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吸附聚谷氨酸

合集下载

一种生物炭配施聚谷氨酸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栽培方法

一种生物炭配施聚谷氨酸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栽培方法

一种生物炭配施聚谷氨酸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栽培方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稻田栽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释放到大气中。

甲烷气体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温室效应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栽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一种新的栽培方法,生物炭配施聚谷氨酸,在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

生物炭是一种由植物残渣炭化而成的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吸附性和持水性。

聚谷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富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的效果。

生物炭和聚谷氨酸的配施可以改良土壤、提高稻田生产力,并降低甲烷气体的排放。

首先,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生物炭具有大孔隙度和比表面积,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这可以提高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减少甲烷生成菌的生长和活动。

此外,生物炭含有丰富的碳源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些微生物可以参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有机质的分解,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其次,聚谷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氮肥,可以促进稻田的生长和生产力。

聚谷氨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能够提供稻田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可以增加植株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聚谷氨酸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减少甲烷生成的源头。

最后,生物炭和聚谷氨酸的配施可以提高稻田的整体养分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

生物炭可以吸附和储存养分,防止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聚谷氨酸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养分的矿化和转化。

这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总结来说,生物炭配施聚谷氨酸是一种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

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可以减少甲烷气体的生成和排放。

此外,生物炭和聚谷氨酸的配施还能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聚谷氨酸神奇的肥料增效剂

聚谷氨酸神奇的肥料增效剂

聚谷氨酸神奇的肥料增效剂作者:新型肥料技术网查看原文聚谷氨酸(γ-PGA)成为现阶段最受人关注的生物制品之一。

γ-谷氨酸具有优良的水溶性、超强的吸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为无公害的谷氨酸,是一种优良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可作为保水剂、重金属离吸附剂、絮凝剂、缓释剂以及药物载体等,在化妆品、环境保护、食品、医药、农业、沙漠治理等产业均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聚谷氨酸γ–PGA既不是农药,也不是肥料,而是一种植物保健品、营养素,其之所以能促使植物增产,是由于它有如下特性:1、γ–聚谷氨酸有超强的亲水性与保水能力漫淹于土壤中时,会在植株根毛表层形成一层薄膜,不但具有护根毛的功能,更是土壤中养份、水份与根毛亲密接触的最佳输送平台,能很有效率的提高肥料的溶解、存储、输送与吸收,大大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阻止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与金属元素产生沉淀作用,使作物能更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磷、钙、镁及微量元素,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加强抗病性。

2、γ聚谷氨酸能平衡土壤的酸碱值γ-PGA对酸、碱具有绝佳缓冲能力,可有效平衡土壤酸碱值,改变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酸性土质。

3、γ聚谷氨可结合沉淀有毒重金属对Ph+2、Cu+2、Cd+2、Cr+3、A1+3,As+4 等有毒重金属有极佳的螯合效果,经γ–PGA螯合后,农作物不能吸收,从而使农产品中不再有重金属残留。

4、γ聚谷氨可增强农作物抗性由于γ-PGA可整合植物营养、土壤中的水活成份,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免疫力和生物活性,使作物根系发达,使小麦、水稻等作物分蘖明显增加,植株健壮,可增强抵抗由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原所引起症状的能力。

5、γ聚谷氨促进增产由于上述原因,在减少化肥使用量4 0—5 0%、降低农业生产总本的条件下,仍可使农作物普遍增产,茶叶、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快速增产,增产量可达10-2 0%,大田作物增产量可达10%-15%。

生物发酵合成聚谷氨酸具有突出的优点,通过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均为聚谷氨酸型、产物分子量高、生产条件温和、生成产物纯度较高,微生物发酵得到的聚谷氨酸分子量可达100KD~1000KD,相比于化学合成法制取成本也大大减少,是唯一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聚谷氨酸的方法。

科技成果——炭吸附聚谷氨酸

科技成果——炭吸附聚谷氨酸

科技成果——炭吸附聚谷氨酸
技术开发单位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适用于农、牧、林。

成果简介
炭吸附聚谷氨酸与肥料中的正负离子发生竞争性的吸附作用使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不易流失,阻隔肥料固化,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重金属钝化:炭吸附聚谷氨酸分子链上具有大量的游离羟基、羧基等功能团,对Pb2+、Cd2+、Hg2+、As2+等重金属有极强的螯合作用,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不溶性重金属化合物,降低作物对重金属吸收。

