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分析

合集下载

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分析

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分析

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废气排放量也在增加。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化工企业废气主要包括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废气污染物经过排放后,会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甚至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为了减少化工企业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界一直在积极探讨废气治理技术和方案。

而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废气治理技术,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就环境影响、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探讨,旨在为化工企业废气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治理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安全等多个方面。

化工企业废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深入研究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工企业废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现状,开展废气污染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现有的废气治理技术和方案,在实践中寻求更加有效和环保的治理方法,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能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本文旨在通过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探索出一套适合实际应用的污染治理方案,并对其环境影响、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化工企业废气污染现状分析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天然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分析

天然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分析

天然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分析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是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

然而,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仍会产生废气,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水蒸汽。

本文将对天然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

在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废气成分之一就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当天然气燃烧不完全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增加,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

其次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常常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

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毒性,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接下来是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一类在高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氮等成分。

氮氧化物不仅会造成酸雨的形成,还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危害,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是水蒸汽。

水蒸汽是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害气体。

虽然水蒸汽本身并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但在燃烧后形成的水蒸汽可能会在大气中凝结成水滴,形成云雾等现象。

综上所述,天然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水蒸汽。

这些成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天然气利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对天然气燃烧废气的主要成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工业废气排放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工业废气排放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工业废气排放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工业废气指的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气体废弃物,是使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加强工业废气的治理,已成为当下亟需加强的工作之一。

一、工业废气排放的成因1.生产工艺造成的废气当下多数工业企业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机器和设备来完成生产工作。

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例如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会因为原材料处理、反应产物的处理等原因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

2.燃烧废气生产过程中的燃烧是不可避免的。

燃烧废气是指通过燃烧形成的一类废气,例如电厂燃煤、油气的排放、锅炉的燃烧产生的废气等。

这类废气的成分极其复杂、危害非常大。

3.装卸作业工业企业在装卸货物时也会产生一些废气,例如货车的启动排放的废气等。

二、工业废气排放的治理1.打造高效减排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例如,电子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采用新型工艺方法,使废气得到净化处理,经过治理后废气排放能够减少很多。

2.多元化废气治理技术加强现有的废气治理措施的同时,也应当引入一些多元化的废气治理技术。

例如将废气收集起来,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分离、分解、再生等处理方法,既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有助于环境保护。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业废气排放的治理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工业废气治理的政策倾斜。

例如,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存在重大违规的企业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等。

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注重环保产业的推广,并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的废气治理技术。

三、结语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都需要加大工业废气的治理力度。

工业废气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加强综合施策,才能帮助打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废气检测分析报告

废气检测分析报告

废气检测分析报告1. 引言废气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废气的产生数量巨大,因此对废气进行检测和分析是必要的。

本报告通过对废气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废气的污染程度和潜在健康风险,从而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提供决策依据。

2. 检测方法本次废气检测采用了常见的现场实时监测法和样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实时监测法采用了用于气体浓度检测的传感器设备,能够实时记录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

样品分析法则是通过采集废气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得更为准确的废气污染物的浓度数据。

3. 检测结果和分析经过对废气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3.1 一氧化碳(CO)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浓度为X ppm。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当前废气中的CO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3.2 二氧化硫(SO2)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浓度为Y ppm。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长期暴露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废气中的SO2浓度超过了环境标准限值,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3 氮氧化物(NOx)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浓度为Z ppm。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中的燃料氮和空气氮的反应产物。

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酸雨的形成和臭氧的生成,同时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当前废气中的NOx浓度超过了环境标准限值,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3.4 颗粒物(PM)废气中的颗粒物(PM)浓度为W mg/m³。

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是造成雾霾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前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超过了环境标准限值,需要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4. 健康风险评估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评估废气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虽然一氧化碳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但仍需注意长期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废气分析操作标准

废气分析操作标准

废气分析操作标准1.吸收液的配制和调换1.1氢氧化钾溶液:33%氢氧化钾,称取一份重KOH,溶解在二份重的水中。

1.2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溶解28g焦性没食子酸于50 mL热水中,冷却后加入130ml33%氢氧化钾溶液中。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吸收液在灌入吸收瓶后,通大气的液面上应加液体石腊油使其隔绝空气。

1.3氨性氯化亚铜溶液:27 g氯化亚铜和30 g氯化铵,加入100 mL蒸馏水中。

搅拌成混浊液,灌入吸收瓶内,并加入紫铜丝。

其后加入浓氨水(分析纯,密度ρ0.88g/mL~0.99g/mL)至吸收液澄清,通大气的液面上应加液体石腊油,使其隔绝空气。

1.4稀硫酸溶液:10%浓度,在100 mL水中加入5.5mL~6.0mL浓硫酸(密度ρl.84g/mL),滴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显红色。

