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题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C、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④燃烧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④⑤3、金属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应变为()A、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4、为维持人体内电解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A. Mg2+B. Ca2+C. Na+D. Fe3+5、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6、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A、汞B、银C、钠D、铁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8、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应,有蓝色沉淀及无色气体产生。
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 )①2Na+CuSO4====Na2SO4+Cu;②Cu+2H2O====Cu(OH)2↓+H2↑;③2Na+H2O====2NaOH+H2↑;④2NaOH+CuSO4====Cu(OH)2↓+Na2SO4A. ①B. ①②C. ③④D. ①③9、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物是()A.NaOH和H2 B.Cu(OH)2、Na2SO4、 H2C.Cu和 Na2SO4 D.H2SO4、 Cu(OH)2、、 Na2SO410、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③NaCl ④Na2CO3溶液⑤NaOH 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③⑥D.⑤⑥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 Na和O2B. NaOH和CO2C. Na2O2和CO2D. C和O212、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下列属于实验报告内容的是()①实验目的②仪器和试剂③实验现象④结论及解释⑤实验步骤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全部13、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A、水B、湿抹布C、泡沫灭火器D、干沙14、将2.3克钠放入100克水中,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2.3%B、等于4%C、大于2.3%小于4%D、大于4%15、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与氧气和水反应,还能与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常温下,将一小块下列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气体产生的是A .NaB .AlC .FeD .Cu 【答案】A【解析】Na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故选A 。
2.(2023年云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钠很软,能用小刀切割B .Na 2O 2可作供氧剂C .Na 元素的焰色呈黄色D .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答案】D【解析】A .钠很软,将钠分成若干小块时,可用小刀切割,A 正确;B .常温下,Na 2O 2能与CO 2、H 2O 反应生成O 2,所以可作供氧剂,B 正确;C .含Na 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所以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 正确;D .钠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 错误;故选D 。
3.(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酸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B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 .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答案】A【解析】A .碳酸钠在25℃时的溶解度为33g ,为可溶性白色粉末,A 错误;B .碳酸氢钠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C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 正确;D .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来源,D 正确;故答案选A 。
4.(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钠的化合物中,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是 A .22Na O B .NaCl C .NaOH D .24Na SO【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常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故选A。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题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实验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答案 C
答案
解析 钠与水反应时,钠块太大易出现危险;在实验室中一般从试剂瓶 中取出试剂,用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但有些特殊的试剂是 要及时送回或处理掉的,目的是防止火灾或避免引起其他危害等,如实验室 取用钠时,多余的钠应及时放回原试剂瓶中;钠与手指上的水反应生成 NaOH 腐蚀手,故不能用手掰开金属钠。
解析
10.将一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
色沉淀的是( )
A.稀盐酸
B.Ba(OH)2 稀溶液
C.MgCl2 溶液 D.CuSO4 溶液
答案 C
答案
解析 Na 投入稀盐酸、Ba(OH)2 稀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Na 投入 MgCl2 溶 液 中 , 发 生 反 应 : 2Na + 2H2O===2NaOH + H2↑ , MgCl2 + 2NaOH===Mg(OH)2↓+2NaCl,Mg(OH)2 为白色沉淀;Na 投入 CuSO4 溶液 中 , 发 生 反 应 : 2Na + 2H2O===2NaOH + H2↑ , CuSO4 + 2NaOH===Cu(OH)2↓+Na2SO4,Cu(OH)2 为蓝色沉淀。
解析
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则反应产物不同。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 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4.2.3 g 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 O2 反应后,可得 3.5 g 固体,据此可判断
其生成物为( )
A.只有 Na2O2
B.只有 Na2O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1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1 钠及其化合物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 - 1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 7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 16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 25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习理解】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021·宁波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煤油B.水C.盐酸D.氯气【解析】选A。
钠不与煤油反应,常用煤油来保存金属钠,故A符合题意;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在点燃条件下,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2.(2021·扬州高一检测)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空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解析】选B。
钠在氧气中加热反应产物为过氧化钠Na2O2,钠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产物是氧化钠Na2O,根据反应产物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作答。
两种产物中钠的化合价变化均为0→+1,等质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 B正确;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等质量的钠产生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大于氧化钠的摩尔质量,则产生的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因此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的质量大,故C、D错误。
北京市高中化学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后练习1(含解析)必修1(1)

北京市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后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题一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正确方式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题二将2.3g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反映终止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表示正确的选项是/100×100% B.4/(100+2.3-0.1)×100%C.4/(100+2.3)×100%D.4/(4+100-1.8)×100%题三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CuSO4溶液中,现象是A. 置换出金属铜B. 产动气体,置换出金属铜C. 生成蓝色沉淀D. 产动气体,生成蓝色沉淀题四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映,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映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映产物质量一样大题五将7.2gCO和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当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2.1g B.3.6g C.7.2g D.无法确信题六用脱脂棉包住0.2g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几滴水,可观看到脱脂棉猛烈燃烧起来。