平衡土壤酸碱值: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极强的缓冲功能,阻隔肥料和土壤离子的相互作用,防治土壤板结酸化。

技术效果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2012年到2013年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12个省(农垦、兵团)64个区、130多个县(市)的10000多个点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表明:该项技术在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大豆、棉花、马铃薯等10多种作物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减肥、增效、增产、提质的效果。

2015年,在河南西华县小麦化肥减量30%的情况下,小麦增产7.9%。

2017年,在新疆巴里县小麦推广面积11.1万亩,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小麦增产8.2%。

应用情况
(1)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西华县农业局。

市场前景
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经农业部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在全国12个省64个示范区,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上进行试验,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已达到6500万亩,农田实现化肥减量20%-30%,粮食增产8%。

目前年产能1万吨,供应4000万亩土地使用,计划在新疆、东北建标准化生产服务基地后,可供应3.6亿亩土地使用,产生经济效益108亿元。

γ-聚谷氨酸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染料罗丹明B的研究

γ-聚谷氨酸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染料罗丹明B的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γ-聚谷氨酸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染料罗丹明B的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薇专业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2013年6月6日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Graduation ThesisStudy on Preparation of γ-Poly Glutamic Acid Adsorbent and Adsorptionof Dye Rhodamine B in WaterStudent Jiao XuSupervisor Wang WeiSpecialty BioengineeringSchool Food Engineering2013-6-6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审阅评语毕业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摘要本文以梁金钟教授研究室分离筛选得到的特有菌种B-115为出发菌种,经发酵培养并提取纯化后得到的γ-聚谷氨酸(简称:γ-PGA)作为实验材料,选择明胶作为膜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使γ-PGA与明胶进行交联反应并制备γ-PGA 吸附剂,交联效果利用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对离子型染料罗丹明B的吸附效果来衡量。

结果表明:经戊二醛交联后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交联时间1h、温度为60℃左右、pH为9左右、交联剂浓度0.2%、γ-PGA用量0.05g,0.1g 明胶膜时,对罗丹明B的吸附效果最佳,C e达到0.06573mg/g。

在上述确定的最优交联条件下制备γ-PGA吸附剂,进行重复利用性试验并采用红外光谱仪、X 射线衍射对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

关键词:罗丹明B;γ-PGA;吸附AbstractSpecific strains of B-115 were used as starting strains, which was based on Professor Jinzhong Liang laboratory with separation and filter to get. After fermentation, cultivatio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γ-PGA was available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gelatin membrane and the glutaraldehyde were chosen as carrier and cross-linking agent. Let the γ-PGA and gelatin membrane cross-linking react, and γ-PGA adsorbent was prepared. Cross-linking effect was measured with the effect of adsorbent adsorbing ionic dyes Rhodamine 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bent had goo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after glutaraldehyde cross-linking. When the cross-linking time, the temperature, the pH, the cross-linking agent concentration, the γ-PGA dosage and the gelatin membrane was respectively about 1h, 60 ℃, 9, 0.2%, 0.05g and 0.1g, adsorption effect was the best for Rhodamine and Ce was 0.06573 mg/g. γ-PGA adsorbent was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al cross-linking condition which was determined above. Then the test of repeated use was made, and the micromorphology and the micostructue of the adsorbent by using infrared spectrometer and X-ray diffraction were studied.Keywords:Rho damine B; γ-PGA; adsorb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1)1 绪论 (1)1.1 γ-PGA概述 (1)1.1.1 γ-PGA的结构和性质 (1)1.1.2 γ-PGA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1.1.3 γ-PGA的应用 (4)1.2 罗丹明B的概述 (7)1.2.1 罗丹明B的结构与性质 (7)1.2.2 染料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8)1.2.3 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9)1.2.4 罗丹明B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11)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3.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材料与方法 (14)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4)2.1.1 实验材料 (14)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14)2.2 实验方法 (15)2.2.1 绘制罗丹明B标准曲线 (15)2.2.2 明胶甘油水溶液及膜的制备 (15)2.2.3 吸附剂的制备 (15)2.2.4 考察交联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15)2.2.5 考察交联温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17)2.2.6 考察交联pH值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16)2.2.7 考察交联剂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16)2.2.8 考察γ-PGA相对用量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17)2.2.9 吸附剂重复利用性实验 (17)2.2.10 吸附剂制备前后的结构表征 (18)3 结果与分析 (19)3.1 罗丹明B标准曲线 (19)3.2 吸附剂制备条件的选择 (20)3.2.1 不同交联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20)3.2.2 不同交联pH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21)3.2.3 不同交联剂的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21)3.2.4 不同γ-PGA用量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22)3.2.5 不同温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23)3.3.6 确定最佳制备条件 (23)3.3 γ-PGA吸附剂重复利用率的分析 (24)3.4 吸附剂制备前后的结构表征 (25)3.4.1 红外光谱图 (25)3.4.2 X 射线衍射 (27)4 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3)1 绪论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生产1 t 的染料排放废水约744 t,在印染过程中,染料的损失量约10% ~20%,其中约有一半流入自然环境中。

