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蝈蝈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经常被用来作为家畜喂养。

它是一种十分适合养殖的昆虫,在农村的朋友们都很熟悉。

蝈蝈养殖不仅可以用于喂养家畜,还可以作为人食,因此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广。

下面介绍10个关于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蝈蝈适宜的场所养殖蝈蝈的场所不要太潮湿、过于阴暗和通风不良,这样对于蝈蝈的生长不利。

可以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较干燥的地方进行养殖。

二、适宜的蝈蝈养殖温度蝈蝈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适宜的养殖温度要在20℃~30℃之间。

三、选取优质的蝈蝈种类蝈蝈的品种很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蝈蝈品种。

关键在于选取活力强、健康度高的种子蝈蝈。

四、隔离不健康蝈蝈养殖过程中要及时隔离出不健康的蝈蝈,以免影响到其他健康的蝈蝈。

五、注意蝈蝈的营养摄取蝈蝈对食物的要求较低,主要以植物叶子、蔬菜和干粮为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当营养成分。

六、适量增加水分为保证蝈蝈的健康,地面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适量增加含水量较高的食物,或者喷洒少量的水来增加水分。

七、合理运用环境控制技术环境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蝈蝈的养殖效益。

一些较新式的环保设备,如光照设备和空气流通系统,都可以用于提高蝈蝈的生长速度。

八、定期清理养殖场定期清理养殖场可以有效地控制蝈蝈的寄生虫和病菌,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蝈蝈的健康。

九、注意饲料质量注重饲料质量,确保蝈蝈摄取到充足的营养,并防止饲料过于油腻或瘦肉多。

十、留意蝈蝈的健康情况养殖蝈蝈过程中要留意蝈蝈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蝈蝈的疾病。

以上10个关于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和了解。

养殖蝈蝈不仅可以提供食用和养殖家禽、家畜的需求,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重要作用。

蝈蝈的饲养方法

蝈蝈的饲养方法

蝈蝈的饲养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容器。

蝈蝈的饲养容器可以选择玻璃或塑料制品,确保容器有足够的通风孔和适当的大小,以便蝈蝈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另外,容器底部铺设一层适量的干净沙土或者木屑,以提供蝈蝈合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饲养温度的控制。

蝈蝈对温度要求不高,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即可,但要避免暴晒和寒冷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助于蝈蝈的生长和繁殖。

再者,饲养蝈蝈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蝈蝈主要以植物叶片、水果、蔬菜等为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虫子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另外,要定期更换食物,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干燥,避免发霉变质。

同时,在容器中放置一只小碟子或者水杯,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充足,以保证蝈蝈的饮水需求。

最后,定期清理和观察。

定期清理蝈蝈的饲养容器,清除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容器的清洁卫生。

同时,观察蝈蝈的生长状况和行为习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以确保蝈蝈的健康和生长。

综上所述,蝈蝈的饲养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饲养容器,控制好饲养温度,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定期清理和观察,这些都是保证蝈蝈健康生长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够更好地了解蝈蝈的饲养方法,为您的蝈蝈宠物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蝈蝈的饲养方法

