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港口设施

合集下载

全国港口排名

全国港口排名

全国港口排名全国港口排名作为国内外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重要节点,全国各大港口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下面将对全国港口进行排名,并对每个港口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名:上海港口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嘴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上海港口拥有多个码头,包括港区、江浦港区和陆家嘴港区等,总面积达到370多平方公里。

同时,上海港口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高效率的操作,能够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便捷的服务。

第二名:宁波港口宁波港口位于浙江省,靠近中国东海沿岸,是中国第二大港口。

宁波港口拥有丰富的海上航道资源,能够容纳大型船只。

该港口还有一流的装卸设施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为进出口贸易和物流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第三名:深圳港口深圳港口位于广东省,靠近香港,是中国第三大港口。

深圳港口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于与国内外各大港口进行联系,并且距离广州和东莞等制造业重镇很近,使得该港口成为进出口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

第四名:青岛港口青岛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其位于山东半岛的南岸。

青岛港口拥有深水航道和宽阔的港区,能够容纳大型船只的进出。

该港口还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如散装货物、液体货物和集装箱货物等的装卸。

青岛港口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

第五名:广州港口广州港是广东省的主要港口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岸。

其港区面积较大,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能够提供高效率的装卸服务。

广州港口还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第六名:天津港口天津港口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其位于渤海湾的沿岸。

天津港口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与中国内地和蒙古国等陆路贸易进行连接。

该港口还具备良好的码头设施和物流配套设备,能够为贸易和物流运输提供全面的服务。

以上是全国港口排名的前六名,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港口也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但在综合实力和规模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上海港口现状

上海港口现状

一、上海港物流的发展现状上海港作为中国港口的代表和领头羊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散地,聚集内陆运输,水路等大量的货物;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

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出口货物约有50%的增加值来源于其物流产业。

港口周边已成为包括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乃至IT 等产品的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

1、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从层次上看,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港的第一间接腹地是长江流域(不包括长江三角洲),它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及重庆直辖市,以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成的集装箱进出口大多会经上海港中转。

上海港的第二间接腹地(或潜在腹地)是其他沿海省份,包括北面山东省的青岛、江苏的连云港(其腹地要大于江苏省),南面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港的进出的远洋集装箱。

腹地总人口超过4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港口都无法比拟的。

2、上海港设施齐全,集装箱运输业基础较好至2007 年,上海港拥有各类装卸机械3084 台,其中集装箱桥吊170 台,运输船舶7 艘,各类港作船舶338 艘,上海共有集装箱中转站、堆场59 个,总面积169 万平方米,能满足集装箱集散、拆并及其他增值服务的需要。

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202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1 个,码头线总延长为91.6 公里,吞吐能力25352 万吨,集装箱专用泊位42个,码头线延长91600 米,07 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615 万标准箱。

上海内河港口拥有各类码头泊位2100 多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2000 吨级。

3、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航运市场发达上海港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货物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

上海港介绍

上海港介绍

上海港介绍【港口名称(中)】:上海港【港口名称(英)】:SHANGHAI【港口类别】海港【国家地区】中国China,P.R.【位置】东经121.29度北纬31.15度【港口自然情况】1.【气象】【风况】全年以东南风最多,西风及东北风居次,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最大风力达10级,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最大风速43.9米/秒。【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43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8.8天。【雾况】年平均雾日25.5天,一般在上午10时消散,经日不散的大雾天极少出现。【气温】年平均气温15.3℃,最高为40.2℃,最低为-12.1℃。【冰况】属全年不封冻港。2.【水文】【潮汐】长江口和黄浦江均属半日潮型,最高潮位5.74,最低潮位为1.12米,平均潮差2.31米。【潮流】黄浦江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1.8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51 米/秒。【港口基础设施】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具体范围如下:自牛皮礁浮标、航路灯浮与南支1号灯浮的联线,至长江浏河口下游的浏黑屋与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的施信杆两点联线间和长江口南水道水域及其相关陆域。自吴淞河塘灯桩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渠漕港止的黄埔江水域及其相关陆域。绿华山南侧海域的绿华山减载设施。上海港目前有14个装卸公司和1个客运公司和1个减载站,即东昌装卸公司,民生装卸公司,汇山装卸公司,木材装卸公司,高阳装卸公司,开发装卸公司,煤炭装卸公司,新华装卸公司,张华浜集装箱装卸公司,军工路集装箱装卸公司,共青装卸公司,复兴装卸公司,宝山集装箱装卸公司,吴泾装卸仓储公司,客运服务公司绿华山减载站。1990年,上海港务局拥有码头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码头岸线总长17.67公里。此外,归属工厂、财贸、外贸等行业的专用码头泊位8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0万吨级。全港共有浮筒泊位131个,其中属港务局所有的浮筒泊位107个(含万吨级浮筒泊位38个)。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处锚地分别是: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目前上海港的进港主航道,在长江口是南港北槽,进吴淞口后就是黄浦江航道。长江口航道维护水深7米,吃水在10米以上的船舶可乘潮进出。黄浦江内航道,自吴淞口至闵行全长67.2公里,水深10米以上的占80%,8米以上占90%。上海港务局现有生产用仓库面积47.2万平方米,堆场面积150多万平方米筒仓5.1万立方米。其中集装箱堆存能力达2.9万多标准箱。全港机械总台数3751台,其中装卸搬运机械2519台,起重机械为943台。最大单机起重能力500吨(浮式)。有可装卸40英尺集装箱的6台装卸桥。上海港的港区铁路长10.744公里,其中装卸线长2.474公里,由港自行管理。港口的港作船舶共456艘,8.85万吨位,功率为8.74万千瓦。其中拖轮92艘,总功率5.73万千瓦;驳船456艘,总功率为1124千瓦。

