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
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十年间涨幅116.95%!总产量呈波动增长态势

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十年间涨幅116.95%!总产量呈波动增长态势核心观点1. 从产值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持续正增长,牧业总产值则波动明显、整体呈先增后降趋势。
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67763.13亿元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147013.4亿元,近11年增量达79250.27亿元、增幅达116.9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29%;2015年开始超过10万亿元;2022年前3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98005.1亿元,约是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6.67%。
2. 从种植面积来看: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常年在25亿亩左右波动。
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近5年规模近18亿亩;油料、糖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稳中有降,整体规模分别在2亿亩、2500万亩、5000万亩左右波动;果、菜、茶种植面积整体呈正增长态势,规模分别近2亿亩、超3亿亩、近5000万亩。
3. 从产量来看:2010年以来,全国粮食、油料、糖料、水果、蔬菜、茶叶、猪牛羊禽肉、水产品总产量均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棉花产量随种植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产品中的″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于2016年开始连降6年。
目前,全国蔬菜年产量近8亿吨,粮食年产量近7亿吨,水果年产量近3亿吨,糖料产量常年在1.2亿吨左右波动,其余农产品产量暂未超过1亿吨。
前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上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图表1:农业分类及主要经济活动(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制表:农小蜂)农业的最大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这是任何其它产业都无法替代的。
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导致对农业的多种需求越来越高,从而要求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2010年江西省渔民家庭收入与支出解析

益较 好 、 险 较 小 、 益较 高的 产 业 , 风 收 渔
民仍然 自信 水产 养殖 业 ,并把 它作 为增
加收入 的一 条重 要途 径 。二是 水 资源 丰
“ 以食 为天 , 以粮 为 先 ”粮 食 始 民 食 ,
终 是我 国经济 发 展 、社 会 稳定 和 国家 安
支调 查 统计 数据 显示 :0 0年 全省 渔 民 21
人均纯 收入达 到 7 2 6 0元 , 比增 加 5 5 同 7 元 , 长 82 增 l%。 主 要构 成 如 下 : 、 自 1来 渔业收入( 出售 水 产 品 ) 1 2 1元 , 占增 加 数的 3 .% ; 、 自其 它 家庭 经 营 收 入 67 2 来 24元 , . 占增 加 数 的 04 ; 、 自打 工 l% 3 来 收 入 2 55元 , 5. 占增 加数 的 4 l% ; 、 44 4 来 自财 政 性 收 入 5 . 44元 , 占 增 加 数 的
0 3年 增 长 1 .6 60 % 市粮 食生产 屡 创佳 绩 ,农 民种粮 积极 性 2 0
持续 提高 , 种面 积 稳步 增加 , 播 综合 生产
23 % 力 不断加 强 ,为进 一步 增粮 打 下 了 良好 年 增 长 4 .3 ;商 {
贴约有 10 0 0万 元 ,为 近 些年 来 下 拨较
殖水 面 , 年投 入 大量 心血 ; 终 捕捞 渔 民更
以增加 收益 。一是 2 1 0 全省农 民工就 0年 业需 求较 大 , 出务 工 人数 增 多 , 外 据有 关
来 的影 响 , 持科 学 救灾 和 高效 救灾 , 坚 全
力抓好灾 后重 建 ,取得 了大灾 之年 渔 业 增 产和渔 民增 收的好 成绩 。渔 民家庭 收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年,沿海各地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不断推进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海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 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 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 069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 0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 1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 258亿元。
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
据测算,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 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
图 1 2001年-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
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 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6 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如下:图 2 2010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海洋油气业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 000万吨。
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 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
