药的配伍禁忌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自古以来就有着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
中草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配伍禁忌,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健康。
本文将按照草药的类别进行分类介绍配伍禁忌事项。
一、皮肤药物配伍禁忌1. 千层消和藤黄不能同时使用:两者都有解毒、清热之效,但千层消较为温和,藤黄则较强,如果两者混合使用,容易导致伤害肾脏,严重时会使人出现肾功能衰竭。
2. 孔雀红和硫磺樟脑油不能同时使用:硫磺樟脑油有杀菌、消炎作用,而孔雀红则是一种排毒解毒的草药,在清除体内毒素的同时也会清除掉一些有益菌群,若与硫磺樟脑油混用会导致人体抵抗力降低。
二、调理脏腑药物配伍禁忌1. 党参和人参不能同用:党参性平味甘,适合中虚者食用,而人参性温味甘,适合阳虚者食用。
两者混用,会造成脾胃不和,引起腹胀、胃部不适等症状。
2. 甘草和草果不能同用:两者具有缓和作用,但甘草有益气和胃的作用,而草果有推动气血、通淋透湿的作用,两者混用易导致消化不良。
三、润燥药物配伍禁忌1. 枸杞和露珠不能同用:枸杞具有补肾益精的效果,而露珠则是一种利尿草药。
两者混合使用,容易造成水分过多积聚在身体中,引起浮肿、尿液变稠等情况。
2.山楂和大黄不能同用:两者都具有促进肠胃蠕动、消食化积的功效,但山楂有和胃、止呕的作用,而大黄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如果两者同时使用,会产生相互作用,引起腹泻、腹痛等情况。
四、清热解毒药物配伍禁忌1. 菊花和薄荷不能同用:两者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菊花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而薄荷有利咽消炎的作用。
两者混合使用会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
2. 芦荟和大黄不能同用:两者都具有清热解毒、通便的作用,但芦荟口感苦涩,具有滋润作用,而大黄味苦味寒,具有泻下作用。
两者混合使用会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引起水分的流失,产生电解质紊乱、虚脱等症状。
总之,中草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特别是对于体质较亚健康、老年人、孕妇等群体,更应该严格遵循药物配伍规定。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内容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内容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是指在中药治疗中,不宜同时使用或配伍使用的药物组合。
合理的中药配伍用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但如果不注意禁忌内容,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1. 鱼腥草与养血止血药物的配伍禁忌:鱼腥草具有散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但
与养血止血药物如当归、紫草等同用可能会影响药效。
2. 陈皮与黄连的配伍禁忌:陈皮具有理气消食的作用,而黄连则具有清热解毒
的作用。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抵消,产生药效不明显的效果。
3. 人参与大黄的配伍禁忌:人参有补气养血的作用,而大黄则具有清热泻火的
作用。
两者合用可能会导致人参的补益作用减弱。
4. 甘草与阿司匹林的配伍禁忌: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则是一
种非甾体类抗炎药。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甘草的副作用,如水潴留、高血压等。
5. 乌梅与马钱子碱的配伍禁忌:乌梅有收敛肠道、止泻的作用,而马钱子碱则
是一种驱虫药物。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降低乌梅的止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内容。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
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个人在使用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搭配或停药,以免有损治疗效果。
中药配伍禁忌的概念

