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谷氨酸发酵生产
聚谷氨酸发酵生产

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同分子量聚谷氨酸制备条件研究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2013-2014 春季学期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结题论文不同分子量聚谷氨酸制备条件研究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摘要.γ-PGA 是一种有极大开发价值和前景的多功能性生物制品,近年来被作为增稠剂,保湿剂,药物载体等而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是一种水溶性和可生物降解的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可通过微生物合成。
在生产低聚谷氨酸工艺当中,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谷氨酸具有很好的前景,但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产物时,生产的聚谷氨酸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降解处理。
本设计拟对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高分子量的聚谷氨酸进行降解,并优化其降解条件,从而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低聚谷氨酸分子,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检测其降解后的分子量,从而确定最佳降解条件。
本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不同分子量的γ-PGA 的制备情况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得到 80-100 万分子量的大分子聚谷氨酸产物的设计;第二部分根据聚谷氨酸分子特性,设计筛选可降解大分子聚谷氨酸的方法,并优化降解条件,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低聚谷氨酸分子,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液相凝胶色谱检测不同分子量低聚谷氨酸的方法,从而设计出最佳的制备条件。
关键词:生物发酵法、聚谷氨酸、降解条件、检测方法目录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3)1.1 γ-聚谷氨酸简介 (3)1.2 聚谷氨酸结构 (4)1.3 聚谷氨酸性质: (4)1.3.1 吸水特性 (4)1.3.2 生物可降解性 (4)1.3.3 γ-PGA 的水解特性 (5)2. γ-PGA 的应用前景 (5)2.1 γ-PGA 的应用 (5)2.1.1 聚γ-PGA 是一种微生物絮凝剂 (5)2.1.2 γ-PGA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吸水性材料 (5)2.1.3 γ-PGA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 (6)3. γ-PGA 合成方法 (7)3.1 化学法合成 (7)3.1.1 传统的肽合成法 (7)3.1.2 二聚体缩聚法 (7)3.2 提取法合成 (7)3.3 微生物生物合成法 (7)3.3.1 代谢途径 (7)4. 研究进展 (8)5. 总结——本设计的前景分析以及研究意义 (8)5.1 前景分析 (8)5.2 研究意义 (9)第二部分课程设计部分 (10)1.材料 (10)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10)1.2实验器材 (11)2. 方法 (11)2.1 微生物培养方法 (11)2.1.1 平板培养 (11)2.1.2 种子培养 (11)2.1.3 摇瓶发酵 (11)2.2 γ-PGA的纯化方法 (12)2.2.1 菌体的分离 (12)2.2.2 乙醇沉淀 (12)2.2.3 丙酮分级沉淀 (12)2.2.4 透析袋透析除盐 (12)2.2.5 硅胶薄层层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生物发酵产聚谷氨酸工艺研究

微生物发酵产聚谷氨酸工艺研究摘要: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
以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为出发菌株,考察不同碳氮源及NaCl 浓度、谷氨酸、种龄、接种量对微生物发酵产γ- 聚谷氨酸的影响,以提高γ- 聚谷氨酸的产量。
方法:该菌菌种活化后,接入种子培养基,于37℃、200 r/min 震荡培养18 h,然后按2 %接种量接入不同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
γ- 聚谷氨酸分离纯化后,根据其产量筛选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并对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关键词:γ- 聚谷氨酸;纳豆菌;发酵;优化培养一、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种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系作者筛选,由本校微生物教研室罗兵教授鉴定确认,于实验室保存。
1.1.2 培养基斜面培养基:大豆蛋白胨10 g/L,牛肉膏5 g/L,NaCl 7.5 g/L,琼脂20 g/L。
种子培养基:大豆蛋白胨20 g/L,葡萄糖30 g/L,谷氨酸钠25 g/L,NaCl 5 g/L。
液体发酵培养基:大豆蛋白胨30 g/L,葡萄糖40 g/L,谷氨酸钠30 g/L,NaCl15 g/L,K2HPO42.0 g/L,KH2PO4 4.0 g/L,Mg-SO4 0.5 g/L,CaCl2 0.25 g/L 及少量生物素[1]。
以上培养基pH 均为7.0-7.2,在121℃下高压灭菌20 min。
1.1.3 试剂γ-PGA 标准品为Sigma 公司产品;系列葡聚糖标准品(Shodex P-82 standard 标准品,分子量(Mr)分别为5900,11800,22800,47300,112000,212000,404000,788000)为SHOWA DENKO 公司产品;叠氮钠、硫酸钠、蛋白胨、葡萄糖、谷氨酸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1.2.1 发酵方法菌种活化:取菌种一环,接于斜面培养基,37℃培养20 h。
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的工艺流程