1.5吸收液更换:根据所分析的烟气中各主组分的含量高低,及各吸收液的吸收效率,决定使用次数,部分吸收液也会因长时间放置而失效,根据目前使用次数,吸收液每月更换一次。

2.分析前的准备工作在装置奥氏式气体全分析器之前,各玻璃活塞壳芯之间的润滑脂要上得均匀,且须旋转灵活。

量气管内不应有任何油脂等沾污物,应保持清洁。

检查整套分析仪器的严密性,保证不漏气。

检查方法:把进样直通活塞、吸收瓶活塞关闭,将中心三通活塞处在量气管和吸收瓶梳型管连通位置,使量气管存有一定量的气体。

然后将水准瓶放在仪器上方,5 min后气体不再减少,即说明仪器不漏气。

各吸收瓶内吸收液都在活塞下面,不得超过活塞。

3. 取样3.1 取样地点:3.1.1 立火道取样:上升气流立火道跨越孔处。

3.1.2 废气盘取样:下降气流废气盘测压孔处,插入深度500mm。

3.2 取样方法3.2.1 交换后5分钟开始取样。

交换前3分钟停止取样。

3.2.2 取样管插入取样口时,要保证严密和取样准确。

3.2.3 用球胆取样,取样前要先将球胆及管内空气用废气置换3~4次。

气体取样球胆存放烟气时间不宜超过2 h。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废气污染是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监测,会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废气监测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废气监测和分析方法。

一、传统分析方法1. 手工采样法:该方法需要手工使用特定的工具将废气样品从特定位置收集下来,然后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操作,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并且分析周期长。

2. 烟气分析法:该方法是将废气样品通过适当的设备将其分离成烟气和残余物质,然后对烟气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气中的某些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分析,但是不适用于气态无机物的分析。

3. 光学分析法:该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对废气进行照射,通过检测废气样品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特性来确定废气中的组分。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气体组分分析,但是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二、现代分析方法1. 质谱法:该方法是通过将废气样品中的气体分子离子化,并根据其离子质荷比质量比对其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气体组分。

2. 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废气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该方法需要先将废气样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前处理(如富集、稀释、吸收等),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进一步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体组分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3. 激光光谱法:该方法利用激光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的特性,通过检测激光在废气中的吸收、散射和干涉等现象来确定废气的组分。

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非接触性的特点,适用于气体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在线监测方法1. 光谱法:该方法使用特定波段的光源照射废气,通过测量废气中的光强度、散射和吸收等信息来确定废气组分。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连续监测废气中的组分。

2. 电化学法:该方法利用废气中的组分与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测量废气的组分。

废气分析仪工作原理

废气分析仪工作原理

废气分析仪工作原理
废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取样、分析和检测。

首先,废气分析仪通过取样系统采集废气样本。

取样系统通常包括采样探头、进气管道和气路过滤器等组件。

采样探头将废气样本引入进气管道,同时通过气路过滤器去除悬浮颗粒和杂质,确保原始样本的纯净性。

其次,分析部分是废气分析仪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将废气样本中的组分进行测量和分析。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化学吸收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来测量废气样本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例如,红外吸收法通过测量废气中特定气体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来确定其浓度。

最后,检测部分用于显示和记录废气样本的分析结果。

通常,废气分析仪会配备显示屏和数据记录器,用于实时显示废气样本中各成分的浓度。

同时,一些高级的废气分析仪还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将结果传输到计算机或云端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总的来说,废气分析仪通过取样、分析和检测三个步骤来实现对废气样本的定量分析。

这些工作原理的结合使得废气分析仪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废气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是测量和分析工业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1. 现场分析: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器对废气进行即时的采样和分析。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快速、现场的废气监测,可以获得实时的数据。

2. 离线分析:通过采样器将废气收集到采样袋或气瓶中,然后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更准确和敏感的仪器进行分析,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和结果。

3. 抽样方法:使用抽样器从排放源或废气出口处采集废气样品。

抽样方法可以分为定时抽样和连续抽样两种。

定时抽样适用于对废气进行离散采样和分析,连续抽样适用于对废气进行连续监测和分析。

4. 分析方法:废气监测分析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化学吸收法、化学发光法等。

不同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浓度和组成数据。

5. 标准和规范:废气监测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例如,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行业和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废气监测应符合这些标准和要求。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废气特性和要求来确定。