中药配伍禁忌的概念中药配伍禁忌,是指在配合应用中,有些中药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其特点是使其中一味或多味药物的疗效减弱,或是发生药理学不相容反应,甚至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下面将从中药配伍禁忌的概念、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药与中药、中药与食物、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中药与中药的配伍中,有些中草药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如果配伍不当,可能导致中药疗效减弱或发生中毒反应。
在中药与食物的配伍中,部分中草药或中药制剂与某些食物之间发生反应,如与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而在中药与西药的配伍中,一些中草药与西药发生作用,可能会减弱或增强西药的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其次,中药配伍禁忌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化学成分相互作用、药理学反应、副作用相加和药物毒性叠加等因素。
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是指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作用,改变其药效。
药理学反应是指中药中的活性成分与其他药物中的药理学成分相互作用,改变其药理作用。
副作用相加是指两种或更多中药的副作用相互叠加,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药物毒性叠加是指两种或更多中药中的毒性成分相互叠加,导致患者中毒。
最后,预防中药配伍禁忌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合理的中药组方、了解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禁忌规定和合理用药等。
首先,医生在配伍中药时,应选择合理的中药组方,避免药物之间存在不相容的情况。
其次,医生应了解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在配伍中药时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可以借助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或相关文献进行参考。
再次,医生应遵循禁忌规定,在配伍中药时,严格遵守禁忌规定,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应合理用药,按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超量或长期服用药物。
总结起来,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化学成分相互作用、药理学反应、副作用相加和药物毒性叠加等。
中药材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中药材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药材作为中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效与疗效。
在使用中药时,合理的配伍是非常重要的,而药材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更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以便读者在使用中药材时能够正确地搭配使用,避免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
一、配伍禁忌1.反应性禁忌有些药材在配伍时,会产生不良的反应,甚至会削弱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例如,生地黄与虎杖同用会致中毒;甘草与龙骨同用会导致呕吐等。
因此,在配伍时需要避免这些禁忌。
2.相互制约禁忌有的药物在性质上会相互制约,互不兼容。
例如,黄连与鲜地黄同用会使药效互相抵消;人参与附子同用会加重中毒反应。
因此,在配伍时需要避免这些相互制约的禁忌。
3.相似禁忌一些药物在性质上十分相似,相似性太高的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会导致过度强化某种功效或产生负面反应。
例如,黄连与黄芩同用会产生胃肠刺激;花椒与胡椒同用会导致胃肠道不适。
因此,在配伍时需要避免这些相似性禁忌。