——海洋电力业海洋风电陆续进入规模开发阶段,海洋电力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海洋生物医药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实施,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全年实现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海洋船舶工业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 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海水利用业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不断增强,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水利用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2010福州海洋经济总产值1200亿_鲍鱼在养量20亿粒

32第 26 卷 第 3 期现 代 渔 业 信 息合法查验的同时,渔业主管部门共为近2万批次、货值100亿元的水产品出具了合法来源证明。
非法捕鱼年收入逾百亿美元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未得到切实遵守是目前世界各国致力解决的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全球9 000万t捕捞产量中有37%进入国际贸易。
而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鱼的年收入高达100亿至235亿美元,占全球捕捞业产值的11%至26%。
资料显示全球70%具备商业价值的鱼类资源处于衰退或被过度捕捞状态。
作为常规渔业管理措施的重要补充,通过市场监管阻止非法来源的水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已逐渐被有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认同。
1993年,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率先对蓝鳍金枪鱼实施合法捕捞证明制度后,其他国际组织纷纷跟进。
这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对捕捞产品进行合法来源认证,未经过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国际贸易。
扩大查验范围是大势所趋记者被告知,加强市场监管,阻止非法来源的水产品进入国际贸易的措施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加强,鲨鱼、鱿鱼等产品将逐渐被国际渔业管理组织纳入合法来源认证范围。
自2010年起,欧盟成员国和智利等开始对更大范围的水产品实行进口合法来源查验。
2002年起我国连续9年位居世界水产品出口第一。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开发和来进料加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水产品进口国,我国是国际渔业管理领域重要的成员,也是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将有义务扩大进口水产品的查验范围,为世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据了解,为履行市场国义务,用国际通行的有效手段打击IUU渔业,2010年,农业部与海关总署发布联合公告,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进口蓝鳍金枪鱼等4类、13个税号的产品必须持农业部出具的通关证明方可通关。
这一措施强化了我国渔业主管部门在水产品国际贸易监管方面的职能,有效阻止了IUU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提升了我国作为负责任渔业大国和水产品国际贸易大国的形象。
2010年全国渔业经济发展突出体现六大亮点

灭活 的鲤 精子做 激活源 , 采用 极体雌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江 苏 响 水 启 动 海 水
第 2卷 第 1 6 期
品供 给得到有 效保 障。 预计 渔 民人均
纯收入预计超过 89 0 , 比增 长超 5 元 同 过 9 其 中有 8 省人 均 突破 万元 , %, 个 为促进农 民增收发挥 了重要作用 二是市 场稳定 , 产品 出 口大 幅 水
日韩 两 国 最 近 在 韩 国 东
南 岸 共 同 放 流 红 鳍 东 方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供参考 ) 。
日本 和韩 国为 了促进两 国在 日韩
海峡 ( 鲜 海峡 、 马海峡 ) 区的水 朝 对 地
3 5
从 中 国进 口红 鳍东方 纯 的增 加 , 致使
市 场上 红 鳍东 方纯 的价 格一 直低 迷 , 如果 这种 情况继 续下 去 ,日本 的红鳍
由政府有关 部 门批 准颁 发许可证 制度
纯 稚 鱼 两 万 尾
河豚 鱼是 毒鱼 的代表 , 的确年 年 因吃 河豚 鱼而 中毒 死亡 者 没有 绝迹 。 因为河 豚鱼有 毒 , 以在 日本有这 样 所
一
产交流为 目的, 日本西部四个县( 山口、
东 方鲍 渔业 界 处于难 以复活 的状 况 , 致使红 鳍东方纯 的生产者 陷入 了严峻 的 处境 。 者 ,红鳍 东方 纯在 中国是 再 禁止 食用 的, 以主要 用 于出 口, 所 这
击 等不利 影 响 , 积极 开发新 渔 场 , 预 计全年产量 12 t 同 比增长 4 0万 、 %。国
略上要改变过去主要追求产量 的做法 , 主攻单个 20 以上 的大规格螃蟹 。 0 g
2010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2010-12-24

2010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本网讯12月23日,2010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全国渔业发展成就,并就“十二五”渔业发展思路和201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十一五”期间渔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渔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计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可达5350万吨、8963元,整个“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和8.8%左右,预计2010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将突破1.2万亿元。
二是强渔惠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基础和渔民民生保障进一步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支持渔业投入就比“十五”增长了7倍,累计达到370亿元,重点加强了渔政渔港、资源养护、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技推广、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等建设和与渔民生计相关的补贴。
