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课程内容安排表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数学部分高一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一)课程安排表课时单元内容重点难点第01次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集合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第02次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与空集的概念;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第03次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全集和补集的概念能熟练运用集合语言进行集合运算第04次集合习题课集合的性质和运算准确、简练地集合语言的应用第05次1.2.1 函数的概念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及三要素函数的概念及y=f(x)符号理解第06次1.2.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解析式和画简单函数的图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第07次1.3.1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判定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和应用第08次1.3.2 函数的奇偶性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应用第09次函数习题课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函数思想方法第10次测试第11次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与指数幂运算根式的概念、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根式概念和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第12次2.1.2 指数函数及性质掌握指数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指数函数定义理解、图像特征和性质第13次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定义、对数的性质和基本运算法则对数定义中涉及较多的难以记忆的名称以及运算法则的推导第14次2.2.2 对数与对数运算2对数公式及变形熟练对数运算第15次2.3.1 对数函数及性质对数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定义理解、图像特征和性质第16次2.3.2 幂函数幂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幂函数的代数特征与图像特征的对应联系第17次2.4 函数习题课进一步加深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概念、图像、性质的理解掌握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第18次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函数与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第19次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基本思想的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求方程近似解一般步骤的理解和概括第20次3.2.1 几类不同增长函数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选择和利用不同函数模型增长差异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21次3.2.2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确定性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对给定的函数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第22次3.2.3 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会恰当的建立常见函数模型培养建模思想物理部分高一物理(新课标人教必修一)课程安排表课时授课内容重点难点1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联系高中物理框架和重、难点及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联系2§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参考系科学抽象思维的建立3§1-2时间和位移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值定义法及极限思维的建立5§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瞬时速度的求解6§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意义7§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图象8§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位移公式、位移与速度的关系速度图象的运用9习题课运动规律解决问题恰当选择公式10§2-5自由落体运动§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科学的思维方法11习题课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解题技巧与方法12第一章、第二章测试13试卷讲解查漏补缺科学的学习方法14§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的性质、重力的三要素重心15§3-2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弹力的方向16§3-3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7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18§3-4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的运用19§3-5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的建立20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的应用2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平衡条件2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运用平衡条件解题运用平衡条件解题23期末有奖测试(数理语化统一测试)语文部分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必修一、必修二)课程安排表课时授课内容重点难点1新旧教材特点分析新课程知识点分析新课程知识点能力要求2《雨巷》通过意象把握意境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3《再别康桥》诗歌的诗情美和艺术美新诗的鉴赏方法4《堰河--我的保姆》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情"堆积"的句式和回环往复的结构5《兰亭集序》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品味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特征6《赤壁赋》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7《赤壁赋》《记念刘和珍君》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依据感情脉络理清全文结构8《记念刘和珍君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重点搞懂其中难句的含意9《小狗包弟》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学习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10短新闻两篇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冷峻的语言特点11《包身工》报告文学的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细节描写特殊句式12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感受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一本怎样的书及人物形象13第一册测试第一册测试第一册测试14检验讲评《采薇》本节重点知识、易错知识点.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感知诗歌的爱国主题和艺术特色15《氓》总结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人物性格特点及比兴手法16《离骚》屈原和楚辞的认识相关字词和文言文法运用17《孔雀东南飞》古文翻译训练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18《烛之武退秦师》先秦散文的叙事特点及艺术特征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19《荆轲刺秦王》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形象20《鸿门宴》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1《鸿门宴》名著导读:《家》"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词类活用成分省略1.关于作者2.内容梗概3.主要人物形象及故事2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高考导向与语文基础》作者、内容梗概、主要人物及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高考思维训练与高考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化学部分高一化学(新课标人教必修一)课程安排表课时授课内容重点难点1§0-1高中化学教材分析新课程知识点分析对新课程知识点补充2§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操作方法3§1-2-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关系摩尔质量4§1-2-2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5§1-2-3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6§1-2-4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n、Vm、c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n、Vm、c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7§1-2-5习题课物质的量小结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间的关系8第一章测试9检验讲评本章重点知识总结易错知识点讲评10§2-1-1物质的分类多种物质分类方法、酸碱盐间的反应条件胶体性质11§2-2-1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2§2-2-2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意义和书写方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正误判断13§2-2-3离子共存的判定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共存的判定14§2-2-4离子共存的强化离子共存类型常见离子间的反应15§2-2-5习题课离子反应小结相关知识应用16§2-3-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原子结构复习、化合价概念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7§2-3-2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用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18§2-3-3氧化还原反应(二)得失电子的表示方法电子得失数目的判断19§2-3-4氧化还原反应(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判断20§2-3-5习题课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总结相关知识应用21§2-3-6习题课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总结相关知识应用22本章重点知识总结易错知识点23数理语化期末统一有奖测试说明:河北省教育厅于5月底公布了我省9月份高一新生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用的版本其中数学为人教A版远方高一预备课程数学运行表已经进行了更新(彩色手册上数学按人教B版设计)化学教材我省六座城市(石张秦廊衡邢)使用人教版教材五座城市(承唐保沧邯)使用苏教版教材因二者区别很小所以远方高一预备课程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天津各科全部使用人教版教材)。

