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技能考试
小学语文教师技能考试卷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课堂管理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B. 注重积累,循序渐进C.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D.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2.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属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A. 启发式教学B. 讲授式教学C. 演示式教学D. 实践式教学3. 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检验教学效果B. 提高教师素质C. 促进学生发展D. 以上都是4. 语文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中,以下哪项不属于?A. 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B.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C.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 强调教师权威5.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A. 爱国主义精神B. 教育情怀C. 良好的表达能力D. 专业知识丰富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 简述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简述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4. 简述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草原》一课的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描写不够理解,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描写草原的句子,并进行分析;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4.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篇以草原为主题的作文。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 jiàng)B. 应接不暇(yīng jiē bù xiá)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运动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静静地流淌,映着蓝天。
4. 根据题目要求,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使用?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功败垂成”。
B.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真是“名副其实”。
C. 她总是喜欢说别人闲话,真是“道听途说”。
D. 他工作认真负责,真是“一丝不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棒。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C.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
D. 她像一朵花一样美丽。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他怎么可能不参加这次比赛呢?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早起床?因为他想多读一些书。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语文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李雷和韩梅是同班同学,他们都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今天是学校的年级联欢活动,他们班上要表演一个小品。
小品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古代小镇上,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小姑娘和一只神奇的魔法猫之间的精彩故事。
李雷饰演的是小姑娘,韩梅饰演的是魔法猫。
他们经过几天的排练,终于准备好了。
在表演当天,小姑娘和魔法猫的对话非常有趣。
小姑娘问魔法猫:“请问,你能帮助我解决困难吗?”魔法猫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你一定能够解决它们。
”观众们看到了小姑娘信心满满的表演,都为他们鼓掌。
1. 小品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古代小镇上。
A. 对B. 错2. 李雷饰演的角色是小姑娘。
A. 对B. 错3. 韩梅饰演的角色是魔法猫。
A. 对B. 错4. 小姑娘问魔法猫能否帮助她解决困难,魔法猫回答她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并相信自己。
A. 对B. 错答案:1. A 2. A 3. A 4. A二、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一天,小明的妈妈给他讲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农夫,他有一头老牛。
老牛一天一天变得越来越弱,最后无法再走动。
农夫不忍心看到它这样,便给它溺水死去。
可是,当农夫试图将它拖走时,老牛突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农夫非常1 ,于是他又将老牛拴起来,并带回了农场。
这时,一位老人来到了农夫的农场门口,他告诉农夫:“你给老牛的最好的礼物并不是让它活下来,而是帮助它认识到自己仍然有价值。
”农夫这才意识到,自己应该让老牛感受到自己的 2 。
在小明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他 3 的说:“妈妈,我明白了!人和动物一样,他们也需要被 4 ,被关心。
”妈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小明说:“是的,孩子。
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用真心去对待他们,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有 5 人。
”1. A. 惊奇 B. 高兴 C. 沮丧 D. 难过2. A. 希望 B. 情感 C. 价值 D. 心情3. A. 疑惑 B. 开心 C. 惋惜 D. 惊讶4. A. 关心 B. 奖励 C. 忽视 D. 帮助5. A. 关心 B. 善良 C. 价值 D. 朋友答案:1. A 2. C 3. D 4. A 5. B三、语法填空根据短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5套)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5套)一、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二、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二三、小学语文试卷小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四、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小学)答案五、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语文知识部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
(4分)慰藉()苍劲()潜()伏戛()然而止装载()炽()热揩()拭殚()精竭虑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鼎:凹:3、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迫不急待穿流不息凭心而论世外桃园再接再励一愁莫展如愿已偿管中窥豹,可见一般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①热爱( )②团结( )③亲近( )④经验( )⑤具体( )⑥和蔼( )⑦拥护( )⑧坚定(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1)(2)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岳阳楼记》——()《鲁滨逊漂流记》——()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4分)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小学语文老师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窗棂(liu)瓢泼大雨(pao)B. 轰鸣(hong)气喘吁吁(xu)C. 炯炯有神(jiong)震耳欲聋(long)D. 碧空如洗(xi)沉鱼落雁(ya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 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比赛,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C. 这个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D.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天上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这个苹果又大又红,真好吃。
4.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高兴B. 悄悄C. 快乐D. 飞跑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吗?B. 这本书很好看,难道你不感兴趣吗?C. 这样的天气,难道你不出门吗?D. 你已经迟到了,难道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吗?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非常大,震得窗户都在抖动。
B. 这个西瓜非常甜,比蜜还甜。
C. 他跑得很快,像飞一样。
D. 这本书非常厚,像一座山一样。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明亮B. 快乐C. 好看D. 跑步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花儿在微笑,好像在欢迎我们。