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是一种生物技术制备聚谷氨酸的重要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以Glu、Lys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聚谷氨酸、聚赖氨酸

以Glu、Lys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聚谷氨酸、聚赖氨酸一、γ-聚谷氨酸γ-聚谷氨酸(γ-PGA)是自然界中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水溶性多聚氨基酸,其结构为谷氨酸单元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形成肽键的高分子聚合物,即由多种杆菌(B acillus species)产生的一种胞外多肽,尤其是某些微生物荚膜的主要成分。
中文名称 : 聚谷氨酸 、多聚谷氨酸、聚-γ-谷氨酸英文名称:poly-γ-glutamic acid,简称PGA聚谷氨酸的结构式:聚谷氨酸的分子量:γ -PGA的分子量从5万到2百万道尔顿不等。
聚谷氨酸的性质:游离酸型的γ-聚谷氨酸p Kα值约为2.23,与谷氨酸的α羧基的大体一致,能够溶于二甲亚砜、热的N,N一二甲基酰胺和N一甲基吡咯烷酮。
金属盐(钠型)的γ-聚符氨酸的比旋光度约为-7.0 (C=1.0,H20)。
γ-PGA具有水溶性、不含毒性、可生物降解性,由微生物发酵法利用胞内γ-PGA合成酶系催化D- 和L-谷氨酸通过γ-谷氨酰胺键连接而成。
这种由杆菌产生的胞外多肽-γ-聚谷氨酸与化学合成的聚谷氨酸在分子结构上有本质的差异,前者的结合键是γ-酰基,其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所分解。
经研究表明,γ-聚谷氨酸是一种阴离子异形肽,分子量约为2.7×105。
分子中的氢键对γ- 聚谷氨酸的高水溶性起着关键作用。
聚谷氨酸的生产方法:γ-PGA的生产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1)化学合成法:a、传统的肽合成法传统的肽合成法是将PGA的前体即谷氨酸逐个连接或采用片段组合形成多肽,整个过程一般包括基团的保护、活化、偶联和脱保护等。
该法合成的PGA 为α-PGA,为不成环聚合,化学合成法是肽类合成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其合成路线复杂、步骤较多、副产物多、收率低(尤其是含20 个氨基酸以上的纯多肽合成)且需要光电等有毒气体,成本高,产率过低;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法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的工艺流程

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的工艺流程英文回答: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poly-γ-glutamic acid (PGA) involves the conversion of substrates, primarily glucose, into PGA by metabolically active microorganisms. The process typically follows a series of well-defined stages:1. Substrate Preparation:Glucose or other suitable carbon sources are dissolved in a growth medium containing essential nutrients for microbial growth. The medium is sterilized to eliminate contaminating microorganisms.2. Inoculum Development:A pure culture of the selected microbial strain is cultivated in a small-scale culture to generate a concentrated population of cells. The inoculum is optimizedfor rapid proliferation and PGA production.3. Fermentation:The prepared substrate is inoculated with the microbial inoculum and incubat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pH, and aeration. During fermentation, the microorganisms metabolize the substrate and produce PGA as an extracellular byproduct.4. Product Recovery:When the fermentation is complete, the cell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by centrifugation or filtration. The PGA is then extracted from the broth through precipitation, purification, and isolation processes. The recovered PGA is further processed to obtain a desired molecular weight and purity.5. Downstream Processing:The extracted PGA is subjected to various purificationsteps, including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r ultrafiltration,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achieve the desired quality. The purified PGA is concentrated and dried to obtain the final product.中文回答:微生物发酵聚谷氨酸的工艺流程:1. 基质准备:葡萄糖或其他合适的碳源溶解在含有微生物生长必需营养物的培养基中。
超高分子量聚谷氨酸发酵工艺规程

超高分子量聚谷氨酸发酵工艺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超高分子量聚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所涉及的生产环境、生产车间、菌种、发酵扩培、后处理、包装、储运及质量检验等技术环节作出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淀粉、淀粉糖、蔗糖、葡萄糖、糖蜜、甘油等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生产超高分子量的聚谷氨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QB/T5189丫-聚谷氨酸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聚谷氨酸po1yg1utamicacid聚谷氨酸(也称丫-聚谷氨酸,Y-PGA),是由D-谷氨酸和1-谷氨酸按照不同比例组成的,通过a-氨基和丫-竣基之间的丫-酰胺键连接形成的一类聚合氨基酸。
3.2溶解氧(DO)disso1vedoxygen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发酵聚谷氨酸时所测值为溶解在发酵液中的分子态的氧被菌体消耗利用后的剩余含量。
3.3耗氧速率(C)UR)oxygenuptakerate指生物和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氧气的速度。
3.4比好氧速率(q02)specificoxygenuptakerate单位重量的细胞(干重)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mmo102/(g∙h)o3.5超高分子量聚谷氨酸u1tra-highmo1ecu1arweightpo1yg1utamicacid重均分子量(Mw)大于5000000Da的聚谷氨酸。
4生产环境及生产车间要求4.1生产环境要求4.1.1生产设施满足产品需要并符合安全、环保、消防等条件要求。
4.1.2厂区空气质量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类标准。
4.1.3发酵用水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冷却水及其他用水达到标准中的IV类水质要求。
聚谷氨酸提取工艺流程