蝈蝈的饲养方法

其饮水。
以提供足够的光照。
5. 繁殖设备
注意
5 蝈蝈可在繁殖期间进行产 6 饲养蝈蝈时,请确保蝈蝈
卵,可在养殖笼内放置产
生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
卵盘,以便蝈蝈产卵。
宜,以便蝈蝈健康成长。
3. 日常养护
01
1. 饲料
02
2. 温度
03
3. 光照
04
4. 清洁
05
5. 运动
蝈蝈主要以新鲜蔬菜、 蝈蝈喜欢温暖环境,
3. 喂养方式
每天定时喂食,每次喂 食量不宜过多,避免食 物变质。喂食时,注意 观察蝈蝈的进食情况,
适时调整饲料配比。
4清理粪便,以免滋 生细菌。在喂食过程中, 要及时清理残留的食物,
以免引起蝈蝈生病。
03
蝈蝈的繁殖与孵化
1.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蝈蝈的繁殖方式主要为卵生。成熟的雌性蝈蝈将卵产在容器或 植物内,每次产卵数量多达数十个。蝈蝈卵的孵化期为8-12 周,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孵化率影响显著。在合适条件下,蝈 蝈卵经过孵化,形成幼虫,称为若虫。
蝈蝈饲养方法的总结与展望 在当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饲养 蝈蝈不仅是个人爱好,更可以为自然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要想实现蝈蝈饲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将其纳入生态 保护项目,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通过建立蝈蝈 养殖园区,推广绿色养殖技术,进行知识普及,增强公 众保护意识,为促进生态平衡、保护地球家园做出积极 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尊重生命、关注生态平衡,实现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瓜果、米饭为食。注 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 素,如蛋壳、骨粉、 新鲜蔬菜等。避免喂
适宜温度为23-28℃。 避免过高或过低温 度,注意环境通风。

蝈蝈如何养过200天技巧

蝈蝈如何养过200天技巧

蝈蝈如何养过200天技巧蝈蝈,在我国被誉为“秋日的歌手”,其清脆悦耳的鸣声成为了许多人秋天的美好回忆。

想要让蝈蝈在你的关爱下度过200天,甚至更久,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饲养技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蝈蝈如何养过200天的技巧。

一、蝈蝈的生活习性在开始饲养蝈蝈之前,了解其生活习性是非常重要的。

蝈蝈属于温带昆虫,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它们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尤其在夜间活动较为频繁。

二、饲养环境1.温度:蝈蝈适宜的生活温度为20-2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寿命。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确保环境温度适宜。

2.湿度:保持饲养环境湿润对蝈蝈的生长至关重要。

可以将饲养箱底部铺上一层湿沙,以保持湿度。

3.光照:蝈蝈喜欢光照,但应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将饲养箱放置在散射光充足的地方。

4.通风:保持饲养箱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闷热。

三、饲养技巧1.饲料选择:蝈蝈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可以选择菜叶、瓜叶等新鲜绿色植物。

此外,还可以适量喂食一些水果、胡萝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2.饲喂方法:每天喂食1-2次,将食物放入饲养箱内,让蝈蝈自行取食。

注意不要喂食过多,以免食物残渣腐烂,影响饲养环境。

3.水分补充:在饲养箱内放置一个水盆,每天更换新鲜清水。

同时,可以用喷雾器向饲养箱内喷水,以增加湿度。

4.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饲养箱内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环境整洁。

同时,要检查蝈蝈是否有病虫害,及时处理。

5.避免惊吓:蝈蝈容易受到惊吓,饲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剧烈震动等。

6.冬眠:蝈蝈在冬季会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要降低饲养箱内的温度,让蝈蝈自然进入冬眠。

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以免蝈蝈冻伤。

四、繁殖蝈蝈的繁殖季节一般在秋季,雄性蝈蝈会通过鸣叫吸引雌性。

在繁殖期间,要保持饲养环境湿润,以提高受精率。

受精后的雌蝈蝈会在土壤中产卵,此时要提供充足的产卵场所。

总结:只要掌握以上饲养技巧,蝈蝈养过200天并非难事。

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蝈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蝈蝈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因其清脆的声音和可爱的外形备受喜爱,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宠物之一。

如果你也想尝试养殖蝈蝈,以下是一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1. 蝈蝈的饲养环境
蝈蝈对光线和温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选择一个明亮、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来养殖。

通常户外阳光充足的地方是比较适合的,如果是室内养殖,可以选择明亮的房间或者搭设人工光源。

同时,蝈蝈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场所进行活动,可以在饲养箱中放置一些树枝、石头等。

2. 蝈蝈的饲料
蝈蝈的主要食物是植物,在养殖时可以给它们提供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另外,也可以给它们提供适量的水。

