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Java版第五章习题
数据结构第五章 查找 答案

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作业第五章查找一、选择题1、若构造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在最坏情况下,其高度不超过 B 。
A. n/2B. nC. (n+1)/2D. n+12、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数(二叉查找树),与用其他3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C :A. (100, 80, 90, 60, 120, 110, 130)B. (100, 120, 110, 130, 80, 60, 90)C. (100, 60, 80, 90, 120, 110, 130)D. (100, 80, 60, 90, 120, 130, 110)3、不可能生成下图所示的二叉排序树的关键字的序列是 A 。
A. 4 5 3 1 2B. 4 2 5 3 1C. 4 5 2 1 3D. 4 2 3 1 54、在二叉平衡树中插入一个结点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点为A,并已知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 C 型调整使其平衡。
A. LLB. LRC. RLD. RR5、一棵高度为k的二叉平衡树,其每个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树共有 C 个结点。
A. 2k-1-1B. 2k-1+1C. 2k-1D. 2k+16、具有5层结点的平衡二叉树至少有 A 个结点。
A. 12B. 11C. 10D. 97、下面关于B-和B+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B-树和B+树都是平衡的多叉树B. B-树和B+树都可用于文件的索引结构C. B-树和B+树都能有效地支持顺序检索D. B-树和B+树都能有效地支持随机检索8、下列关于m阶B-树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根结点至多有m棵子树B. 所有叶子结点都在同一层次C. 非叶结点至少有m/2(m为偶数)或m/2+1(m为奇数)棵子树D. 根结点中的数据是有序的9、下面关于哈希查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哈希函数构造得越复杂越好,因为这样随机性好,冲突小B. 除留余数法是所有哈希函数中最好的C. 不存在特别好与坏的哈希函数,要视情况而定D. 若需在哈希表中删去一个元素,不管用何种方法解决冲突都只要简单地将该元素删去即可10、与其他查找方法相比,散列查找法的特点是 C 。
数据结构第五章参考答案

习题51.填空题(1)已知二叉树中叶子数为50,仅有一个孩子的结点数为30,则总结点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29(2)3个结点可构成(___________)棵不同形态的二叉树。
答案:5(3)设树的度为5,其中度为1~5的结点数分别为6、5、4、3、2个,则该树共有(___________)个叶子。
答案:31(4)在结点个数为n(n>1)的各棵普通树中,高度最小的树的高度是(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个叶子结点,(___________)个分支结点。
高度最大的树的高度是(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个叶子结点,(___________)个分支结点。
答案:2 n-1 1 n 1 n-1(5)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___________)个结点。
答案:2k-1(6)(7)有n个结点并且其高度为n的二叉树的数目是(___________)。
答案:2n-1(8)设只包含根结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0,则高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为(___________),最小结点数为(___________)。
答案:2k+1-1 k+1(9)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层编号,则编号为49的结点为X,其双亲PARENT (X)的编号为()。
答案:24(10)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中共有768个结点,则该树中共有(___________)个叶子结点。
答案:384(11)(12)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8层有8个结点,则其叶子结点数是(___________)。
答案:68(13)深度为8(根的层次号为1)的满二叉树有(___________)个叶子结点。
答案:128(14)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是FCABED,中序遍历是ACBFED,则后序遍历是(___________)。