二、注意事项1.遵医嘱用药在使用中药材之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因为不同体质的人群对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专业中医师能够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等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准确辨别药材质量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疗效,所以在购买药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药店或药材市场购买,并严格查看药材的产地、质量证明等信息,以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
3.注意药材的储存与炮制药材的储存与炮制非常重要,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储存与炮制方法,而错误的储存和炮制会导致药效的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因此,在使用药材之前,需要了解并遵守药材的储存与炮制要求。
4.避免过量使用中药材虽然是天然药材,但并非所有都能无限制地使用。
一些药物的剂量过大,会导致药物过度累积而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中药材时要遵守剂量的使用,切忌贪多嚼不烂。
5.留意不良反应在使用中药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药学中药的配伍禁忌与合理搭配

中药学中药的配伍禁忌与合理搭配中药学中,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中药之间或中药与食物、药物之间的不宜合用或不宜同时使用的情况。
合理的中药搭配可以发挥药物的疗效,促进治疗效果;而不合理的中药配伍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对中药的配伍禁忌与合理搭配了解,对于中药学和中药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一、中药的配伍禁忌1. 互相相克的中药配伍禁忌某些中药之间由于化学成分的相克作用,不宜同时搭配使用。
比如防风与半夏、苦参与牛蒡籽等,这些相克的中药配伍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减弱甚至失效。
2. 互相制约的中药配伍禁忌某些中药之间由于药物活性成分的制约作用,不宜同时搭配使用。
比如麻黄与防风、贝母,这些中药的制约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毒性加大。
3. 与特定食物的中药配伍禁忌某些中药与某些特定食物同时搭配使用,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比如生姜与生蚝、鸭肉,这些中药与特定食物的配伍禁忌可能对肠胃产生刺激,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
二、中药的合理搭配1. 相得益彰的中药搭配某些中药之间的搭配可以互相增强药效,产生协同作用。
比如黄芪与党参、白术的搭配,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2. 相互调节的中药搭配某些中药之间的搭配可以相互调节,达到平衡疗效。
比如黄连与黄芩的搭配,可以平衡清热解毒的疗效。
3. 强强联合的中药搭配某些中药之间的搭配可以形成强强联合的效果,提高药效。
比如人参与丹参、川芎的搭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
三、中药搭配禁忌案例分析1. 知母+乌头+延胡索这是一组不宜同时搭配使用的中药。
知母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乌头有祛风驱寒、止痛的作用;延胡索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这三味中药的配伍禁忌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引起生命危险。
2. 当归+白芍+川芎这是一组常用的中药配方,常用于调经止痛的治疗。
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白芍有活血祛斑、调经止痛的作用;川芎有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这三味中药的合理搭配可以互相增强药效,加速治疗效果。
中药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妊娠用药禁忌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漆、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薏米。
中药配伍禁忌典故