上海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航运港口?

上海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航运港口?

上海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航运港口?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重要的航运港口。

下面将为您介绍上海地区的三个重要航运港口。

一、上海港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吞吐量港口。

它由上海港务局管理,包括洋山港、外高桥港、大港口、北港、南港等,总面积达4963万平方米。

上海港不仅是中国重要的门户,也是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之一。

其港口设施齐备,拥有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液体散货码头等。

同时,上海港还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航运管理系统,确保货物的顺利流通。

1. 洋山港:洋山港是上海港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港口里拥有80台岸桥和140个衡器,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准箱。

洋山港还引进了智能化装卸系统,提高了效率,大大缩短了货物的停留时间。

2. 外高桥港:外高桥港是上海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群之一。

港口里有六个深水泊位,可以同时服务多艘大型船只,年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准箱。

外高桥港还配备了先进的堆场管理系统和通关设施,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杨浦港杨浦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是上海的一座重要航运港口。

它依托长江航道,与临港产业区相连,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

杨浦港与国内外多个主要港口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货主和航运公司可以通过杨浦港进行国内外的货物运输。

目前,杨浦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船舶码头、物流仓储、加油站等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

1. 船舶码头:杨浦港建有多座现代化的船舶码头,可以容纳各类船只停靠。

港口里还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仓储设施,确保货物的安全和高效运输。

2. 物流仓储:杨浦港内有大量的物流企业和仓储设施,为货主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

这些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的仓储、配送等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包装、报关、保险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三、吴淞口港吴淞口港位于上海市闸北区,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海港。

上海港港口调研报告

上海港港口调研报告

上海港港口调研报告一、概述上海港位于中国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港的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介绍上海港的基本情况、主要运营项目和发展优势,同时也会提出一些关于上海港未来发展的建议。

二、基本情况上海港位于黄浦江口,呈正方形布局,占地面积约3.94平方公里,总岸线长度约20公里。

上海港的主要运营项目包括货物集装箱、液态散货、铁矿石等。

港口拥有先进的设备和设施,包括多台集装箱起重机、装卸设备和堆场管理系统等。

三、主要运营项目1.货物集装箱: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前列。

港口拥有多个集装箱码头,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货运服务。

目前,上海港已经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集中了一批大型国内外船公司和航运企业。

2.液态散货:上海港也是中国重要的液态散货港口之一、港口设有专门的液体散货泊位,提供了液体散货的装卸和仓储服务。

上海港的液化气、原油和石化产品等液态散货的吞吐量均居全国前列。

3.铁矿石:上海港是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重要港口之一、港口设有专门的铁矿石码头和设施,能够提供高效的铁矿石装卸服务。

上海港通过多渠道保证了铁矿石的供应,确保了国内钢铁生产的稳定运行。

四、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港位于黄浦江口,紧靠中国内陆幅员辽阔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港口的航道条件良好,可以容纳大型船只的进出。

2.强大的物流网络:上海港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包括陆路、铁路和水路。

物流网络的发展为上海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有效地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

3.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上海港拥有一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多台集装箱起重机、高效的装卸设备和先进的堆场管理系统。

这些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五、发展建议1.加强多式联运:上海港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内陆交通的联运,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与铁路和公路的联动,实现货物的快速、便捷的运输,减少物流成本。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有哪些?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有哪些?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有哪些?一、上海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港口,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位于长江口东南岸,紧邻太平洋。