聚谷氨酸提取工艺流程
聚谷氨酸(Polyglutamic Acid,PGA)的提取工艺流程大致分
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含有聚谷氨酸的发酵液作为提取原料。
常用的发酵菌株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
2. 发酵培养:用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进行聚谷氨酸发酵培养。
通常在液态培养基中,通过控制发酵时间、温度、pH值等参
数促进菌株生长和聚谷氨酸的产生。
3. 收获发酵液:在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分离出菌体和液体部分。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滤过等。
4. 酸解:将收获的发酵液用酸进行酸解处理,使聚谷氨酸从菌体中释放出来。
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5. 离子交换:用离子交换树脂对酸解液进行净化。
离子交换树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聚谷氨酸,去除杂质物质。
6. 浓缩:将经过离子交换的溶液进行浓缩处理,使聚谷氨酸的浓度提高。
7. 结晶:通过降温或加入结晶剂等方法,使聚谷氨酸结晶出来。
结晶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
8. 过滤和干燥:将结晶得到的聚谷氨酸进行过滤分离,然后进行干燥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含水率。
以上是常见的聚谷氨酸提取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参数和设备选择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利用豆粕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T 2 ;文 献标 识 码 : A;文 章 篇 号:6 39 7 (0 80 — 130 Q9 2 17 .0 820 )20 .2 1
Pr d to fPo y l t m i i r e t to fSo be n M e l o uc i n o l g u a cAcd byFe m n a i n 0 y a a
摘要:微生物聚谷氨酸 (G 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 ,在 医药、食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本文 以大豆加工副产物豆粕为培养 P A) 基发酵生产聚谷氨酸, 分别研究 了 摇瓶发酵培养基 的水分含量、碳源、 培养温度、时间和接种量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 。 结果表明, 豆
粕按 1 : 4的比例加 水,加入蔗糖 2 %,接种量为 01 /,4 、6 g 0℃培 养 2 mL 4 h产量可达 48 %。 ,1
子材 料 ,对 它 的研 发将 带来可 观 的经济 效益和 社会 效
引
。
本文 是采用本 实验 室筛选 的菌 株 ,以农副产 品豆
粕为原料 ,研究 了发酵生产P GA的工艺条件 。 1 材料 与方法
1 菌种 . 1 本实验 室筛选 ,经鉴定 为 巨大芽孢 杆菌 。 1 培养基 . 2
t n o u u i eme i m r : , u a o a e 2 , 0 C, 4h a d io u u s e 0 1 / , e p ci ey u d r ih t ey ed o i a d i c lm t du we e 1 s g rd s g % 4  ̄ 2 n c lm i .6 mL g r s e t l, n e c il f me n nh 4 n z v wh h P GA a h d4 8 % . r c e 、1 e Ke r s p l g u a ca i , o b a a ,e e tt n ywo d : oy l tmi d s y e nme l f r n i c m a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同分子量聚谷氨酸制备条件研究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2013-2014 春季学期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结题论文不同分子量聚谷氨酸制备条件研究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摘要.γ-PGA 是一种有极大开发价值和前景的多功能性生物制品,近年来被作为增稠剂,保湿剂,药物载体等而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是一种水溶性和可生物降解的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可通过微生物合成。
在生产低聚谷氨酸工艺当中,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谷氨酸具有很好的前景,但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产物时,生产的聚谷氨酸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降解处理。
本设计拟对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高分子量的聚谷氨酸进行降解,并优化其降解条件,从而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低聚谷氨酸分子,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检测其降解后的分子量,从而确定最佳降解条件。
本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不同分子量的γ-PGA 的制备情况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得到 80-100 万分子量的大分子聚谷氨酸产物的设计;第二部分根据聚谷氨酸分子特性,设计筛选可降解大分子聚谷氨酸的方法,并优化降解条件,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低聚谷氨酸分子,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液相凝胶色谱检测不同分子量低聚谷氨酸的方法,从而设计出最佳的制备条件。