中药配伍禁忌典故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中药在配伍用药时,应避免发生药效冲突,降低或抵消药物效果。
在古代,由于医学水平有限,许多中药的配伍禁忌都是通过实践得出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配伍禁忌的典故。
一、甘草与大戟相反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大戟则是一种具有泻下逐水等作用的药物。
根据古代医书记载,甘草和大戟不能同时服用,否则会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这个典故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据说,某朝代的皇帝因长期食用大戟,导致身体虚弱,于是便让太医为其调配一些补药。
然而,在调配过程中,太医误将大戟与甘草一起入药,结果导致皇帝中毒身亡。
从此以后,人们便知道了甘草与大戟不能同时服用的禁忌。
二、人参与莱菔同罪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等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莱菔即萝卜,具有消食除胀的作用。
根据古代医书的记载,人参和莱菔不能同时服用,因为莱菔会降低人参的药效。
这个典故来源于一个传说。
据说,某位官员因体虚乏力,服用人参补药,但在同时又吃了很多萝卜。
结果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甚至丧命。
因此,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人参与莱菔同用的禁忌。
三、乌头与蜂蜜不宜乌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功效。
蜂蜜则是一种天然食品,具有滋阴润燥等作用。
根据古代医书记载,乌头和蜂蜜不能同时服用,因为蜂蜜会降低乌头中的生物碱含量,导致药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
这个典故源于古代一位医师的失误。
据说这位医师为一位病人调配乌头汤剂,但却误将蜂蜜加入其中。
结果导致病人中毒身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警惕。
从此以后,人们便知道了乌头与蜂蜜不宜同时服用的禁忌。
四、矾石与甘草相克矾石是一种矿物质中药,具有收敛止血等作用。
甘草则是常用的补益药物,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根据古代医书的记载,矾石和甘草不能同时服用,因为甘草会降低矾石的药效。
这个典故来源于一个历史事件。
据说某位将军在作战中受伤,医生为他调配了一些矾石药粉止血,同时也服用了甘草汤剂以补充体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配伍禁忌表
成分中药中成药不宜配伍的西药机制
鞣质地榆石榴皮
五倍子老鹳草
虎杖大黄诃
子仙鹤草儿
茶茶叶侧柏
叶拳参扁畜
牛黄解毒片牛黄
上清丸牛黄消炎
丸肠风槐角丸
虎杖浸膏片枳实
导滞丸分清五淋
丸利胆排石片
祛风舒筋丸周氏
回生丹陈香露白
露礞石滚痰丸
四季青糖浆清宁
丸麻仁丸虎杖
片紫金锭紫金
粉七厘散感冒
宁舒痔丸解署
片一捻金导赤
丸万应锭珠黄
散利胆片复方
升日红片
(1)维生素B1抗
生素(四环素族、
红霉素、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林可霉
素、利福平等)甙
类(洋地黄、狄戈
辛、可待因等)生
物碱(麻黄素、阿
托品、黄连素、奎
宁、利血平)亚铁
盐制剂碳酸氢钠
制剂
(2)异烟肼
(3)酶制剂(多酶
胃酸酶胰酶)
(4)维生素B6
(1)产生沉淀、影
响吸收
(2)分解失效
(3)改变性质、降
效或失效
(4)形成络合物,
降效或失效
钙石膏龙骨龙
齿珍珠牡蛎
蛤壳瓦楞子
寒水石海螵蛸
牛黄上清丸牛黄
解毒丸清胃黄连
丸羚翘解毒丸
二母宁嗽丸明目
上清丸止嗽化痰
丸牛黄至宝丸
珍珠牛黄散珍珠
镇惊丸千金止带
丸乌鸡白凤丸
锁阳固精丹内消
瘰疬丸橘红丸
追风丹女珍珠丸
珠黄散珠层片
新脉宁麻杏石甘
糖浆鹭鸶咳丸
珍合灵片珍珠八
宝丹
(1)四环素族异
烟肼
(2)洋地黄
(3)磷酸盐(磷酸
氯化喹啉、磷酸可
待因等)硫酸盐(硫
酸亚铁、硫酸甲苯
磺丁脲等)
(1)形成络合物,
降低溶解度,影响
吸收
(2)增强作用和毒
性
(3)产生沉淀,使
疗效降低
铁镁铝鉍铋自然铜磁石
赤石脂代赭石
礞石石决明
虎骨龙骨牡
牛黄解毒丸舒筋
活血片礞石滚痰
丸陈香露白露
当归浸膏片胃舒
(1)四环素族(相
隔3h以上则影响不
大)
(2)强的松龙片
(1)(3)形成络合
物影响吸收
(2)生成难溶物显
著降低生物利用度
蛎石膏瓦楞子钟乳石白矾阳起石滑石宁片复方五咮子
片酒花素片复
方罗布麻片跌打
丸磁朱丸脑立
清
(3)异烟肼利福
平
(4)维生素C
(4)氧化后失去作
用
碱性硼砂海螵蛸
瓦楞子皂角
冰硼散婴儿素
喉关丸健胃片
通窍散红灵散
胃痛粉健用散
行军散陈香露白
露
(1)四环素先锋