同时也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选择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各种污染物的危害 1、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CO与血液中 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强210倍,取 代氧的位置,阻碍血液供氧。 症状:疲劳、头晕、恶心,严重时死亡; 慢性中毒导致中枢神经受损、记忆力衰 退。
2012-12-17
主要排放物及其危害
2、碳氢化合物HC 燃烧后生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总称,其中 有醛类(甲醛等),芳香烃(苯丙吡)。 醛类:对呼吸道、眼、鼻、皮肤有刺激作用, 引起结膜炎、鼻炎。 苯丙吡:是一种致癌物质,城市癌症高发率 的主要原因之一。 HC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 应,形成光化学烟雾。(二次污染)
2012-12-17
非色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一、结构与原理 结构: 废气采收部分 废气分析部分 废气指示部分 校正装置
2012-12-17
废气采集部分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分析仪废气采集原理
2012-12-17
废气污染物的分析部分
结构:线吸收分析仪工作原理
分析仪表定时保养,以确保使用精度。
2012-12-17
非色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使用方法
测试特点:
对试样进行非破坏性测定,不受流量影响; 为适应测量范围和测量灵敏度,把它做成不同 的长度; 测量范围大时,采用短的试样气室,否则,红 外线吸收与被测气体体积浓度之间就不存在线 性关系。 为得到高的测量灵敏度,穿过的废气层必须较 厚,因而采用长的试样气室。
2012-12-17
主要排放物及其危害
5、微粒PM 0.1~0.5μ m对人体危害最大。柴油机 微粒峰值在0.1 μ m,排放量比汽油机高 30~50倍。 6、铅化物 重金属,毒性大,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破 伤进入人体,损坏人体中枢神经及组织。
2012-12-17
排放法规简介
一、法规的发展 1、形成阶段(美国70年代) 最初控制怠速工况CO、HC的排放,到后来控 制正常工况尾气CO、HC、NOX的排放。 2、加强完善阶段(美国80到90年代) 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减少CO、HC90%,NOX 也相应减少,实现汽油无铅化。 3、低排放阶段(美国90年代至本世纪初) 第一阶段: CO、HC、NOX降低30%~60%; 第二阶段:再降低50%,几乎零排放。
吸收剂:
焦性没食子酸C6H3(OH)3的碱性溶液。 配制方法:
在100毫升比重为1.55苛性钾溶液中,加入15克焦 性没食子酸而成。 吸收能力:1:25
注意:要求实验室温度不低于15℃,室温过低吸收 能力减弱或根本不吸收。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3、一氧化碳(CO)的吸收剂配制
吸收剂: 氯化亚铜氨水溶液Cu(NH3)2Cl 配制方法 : 在750毫升热水中溶解250克氯化氨,再加入200克 氯化亚铜Cu2Cl2,然后再加入其容积的1/3、比重 为0.91氨水(NH30H)的水溶液。待混合均匀后,用 滤纸将沉渣过滤,注入吸收瓶,并加入铜丝,以保 持溶液的吸收能力和加速吸收作用。 吸收能力:1:16,即每毫升该溶液能吸收16毫升的 CO。
HC、NOX
N2、O2 CO2、水蒸气
光化学烟雾和O3 (光化学反应)
2012-12-17
主要排放物及其危害
一、排放物分类 按 形 态
废气
气态
微粒
单个直径大于0.002μm的 任何固态或液态 微颗粒或亚微颗粒
CO、SO2 、HC、NOX N2、O2、CO2、水蒸气
2012-12-17
主要排放物及其危害
2012-12-17
排放法规简介
二、法规简介 1、美国车辆排放法规(美国70年代) 有联邦和加州两类。 1959年加州颁布世界第一部排放法规, 1961年强制执行; 1963年在全联邦强制执行。 加州标准是最严格的排放法规,往往比联 邦法规早1~2年。
2012-12-17
排放法规简介
2、欧洲车辆排放法规 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和欧共体(EEC)共 同发布,法规比美国宽松,统一为一个限值。 欧Ⅰ:1992年(HC、NOX0.97g/km) 欧Ⅱ:92年10月(HC、NOX0.5g/km) 欧Ⅲ:2000年(HC、NOX0.2g/km) 欧Ⅳ:2005年(HC、NOX0.1g/km) 欧Ⅳ:2008年
1、二氧化碳(CO2)的吸收剂配制
吸收剂: 苛性钠(NaOH)或苛性钾(KOH)溶液。 配制方法: 在1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50克苛性钾或苛性钠, 溶解后即成苛性钾或苛性钠溶液。 吸收能力:1:40,即每毫升这种溶液能吸收40毫升 二氧化碳。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2、氧(O2)的吸收剂配制
2012-12-17
浓度指示部分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分析仪浓度指示表盘