中央在“十一五”期间开始实施柴油补贴政策,累计发放320亿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渔业渔民受益最广的扶持政策。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养殖设施得到改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迅速发展,养捕比例由66∶34发展到71∶29,水产品加工能力提高了30%,加工质量与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水产品出口额连续十一年居我国农产品出口首位,2010年有望达到125亿美元。
四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全面推进,增殖放流等养护措施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大踏步前进,5年来全国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20.97亿元,放流各类苗种1089.9亿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休渔禁渔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水产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长足发展。
五是渔业综合管理能力增强,海洋维权护渔职能和作用凸现。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渔业管理【发文字号】农渔发[2006]37号【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2006.11.07【实施日期】2006.11.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的通知(农渔发[2006]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渔业发展的目标、中心任务和指导思想,是以后指导我国渔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七日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目录一、“十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二、“十一五”渔业发展形势和任务(一)“十一五”时期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二)“十一五”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三)主要任务--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确保渔(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渔区社会和谐发展三、“十一五”渔业发展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指导原则(三)发展目标--渔业经济--外向型渔业--水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与推广--渔业管理四、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一)区域布局--东部地区--中部和西南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城市及城郊地区(二)发展重点1、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建设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渔业经济产业优化升级4、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渔业5、全面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6、构建平安渔业,提高渔业安全保障水平五、重点工程(一)水产原良种繁育工程(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程(三)远洋渔业工程(四)水产品质量监控工程(五)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七)渔港工程(八)渔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六、保障措施(一)加强惠渔政策扶持,优化渔业发展环境(二)完善渔业管理制度,确保渔业发展质量(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善渔业发展基础(四)强化公共管理服务,保障渔业和谐发展(五)扩大渔业对外交流,提高渔业发展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认真研究我国渔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国渔业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编制《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渔业相关指数

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渔业相关指数作者: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20期本刊讯按当年价格计算,2012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7321.88亿元,实现增加值791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4%和15.02%;其中渔业产值9048.75亿元,实现增加值507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7%和14.87%;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127.19亿元,实现增加值1436.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3%和15.10%;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145.94亿元,实现增加值1400.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5%和15.49%。
三产产值比重为52∶24∶24。
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1256元,比上年增加1244.44元、增长12.43%。
“一喷三防”覆盖北京70万亩冬小麦本刊讯(记者曾诗淇) 5月22日上午,北京市农业局举行2013年北京市冬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暨现代化施药装备现场观摩会,部署了北京市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现场演示了多旋翼、单旋翼植保无人机,高地隙水旱两用四驱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新型植保机械进行施药作业。
新型植保机械的应用推广,提高了“一喷三防”的作业效率,减少了植保机械对于小麦作物的压苗、伤苗情况,保障了“一喷三防”的防治效果。