霉素Ⅰ、Ⅱ乌洛
托品新生霉素
氨苄青霉素呋喃
呾啶
(2)阿司匹林消
炎痛保泰松对
氨基水杨酸钠维
生素B1
(3)心得安氯丙
嗪利眠宁硫酸
亚铁异烟肼地
戈辛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4)奎宁氯奎
强力霉素新斯的
明
(5)奎尼丁
(1)降低药效
(2)分解失效
(3)吸收降低
(4)从尿排出,促
使血药浓度降低
(5)排出减少,血
药浓度增加引起中
毒
酸性五味子女贞子
山楂山茱萸
乌梅白芍缬
草青皮垂柳
四季青金银花
马齿苋枳实
木瓜
五味子冲剂女贞
子糖浆冰霜梅苏
丸安神补心丸
地黄丸类方山楂
丸乌梅丸五味
子丸磨积散二
至丸保和丸玉
泉丸脑立宝
(1)磺胺类药
(2)氨基糖甙类
(链霉素、红霉素、
庆大霉素、卡那霉
素等)
(3)氢氧化铝、氨
茶碱等碱性药
(4)呋喃妥因利
福平阿司匹林
消炎痛等
(1)易析出结晶而
致结晶尿血尿
(2)减弱药效
(3)起中和反应,
降低或失去药效
(4)加重对肾脏的
毒性
槲皮素柴胡桑叶槐
角槐花旋覆
花山楂侧柏
叶
龙胆泻肝丸补中
益气丸地榆槐花
丸清瘟解毒丸
逍遥丸首乌片
槐角丸脏连丸
桑麻丸银柴冲剂
桑菊感冒片感冒
清热冲剂利胆片
含各种金属离子的
西药,如氢氧化铝
制剂、钙制剂、亚
铁制剂等
形成络合物,影响
吸收
利胆药茵陈蛇胆川贝散(液)(1)奎尼丁(1)形成络合物影
上清丸牛黄抱龙
丸琥珀抱龙丸
牛黄解毒丸牛黄
镇惊丸牛黄清心
丸安宫牛黄丸
吗啡苯巴比妥
丹参复方丹参丹参注
射液复方丹参注
射液(1)胃舒平
(2)细胞色素C注
射液
(3)环磷酰胺5-
氟尿嘧啶喜树碱钠
争光霉素
(1)(2)形成络合
物影响吸收
(3)促进肿瘤转移
天麻片密环片止痉散五虎追风散咖啡因可可碱
茶碱利他林茶
丙胺
拮抗
生物碱川乌槟榔黄
连素黄柏马
钱子延胡索
贝母
黄连上清丸黄连
羊肝丸清胃黄连
丸葛根芩连片
加味香连丸小活
络丹牛黄千金散
牛黄清心丸木瓜
丸三妙丸左金
丸香连丸小金
丸二妙丸脏连
丸九分散木香
槟榔丸千柏鼻炎
片胃痛散贝母
枇杷糖浆
(1)碘离子制剂
(2)碳酸氢钠等碱
性较强的西药
(3)重金属药如硫
酸亚铁、硫酸镁、
氢氧化铝等
(4)酶制剂
(5)阿托品氨茶
碱地戈辛
(6)咖啡因苯丙
胺
(1)(3)(4)产生
沉淀
(2)影响溶解度,
妨碍吸收
(5)增加毒性
(6)拮抗
甙类(1)人参苦参
大黄龙胆草
(2)桃仁苦杏
仁白果枇杷
仁
(3)北五加皮
侧柏金盏花
福寿草附子
乌头万年青
葶苈子罗布麻
羊角拗扛柳
铃兰蟾酥见
血封喉等
(4)鹿茸制剂
人参养荣丸人参
归脾丸脑灵素
八珍丸参脉饮
参茸丸礞石滚痰
丸龙胆泻肝丸
清宁丸启脾丸
大黄庶虫丸通宣
理肺丸桑菊感冒
片清气化痰丸
解肌宁嗽丸止咳
化痰丸鹭鸶咳丸
麻仁丸麻杏止咳
糖浆橘红丸参
茸丸罗布麻片
速效救心丸救心
(1)维生素C烟
酸谷氨酸胃酶合
剂
(2)可待因吗啡
杜冷丁苯巴比妥
(3)强心甙
(4)降糖药
(1)分解,药效降
低
(2)加重麻醉,抑
制呼吸
(3)药效累加,增
加毒性
(4)血糖升高
中药配伍禁忌:中药在使用中,常常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称为配伍。
中药在配伍中有一定的宜忌,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1)单行:指单用一味药独自发挥治疗作用,如独参汤,只用人参1味(即1种)。
(2)相须:两种以上功能相同的药物合用后,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称为相须。
(3)相使:两种功用不同的药物合用后,能增强各自的作用,叫相使。
(4)相畏: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药物所抑制或消除,叫相畏。
如生半夏有毒性,可配伍生姜来清除。
(5)相恶:两种药物合用后,能相互牵制而使作用降低或消失,叫相恶。
如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药,与莱菔子合用,补气功能则大大降低。
(6)相杀:一种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叫相杀。
如绿豆可解巴豆毒,防风能解砒霜毒等。
(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中毒反应或副作用的,叫相反。
如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等。
以上七方面总称为“七情和合”。
其中相恶、相畏、相反的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配方时应慎重行事。
配伍得当,可增强疗效;配伍不当,不仅降低疗效,甚至有发生中毒危险。
凡两种药物合用时,能降低或丧失药效,或能产生毒性作用的,称为配伍禁忌。
十八反:1)甘草反甘遂、大戟ji、芫yuan花、海藻;2)乌头反半夏、贝母、白芨、白蔹lian、瓜蒌lou;3)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元参、细辛、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