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精)

合集下载

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

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

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一、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身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二、常用力学原理杠杆作用摩擦力平衡与稳定(一)杠杆原理杠杆作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杠杆绕一固定点(支点)转动。

人体活动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在神经和其它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的。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一般来讲杠杆分为三类:1、平衡杆杆: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例如人体头部在寰枕关节上进行仰头和低头的动作,就是平衡杠杆的运动。

2、省力杠杆: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

杠杆运动幅度小,但效应大,所以省力。

例如人在提足跟时。

3、速度杠杆: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是人体最常见的杠杆运动。

例如用手臂举起重物时的肘关节运动。

(二)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力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该力相同,并随力的增大而增加(三)平衡的原理平衡的原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重心、重力线和支撑面(1)重心:是重量的中心。

人体重心的位置随着四肢和躯干的姿势而改变,当人直立时,重心在骨盆的骶骨上部靠前方。

(2)重力线:是一条假象的通过重心的垂直线。

(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3)支撑面: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支持重力的面积)*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重心低,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时物体的稳定度大。

*平衡与稳定1、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2、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3、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4、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的稳定。

**物体重心的高度与稳定成反比人体重心的位置随着躯干和四肢姿势的改变而改变当人垂直双臂直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如把手臂举过头顶,重心随之升高当身体下蹲时,重心则下降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会下降**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支撑面是人或物体与地面接触时的各支点的表面构成的,并且包括各支点之间的表面积,可以为站立、提重或移动时提供稳定性。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的应用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的应用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的应用1. 简介人体力学是研究人体静态和动态力学规律的学科。

在护理工作中,合理的人体力学原理应用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工作负担,防止操作过程中的伤害。

2. 重要的人体力学原理2.1. 力的平衡原理根据力的平衡原理,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要维持平衡。

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这一原理可以让患者保持稳定的姿势,减少摔倒和绊倒的风险。

2.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在一端用力,另一端就会产生力。

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减少手臂和背部的负荷。

举例来说,当需要移动病人时,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床单等工具,通过与床单产生摩擦,使力量传递到床上,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2.3. 稳定原理稳定原理是指一个物体要保持平衡,需要有稳定的支撑点。

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稳定原理可以保持患者的稳定姿势,防止摔倒或有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2.4. 重心原理重心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平衡的关键是确定其重心位置。

在护理工作中,了解患者的重心位置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控制和支撑患者,减少跌倒的风险。

3.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中的应用3.1. 坐姿护理•护理床应调整至适当高度,以保护护理人员的腰部负担。

•患者膝部和脚部要支撑在床上,确保重心稳定。

•床垫和靠枕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增加患者舒适度。

3.2. 转身护理•在转身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用杠杆原理,使用床单等工具来减轻手臂和背部的负荷。

•保持患者的重心稳定,并确保有足够的支撑点,避免摔倒。

3.3. 洗澡护理•洗澡床或椅子应具备稳定的支撑点,以确保患者在浴室中保持平衡。

•使用坐垫或护理工具,减轻护理人员的负荷。

•在移动患者时,应根据重心原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3.4. 搬运护理•使用专业的搬运设备,如卧床车、护士车等,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来调整患者和设备的位置,以保持稳定。

4. 结论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护患者的安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导入案例
患者,男,76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20余年。因“咳嗽、咳黄痰,气急加重, 嗜睡10d”入院治疗。患者身高170cm,体重75kg,T 37.4℃,P 120次/min,R 44次/min, BP 130/80mmHg;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白细胞 20×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8%;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 50mmHg,PaCO2 80mmHg,pH 7.32,BE +3.5mmol/L。入院初步诊断“肺感染,Ⅱ型呼吸衰竭”。护士遵医嘱给予吸氧(氧 浓度25%,氧流量2L/min)、抗感染、超声雾化吸入,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在患者住院期 间,护士协助患者行体位引流及翻身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请思考: 1.护士在为卧床患者进行更换床单时,应用了哪些人体力学原理? 2.为促进该患者痰液排出,上述护士所采取的翻身、叩背、体位引流等措施的原理是什么?
谢谢观看!
一、常用的力学原理
不同体位下重心变化 重力线从坐位变立位时,重力线的改变
二、人体力学运用原则
利用杠杆作用 扩大支撑面 降低重心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使用最小肌力做功
本章小结
护士应掌握患者入院、卧位、运送和出院护理的一般程序,按照整体护理 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为 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医疗护理活动、 早日康复出院。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定义
人体力学(body mechanics)是利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 衡,以及人体由一种姿势转换为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学 科。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急诊科 陈静