答案:ABCDEF(15)某二叉树结点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BCDEFG,后序遍历序列为BDCAFGE,则该二叉树结点的前序遍历序列为(___________),该二叉树对应的树林包括(___________)棵树。
数据结构第五章自测题及解答

一、概念题(每空1分,共53分)1.树(及一切树形结构)是一种“________”结构。
在树上,________结点没有直接前趋。
对树上任一结点X来说,X是它的任一子树的根结点惟一的________。
2.由3个结点所构成的二叉树有种形态。
3.一棵深度为6的满二叉树有个分支结点和个叶子。
4.一棵具有257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它的深度为。
5.二叉树第i(i>=1)层上至多有______个结点;深度为k(k>=1)的二叉树至多有______个结点。
6.对任何二叉树,若度为2的节点数为n2,则叶子数n0=______。
7.满二叉树上各层的节点数已达到了二叉树可以容纳的______。
满二叉树也是______二叉树,但反之不然。
8.设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00个结点,则共有个叶子结点。
9.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具有1000个结点,则此完全二叉树有个叶子结点,有个度为2的结点,有个结点只有非空左子树,有个结点只有非空右子树。
10.一棵含有n个结点的k叉树,可能达到的最大深度为,最小深度为。
11.二叉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根(N)、左子树(L)和右子树(R)。
因而二叉树的遍历次序有六种。
最常用的是三种:前序法(即按N L R次序),后序法(即按次序)和中序法(也称对称序法,即按L N R次序)。
这三种方法相互之间有关联。
若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是BEFCGDH,中序序列是FEBGCHD,则它的后序序列必是。
12.中序遍历的递归算法平均空间复杂度为。
13.二叉树通常有______存储结构和______存储结构两类存储结构。
14.如果将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层编号,则对任一编号为i(1<=i<=n)的结点X有:(1)若i=1,则结点X是______;若i〉1,则X的双亲PARENT(X)的编号为______。
(2)若2i>n,则结点X无______且无______;否则,X的左孩子LCHILD(X)的编号为______。
《Java程序设计》教材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习题一、选择题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特征是(BCD)。
(多选)A.抽象B.封装C.继承D.多态2.下面关于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多选)A.类是Java 语言中的一种复合数据类型。
B.类中包含数据变量和方法。
C.类是对所有具有一定共性的对象的抽象。
D.Java 语言的类只支持单继承。
上机指导1.设计银行项目中的注册银行用户基本信息的类,包括账户卡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要求是一个标准Java类(数据私有,提供seter/getter),然后提供一个toString方法打印该银行用户的信息。
答:源代码请参见“CH05_LAB\src\com\inspur\ch05\BankUser.java”2.设计银行项目中的帐户信息,包括帐户卡号、密码、存款,要求如“练习题1”。
答:源代码请参见“CH05_LAB\src\com\inspur\ch05\Account.java”3.设计银行项目中的管理员类,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要求如“练习题1”。
答:源代码请参见“CH05_LAB\src\com\inspur\ch05\Manager.java”4.创建一个Rectangle类。
添加两个属性width、height,分别表示宽度和高度,添加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测试输出一个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源代码请参见“CH05_LAB\src\com\inspur\ch05\Rectangle.java”5.猜数字游戏:一个类A有一个成员变量v,有一个初值100。
定义一个类,对A类的成员变量v进行猜。
如果大了则提示大了,小了则提示小了。
等于则提示猜测成功。