需要注意的是,喂食时要保证食物新鲜,并避免过多浪费。

3. 蝈蝈的繁殖
蝈蝈是一种易于繁殖的昆虫,通常在天气温暖的季节里进行。

在养殖
时,可以将雌雄蝈蝈放在同一个饲养箱中,等待它们自然地交配。

繁殖完成后,需要将雌蝈蝈放出来,以免被雄蝈蝈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雌蝈蝈在产卵期间需要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以保证它们的体力和营养。

产下的卵可以在一个独立的饲养箱内进行孵化和养殖。

4. 蝈蝈的注意事项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定期清理饲养箱,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疾病的传播。

其次,要避免过度喂食和过度饮水,以免引起消化系统不适。

最后,要避免蝈蝈逃脱或者受到损伤,尤其是在进行繁殖时要加倍小心。

总之,蝈蝈的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需要认真细心地去处理。

如果你按照上述方法养殖,相信一定会收获到健康活泼的蝈蝈。

蝈蝈的繁殖与养殖技术

蝈蝈的繁殖与养殖技术

蝈蝈的繁殖与养殖技术蝈蝈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被广泛用于养殖和观赏。

它们繁殖速度快,易于养殖,成本低廉,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蝈蝈的繁殖与养殖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蝈蝈的繁殖与养殖。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养殖蝈蝈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斑蝈、草蝈等。

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其易于繁殖和饲养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

一般来说,斑蝈是最常见的品种,适合初学者养殖。

在养殖环境方面,蝈蝈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

养殖箱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地方。

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80%左右。

可以通过喷水或放置水源来增加湿度。

此外,充足的食物供给也是养殖蝈蝈的重要条件。

蝈蝈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叶子和茎,如苜蓿、黄豆、玉米叶等。

可以将食物切碎或撕碎,放入养殖箱中,供蝈蝈食用。

同时,为了提供足够的水分,可以在养殖箱中放置一些水果,如西瓜、葡萄等。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和水源应保持清洁,避免腐烂和霉变。

蝈蝈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和产卵完成。

一般来说,雌性蝈蝈在交配后会产卵,卵的孵化周期为7-14天。

为了促进繁殖,可以将雌性蝈蝈和雄性蝈蝈放在一个养殖箱中,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在卵孵化后,要及时将幼虫转移至适宜的养殖环境中,以确保它们的健康成长。

蝈蝈幼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食物,一般每天提供新鲜的食物。

同时,为了避免幼虫相互竞争,要控制养殖箱中的幼虫数量,避免过度拥挤。

幼虫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几次蜕皮,每次蜕皮后都会有一个新的外壳。

在蜕皮期间,幼虫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免受到干扰。

成虫期是蝈蝈繁殖的关键时期。

成虫之间可以继续交配和产卵,从而完成繁殖循环。

为了提高交配和产卵的成功率,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并控制养殖箱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要定期清理养殖箱,清除蝈蝈的排泄物和残骸,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蝈蝈的繁殖与养殖技术相对简单,只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食物供给即可。

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蝈蝈的繁殖率和生长速度,从而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蝈蝈的喂养方法和技巧

蝈蝈的喂养方法和技巧

蝈蝈的喂养方法和技巧蝈蝈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也是许多人养的宠物之一。

正确的喂养方法和技巧对于蝈蝈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喂养蝈蝈,以及一些喂养的技巧。

我们需要了解蝈蝈的饮食习性。

蝈蝈是杂食性昆虫,主要以植物为食,同时也会吃一些昆虫和小动物。

因此,在喂养蝈蝈时,我们需要提供适合它们的食物。

蝈蝈最常见的食物是青草、叶子和花朵。

我们可以将新鲜的青草、叶子和花朵放在蝈蝈的饲料盘中,让它们自行取食。

另外,一些蔬菜和水果也可以作为蝈蝈的食物。

例如,胡萝卜、黄瓜、苹果等都是蝈蝈喜欢吃的食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食物应该保持新鲜,避免变质,以免对蝈蝈的健康造成影响。

除了植物性食物,蝈蝈也需要摄取一定的蛋白质。

我们可以在蝈蝈的饲料中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虾片、燕麦片等。

这些食物可以提供蝈蝈所需的营养,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在喂养蝈蝈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饲料的多样性。