小麦应用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效果试验初报

小麦应用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效果试验初报

小麦应用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效果试验初报小麦应用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效果试验初报按照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的要求及《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笔者在商水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园区,布置了小麦应用“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剂”拌种试验。

验正其在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促进种子根系生长、增强小麦抗病抗逆性等方面的效果,以期示范辐射集成推广。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选择试验安排在商水县农场九分场刘元清责任田,GPS定位东经114°27′40″,北纬33°31′46″。

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土种是粘盖石灰性砂姜黑土,质地为重壤土,质地构型为壤身重壤。

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具有代表性,且交通便利,便于观摩。

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pH6.9,有机质19.4克/千克,全氮1.11克/千克,有效磷0.0318克/千克,速效钾0.107克/千克。

前茬作物玉米,产量550千克/667平方米。

(二)试验材料试验用“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剂”由河南奈安生态治理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他材料用具由商水县土肥站提供。

(三)试验方法本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①农民常规拌种;处理②农民常规拌种+“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剂”拌种(250克拌小麦种40千克,拌种剂兑水比例1∶1)。

随机排列,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30平方米,各重复间设走道1米,小区间设埂埂高20厘米,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

试验田小麦于2021年10月17日播种,播量10千克/667平方米,品种为商水县主推品种周麦27。

2021年6月5日取样考种,并且一次性收获,收获时,对各处理小区单收单打计产。

试验除按方案要求拌种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二、结果与分析(一)“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拌种剂”拌种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进行小麦生育期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据调查,处理①田间出苗率为72.9%,处理②为73.9%,处理②较处理①田间出苗率提高1%,且麦苗略显粗壮。

聚谷氨酸ppt课件

聚谷氨酸ppt课件

γ -PGA的特性
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可生物降解 ,生态友好型
易交联形成后期拥有卓越性 能的水凝胶
A
B
水溶性,可得到无味清洁透明 的溶液 C
可制成钠,钙,镁,氢型
D
γ -PGA的应用
食品方面
增加抗冻性,食品冷藏 增加抗溶性 增加钙及其他矿物质吸收 抗氧化
01 02
农业方面
作为植物增产营养素 超强亲水性与保水能力, 可作为肥料增效剂,并增 加植物抗病能力 平衡土壤酸碱度 可结合沉淀有毒重金属
4 等。
①B. licheniformis9945a 发酵生产 γ -聚谷氨酸
1942 年发现 B. licheniformis9945a 能够生产γ-PGA,接 着相关培养基设计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相继展开。研究 表明,盐浓度、L-Glu、甘油和柠檬酸是生产 γ-PGA 的主 要影响因素,Mn2+和 Ca2+对γ-PGA的产生也有显著影响。 最优培养基组成如下:柠檬酸 12 g/L ,甘油 80 g/L , NH4Cl 7 g/L,MgSO4 0.5g/L,FeCl3 0.04 g/L,K2HPO4 0.5 g/L , pH=7.4 。 2 ~ 3 天培养后, γ -PGA 的产量为 15g/L。B. licheniformis9945a 在此培养条件下,产量较低, 可能是由于没有找到最适的碳氮源、生长因子等。在随后 的研究中,产量高于15 g/L。
产γ -PGA的菌株
能发酵生产 γ - 聚谷氨酸的菌种较多,有地衣杆菌、枯草 芽孢杆菌等菌种,而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γ -PGA的研究 居多。 根据细胞生长的营养要求是否需要 L- 谷氨酸可以把 γ PGA产生菌分为两大类

聚谷氨酸 百科

聚谷氨酸 百科

聚谷氨酸百科名片聚谷氨酸分子式聚谷氨酸(γ-PGA),它是一种水溶性,生物降解,不含毒性,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生物高分子。