上海港区域广阔,包括了沪东港、洋山港、外高桥港等多个港区。

上海港具备了深水航道和大型码头的优势,能够容纳大型集装箱船只和巨型油轮。

作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和进出口港口,上海港年吞吐量一直居于全国首位。

上海港港区内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高效的运营管理。

港口设备包括很多国内外领先的装卸机械、物流设备和智能化系统。

以洋山港为例,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并配置了自动化骨干网络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集装箱转运和智能化仓储管理,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装卸效率。

二、宁波港宁波港位于浙江宁波市,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宁波港地理位置优越,连接长江和太平洋,是中国重要的外贸港口和航运物流枢纽。

宁波港主要由北仑港和舟山港两个港区组成,其中北仑港是主要的集装箱和散货港口,舟山港则专注于石化和液化品运输。

宁波港在港口设施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力求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港口拥有大型的集装箱码头和散货码头,同时配置了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和仓储系统。

此外,宁波港还建设了智慧港口管理系统,实现了港口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通关速度和物流效率,为企业和货物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三、常州港常州港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

常州港主要由太湖港和润州港组成,太湖港是内河港口,润州港则是海港。

常州港贯通了长江、太湖和海洋的交通枢纽,对南京、上海等地的货物运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常州港在发展上注重提升装卸能力和港口服务水平。

港口拥有多个集装箱码头,可以满足各种类型货物的装卸需求。

同时,常州港还加大港口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了港口的接驳能力和通航条件。

与此同时,港口还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保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重要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港和常州港等。

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哪个港口?

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哪个港口?

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哪个港口?一、上海港简介上海港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毗邻黄浦江入海口的国际大型综合性港口,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上海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得益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运业的重要枢纽。

在容量、吞吐量、设施设备等方面都表现出出色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为国内外货物进出口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上海港的发展历程1. 港口起点─── 吴淞港:上海港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吴淞港,当时是对外贸易的门户之一。

2. 进步与拓展─── 南市港:20世纪初,上海港区逐渐扩大,南市港开始进一步拓展和壮大。

3. 跨越时代─── 洋泾港:解放后,上海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洋泾港兴起,港口设施和能力得到提升。

4. 接轨国际─── 西洋泾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管理模式,西洋泾港的建设标志着上海港与国际接轨。

5. 现代化海港─── 洋山港:洋山深水港的开港使得上海港的规模和功能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货物流通的重要中转站。

三、上海港的优势和特点1. 地理位置:地处中国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连接中国内陆和外部市场的重要门户。

2. 港口规模:上海港拥有适应现代化航运的深水航道和大型码头,具备容纳超大型船舶和大规模货物吞吐的能力。

3. 设施设备:上海港拥有一系列现代化的货物装卸设施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够提供高效、安全的港口服务。

4. 航线网络:上海港连接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国际航线,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航运网络,便利了国内外的贸易往来。

5. 服务质量:上海港以专业高效的服务著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提高了货物的周转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四、上海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1. 贸易枢纽:上海港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对中国乃至全球的贸易往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原材料进口:上海港承担着大量能源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任务,满足了中国国内工业生产的需求。

上海港介绍

上海港介绍
未来发展
未来,上海港将继续致力 于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
在软件方面,将加强信息 化建设,提高港口的智能 化水平
12
+
34
在硬件方面,将继续投资 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
高码头的吞吐能力
同时,上海港还将积极拓 展新的业务领域,如跨境 电商、冷链物流等,以满
足市场的不断变化需求
PART 5
结语
1
上海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设 施完备、业务范围广泛的国际 大港,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
01
02
上海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3年,当时由 于鸦片战争的失败,英国殖民者强行租借 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开启了上海港的近 代化历程。此后,上海港逐渐发展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上海 港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码头、堆场、仓库等。这些设施的建 设极大地提高了上海港的吞吐能力,使其
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
PART 2
设施与设备
A
上海港拥有完 善的设施和设 备,包括集装 箱码头、散货 码头、油品码
头等
B
这些设施的 完备使得上 海港能够满 足各种类型 的货物运输
需求
C
此外,上海港 还拥有一支专 业的船队和物 流系统,为客 户提供全方位
的物流服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ART 3
业务范围
PART 4
上海港介绍
1 历史与发展 3 业务范围 5 结语 7 智能化发展
2 设施与设备 4 未来发展 6 环保与绿色发展
上海港,位于中国上海市,是长 江三角洲上的一个重要港口,也
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条件1 、气象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

全年温暖多雨。

年平均气温约 16 度,年降水量约 1148.8 毫米。

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

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 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