单一的食物可能无法满足蝈蝈的营养需求,因此可以尝试给蝈蝈提供不同种类的食物,以增加其饮食的多样性。

蝈蝈的饲料也需要定期更换。

当饲料变质或者被蝈蝈吃完时,应及时清理并更换新的饲料。

保持饲料的干燥和清洁,可以避免细菌滋生,保持蝈蝈的健康。

除了合理的饮食,蝈蝈还需要适当的环境和温度来保持其健康。

蝈蝈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所以我们需要提供适合的生活条件。

饲养箱的温度应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可以通过加热灯或加热垫来调节温度。

同时,保持饲养箱的湿度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喷水或放置湿润的海绵来增加湿度。

蝈蝈也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活动。

饲养箱的大小应该适宜,以保证蝈蝈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和觅食。

饲养箱的材质应该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以保证空气流通。

除了饮食和生活环境,蝈蝈的喂养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例如,蝈蝈不喜欢被干扰,所以在喂养时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触碰。

另外,蝈蝈也需要适当的休息时间,所以在喂养时应保证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总结起来,蝈蝈的喂养方法和技巧包括提供适合的食物、保持饲料的干燥和清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温度、注意蝈蝈的休息时间等。

蝈蝈饲养方法

蝈蝈饲养方法

蝈蝈饲养方法蝈蝈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在饲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环境和食物。

以下是蝈蝈饲养的详细方法。

1. 饲养容器首先,选择适宜大小的饲养容器。

建议使用透明塑料盒子或玻璃容器,以便观察蝈蝈的生长情况。

容器底部铺上一层厚度为2-3厘米的纸巾或木屑,以吸收水分和排泄物。

同时,在容器上方开几个小孔,保证通风。

2. 温度和湿度蝈蝈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

温度应该控制在25-30℃之间,湿度应该保持在50-70%左右。

可以通过喷水或放置水盘来调节湿度。

3. 食物蝈蝈是植食性昆虫,主要以青菜、胡萝卜、苹果等为食。

可以将这些食物切成小块或碎末放入饲养容器中供蝈蝈食用。

此外,也可以添加一些富含营养素的饲料,如麦片、玉米粉等。

4. 光照蝈蝈需要适量的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建议将饲养容器放置在明亮的地方,但避免暴晒。

5. 繁殖蝈蝈的繁殖主要依靠雌性蝈蝈产卵。

为了促进繁殖,可以在饲养容器中放置一些树枝、草叶等,供雌性蝈蝈产卵使用。

同时,也可以将雄性和雌性蝈蝈放在同一容器中进行交配。

6. 清洁定期清洗饲养容器是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措施。

每周清理一次容器,并更换新的纸巾或木屑。

同时,也需要清除食物残渣和排泄物。

7. 疾病防治在饲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霉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可以使用一些昆虫专用药剂进行处理。

总之,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食物、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控制,同时也需要定期清洁和预防疾病。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蝈蝈健康生长并繁衍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蝈蝈养殖技术蝈蝈的生活习性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虫共要蜕6次皮。

蜕皮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再是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最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在野外的天然蝈蝈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经1—2周开始交配,历时30分钟左右,直至雄虫排出乳白色直径达10mm的粘性精托,并附着雌虫生殖器内外,才算结束了交配。

这时雌虫腹部向前弯曲,并用口咬食精托,将精子挤入贮精囊中,不取食精托则不能产生受精卵。

蝈蝈一生可以进行多次交配。

雌虫交配后2—3周就开始产卵,产卵期很长,怀卵后体重可增加3倍左右。

产卵时腹部向上提,产卵管垂直的插入土内,产卵瓣上下蠕动,将卵分批分散的产于土中。

产完一批卵后抽出产卵管,用力向后弹土,封闭住产卵孔,再继续产卵。

白天产卵比晚上多,7月上旬开始产卵,高峰期在8月,9月末或10月上旬结束。

每头雌虫产卵300—440粒,每粒卵重14mg。

1000只母蝈蝈理论可以产300000___400000(30万之40万)枚卵是非常的惊人的 !!雌雄成虫寿命近似,一般却为80—90天。

进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虫就死亡了。

蝈蝈属杂食性。

食肉性强于食植性。

天然蝈蝈主要以捕食昆虫及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的卫士,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蝈蝈繁殖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虫或若虫戏喜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