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 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 一门科学。正确的姿势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并且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发挥较大的工作 效能。不正确的姿势易使人体肌肉产生紧张和疲劳, 影响人体健康。
学习人体力学的意义
人体局部平衡是整个人体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而且整个人体平衡也是由各个局部平衡来实 现的。
(三)平衡与稳定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 重心的位置随着四肢和躯
干的姿势而改变,当人直立时,重心在骨盆的骶骨上部 靠前方。 重力线:是一条假象的通过重心的垂直线。(是自重心 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支持重力的 面积)
在提物品、抱起或抬起患者移动时应尽
量将物体或患者靠近身体;
应将患者靠近自己的身体,以使重力线
落在支撑面内,增加稳定性。
(五)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六)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移动重物时应注意平衡,有节律并计划好所要移 动的位置和方向,以直线方向移动,尽可能用推 或拉代替提取。
不正确使用力学原理可造成的问题
1、受伤:椎间盘脱出。
2、腰背部疼痛。 3、疲劳。 4、病人意外。
思考题
1.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
2.举例说明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证护理人员的平衡与稳定
3.平衡与稳定的要素有哪些


患 者
维持良好姿势
减轻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
增进舒适、安全 预防并发症
一、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1.平衡杠杆 2.省力杠杆 3.速度杠杆
二、摩擦力
三、平衡与稳定

人体杠杆原理

人体杠杆原理

人体杠杆原理
人体杠杆原理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力的转化和增强的现象。

在人体中,常见的杠杆原理的应用包括肌肉与骨骼系统之间的作用。

在人体运动中,骨骼充当杠杆的作用,肌肉则充当杠杆的力臂。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人体可以实现各种运动和动作。

在杠杆原理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杠杆的支点、力臂和阻力臂。

在人体中,关节充当了杠杆的支点。

通过关节的活动,可以改变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和方向,从而影响杠杆的运动。

例如,人体膝关节可以弯曲和伸展,通过变化膝关节的角度,可以改变杠杆臂的长度,进而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肌肉是人体杠杆原理中的力臂。

当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可以通过骨骼传递到运动部位。

肌肉的力臂长度越大,产生的力越大,杠杆的效果也越显著。

例如,人体腿部的大腿肌肉与髋关节充当了力臂,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产生足够的力量使人体跳起或奔跑。

阻力臂则是杠杆上距离力臂的部分。

它决定了应用在杠杆上的力如何转化为运动力量。

当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量将得到最佳转化。

在人体中,例如在举重运动中,杠杆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力臂和阻力臂的平衡才能使物体顺利举起。

总之,人体杠杆原理的运用使得人体在运动中能够更好地利用
力量,实现各种精确而有效的动作。

了解和学习人体杠杆原理对于进行运动训练和提高身体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会下降重心下移。
作者:孙孟军
第9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越大,人或物的稳定性越好。如,老年人在行走时,通过借
助拐杖扩大支撑面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作者:孙孟军
第10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杠杆。
作者:孙孟军
第4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1.2 省力杠杆
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杠杆运动幅度小,但效应 大,所以省力,例如人在提足跟时。
作者:孙孟军
图2 足部杠杆作用
第5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3 速度杠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面积。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8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相同体积下,人或物的质量越大,稳定性越好
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 当人垂直双臂站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手臂 上举过头时,重心上升;身体下蹲,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
✓护理床、轮椅等物体的轮子加油后,可以减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降 低摩擦力,利于使用
✓在浴室或者老年拐杖前增加橡皮垫,增加摩擦系数加大摩擦力,防 止老年人跌倒。
作者:孙孟军
第7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平衡原理
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重心低, 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时
物体的稳定度大。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重心的 位置随着四肢和躯干的姿势而改变。 重力线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是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