1-HC标准调整旋钮;2-HC零点调整旋钮;3-HC量程转换开关;4-CO量程转换开关; 5-简易校正开关;6-CO标准调整旋钮;7-CO零点调整旋钮;8-电源开关;9-泵开关 10-流量计;11-电源指示计;12-标准气样注入口;13-CO指示表;14-HC指示表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四、使用方法
1、首先将已配好的几种吸收剂苛性钾溶液、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 溶液、氯化亚铜氨水溶液分别注入容器11、12、14中,然后检查 吸收瓶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2、将各吸收瓶中的液面提高到上部刻度标线位置。 3、吸入被分析的废气 4、吸收二氧化碳 5、吸收氧气 6、最后吸收一氧化碳 经过上述依次吸收,分析计算完成。在100毫升的废气中所含氮气 就可由下式求得: N2=100-(CO2+O2+CO) (毫升)
接线
检查有无损伤和接触不良的地方。
如发现有接触不良和断线处,应更换新 线。
2012-12-17
非色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使用方法
检测方法 :
⑴把指示仪表的读数转换开关打到最高量程档位。 ⑵将取样探头插入内燃机排气管中,深度不小于300 mm。 ⑶一边观看指示仪表,一边用读数转换开关选择适于 废气浓度的量程档位,待指针稳定后,读数取最大值。 若为多排气管时,则取各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⑷检测工作结束后,把取样探头从排气管里取出来, 吸入新鲜空气工作5分钟,待仪器指针回到零点后再 关掉电源。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5、配制试剂时注意事项
焦性没食子酸有剧毒,并有腐蚀性,应注意安全。 试验结束后,一定要洗手。 苛性钾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也有腐蚀性, 配制时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事故。 试剂配制完毕后,应立即与大气隔绝,以免吸收空 气中的O2和CO2等气体而降低吸收作用,影响测 量精度。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三、反应方程式
2KOH+CO2→K2CO3+H2O 4C6H3(OK)3+O2→2(OK)3C6H2-2C6H2(OK)3+2H2O (焦性没食子酸钾) (六氧基联苯钾) Cu2Cl2+CO→Cu2Cl2•2CO (不稳定) Cu2Cl2•2CO+4NH3+2H2O→2NH4Cl+2Cu+(NH4)2C2O4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注意事项:
1、取样在标定工况下进行,取样管安装在排气总管上,并带 有阀门。取样时通常采取排水取样的方法。 2、举起压力液瓶时量筒内液面不得超过刻度100处,否则不 但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还会冲淡吸收剂而造成误差。液面也 不能过低。 3、举起调节液瓶时动作不宜太快,以免气样因受压力过大冲 击吸收剂成气泡状自管中漏出,一旦发生这种现象,要重新 测定。 4、先测CO2然后测O2。 5、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在15~20℃吸收O2效能最大, 吸收效果随温度下降而减弱,0℃时几乎完全丧失吸收能力。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一、结构及工作原理
原理: 利用不同配方的液体化学试剂有选择地直接 吸收一定成分的气体。 结构: 由过滤器、梳形管、吸收容积、量筒和压力 瓶等组成 。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奥氏气体分析仪简图
2012-12-17
奥氏气体分析仪
二、化学试剂和封闭液的配制
2012-12-17
校正装置
目的:维持测定器的指示精度,保持准确的测定
值。
分类:
标准气体校正装置:用标准气从专用注入口直接 注入分析部分,通过标准气体浓度和仪表指示值的 比较,进行校正。 简易校正装置:用遮光板来改变通过分析部分测 定室内的红外线数量,来进行指示针的简易校正。
2012-12-17
2012-12-17
排放法规简介
3、我国车辆排放法规 以欧洲标准为参照。 国Ⅰ:1999年在北京实施(比全国早两年) 国Ⅱ:2002年在北京实施 国Ⅲ:2005年12月31日在北京实施, 2007 年7月1日在全国实施。 国Ⅳ:2007年1月1日在北京实施,2010年7 月1日在全国实施。
2012-12-17
探测器和导管 滤清器 使 用 前 水分离器
校正装置: 1.标准气体校正装置 2.简易校正装置
不能调整时,应有专业厂家修理。HC测 定器的标准气体是丙烷,所以应通过下 ①接通电源进行必要的预热,吸进清净空气, 式校正:校正的基准值=标准气体浓度× 检查零点调整能否进行;②关闭泵开关(校正, 换算系数当发现不能调整时,应送专业 测定转换开关,放在校正侧)注入标准气体, 厂家修理。 检查能否进行标准(调整频率根据制造厂的规 定)打开简易校正开关;③检查动作状态和指 示针的指针位置,即刻度板的调整位置。
2012-12-17
主要排放物及其危害
3、氮氧化物NOX 包括NO、NO2、N2O3、N2O、NO3等, 大多数为NO,NO2次之,其余较少。 NO:引起中枢神经的瘫痪和痉挛。 NO2:与水生成硝酸,引起肺气肿,发 生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
2012-1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