高中数学课程安排

高中数学课程安排
4
3.直线与方程
2
4.圆与方程
2
5.空间直角坐标系
0
复习(机动)
2
本章课时合计
12
必修三算法与概率(8课时)
1.算法初步
1
2.统计
3
3.概率
2
复习(机动)
2
本章课时合计
8
必修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12课时)
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
2.三角函数
3
3.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线性运算
1
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备注
必修一集合与函数(14课时)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
3.集合的基本运算
2
4.函数的基本含义
1
7.幂函数
1
8.函数与方程
1
9.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0
复习(机动)
2
本章课时合计
14
必修二空间几何(12课时)
1.空间几何体
2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0
选修2-1(12课时)
1.命题及其关系
1
2.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1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4.圆锥曲线与方程
6
5.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复习
2
本章课时合计
12
选修2-1(10课时)
1.导数及其应用
6
2.推理与证明
2
复习(机动)
2
本章课时合计
10
总学时
80
上课时间为三个月,大概72到90个课时,课程进度大概按着表中安排进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章节课时,以达到巩固生疏知识加强旧有知识。每一章学习之后会有一个小的测试。

高一数学新授课课时安排表

高一数学新授课课时安排表

高一数学新授课课时安排表课程内容:高一(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8课时(包含习题课)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6课时(包含习题课)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4课时(包含习题课)3.1 函数与方程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小结:总结+习题 2课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4课时(包含习题课)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课时(包含习题课)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6课时(包含习题课)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圆与方程 6课时(包含习题课)4.1 圆的方程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小结:总结+习题 2课时高一(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 4课时(包含习题课)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 4课时(包含习题课)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 6课时(包含习题课)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小结+习题 4课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 8课时(包含习题课)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8课时(包含习题课)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4课时(包含习题课)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小结+习题 4课时。

部编版高1数学必修1课程安排表

部编版高1数学必修1课程安排表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安排表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11.2 课程地位:高中数学必修课程之一,为高中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1.3 课程内容:包括数学概念、基本运算、代数方程、函数与图像、几何推理、概率统计等二、课程目标2.1 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安排3.1 第一学期- 单元一:集合与函数包括集合概念、集合的表示与运算、映射与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初等函数- 单元二:数列包括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常见数列- 单元三:二次函数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3.2 第二学期- 单元四:三角函数包括角度的概念、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解三角函数方程- 单元五:概率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概率的运算、排列与组合、事件的独立性- 单元六:统计包括统计量的概念、频数分布、统计图、正态分布四、教学方法4.1 理论课教学采用讲授、举例、归纳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和思考技巧4.2 实践课教学通过实例练习、课堂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3 课外拓展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小测验成绩等5.2 期中考试对上半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考核5.3 期末考试对全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六、学习建议6.1 重视基础知识的打好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科,学生应该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打牢数学基础6.2 多做题多练习数学是一个需要练习的学科,多做题多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6.3 注重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不只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七、总结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安排合理,内容充实丰富,旨在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洋葱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