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

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作玩物听其鸣叫。

蝈蝈属于螽斯科。

螽斯科鸣虫一般共同的特征一般有:身体呈扁圆柱状。

头部较小,颜面倾斜或垂直。

头部有复眼1对。

在复眼内侧有丝状触角一对,细长,一般明显长于体躯。

单眼2—3个。

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颚各1对、下唇及舌等部分组成。

上颚即大牙特别发达,粗壮坚硬,内缘常呈锯齿状。

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为红色或紫红色,牙根色淡。

胸部背面有发达的前胸背板,形状多变。

侧片发达,有些种类在侧片和前胸背板后缘相交处形成肩凹陷。

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状突起。

有些种类前翅和后翅较为发达,但也有些是前后翅强烈缩短或完全无翅。

足3足,跗节由4节组成,在最后一节的顶端有爪1对。

后足股节十分发达;前足胫节基部有开口式或闭口式听器。

腹部通常有背板10块、腹板8(雌性)或9(雄性)块,在最后一节背板构成下生殖板,形状多变,有时还有附属突出的部分。

雌性的产卵管比较长,呈剑状或镰状形。

螽斯科的鸣虫的前翅均具有发音器——音锉和刮器。

直翅目螽斯科鸣虫均属渐变态,经历产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以卵越冬,大多产卵于树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虫或成虫越冬的。

植食性、肉食性与杂食性均有。

分辨蝈蝈的老嫩秘诀看肚皮 2看头部3看体色 4看吃食5看须爪6看行动速度。

蝈蝈的引种方式与管理,目前除本场国内外几乎很少有供优良种卵的,以农历10月至次年的3月进种卵为最好。

早春引种卵前,棚内应种上植物如白菜油菜,蝈蝈一般为6至8天蜕皮一次为一龄大约七龄左右为成虫。

蝈蝈的反季节繁育,有些地区把冬季人工繁育鸣虫叫做份虫儿,份虫的暖房叫份房,份虫者叫罐家。

一,产卵留子就是每年的5-7月份全国各地罐家均到蝈蝈名产地易县西山北收大肚雌母蝈蝈回家扎子。

二,卵的保存与孵育新产的卵[原始卵] 仅重12-15毫克必须经过高温暖籽,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才能出来小蝈蝈,这种人为通过温度变化来控制卵的孵化方法称为[压子]。

蝈蝈卵出来的小蝈蝈称为“秧子”秧子在昆虫学中叫若虫即幼虫,它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度。

三,蝈蝈的蜕;大鞘”即由若虫羽化成虫的最后一次蜕皮,对成虫的好坏极为重要,一般历时为50分钟左右[也取决于温度高低]待蝈蝈蜕成后2-3小时左右硬化成熟后便分装观赏,饲养或出售。

野生蝈蝈一般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出土,六月十五左右长成,白露开始衰老死亡,霜降以前全部死亡,生长周期为60-75天左右,从长成开叫到衰老死亡为3个月,俗称“百日虫”,大规模科学养殖育种公母比例为1:1,不可低于1:3,切记蝈蝈的卵必须经过高温暖籽,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3个步骤,才能出来小蝈蝈。

蝈蝈在冬季如何护理蝈蝈属于鸣虫,冬季也应采取保温措施。

另外,对于蝈蝈来讲,温度在25-36度之间时,蝈蝈最为活跃,通常会大声放歌。

只要温度低于25度,就容易感冒。

表现为:食欲不振,不吃东西,最终死亡。

蝈蝈一旦出现感冒,可以尝试喂食阿司匹林。

但也许效果不好,那我们就防患于未然吧,给它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还要让他多晒太阳,增强抵抗力,也有助于其鸣叫和增长寿命。