市区全年平均雾日 43.3 天,长江口 24.2 天。

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

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港口规划1 、吞吐量预测经预测,国民经济对上海港各现划期内的需求吞吐量大致如下:201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4.6 亿吨,其中集装箱 2400 万标准箱。

集装箱重量 2.25 亿吨;外贸吞吐量 2.63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02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6.0 亿吨,其中集装箱 37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3.55 亿吨;外贸吞吐量 3.85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 、“十一五”建设重点( 1 )加快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以远洋干线运输为重点的深水港区。

重点是继续建设洋山二期工程。

( 2 )建设罗径港区二期工程,新建一批煤炭泊位、矿石泊位、化肥泊位、钢杂货泊位及相应的水水中转泊位。

( 3 )建设外高桥六期码头,新建若干汽车滚装泊位、杂货通用泊位和散装水泥泊位等。

( 4 )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 5 )支持和配台交通部开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公路铁路:上海港的交通发达便捷,集疏运条件良好。

铁路干线有津炉线和沪杭线,港区的开平、北票、张华浜和军工路码头均有铁路专用线。

公路通过204、312、318、320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并与国内其他主要公路干线相通;与204国道相连接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与320国道连接的莘松(莘庄到松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航空运输: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空中航线国内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国际航线可通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10多个主要城市。

其它:内河航道共有225条,其中通往外省市的干线航道有8条;海上客、货运航线遍及沿海各主要港口,其中客运航线可达大连、青岛、宁波、温州、海门、福州、厦门、广州等地。

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

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 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

上海港内河港区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

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

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

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

•历史上上海港的吞吐量•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港货物年均吞吐量虽然仅为0.17亿吨,但已经超过解放前的最高纪录。

198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当时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仅22%。

200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破2亿吨大关,外贸货物比重升至37%。

200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超过2亿吨,2002年达2.64亿吨,比上年增长19.4%。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61万标准箱,已超过高雄港,居世界第4位。

200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达3.16亿吨,比上年增长19.8%。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28万标准箱,居世界第3位。

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与2003年同比增长19.8%,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吞吐量•15%,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

•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TEU(标准箱),较2003年增长29%,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量的24%,超过深圳港,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列世界第三。

•此外,2004年上海港内河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同比增长7.3%。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升至世界第二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三。

•2004年上海港全年新开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33条,其中欧洲、北美、中东、澳洲等远洋班轮航线21条,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

目前平均每月始发的国际国内航班密度已达1716班,其中国际航班827班。

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比2004年增长16.7%,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08万TEU。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

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

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

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6亿吨,比上年增长4.2%,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万标准箱,增长20.4%,首次超越香港,跃居世界第二,明年有望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这里,通达北美、欧洲、地中海、波斯湾、红海、非洲、大洋洲等世界12大航区,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吸引了国内外65家船公司加盟国际班轮航班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达2182班,其中国际航班达1009班。

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2亿吨,同比增长3.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1%,货物吞吐量完成3.68亿吨,同比增长4.5%;外贸吞吐量完成2.55亿吨,同比增长9%;其中外贸进口完成1.2亿吨,外贸出口完成1.3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9.6%和8.5%,仍位列世界第2。

而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1500万标箱,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4.7%,水水中转比重达到50%。

•上海港全年引领各类中外船舶6.19艘次,同比增加2,100艘次。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港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数、集装箱吞吐量与2007年相比都略有下降。

2008年,外高桥口岸共办理出入境船舶1.727万艘次、出入境人员24.3万人次,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滑3%和7%。

这也是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数、出入境人员、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数据下滑。

专家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已通过贸易扩散至航运市场。

为降低成本,不少航运公司采取了减少航线运力、船舶减速等多种手段,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009年•1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862万吨,同比减少19.2%。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3358.8万吨,同比减少19.8%,内河货物吞吐量503万吨,同比减少15.0%;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596.4万吨,同比减少28.8%,内贸货物吞吐量2265.4万吨,同比减少10.8%。

全港集装箱吞吐量190.1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9.3% 。

•2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547.5万吨,同比减少13.9%。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3053.90万吨,同比减少19.23%,内河货物吞吐量493.60万吨,同比增加45.52%;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475.20万吨,同比减少21.22%,内贸货物吞吐量2072.30万吨,同比减少7.80%。

2月份,全港集装箱吞吐量152.8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7.72%;国际出口航线46.2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29.79%,国际进口航线71.4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65%。

•2009年全年•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20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欧美市场复苏、世博会对经济的拉动以及相关政策效应显现,上海港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增长显著。

根据快报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超过新加坡港50万标准箱左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枢纽港”重要标志的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37.7%;货物吞吐量完成6.5亿吨左右,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上海港现状•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

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

•上海港内河港区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

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