答:源代码请参见“CH05_LAB\src\com\inspur\ch05\Guess.java”6.编写一个Java程序,模拟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定义名为Computer的类,其中两个整型数据成员num1和num1,编写构造方法,赋予num1和num2初始值,再为该类定义加、减、乘、除等公有方法,分别对两个成员变量执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数据结构第五章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 5 章数组和广义表一、选择题为第一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1.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存储,a11的地址为()。
【燕山大学 2001 一、2 (2分)】每个元素占一个地址空间,则a85A. 13B. 33C. 18D. 402. 有一个二维数组A[1:6,0:7] 每个数组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那么这个数组的体积是(①)个字节。
假设存储数组元素A[1,0]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0,则存储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②)。
若按行存储,则A[2,4]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③)。
若按列存储,则A[5,7]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④)。
就一般情况而言,当(⑤)时,按行存储的A[I,J]地址与按列存储的A[J,I]地址相等。
供选择的答案:【上海海运学院 1998 二、2 (5分)】①-④: A.12 B. 66 C. 72 D. 96 E. 114 F. 120G. 156 H. 234 I. 276 J. 282 K. 283 L. 288⑤: A.行与列的上界相同 B. 行与列的下界相同C. 行与列的上、下界都相同D. 行的元素个数与列的元素个数相同3. 设有数组A[i,j],数组的每个元素长度为3字节,i的值为1 到8 ,j的值为1 到10,数组从内存首地址BA开始顺序存放,当用以列为主存放时,元素A[5,8]的存储首地址为( )。
A. BA+141B. BA+180C. BA+222D. BA+225【南京理工大学 1997 一、8 (2分)】4. 假设以行序为主序存储二维数组A=array[1..100,1..100],设每个数据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基地址为10,则LOC[5,5]=()。
【福州大学 1998 一、10 (2分)】A. 808B. 818C. 1010D. 10205. 数组A[0..5,0..6]的每个元素占五个字节,将其按列优先次序存储在起始地址为1000的内存单元中,则元素A[5,5]的地址是( )。
Java课后题-第5章答案

一.程序设计题1.定义一个汽车类Car,要求如下:1)属性包括:汽车品牌brand(String类型)、颜色color(String类型)和速度speed(double类型),并且所有属性为私有。
2)至少提供一个有参的构造方法(要求品牌和颜色可以初始化为任意值,但速度的初始值必须为0)。
3)为私有属性提供访问器方法。
注意:汽车品牌一旦初始化之后不能修改。
定义测试类CarTest,在其main方法中创建一个品牌为“benz”、颜色为“black”的汽车。
public class Car{private String brand;private String color;private double speed;public Car(String brand,String color){this.brand=brand;this.color=color;}public String getColor(){return color;}public void setColor(String color){this.color=color;}public double getSpeed(){return speed;}public void setSpeed(double speed){this.speed=speed;}public String getBrand(){return brand;}}public class Car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Car c1=new Car("benz","black");}}2.定义一个图书类Book,要求如下:1)属性包括:书名name(String类型)、作者author(String类型),单价price(double类型),数量amount(int类型),并且所有属性为私有。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5章课后答案

page: 1The Home of jetmambo - 第 5 章树和二叉树第 5 章树和二叉树(1970-01-01) -第 5 章树和二叉树课后习题讲解1. 填空题⑴树是n(n≥0)结点的有限集合,在一棵非空树中,有()个根结点,其余的结点分成m (m>0)个()的集合,每个集合都是根结点的子树。
【解答】有且仅有一个,互不相交⑵树中某结点的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该结点称为其子树根结点的()。
【解答】度,孩子,双亲⑶一棵二叉树的第i(i≥1)层最多有()个结点;一棵有n(n>0)个结点的满二叉树共有()个叶子结点和()个非终端结点。