γ-PGA聚谷氨酸是一种有粘性的物质,在“纳豆” ——发酵豆中被首次发现。

γ-PGA聚谷氨酸是一种特殊的阴离子自然聚合物,是以α - 胺基( α -amino) 和γ - 羧基( γ -caboxyl ) 之间经酰胺键结(amide linkage) 所构成的同型聚酰胺(homo-polyamide)γ -PGA的分子量从5万到2百万道尔顿不等。

中文名称聚谷氨酸、纳豆菌胶或多聚谷氨酸英文名称POLY-L-GLUTAMIC ACID 2'000-15'000英文同义词POLY-L-GLUTAMIC ACID 15'000-50'000 SODIUM SALT;POLY-L-GLUTAMIC ACID 2'000-15'000;POLY-L-GLUTAMIC ACID50'000-100'000SODIUMSALT;L-GLU-(L-GLU)N-L-GLU;alpha-l-glutamicaci dpolymer;glutamicacidpolymer;l-gamma-polyglutamicacid;l-glutamica cid,homopolymer;l-glutamicacidpolymer;l-glutamicacipeptides;poly( alpha-l-glutamicacid);poly-l-glutamate;Polu-L-glutamic acid2000-15000;G-poly glutamic acid其他基本信息CBNumber: CB2132778分子式L-Glu-(L-Glu)n-L-Glu分子量: 70万单位CAS号: 25513-46-6γ–PGA(γ–聚谷氨酸)的化学结构γ–PGA全名γ-Polyglutamic acid,是以左、右旋光性的谷氨酸为单元体,以γ-位上的醯胺键聚合而成同质多肽(Homo-polypeptide),聚合度约在1,000-15,000之间。

一种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97837.4(22)申请日 2020.06.28(71)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地址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申请人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72)发明人 雍晓雨 唐晨 周俊 安巍 王亚军 梁晓婕 王孝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代理人 韩朝晖(51)Int.Cl.C05G 3/80(2020.01)(54)发明名称一种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选择枸杞枝条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炭,直接以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固体发酵生产含聚谷氨酸的有机肥,与生物炭复混得到含聚谷氨酸的生物炭基有机肥,在解决农业废弃物环境污染的同时将其资源化利用,兼具环境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有机肥料能够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11635284 A 2020.09.08C N 111635284A1.一种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枸杞枝条为原料,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厌氧裂解制得生物炭;2)聚谷氨酸有机肥的制备在主要包含畜禽粪便的发酵基质中,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C1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固体发酵,制得含聚谷氨酸的有机肥;3)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枸杞枝条生物炭与步骤2)得到的含聚谷氨酸的有机肥混合并搅拌,干燥后即得所述的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枸杞枝条其含水率质量分数低于10%,粉碎为粒径不大于1.5cm的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谷氨酸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裂解温度为400~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吸附聚谷氨酸是在聚谷氨酸基础上经生物炭处理得到的新型材料,它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高分子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高负电性,成膜性,吸水性、缓释性,可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安全友好性等特性。

炭吸附聚谷氨酸通过微生物在适合的培养基中经深层液体发酵生成聚谷氨酸;再将生物炭置于聚谷氨酸微生物发酵液中,使其进一步发酵生成炭吸附聚谷氨酸。

炭吸附聚谷氨酸的由来:国内外关于聚γ­谷氨酸生产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集中在生产合成以及聚γ-谷氨酸在工业和医疗上的应用方面,并且以日本和韩国的研究报道居多,但是由于聚谷氨酸特殊的产物性质、微生物发酵产率低以及其代谢机制的不明等原因,导致聚氨酸发酵生产成本过高,国际上成功地实现聚谷氨酸商业化生产的企业并不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公司通过对聚谷氨酸的不断改进,制备了一种炭吸附聚谷氨酸新型材料,解决了聚谷氨酸在农业应用上持效期短、成本高等问题,有力推动了聚谷氨酸的商业化进程。

最近几年,国内某家企业成功实现了炭吸附聚谷氨酸的大规模生产及推广应用,使其聚谷氨酸产品成为防治土壤污染和化肥减量现阶段最受人关注的生物制品之一。

农业应用
(1)提高肥料利用率、缓解耐肥性、进行化肥减量
炭吸附聚谷氨酸具有超级亲水性,是养分与根系接触的最佳平台,可以加速作物对肥料等营养的吸收。

不管阳离子基团或阴离子基团,只要碰到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即全部呈溶解态,可先贮存吸附,再缓缓释放至土壤中,促进作物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减少土壤肥料流失和固化,最终提高肥料利用率,缓解耐肥性,减少化肥施用量。

