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机械效率(无答案)-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实验课)
123机械效率(无答案)-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机械效率(新授,实验)学习自我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课时:日期:使用人:学习目标: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3.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1.知识储备:功的概念,公式2.新知识学习一.认识三种功学习指导(一):阅读课本85-86页内容,分析演示实验,认识三种功,收获以下成果:影响原因:2.三种功的含义:(1)有用功:字母:(2)额外功:字母:(3)总功:字母:做额外功的原因:(4)三种功的的关系式:(5)上述实验中:W有= W总= W额=针对练习:1.当水桶从井中提水时:三种功分别是对谁做的?2.当水桶掉进井中,向外捞水桶时:三种功分别是对谁做的?二.机械效率学习指导(二):自己学习86页内容,认识机械效率的概念,分析例题学会运用公式进行机械效率的计算,收获一下成果:1.机械效率:2.公式:3.机械效率小于1的原因:4.例题中应用到的公式有哪些:针对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2题)3.小结本节所学,自我评价与学案开始当堂达标题(独立完成,检查自己的收获情况)1.三种功的关系式:2.机械效率的定义式:3.如图所示,小聪用桶、小明用口袋,各装重120N的砂子从一楼运上三楼.小聪做的有用功为 J,小聪做的额外功为 J,小聪做的总功为 J,小葱的机械效率为小明做的额外功为 J,小明做的总功为 J小明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及摩擦)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 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人教版

12.3 机械效率一、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功之间的数量关系。
2.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并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
3.知道机械效率取值范围及原因。
二、学习重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学习难点:机械效率,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温故知新】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作用,二是物体要在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2.功等于与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
3.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越平缓越______(省力或费力)。
【探究新知】一、自主预习认真阅读课本P85-8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额外功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三者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字母 ___________表示。
公式:η=_________________,η_____1或100% 。
3.有一机械做的总功为500J,有用功为400J,机械效率是二、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按课本P85进行实验,请设计一个数据记录表格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表明:。
2.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是,额外功是,总功是;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额外功,总功是总功是。
3.在保证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
即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少越好,引出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有单位吗?为什么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3.理解运用推导公式,根据W有=G·h,W总=F·s,W总=W有+W额外等公式,你能把η的公式进行其它方式的变形吗?4.例1: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X104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N/kg。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课程实施标准知识内容完成时间课程标准内容细目教学实施具体要求评价方式机械效率 3课时1、 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有用功 和额外功和总功 的含义2、 知道机械效率3、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4、 会测量某种简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 3、 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 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 理解机械效率3、 理解机械效率是一个百分数,是小于1的4、 通过实验理解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 因素测试 口试纸笔 测试 实,验 技能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效率。
难点:测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 知识要点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 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1) 如图1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匀速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__________________ O(2) 如图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 __________ 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但叭 _________ 沁。
这说明:尽管使用动滑轮会 ________ 力,但由于滑轮本身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及序擦等因 素的影响,使我们在使用机械时做了功。
2. 有用功:为达到目的所 _________ 的功,用〜表示。
有用功是指对人们需要的,有一价值的功。
第三节机械效率图1(1)提升重物时(图2)r f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祖糙水平而上移动物体时(图3)//Z 77= ________________ o(3)在水中提升物体时(图4)r 有: __________________ c3.额外功:在使用机械时,我们还不得不克服滑轮本身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 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做功,这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灰棟表示。
它是B)2 • -ter-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 导学案

12.3机械效率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4、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重难点:正确找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一、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第85页至86页,并完成下面的填空:1.功的分类:(1)有用功: 。
(2)额外功: 。
(3)总功:_ 。
(4)三者关系: 。
2.机械效率:(1)定义: 。
(2)公式:。
二、合作解疑(一)实验探究:使用机械省功吗?实验:观察课本P85图12.3-1所示实验并完成下面的填空,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A提升0.2m;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只动滑轮将同样物体A提升0.2m。
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表格。
比较弹簧测力计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吗?实验后回答:使用机械时,会有省力的情况,但由于机械本身的以及等因素,所以要做更多的功。
由实验数据可知:直接提升物体时Gh FS,使用动滑轮时Gh _FS。
(“=”“>”“<”)探究归纳:使用任何机械都省功。
(“能”“不能”)(二)有用功和额外功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
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 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
“实验数据:G =5N ,h =0.5m ,F =3N ,s =1m 。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W 拉=F ·S =3N ×1m =3J , 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W 动=G ·h =5N ×0.5m =2.5J 2、可能的猜想:由实验可以看到W 拉>W 动,这是为什么? 3、我来归纳:①在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样的功叫做 。
即:W 有用= 。
(填公式)②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动滑轮提升0.5m 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 。