B. 雨滴在跳舞,好像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C. 风儿在唱歌,好像在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D. 星星在闪烁,好像在向我们眨眼。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歌唱,花儿绽放。
B. 这个孩子聪明、活泼、可爱,大家都喜欢他。
C. 天上的云朵像羊群、像骏马、像狮子。
D. 他的成绩很好,语文、数学、英语都名列前茅。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B. 你知道春天来了吗?春天的花儿都开了。
教师技能考试小学语文试卷

教师技能考试小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明查秋毫B. 栩栩如生C. 千均一发D. 心旷神怡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生病了,但仍然坚持工作。
B. 他不仅生病了,还坚持工作。
C. 他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工作。
D. 他生病了,还坚持工作。
4.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画龙点睛: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D. 画蛇添足: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________”,这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紧急,迫在眉睫。
2.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________”。
3. “________”,这是一句谚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努力。
4. “________”,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比喻事情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5. “________”,这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聪明,能够迅速理解事物的本质。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文学常识类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文学常识类试题及答案篇一: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题(含答案)考试顺序号:2010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部分(60分)一、写出汉语拼音的24个韵母。
(12分)二、写出下列汉字的正确笔顺。
(12分)与臣非爽壮燕三、写出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名称,并注音。
(12分)四、文化文学常识填空。
(4分)1.写出老舍的两部代表著作名称:、。
2.叶圣陶的很多文章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请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
五、推荐两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整本书)。
(20分)要求:写出书名、作者、故事梗概;每本书的介绍不超过200字。
(另附纸,请在试卷每一页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毛笔字书写部分(10分)(注意: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请用楷体书写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
课程标准理解部分(100分)(注意:请在试卷每一页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以下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
(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12分,每2个1分。
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二、共12分,每个2分。
错一个笔顺或笔画,该字即不得分。
三、共12分,每2个1分。
注音错误或笔画错误,该字即为错。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四、共4分,每空1分。
有错别字即为错。
1.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2.小小的船爬山虎的脚五、共20分,每本10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和答案(共四套)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滑稽(jī)洗濯(zhuó)孪(luán)生B. 梦寐(mèi)称(chèn)职赏赐(cì)嫩(rùn)芽C. 诀(jué)别什(shí)物笼(lǒng)罩猝(cù)然D. 厄(è)运虐(nüè)杀炫(xuàn)耀匿(nì)笑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 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 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 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3.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 《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B.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C.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D. 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B. 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C. 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D. 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P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探究学习P5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3、课堂即时评价P41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4、人本语文课程资源P50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5、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P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本理念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简答题1、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答: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新课程提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角色由教材使用者转变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P14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P15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5、“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P29答:(1)区别: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优点是叙写方便。
(2)相同点:无论是“分解式目标”还是“交融式目标”,他们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
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6、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P5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P55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根本没有产生与合作。
第二,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分工,任其自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第三,合作学习的时间没有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
第四,采用合作学习过于随便,不考虑合作的时机,信手拈来。
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
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
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
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题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P1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3、你觉得怎么做才能使各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呢?请选择一种学习方式具体阐述。
答: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成了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相互作用。
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理解,合理利用。
(2)注重方法的指导。
(3)加强过程的引导。
(4)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合作学习:(1)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做认真的准备,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