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试题——政治(山东卷)解析版.pdf

合集下载

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文综历史解析版doc下载

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文综历史解析版doc下载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9.(2010年山东文综)“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9.B 【解析】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

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10(2010年山东文综).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0.C 【解析】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

故本题答案为C。

11.(2010年山东文综)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1.A 【解析】从笔记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理由中“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可以排除B,因为义和团运动不排斥清政府;“②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排除D,因为北伐战争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关于近代化的思想主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中“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排除C,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法令,故不是破坏了生产力,而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提出了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排除C、D,而B不符合题意,故A项为正确答案。

12.(2010年山东文综)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D 【解析】通过歌谣中“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反映当时山西人有抽洋烟的习惯和使用电话这种新式通讯工具,说明出当时山西的传统习俗收到了冲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山东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山东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4、当地该日A、日落时间为17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7~8题。

7、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2010年高考试题——生物(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生物(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例的综合分析【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2、(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力变异所决定。

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3.(2010山东高考理综)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山东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山东卷,解析版)一、选择题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回答17-18题。

17.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解析:选C。

本题选择关键在于抓住“更有尊严”,强调的是对人民的尊重,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政府为民服务即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

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解析:选B。

党和国家倡导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说法与现实不符;C说法错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会是合理的。

所以排除ACD.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选B。

曲线图体现的是商品随甲商品价格的上升,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与图所示不相符;③与曲线图反映内容不符,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减少,排除;用排除法即可明确应选B。

20.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

这表明宏观调控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选B。

2010年全国卷政治+解析

2010年全国卷政治+解析

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B.84,80C.84,64D.84,100【C】【解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

(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正确答案选C项。

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前港后厂”节省了运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②符合题意。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试题详解分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试题详解分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第Ⅰ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天之高远,托起翱翔的翅膀,放飞求知的梦想。

1、天空赋予人们无尽的遐想,变化无穷的大自然让人们流连忘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句中“蓝”与“白”是有太阳光折射形成的B “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春分到夏至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更多太阳能量C “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主要与光照方向及植物内生长素的分布有关D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解析:天空之所以是蓝的,是因为光的"散射"原理;南半球是夏季,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时北半球的冬至),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

此时北半球是冬季,获得热量当然少。

而北半球是夏季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夏至),北半球获得热量多。

在“春分”“秋分”两个时间,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时一样的。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转移至直射北回归线,这段时间,北半球获得的能量要比南半球多。

蚕丝是蛋白质。

2、“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创作于1943年的《解放区的天》伴随着全国解放而广为传唱。

下列关于这首歌曲说法正确的是①它鼓舞了边区军民,迎来了百团大战的胜利②它反映了边区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期盼③它创作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④他创作当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解析: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在几个省接连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根据地,如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等。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试卷各科试卷及答案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试卷各科试卷及答案
系,“阴影”对于人生之美的价值和意义,等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 级考核的目标。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题目在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开放和发
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 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 考生可记叙、可议论,或描写、或抒情,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 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特别是,题目选择文学经典作品中富于哲理意味的名句,涉及人 生、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学生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既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积累材料,也能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 表达,提高思辨和审美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对 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中学作文教学都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
ht t p ://
ht t p ://hot
质和基本理念,2008年的话题作文“春来草自青”在体现新课程性质和理念方面又有新的提升。2009年高考 作文不再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是要求直接以“见证”为题进行写作,降低了对考生思维的限制,更方便 考生把握方向确定立意。 2010年高考作文在考试形式上又做了适度创新,选取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 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由于所选材料内涵较为丰富,考生在理解上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人生的复 杂多样和丰富多彩,人生的魅力和美来自于生活的复杂和变化,光明和阴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1.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2.1 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2.2 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货、卡相符。

3. 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控制程序》,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3.1 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

3.1.1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3.1.2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3.1.3 冷库:温度保持在2℃~10℃3.1.4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3.2 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3.2.1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3.2.2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3.2.3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3.2.4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3.2.5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3.2.6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3.2.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定》进行管理;3.2.8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在,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3.2.9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如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3.2.10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3.2.11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3.2.12经营特殊管理药品(即麻、精、毒、放类药品),按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山东文综试题政治部分(解析版) 一、选择题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回答17-18题。

17.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选择关键在于抓住“更有尊严”,强调的是对人民的尊重,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政府为民服务即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

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解析:选B。

党和国家倡导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说法与现实不符;C说法错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会是合理的。

所以排除ACD. 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解析:选B。

曲线图体现的是商品随甲商品价格的上升,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与图所示不相符;③与曲线图反映内容不符,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减少,排除; 用排除法即可明确应选B。

20.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

这表明宏观调控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 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 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解析:选B。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各有长短,所以①说法不确切;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②③正确;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

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解析:选C。

首先要明确本题是三项组合,只要找出一项是错的,排除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搞清题目要求“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从比例的变化看不出是“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排除①;②③明显正确,④的入选,主要看“体现”,因为材料中谈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方面的平等性。

22.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

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解析:选A。

抓题目要求中的“共同”, “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

都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但前者不是传统文化,排除C,两者是文化传播的创新方式,但前者推动的不是经典文化,排除D;A与B比较,A更合适,体现出两种活动的共同性。

2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选D。

消费中的个性新潮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排除②;题目要求中是“我们”,而作为消费个体的我们不可能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排除③;两项组合,①④与题意相符。

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解析:选C。

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是意识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

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选A。

注意“上帝” 与“核聚变” “向性运动”,体现①③;②④与题意不服。

二、非选择题 28.(25分)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裁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图9 材料二 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赌徒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1)描述图9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9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9分) 解析: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本题实际要求回答两方对面的问题,一是图9提供的直观信息,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

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

二是图中两条曲线即文化产业与GDP之间的内在联系。

审好题答案即可迎刃而解。

(1)图9显示,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

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为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消费奠基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2)加入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

(6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职责,结合材料联系课本基础知识答出即可。

(2)答案一:人大代表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形式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答案二:政协委员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3)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5分) 解析:本问考查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但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否定,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回答时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3)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②《沂蒙》等“红包”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

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否定就没有创新。

( 分) (4)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6分) 解析:本问考查的题型是“为什么”,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作答;内容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要答出民族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各民族文化的共性。

(4)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

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29. (35分) 材料三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6分) 解析:本问考查的课本知识是文化传承,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能永不泯灭的原因。

结合课本①③能够很快想到,同时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在于他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答出第②点。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材料四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

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7分) 解析:认真阅读题目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的内容;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爱国传统”“ 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用新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把课本知识与材料密切联系起来,切题回答。

(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 分) 【选做部分】 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6月,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指出:中国愿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帮助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本地区实现共同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