人体基本活动原理

人体基本活动原理
躯干扭转:在身体各部分完成动作时,躯干上下两 肢同时绕躯干纵轴的反向转动的运动形 式。
相向运动:人体处于无支撑的腾空状态完成动作时, 身体两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的运动 形式。
二、人体基本运动原理
(一)杠杆原理 1、骨杠杆 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中构成杠杆的物体可能具有 相当复杂的形状。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部分:骨、 关节、肌肉可以看为是杠杆系统,坚硬的骨相当于一 根硬棒,它在肌肉拉力(动力)的作用下,能绕关节 轴(支点)作用,并克服阻力而作功,由于它的作用 和杠杆相同,故称为骨杠杆。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 杆、以关节为支点、以肌肉收缩为动力完成的。
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角动量传递。
鞭打动作
投手连续动作技术
图3—8
图3—9
(五)缓冲与蹬伸动作原理
1、缓冲动作原理
(一)减少外力作用:遵循动量定理 Ft = ∆mv 。
缓冲的机制为:通过延长力的作用时间,减小外力 对人体的作用。
(二)缓冲动作是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 :缓冲 动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我国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最大缓冲角为 138.3°,美国高 水平短跑运动员的为134.2°。 (三)准备性动作:为F t蹬=伸m v做准备,为蹬伸动作提 供适宜的空间和时间以及各关节肌肉适宜的发力条 件。 (四)非代谢能的利用:缓冲阶段肌肉及肌腱储备 弹性能。
斜方肌 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图3—2 头
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和支点之间(图 3—3(A、B)。作用是省力,因为阻力点在中 间,阻力臂始终小于力臂,故用较小的动力就 能克服较大的阻力,故又称为省力杠杆。
图3—3(A) 提踵动作
动力点
阻力点
图3—3(B)
支点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应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病人休息,与仰卧位交替使用。也用于灌 肠、肛门检查和臀部肌肉注射。
姿势
此强迫体位病人容易疲劳,可将靠背架摇起成 近90度,以支持后背;胸前放跨床小桌,置软 枕供病人俯前休息。
适用范围
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 哮喘等严重呼吸困难病人被迫采 取端坐
姿势
摇起床头支架30-50度,再摇起膝支架以防身体下滑。
操作要点:
1、检查轮椅的安全性、核对患者,取得配合。 2、椅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 3、协助病人坐起时,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4、患者应尽量向后坐,勿前倾或自行下车。 5、途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
轮椅运送注意事项:
平车运送术
目的: 护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检查、 治
疗或手术。 用物:
平车、带套的毛毯或棉被、骨折(木板) 必要时备有帆布中单或橡胶单
甲:头颈肩,腰 乙:臀部,掴窝
三人搬运术
适用对象: 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又较重者。
方法:
甲:头颈肩 、胸背部 乙:腰 部、臀下 丙:膝部、小腿
四人搬运术
适用对象: 颈椎、腰椎骨折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方法:
甲:床头、头与肩 乙:床尾、两腿 丙和丁:中单四角
平车运送法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躺好,包裹病人,先脚后两 侧 露出头部,上层边缘向内折叠
原则:
上车先搬 头部在搬 下肢
下车先搬 下肢后以 上肢
适用对象:
一人搬运法
小儿或体重较轻,不能自行挪动,病情允许者。方法:
一手由腋下至对侧肩部,另一手伸入病人大腿下,病人 双 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
二人搬运术
适用对象:
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又较重者。 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落在支撑面上,就可以稳定的站立起来。
作者:孙孟军
第11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1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杠杆原理 摩擦力 平衡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2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杠杆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人体大部分活动是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完成的,杠杆作用是指在
作者:孙孟军
图2 足部杠杆作用
第5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3 速度杠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是人体最常见的杠杆运动。例如用 手臂举起重物时的肘关节运动。
作者:孙孟军
第6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2、摩擦力原理
✓摩擦力是切线作用分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阻碍物体 间的相对运动。
1.1 平衡杠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例如人体头部在寰枕关节上进行 仰头和低头的动作,就是平衡杠杆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天平即为平衡
杠杆。
作者:孙孟军
第4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1.2 省力杠杆
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杠杆运动幅度小,但效应 大,所以省力,例如人在提足跟时。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越大,人或物的稳定性越好。如,老年人在行走时,通过借
助拐杖扩大支撑面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作者:孙孟军
第10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的稳定。 重力线落在支撑面内有助于维持物体的平衡与稳定。老年人从座位 改为站立时,身体先前倾,一只脚迈向前,一只脚后移,重力线就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相同体积下,人或物的质量越大,稳定性越好
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 当人垂直双臂站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手臂 上举过头时,重心上升;身体下蹲,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
会下降重心下移。
作者:孙孟军
第9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大小。 ✓干燥平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平滑面
✓护理床、轮椅等物体的轮子加油后,可以减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降 低摩擦力,利于使用
✓在浴室或者老年拐杖前增加橡皮垫,增加摩擦系数加大摩擦力,防 止老年人跌倒。
作者:孙孟军
第7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平衡原理
外力作用下使杠杆绕一固定点(支点)转动。人体活动中,骨骼起
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力点:受力点;支点:固定点
阻力点:克服阻力的点 力臂:动力臂
重臂 ……………阻. 力点
Hale Waihona Puke 重臂:阻力臂分为: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 力点 力臂
支点
作者:孙孟军
第3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重心低, 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时
物体的稳定度大。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重心的 位置随着四肢和躯干的姿势而改变。 重力线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是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
面积。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8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