关键词:生物发酵法、聚谷氨酸、降解条件、检测方法目录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3)1.1 γ-聚谷氨酸简介 (3)1.2 聚谷氨酸结构 (4)1.3 聚谷氨酸性质: (4)1.3.1 吸水特性 (4)1.3.2 生物可降解性 (4)1.3.3 γ-PGA 的水解特性 (5)2. γ-PGA 的应用前景 (5)2.1 γ-PGA 的应用 (5)2.1.1 聚γ-PGA 是一种微生物絮凝剂 (5)2.1.2 γ-PGA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吸水性材料 (5)2.1.3 γ-PGA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 (6)3. γ-PGA 合成方法 (7)3.1 化学法合成 (7)3.1.1 传统的肽合成法 (7)3.1.2 二聚体缩聚法 (7)3.2 提取法合成 (7)3.3 微生物生物合成法 (7)3.3.1 代谢途径 (7)4. 研究进展 (8)5. 总结——本设计的前景分析以及研究意义 (8)5.1 前景分析 (8)5.2 研究意义 (9)第二部分课程设计部分 (10)1.材料 (10)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10)1.2实验器材 (11)2. 方法 (11)2.1 微生物培养方法 (11)2.1.1 平板培养 (11)2.1.2 种子培养 (11)2.1.3 摇瓶发酵 (11)2.2 γ-PGA的纯化方法 (12)2.2.1 菌体的分离 (12)2.2.2 乙醇沉淀 (12)2.2.3 丙酮分级沉淀 (12)2.2.4 透析袋透析除盐 (12)2.2.5 硅胶薄层层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12)2.3.1 生物量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细胞数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分子量分析 (12)2.3.4 粘度的测定 (13)2.3.5 pH 稳定性的测定 (13)2.4 碳源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氮源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前体物质L-谷氨酸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碳源、氨源、前体物质正交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 无机离子正交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验设计 (13)3 .1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 (14)3.1.1 培养基中不同碳源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 (14)3.1.2 培养基中不同氮源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 (14)3.1.3 培养基中前体谷氨酸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 (14)3.2 培养基中碳源、氨源、前体物质正交试验的设计 (14)3.3 不同pH 对不同分子量聚谷氨酸影响的设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计分析 (15)4.1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碳源对产物Γ-PGA分子量合成的影响的设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培养基中不同氮源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培养基中前体谷氨酸对聚谷氨酸分子量影响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培养基中碳源、氨源、前体物质正交试验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不同pH 对不同分子量聚谷氨酸影响的设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体会 (15)参考文献 (16)第一部分文献综述1.概况背景1.1 γ-聚谷氨酸简介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由微生物生物合成的聚谷氨酸,它由D-谷氨酸单体或L-谷氨酸单体以羧基和氨基相缩合而成[1]。
在生物体内γ-PGA 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降解为谷氨酸而直接被生物体吸收,对于用作生物医用材料有明显优点。
另外,主链上有大量游离羧基存在,使γ-PGA 具有水溶性聚羧酸的性质,如强吸水和保湿性能,可用于化妆品、食品、分散剂、螯合剂、建筑涂料、防尘等领域[2-3]。
这些活性位点为材料的功能化提供了条件。
由于其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在注重环保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种来自生物的可降解型功能材料受到人们的青睐。
1.2 聚谷氨酸结构对γ-PGA 的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该物质只有谷氮酸一种氨基酸组成,其纯化样品在216 nm 处有吸收峰,与典型蛋白质吸收峰不同。
γ-PGA 经硅胶层析后,用不同官能团显色剂处理,α—萘酚、间苯二酚、甲基苯二酚反应呈阴性,双缩脲反应阴性而茚三酮反应阳性,该物质没有典型的肽链结构,也不是一种环状多肽。
随着温度的提高,γ-PGA 水溶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粘度变化不大,聚合物结构较稳定。
在高温下,粘度下降快.γ-PGA 水解也很快,分子量逐渐变小,γ-PGA 的水解是由链的随机切割引起的。
不同生产方式得到的γ-PGA 的分子量有差异,如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得到的γ-PGA 的分子量为1.06 × 105 Da,而通过5 L 发酵罐生产的γ-PGA 的分子量为 2.47 × 105 Da。
γ-PGA 的等电点为3.47,它是一种酸性氮基酸聚合物。
1.3 聚谷氨酸性质:1.3.1 吸水特性由于γ-PGA 极易溶于水,因此其具有很好的吸水特性,王传海等对γ-PGA的吸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γ-PGA 的最大自然吸水倍数可达到1108 倍,比目前市售的聚丙烯酸盐类吸水树脂高 1 倍以上,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倍数为30-80 倍。
γ-PGA 的水浸液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保水力和较理想的释放效果,有明显的抗旱促苗效应。
在0.206 mol / L浓度的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条件下,γ-PGA 仍有较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可明显提高小麦和黑麦草的发芽率,用其直接拌种也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5]。
γ-PGA 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可使γ-PGA 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保水以及沙漠绿化。
1.3.2 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降解性是γ-PGA 的特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