(2)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酸碱化
导致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黏粒含量过高且有机质含量较低,表土黏粒含量高易板结( 黏韧性强) ,犁底层或心土层黏粒含量高则不利于水分下渗,易发生土壤上层滞水;另外,长期施用化肥、土壤酸化也是导致土壤板结的重要原因。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合成,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酸碱值,达到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酸碱化的作用。

(3)促进作物生长、提质增产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可有效提高根系活性,生根、壮根,促进对作物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输送和转化,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合成,从而达到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产等目的;可明显提高作物生长过程中的POD酶、SOD酶和PAL酶等的活性,从而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4)抗旱保湿
炭吸附聚谷氨酸具有3000-5000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在土壤中有强力的保水力和缓释效果,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可明显提高干旱条件下作物的发芽率。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在实验室和田间的示范应用。

(1)室内试验
①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在小麦上的应用
实验方法:将水洗沙与草炭以1:2的比例混匀,填入中号花盆
并压实,在播种前用放置12小时的自来水将土壤浇透。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
处理3 11.67b 2.67b 7.33b 16.97bc 0.68b 2.67b 9.33b 1.19b 处理1 12.67b 3.33b 7.67ab 16.50c 0.65b 2.67b 10.33b 1.36b
图1 炭吸附聚谷氨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2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表3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电解质渗出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 Treatments
根长 RL (cm )
根数 RN
根体积 RV (ml) 根鲜重 RFW (g) 根系活力 RA (mg/g*hFW) 单株鲜重 PFW (g) CK1 CK2 SCA NA-MY
34.7a 26.8a 24.7a 32.3a
15.7a 13.3ab 11.7b 14.3ab 10a 4.2b 5.3b 6b
5.5a 3.4a 3.6a 4.8a
40.24a 29.04c 21.04d 38.84b
9.35a 5.97a 6.49a 7.78a
处理 Treatments
相对电导率 REC (%)
叶绿素a+b 含量 CC (mg/g )
类胡萝卜素含量 carotenoid content
(mg/g )
CK1 CK2 SCA NA-MY 23b 36a 38a 24b
1.85a 1.27b 1.28b 1.7a
0.13b 0.09c 0.1c 0.16a
图2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田间试验示范推广 试验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 处理1:常规施肥 处理2:普通聚谷氨酸施肥 处理3: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
每个处理的播种时期,播种量,施肥水平和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S O D a c t i v i t y (U *g -1F W )
P O D a c t i v i t y (U *g -1m i n -1F W )
M D A c o n t e n t (n m o l *g -1F W )
C A T a c t i v i t y (U *g -1F W )
Different treatments
S e e d l i n g e m e r g e n c e (%)
Place
图1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表1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地点
处理 单株鲜重(g ) 单株干重(g ) 苗高(cm ) 分蘖数(个)


NA-MY 0.27 0.13 4.59 3.33 SCA 0.26 0.11 3.95 3.00 CK
0.26 0.13 4.22 3.00
夏 邑
NA-MY 3.48 0.87 25.6 4.12 SCA 2.42 0.59 21.12 3.08 CK
2.43
0.61
22.32
2.72
注:NA-MY: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SCA: 普通聚谷氨酸;CK :普通肥料。

西华NA-MY 1.76 1.04 19.70 3.00 SCA 1.51 0.87 14.30 3.33 CK 1.48 0.91 15.50 3.00
表2 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对小麦产量指标的影响
地点处理亩穗数
(万)穗粒数
(粒)
千粒重
(g)
估产
(Kg)
实产
(Kg)
兰考NA-MY 38.7 39.6 46 599.2 619.8 SCA 33 35.9 46 463.2 477.4 CK 31.3 35.7 46 436.9 457.1
夏邑NA-MY 34 38.9 46 553.1 517.1 SCA 28.1 34.7 44.5 381.5 452.6 CK 28.9 31.2 42 352.3 370
西华NA-MY 30.7 40.7 46 457 423 SCA 29.5 34.6 46 378.7 361 CK 29.5 31.9 46 338.4 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