121杠杆(无答案)-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杠杆(新授)学习自我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课时:日期:使用人: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并能准确说出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能从生活中识别杠杆,并能说出杠杆的五要素3.能熟练画出杠杆的力臂学习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1.知识储备: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2.新知识学习一.认识杠杆及五要素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杠杆》部分内容,完成并理解以下概念: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
用符号表示。
(2)动力:。
用符号表示。
(3)阻力:。
用符号表示。
(4)动力臂:。
用符号表示。
(5)阻力臂:。
用符号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虚直线即为力的作用线3、杠杆平衡:当杠杆在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巩固练习:1.指出下面杠杆的五要素2.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杠杆(试找一下五要素):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有哪些杠杆?二.力臂的画法:学习指导(二)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学会自己画杠杆的力臂总结:1.确定支点 2.依据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做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针对练习:画出力臂(用尺子)当堂达标题(独立完成,检查自己所学)1.动力:。
阻力臂:。
2.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 杠杆一定要有支点C 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画出钓鱼竿的力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2.3机械效率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二、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1、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2)物理学中把叫机械效率,它的符号是,写作:,常用来表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列越大,说明机械效率。
3)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则η又可以表示为。
说明:①η为一比值,没有单位(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唯一没有单位的物理量);②在实际中,由于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的存在,额外功W额外是一定存在的,即W额外> 0 ,可见W有用< W总,所以η < 100%,只有在理想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时,这时W额外= 0 ,η= 100% 。
③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机械效率越大,做相同的有用功,需要的总功越少,机械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
η的高低是机械性能优劣、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例题: 如图利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400 N的货物匀速提高2 m,所用的拉力 F 是250 N,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仔细观察右图,如果要将重物提升上去,试着在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2、根据图所示方式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测出有用功和总功,算出机械效率。
实验钩码重G/N钩码提升高度弹簧测力计拉力F/N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m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W总/J W有用/J η确的是()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C.若G1<G2,则F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8.两台机械完成的有用功之比W1:W2=4:7,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60%,η2=75%,则两台机械所做总功之比为()A.5:7B.7:5C.16:35 D.35:169.如右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动滑轮重多少?。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机械效率第1课时机械效率及其计算1. 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 机械效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5面、第86面,完成下列填空:1.有用功: 在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用符号W有表示2.额外功: 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用符号W额表示3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也叫动力功。
用符号W总表示●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面实验:(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W1。
(2)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所做的功W2。
(3)比较W1、W2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讨论:①有没有一种简单机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额外功?没有②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不同,这说明额外功不同③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少越好④一定的总功中,额外功少意味着什么?有用功多●教师点拨: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尽量少些,这样可以让机械处于一个高效率的状态,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
●跟踪练习:1.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2.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3.(2012天津)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N(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1)工人做的总功;(2)工人做的额外功。
解:(1)拉力做功:W总=FS=300N×12m=3600J;(2)∵忽略摩擦和绳重,∴W额=(G桶+G动)h=(m桶+m动)gh=(8kg+2kg)×10N/kg×6m=600J机械效率的计算●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6面,完成下列填空:1.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机械效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有用功、总功及额外功.(2)知道滑机械效率的含义及计算。
(3)会机械效率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数据处理方法。
(2)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重点:掌握机械效率的含义,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机械效率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
2.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N,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___,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3.某工人用二个滑轮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N的物体提到2m高处,拉绳子的力为400N,则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 _______J,拉力拉绳子一共做了_______J的功,拉力额外多做了_______J的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机械效率(新授,实验)学习自我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课时:日期:使用人:
学习目标:1.知道基本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学习过程:
1.知识储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定义及计算公式
2.新知识学习:
一.机械效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学习指导(一)
听老师讲解,归纳出机械效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一.提升重物:
1.不考虑摩擦,知道物重G物,知道滑轮重G轮
2.知道拉力F,绳子自由端伸长距离s,物体重力G物物体升
高的高度h。
(二)拖拉物体
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指导:阅读87页实验内容,理清实验思路,明确实验器材,所测物理量,之后进行实验,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其中规律。
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针对性练习:
88页3题:
88页4题:
当堂达标题:(独立完成,检测自己所学)
1.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2.如图2所示,小华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竖
直向上拉动绳子的自由端.若钩码G重为3N,小华所用拉力F
为1.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换成重为5N的钩码G′
再进行实验,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