洋葱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

洋葱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
摘要:
1.洋葱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概述
2.课程的主要内容
3.课程的学习建议
正文:
【1.洋葱数学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概述】
洋葱数学是一门针对高中学生的在线数学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

其中,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是该系列课程的第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从初中数学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课程的主要内容】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有理数与整式: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整式的概念与运算
-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 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及应用
- 不等式: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 解析几何: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析几何的应用这些内容涵盖了高一数学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课程的学习建议】
为了更好地学习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以下是一些建议:
- 提前预习:在上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这样在听课时能
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 课后复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 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 及时求助: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避免问题积累,影响学习进度。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程也迎来了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以下是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的详细内容。

首先,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必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1. 必修一:代数基础,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2. 必修二:几何基础,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必修三:概率与统计,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必修四:微积分初步,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的课程。

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1. 选修一:高等代数,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矩阵、行列式等高等数学知识。

2. 选修二:高等几何,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解析几何、非欧几何等高等数学知识。

3. 选修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高等数学知识。

4. 选修四: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还特别强调了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的课时安排。

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的课时安排如下:1. 数学实验: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数学探究: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通过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一课时安排:共40课时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代数式的化简和因式分解;2. 能够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 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4. 熟练掌握直线和圆的相关知识;5. 能够解决数学题目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理解代数式的定义- 掌握代数式的常见运算规则- 能够化简代数式第二课时:因式分解-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解决因式分解相关问题第三至十课时:一元一次方程-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第十一至二十课时:二次函数- 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相关计算方法第二十一至三十课时:直线与圆- 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和方程- 掌握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解决直线与圆相关问题第三十一至四十课时:综合习题训练和复习- 综合习题训练,巩固知识点- 复习已学知识,做好总结归纳- 解决难题,提高解题能力课堂教学形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练习与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

教学评价方式: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教学参考教材:《高中数学必修一》教学器材:教材、教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教学流程:1.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识;2. 介绍新知识概念及定义;3. 解释新知识的具体运用方法;4. 练习相关题目;5. 总结归纳;6.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教学建议:学生应注重理论学习,多练习相关题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以上为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祝教学顺利!。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郑州九中高一数学组◆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1◆授课时间: 36课时◆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课程目标(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通过实例,知道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4. 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知道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知道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知道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知道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二)基本初等函数1. 知道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知道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知道对数函数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程内容安排表
阶段
班次
课时
标题
重点
难点
任课教师
高中
新高一数学班
2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集合的概念;2、集合的表示方法
1、集合的表示方法(描述法)
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集合之间的关系;2、集合的运算(交集与并集、补集)
1、Venn图
2
集合的综合运用
1、不等式与集合的综合题;2、函数与集合的综合题
内容测试(免费赠送)
内容测试(免费赠送)
2
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1、比较大小
2
基本初等函数
1、基本初等函数的混合运用
1、基本初等函数混合比较大小
2
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方程
1、函数与方程的关系;2、函数的零点
1、函数的零点
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函数模型的建立;2、函数模型的应用
1、函数模型的应用
2
函数复习
1、基本初等函数;2、函数零点
1、基本初等函数;2、函数零点
2
必修一测试(免费赠送)
1、函数与集合的综合题
2
集合测试(免费赠送)
内容测试(免费赠送)
内容测试(免费赠送)
2
函数及其表示
1、变量与函数的概念;2、映射与函数;3、函数的表示方法
1、函数的表示方法
2
解析式、定义域
1、函数解析式;2、函数定义域
1、分段函数、绝对值函数的定义域
2
值域
1、函数值域求解的九种解法
1、复杂函数值域的求解
2
函数的基本性质
1、单调性;2、对称性;3、奇偶性
1、单调性的证明
2
集合、集合测试(免费赠送)
内容测试(免费赠送)
内容测试(免费赠送)
2
指数函数
1、基本性质;2、大小比较;3、特殊点
1、比较大小
2
对数函数
1、基本性质;2、大小比较;3、特殊点
1、比较大小
2
幂函数
1、基本性质;2、大小比较;3、特殊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