【解答】2i-1,(n+1)/2,(n-1)/2【分析】设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n2,由于满二叉树中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所以n=n0+n2;由二叉树的性质n0=n2+1,得n0=(n+1)/2,n2=(n-1)/2。
⑷设高度为h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该二叉树的结点数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解答】2h -1,2h-1【分析】最小结点个数的情况是第1层有1个结点,其他层上都只有2个结点。
⑸深度为k的二叉树中,所含叶子的个数最多为()。
【解答】2k-1【分析】在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达到最多。
⑹具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为()。
【解答】50【分析】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为100,其双亲即最后一个分支结点的编号为50,也就是说,从编号51开始均为叶子。
⑺已知一棵度为3的树有2个度为1的结点,3个度为2的结点,4个度为3的结点。
则该树中有()个叶子结点。
【解答】12【分析】根据二叉树性质3的证明过程,有n0=n2+2n3+1(n0、n2、n3分别为叶子结点、度为2的结点和度为3的结点的个数)。
⑻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是ABCDEFG,中序遍历序列是CBDAFGE,则其后序遍历序列是()。
数据结构 第五章树答案

第五章 树(答案)一、选择题1、二叉树的第i 层最多有( )个结点。
A .2i B. 2i C. 2i-1 D.2i -12.对于一棵满二叉树,高度为h ,共有n 个结点,其中有m 个叶子结点,则( )A .n=h+m B.h+m=2n C.m=h-1 D.n=2h -1 3.在一棵二叉树中,共有16个度为2的结点,则其共有( )个叶子结点。
A .15 B.16 C.17 D.184. 一棵完全二叉树中根结点的编号为1,而且编号为23的结点有左孩子但没有右孩子,则此树中共有( )个结点。
A .24 B.45 C.46 D.47 5.下述编码那一组不是前缀码( )A .00,01,10,11 B.0,1,00,11 C.0,10,110,111 D.1,01,001,000 6.某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相同,则这棵二叉树必然是( )A .空树B .空树或任一结点均无左孩子的非空二叉树C .空树或任一结点均无右孩子的非空二叉树D .空树或仅有一个结点的二叉树7.设n,m 为一棵二叉树上的两个结点,在中序遍历时,n 在m 前的条件是( )A .n 在m 的右边 B.n 是m 的祖先C .n 在m 的左边 D.n 是m 的子孙8、假定中根遍历二叉树的定义如下:若二叉树为非空二叉树,则中根遍历根的右子树;访问根结点;中根遍历根的左子树。
按此定义遍历下图所示的二叉树,遍历的结果为: A 、 DBEAFHGC A B 、 C GHFADBE B C C 、 E BDAFHGC E D FD 、 FHGCADBE GH9、文中出现的字母为A 、B 、C 、D 和E ,每个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9、27、3、5和11。
按哈夫曼编码(构造时左小右大),则字母C 的编码应是:A 、10B 、0110C 、1110D 、1100 10、设树T 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和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2,1,1 则T 中的叶子数为( )A .5B .6C .7D .8 11.算术表达式a+b*(c+d/e )转为后缀表达式后为( )A .ab+cde/*B .abcde/+*+C .abcde/*++D .12. 设有一表示算术表达式的二叉树(见下图),它所表示的算术表达式是( )A. A*B+C/(D*E)+(F-G)B. (A*B+C)/(D*E)+(F-G)C. (A*B+C)/(D*E+(F-G ))D. A*B+C/D*E+F-G13.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中缀形式为 A+B*C-D/E ,后缀形式为ABC*+DE/-,其前缀形式为( ) A .-A+B*C/DE B. -A+B*CD/E C .-+*ABC/DE D. -+A*BC/DE14.若一棵二叉树具有10个度为2的结点,5个度为1的结点,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是( )A .9B .11C .15D .不确定15.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C. 后序序列16.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ABCDEF,中序遍历结果为CBAEDF,则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习题 数组、矩阵
(按照自己的情况选作部分习题,不要抄袭)
一、单项选择题