此外,饮食上注意不能太油腻。

因为果果能吃的东西很多,连面包冲之类的油脂大的食物也包括在内。

但吃太多的油腻东西,容易上火。

可以喂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胡萝卜、白菜等,或者是花生米之类的干果都很适合蝈蝈。

另外,还可以经常用储存的蚂蚱之类的昆虫喂蝈蝈,用来增强蝈蝈的体质。

蝈蝈习性,生长,防治养殖新技术一、蝈蝈的采食习性蝈蝈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食物以捕捉小昆虫为主,有时也吃一些花草嫩叶。

有些人认为它是吃草叶的昆虫,实际上它是不吃草的。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它失去了选择食物的自由,人给什么它就吃什么。

蝈蝈最爱吃鲜活的昆虫,即使是它的同类也相互残杀,强者吃弱者,弱者却毫不反抗,甘愿被食。

蝈蝈还爱吃新鲜的红枣、红薯、胡萝卜等,总之,蝈蝈属于杂食昆虫,但食物必须新鲜,否则它不会吃食。

蝈蝈还有一种特殊的采食习性,那就是食物多样化。

蝈蝈在吃饱一种食物后,若给它换另一咱新鲜食物,它还能吃一些,连续换几次,它吃几次,没有饱肚,即使肚子老大也不会被撑死。

另外,几天不给它食物吃也不会被饿死,特别能耐饥饿。

此外,蝈蝈不需饮水,其所吃食物的含水量就可以满足它的生活所需。

二、蝈蝈的生长繁育蝈蝈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生长难度很大。

它雌的产卵,每个卵的大小如同两个小米粒,一次可产200~300粒。

它把卵产在土层以下3~4cm处,自然条件下,要隔一年的时间才能孵化出来;如果人工孵化,湿度要控制在70%,温度在28℃为宜,需三个月的时间就可孵化出幼蝈蝈;若在孵化中,温湿度不适宜,孵化的时间要长些。

蝈蝈的成活率大约在60%。

蝈蝈从卵壳里出来后,每七天脱一次皮,每次脱的皮都是自己吃掉,如果因某种原因掉自己的脱皮,将来它的叫声会不好听或很少叫。

蝈蝈先后共脱七次皮,到最后一次(即第七次)脱皮才会叫,第七次脱皮后3~5天开始叫一两声,以后逐渐增多,一个月左右是叫的高峰期。

蝈蝈最喜欢新鲜空气,空气越流通它叫得越欢。

在人工养殖蝈蝈的环境中,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孵化期,需三个月时间;第二个是生长期,需50多天;第三个是叫欢期,为三个月时间;第四个时期是衰老期,叫声越来越少,全身发黑色,直至死亡,需二个月时间。

蝈蝈从卵壳孵化出来至死亡,大约200天左右,这是它最长的生命期。

一般的蝈蝈生命期也就在100~150天之间。

三、曙蝈脱肛病的防治蝈蝈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大多数会出现脱肛现象,也就是蝈蝈从肛门排出一些白色浆糊状物体与它的肛门连在一起,有其它食物粘在一起而不能自由行动,几天便可死亡;若自己能自由行动,几天后,白色浆糊状物体就会自行脱落,蝈蝈就会正常生活,不会影响其叫声。

这种现象多数人认为是蝈蝈着了凉,患了“脱肛”,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蝈蝈所能排出的白色浆糊状物体其实是自己的精液,在人工饲养中得不到交配,以致精液排出后粘在肛门上形成这种现象,在人们不了解的情况下,误认为是蝈蝈“脱肛”,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蝈蝈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如果采用雌雄蝈蝈共处,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或者在蝈蝈排出精液后,用纸筒或柔软的东西把其从肛门上轻轻弹掉即可。

蝈蝈养殖基础知识简介一、饲养前的准备。

将准备好的养虫笼和扎盘,用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净药液,保证清洁无菌后备用。

养虫房地面、墙壁、门窗和屋顶等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养虫房的加温设施消毒后安装好备用。