(1第一:;第二:。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以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是现象是。
为了验证第二条结论,将管口b浸入水中,可观看到的现象为。
课后练习详解题一答案:C解析: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 不引入新的杂质。
题二答案:B解析:0.1摩尔的钠和水反映取得0.1摩尔的NaOH,溶质质量为4克,溶液的质量等于钠和水的质量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2.3+100-0.1=102.2克,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题三答案:D解析:钠不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钠猛烈和水反映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映取得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因此现象为有无色气体生成,同时取得蓝色沉淀。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辅导:钠及其化合物(习题) 含答案

钠及其化合物(习题)1.钠作为一种重要原料,可用于制造许多在国防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金属。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白色固体 B.钠着火时,可用沙土灭火C.钠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D.可保存在煤油中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的钠的性质有()①钠比水轻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分别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只有一种气体放出,没有沉淀生成的是()A.饱和NaCl溶液 B.MgCl2溶液C.稀硫酸 D.Cu(NO3)2溶液4.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A.NaOH B.Na2O C.Na2O2 D.Na2CO35.下列有关Na2O和Na2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都是白色固体物质B.Na2O和Na2O2都能与CO2或水发生化合反应C.Na2O和Na2O2与水反应都有NaOH生成D.Na2O和Na2O2都不是碱性氧化物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请回答:(1)C中盛有试剂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0.015 mol CO2通入到100 mL 0.2 mol· L 1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CO32 和H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8.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D.向等物质的量的Na2CO3粉末与NaHCO3粉末中分别加入适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后者的反应更剧烈9.现有25 mL 2 mol·L 1的Na2CO3溶液和75 mL 1 mol·L 1的稀盐酸,进行以下两种操作: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加到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课后练习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焰火让70周年国庆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焰色试验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2.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开观察。
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 )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B.钠的熔点很低C.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D.金属钠很软3.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减小的是( )A.HClB.K2SO4C.NaOHD.CuSO44.下列物质不能与Na2O2反应的是()①O2②H2O②CO2④CO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②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将适量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氯化镁溶液7.金属钠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放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推测钠的密度(g/cm-3)() A.大于1.0 g/cm3B.小于0.8 g/cm3C.介于0.8~1.0 g/cm3D.不能确定8.一个集气瓶中放有一团棉花,向其中倒入CO2气体时棉花燃烧起来,则棉花中可能包有()A.烧碱B.氧化钾C.过氧化钠D.小苏打9.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B.“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指金属的焰色试验,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C.过氧化钠既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等D.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0.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先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C.b先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D.b先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1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②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②熔点低于100 ②②密度比水小②热和电的良导体A.仅②②②②B.仅②②②②C.仅②②②② D.②②②②②12.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 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13.如图所示,在坩埚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一、选择题1.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A.HNO3B.H2O2C.KClO3D.Na2O23.(2009·巢湖模拟)在25℃,101 kPa下由HCHO(g)、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 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 L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使Na2O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A.等于6.72 g B.小于6.72 gC.大于6.72 g D.无法计算4.(2009·蚌埠模拟)有关苏打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苏打、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小苏打产生的二氧化碳多B.等质量的苏打、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小苏打消耗的盐酸多C.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无沉淀,而苏打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沉淀D.苏打和小苏打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5.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Na2SO4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6.(2009·湖北重点中学模拟)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铯与冷水反应十分平缓并生成H2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H2C.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7.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8.(2009·济宁模拟)由Na2O2、Na2CO3、NaHCO3、NaCl固体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若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B.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混合物一定不含有Na2O2和NaCl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2CO3、NaHCO39.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 mL饱和澄清石灰水(ρ=1.6 g·cm-3),再加入5 mL苯(ρ=0.87g·cm -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ρ=0.97 g·cm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仅①②④⑤B.仅①②③④C.仅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钠为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为热和电的良导体。