1. 二维数组M 的成员是6个字符(每个字符占一个存储单元)组成的串,行下标i 的范 围从0到8,列下标j 的范围从1到10,则存放M 至少需要(1)个字节;M 的第8列和第5行共占(2)个字节;若M 按行优先方式存储,元素M[8][5]的起始地址与当M 按列优先方式存储时的(3)元素的起始地址一致。
()
(1) A.90 B.180 C.240 D.540
(2) A.108 B.114 C.54 D.60
(3) A.M[8][5] B.M[3][10] C.M[5][8] D.M[0][9]
2. 二维数组M 的元素是4个字符(每个字符占一个存储单元)组成的串,行下标i 的范 围从0到4,列下标j 的范围从0到5,M 按行存储时元素M[3][5]的起始地址与M 按列存储时元素(1)的起始地址相同。
()
A.m[2][4]
B.M[3][4]
C.M[3][5]
D.M[4][4]
3. 数组A 中,每个元素A 的存储占3个单元,行下标i 从1到8,列下标j 从1到10,从首地址SA 开始连续存放在存储器内,存放该数组至少需要的单元个数是(1),若该数组按行存放时,元素A[8][5]的起始地址是(2),若该数组按列存放时,元素A[8][5]的起始地址是(3)。
(1) A. 80 B.100 C.240 D.270
(2) A.SA+141 B.SA+144 C.SA+222 D.SA+225
(3) A.SA+141 B.SA+180 C.SA+222 D.SA+225
4. 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存储方法有两种,即()
A.二维数组和三维数组
B. 三元组和散列
C.三元组和十字链表
D. 散列和十字链表
5.若采用三元组压缩技术存储稀疏矩阵,只要把每个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互换,就完成了对该矩阵的转置运算,这种观点()
A.正确
B.错误
6.假设按行优先存储整数数组A[9][3][5][8]时,第一个元素的字节地址时100,每个整数占4个字节。
问下列元素的存储地址是什么。
(1) a 0000 (2)a 1111 (3)a 3125 (4)a 8247
7.设有三对角矩阵A n×n ,将其三条对角线上的元素存于数组B[3][n]中,使得元素B[u][v]=a ij ,试推倒出从(i,j )到 (u,v)的下标变换公式。
8.假设一个准对角矩阵:
a 11 a 12 a 21 a 22 a 33 a 34 a 43 a 44
按以下方式存储于一维数组B[4m]中:
写出由一对下标(i,j)求k的转换公式。
二、算法设计
1.对于二维数组A[m][n],其中m<=80,n<=80,先读入m,n,然后读该数组的全部元素,对如下三种情况分别编写相应函数:
(1)求数组A靠边元素之和
(2)求从A[0][0]开始的互不相邻的各元素之和
(3)当m=n时,分别求两条对角线的元素之和,否则打印m!=n的信息
2.有数组A[4][4],把1到16个整数分别按顺序放入A[0][0]...A[0][3],A[1][0]...A[1][3] A[2][0]...A[2][3],A[3][0]...A[3][3]中,编写一个函数获取数据并求出两条对角线元素的乘积。
3.n只猴子要选大王,选举办法如下:所有猴子按1,2,...,n编号围坐一圈,从第1号开始按1、2、...、m报数,凡报m号的退出圈外,如此循环报数,直到圈内剩下一只猴子时,这只猴子就是大王。
n和m由键盘输入,打印出最后剩下的猴子号。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上述函数。
4.如果矩阵A中存在这样的一个元素A[i][j]满足下列条件:A[i][j]是第i行中值最小的元素,且又是第j列中最大的元素,则称之为该矩阵的一个马鞍点。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出m*n的矩阵A的所有马鞍点。
5.现有如下的稀疏矩阵A(如图所示),要求画出以下各种表示三元组表示法。
15 0 0 22 0 -15
0 13 3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91 0 0 0 0 0
0 0 28 0 0 0
6.假设稀疏矩阵A和B(具有相同的大小m*n)都采用三元组表示,编写一个函数计算C=A+B,要求C也采用三元组表示。
7.假设稀疏矩阵A和B(分别为m*n和n*1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编写一个函数计算C=A*B,要求C也是采用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
8.假设稀疏矩阵只存放其非0元素的行号、列号和数值,以一维数组顺次存放,行号为-1结束标志。
例如:如图所示的稀疏矩阵M,则存在一维数组D中:
D[0]=1,D[1]=1,D[2]=1,D[3]=1,D[4]=5
D[5]=10,D[6]=3,D[7]=9,D[8]=5,D[9]= -1
M =:
1 0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现有两个如上方法存储的稀疏矩阵A和B,它们均为m行n列,分别存放在数组A 和B中,编写求矩阵加法C=A+B的算法,C亦放在数组C中。
9.已知A和B为两个n*n阶的对称矩阵,输入时,对称矩阵只输入下三角形元素,按压缩存储方法存入一维数组A和B中,编写一个计算对称矩阵A和B的乘积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