根据蝈蝈出孵的时间,提前加温使养虫房内温湿度达到出孵若虫的要求。

二、温度与通风管理。

新孵出的蝈蝈若虫对温度要求很严格。

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

三龄以上的若虫对温度变化适应生增强,一般掌握在25-28℃。

温度高一些,蜕皮间隔较短,发育较快,但体质不甚健壮;温度低一些,蜕皮间隔期长,发育稍慢,抗寒能力强,体质健壮,即所谓:“热蜕”和“冷蜕”。

应选择“冷蜕”管理。

昼夜温度变化要尽量大一些,可掌握在5℃左右。

蝈蝈若虫喜干燥,除了为降温少量喷水之外,一般不必喷水。

蝈蝈若虫怕闷热,要配合暖房降温,定时通风,应选在每天中午前后温度最高时开窗通风。

在室内温度没有降到最低限时,通风时间尽量延长。

暖房内空气要达到清新,防止烟、酒、香料、化妆品等异味侵入,以防止对若虫造成影响。

三、饲料和喂食。

喂养蝈蝈的饲料主要有三大类,即黄豆(青豆)、羊肝、胡萝卜。

黄豆含植物蛋白质很高,每百克中含36克以上,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

胡萝卜营养齐全,所含粗纤维有极好的利便作用,对若虫是不可缺少的。

以黄豆2份,胡萝卜2份,羊肝1份,干酵母1小袋的比例配合,用绞肉机绞成泥状。

喂食时以新鲜的菜叶切成块状,将绞好的饲料涂在上面,置于罐中,每罐可多放几块,上下都有,使若虫均可食到。

因为若虫食量小,饲料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

每天的食料要保持新鲜,现做现喂,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每天1次即可,2次更好。

四、换笼和大鞘期管理。

随着若虫蜕皮次数的增加,体态愈来愈大,要及时由小笼转到大笼,防止若虫因在小笼里活动不开,而影响蜕皮、运动和生长发育。

笼子里面要放用高粱秆破成的糜子,供若虫栖息跳跃。

蝈蝈的最后一次蜕皮俗称为“大鞘”,大鞘期的饲养罐高应为蝈蝈体长的2-3倍,使蜕出的新体有较大的周旋余地。

平时放入罐中的树枝、高粱秆之类要全部拿出,罐内重新放入用高粱秆内瓤做成的丁字架或三角架,架的顶部要稍低于罐口,以供蜕皮之用。

蜕皮时蝈蝈爬到支架高处,倒挂于高粱秆内瓤下,爪花可抓入瓤内,非常牢靠。

用纱笼饲养的蝈蝈则不必搭架,蝈蝈抓住笼壁就很结实,一般不会掉下来。

蜕皮时头朝下倒挂,靠重力新将体蜕出鞘外。

蜕皮时忌惊吓,不可有大的响声和震动,以免蝈蝈掉下来。

个别情况如掉下来,后肢摔弯,可在5分钟内将弯曲腿节慢慢理直,稍待片刻,肢体硬化,便无“残废”之忧。

蝈蝈蜕皮完成后,肢体很软,不可惊动,让其自然活动,几个小时后肢体即完全硬化。

1天后从饲养罐中取出,装入葫芦或纸盒中饲养.人工孵育蝈蝈技术一、蝈蝈的品种:蝈蝈的品种有北京铁皮蝈蝈、天津绿蝈蝈、三青蝈蝈和草白蝈蝈。

二、人工辅助取卵和孵育:1.取卵:(1)人工辅助取卵:选择大而健壮的雌雄蝈蝈放入瓦盆中,盆上覆盖纱罩、雌雄虫比例为2∶1或3∶1,即2、3只雌虫配一只雄虫。

盆中蝈蝈的总数不可过多,如拥挤不堪对交配不利,每日及时供食、雌雄相见,雄虫便振翅高歌“弹琴”,雌虫会以情相报很快交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