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仅①②B.仅①②③C.仅①④⑤D.仅④⑤答案C解析金属钠的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Na2O2。
3.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消耗的氧气多B.两块钠消耗的氧气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答案A解析第一块钠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足量O2反应的产物是Na2O2,第二块钠在常温下与足量O2反应的产物是Na2O。
故第一块钠消耗的O2多,产物质量大。
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则反应产物不同。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4.2.3 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O2反应后,可得3.5 g固体,据此可判断其生成物为()A.只有Na2O2B.只有Na2OC.Na2O2和Na2O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采用极值法。
若Na全部生成Na2O,则:4Na+O2===2Na2O4×23 2×622.3 g m(Na2O)则m(Na2O)=3.1 g;若Na全部生成Na2O2,则:2Na+O2===Na2O22×23 782.3 g m(Na2O2)m(Na2O2)=3.9 g,因3.1 g<3.5 g<3.9 g,故所得固体为Na2O、Na2O2的混合物。
5.下列关于钠跟水反应的现象叙述完全且正确的是()A.钠浮在水面上,反应很快停止B.钠浮在水面上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C.钠熔化成闪亮小球浮在水面上,不断游动,嘶嘶作响D.钠熔化成闪亮小球,沉在水底,并有气泡产生答案C解析钠遇到水后,立即与水发生反应,因为钠的密度小于水,故钠浮在水面上;因为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而钠本身的熔点是97.81 ℃,故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因为产生氢气,故发出嘶嘶声响;由于气体是在小球与水面接触点产生,故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在水面游动。
6.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D.钠的还原性强答案C解析因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能观察到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硬度大小与所产生的反应现象无关;因钠的还原性强,所以与水反应剧烈。
7.钠与水反应时产生如下现象,其中正确的一组是()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并逐渐变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响声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A.①②③④⑤B.全部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答案C解析钠的密度比水小,钠浮在水面上,①正确,②错误;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因此钠熔化成小球,③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因此小球逐渐变小,发出嘶嘶的响声,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④⑤⑥正确。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B.实验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答案C解析钠与水反应时,钠块太大易出现危险;在实验室中一般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用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但有些特殊的试剂是要及时送回或处理掉的,目的是防止火灾或避免引起其他危害等,如实验室取用钠时,多余的钠应及时放回原试剂瓶中;钠与手指上的水反应生成NaOH腐蚀手,故不能用手掰开金属钠。
钠的使用注意事项(1)钠易与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取用金属钠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2)实验时切取钠不宜太多,一般有黄豆粒大小即可。
(3)切完剩余的钠要放回原瓶,不得随意乱丢。
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 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为()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上下跳动答案D解析钠的密度介于水和苯之间,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烧杯中,钠开始时在苯与水的界面处,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推动钠球上升,H2逸出后钠又回到水面反应。
10.将一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稀盐酸B.Ba(OH)2稀溶液C.MgCl2溶液D.CuSO4溶液答案C解析Na投入稀盐酸、Ba(OH)2稀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Na投入Mg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MgCl2+2NaOH===Mg(OH)2↓+2NaCl,Mg(OH)2为白色沉淀;Na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为蓝色沉淀。
1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实验中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实验中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甲同学可能使用的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后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口逸出d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答案 (1)2Na +O 2=====点燃Na 2O 2 (2)abcd解析 (2)a 项,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入广口瓶内的水量少于容器容积的15,结果偏低,合理。
b 项,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后,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造成结果偏低,合理。
c 项,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
d 项,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
12.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
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使水位达到B 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 掉入水中。
回答下列问题:(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 端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
答案(1)2Na+2H2O===2NaOH+H2↑(2)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③溶液呈红色④上升下降解析(2)④B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
第二课时钠的几种化合物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相同点是()A.均是淡黄色固体B.均是碱性氧化物C.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D.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答案C解析氧化钠为白色固体,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A错误;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错误;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无氧气生成,D错误。
2.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D解析A项,产物中还有O2生成,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B项,Na2O2与H2O反应产生O2,故Na2O2不能作干燥剂,错误;Na2O2与水、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错误,D正确。
(1)Na2O2与H2O(或CO2)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每生成1分子O2转移2个e-。
(2)过氧化钠和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有氧气产生,如与有强还原性的SO2,能被Na2O2氧化成Na2SO4:SO2+Na2O2===Na2SO4。
(3)过氧化钠虽然能够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同时也有氧气产生,所以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D.NaCl可用作调味品答案B解析Na2O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4.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灼烧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答案C解析加入盐酸二者均参与反应,A错误;加入NaOH溶液时不易控制加入量,容易引入新杂质NaOH,B错误;加热灼烧时NaHCO3发生分解反应转化为Na2CO3,C正确;配成溶液后通入CO2,Na2CO3将转化为NaHCO3,D错误。
5.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C解析Na2CO3和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两者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无法鉴别;而加BaCl2溶液,现象不同,有Na2CO3时产生BaCO3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