2013年北京市10个区县70万亩冬小麦将实施“一喷三防”,根据今年冬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态势,需开展两次防治,第一次是在冬小麦抽穗期,以防治吸浆虫、白粉病为重点;第二次是在冬小麦扬花灌浆期,以防治蚜虫为主。
为了鼓励农民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和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普惠制冬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贴。
每亩冬小麦实施一次“一喷三防”补贴5元,全市实施121.2万亩次共需补贴资金60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35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256万元),主要用于补贴“一喷三防”所需的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
由此,全市冬小麦将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10:12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农民日报评分00 排行榜意见反馈顶踩收藏分享MSN或QQ好友贴到博客或论坛转发邮件一键转帖返回首页三农社区农家乐导航三农资讯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农业致富创业 | 科技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政策农产品交易供应 | 求购 | 产品 | 行情 | 分析 | 报价广告糖尿病--美国新突破领导者的全手写电脑腰椎病-颈椎病权威报道夏季美白祛斑注意方法牛皮癣-新药震撼上市那些女人不知道的秘密女人或爱的暖气流炫我--炫出美丽女人妙用喝茶补肾护肝胖女孩夏季如何穿衣拯救美丽-紧急招募夏日MM特有的明星范儿更多创业致富∙答应岳父三个条件之后4年赚了200多万,却又在3个月内全部砸在一座山上……∙鸭嘴怪鱼的财富秘籍∙能人孙世建抓“鸡”遇致富∙网络架起联系桥城乡沟通效果好∙涿州:大学生养起大棚蚂蚱∙“CNTV7+农业”涉农资讯一网打尽广告男人补肾强肾--震撼秘方牛皮癣-鱼鳞病-专利疫苗妙用喝茶补肾护肝养肾茶-给男人添动力领导者的全手写电脑女人必知美丽法则女人换脸,从眼开始两步告别黑眼圈眼袋风湿-痛风-抗复发抗反弹窈窕熟女,君子好逑!更多科技致富∙来自深山的珍珠菜看似普通的山野菜,却发展成了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
∙甜油制作工艺∙箱包制作之男士公文包∙北方优良桃品种介绍∙山东17个县区今年实施现代奶业项目∙北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单产刷新纪录更多三农新闻∙上半年价格下滑下半年或将企稳回升∙如何应对高成本下农产品价格涨跌?∙近期牛羊肉、鸡蛋和玉米价格上涨∙太原市场大蒜批发价格一路暴跌∙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将领老年生活补助∙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生态与产业建设并重是林业发达的标志∙引导青年在合作社发展中成才∙政策性农牧保险助增收 "地标"农产品∙秋老虎“促销”瓜市最后火一把更多>> 农产品供求信息∙【供应】∙【求购】∙[供应]灵芝∙[供应]割灌机∙[供应]金银花∙[供应]猪苗∙[供应]土鸡∙[供应]金针菇∙[供应]燕窝∙[供应]淡水鱼热点专题∙农产品·老区新印象盘点井冈山、遵义等红色旅游胜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致富牛人的养鸡经优良的品种,最新的农业技术,看致富“牛人”们的养鸡经!∙我身边的党支书为迎建党90周年,推出大型网络原创节目“我身边的党支书”。
∙中央加大扶持生猪生产国务院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关闭关闭>>点击进入农家乐2010年,全国渔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克服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自然灾害严重等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渔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2929.48亿元,实现增加值5904.1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6751.80亿元,实现增加值3790.09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3088.80亿元,实现增加值1121.3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3088.88亿元,实现增加值992.71亿元。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272.13亿元,实现增加值687.66亿元;海水养殖产值1650.60亿元,实现增加值976.77亿元;淡水捕捞产值313.27亿元,实现增加值186.46亿元;淡水养殖产值3140.34亿元,实现增加值1739.97亿元;水产苗种产值375.46亿元,实现增加值199.22亿元(渔业产值、增加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二、渔民人均纯收入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调查数核定,渔民人均纯收入8963元,比上年增加797元,增长9.75%三、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373万吨,比上年增长5.02%。
其中,养殖产量3828.84万吨,占总产量的71.26%;捕捞产量1544.17万吨,占总产量的28.74%。
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0.06千克,比上年增加1.74千克。
在国内渔业生产中,鱼类产量3131.96万吨,甲壳类产量558.58万吨,贝类产量1224.23万吨,藻类产量157.57万吨,头足类产量65.83万吨,其它类产量123.19万吨。
总产量中,海水产品产量2797.53万吨,占总产量的52.07%,同比增长4.32%;淡水产品产量2575.47万吨,占总产量的47.93%,同比增长5.78%。
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产量1482.30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52.99%,比上年增加77.08万吨,增长5.49%。
其中,鱼类产量80.82万吨,比上年增加4.02万吨,增长5.24%;甲壳类产量106.11万吨,比上年增加4.42万吨,增长4.34%;贝类产量1108.23万吨,比上年增加55.19万吨,增长5.24%;藻类产量154.13万吨,比上年增加8.49万吨,增长5.83%。
海水养殖鱼类中,鲈鱼产量最高,为10.60万吨;大黄鱼产量位居第二,为8.58万吨;鲆鱼产量位居第三,为8.50万吨。
淡水养殖:淡水养殖产量2346.53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91.12%,比上年增加130.07万吨,增长5.87%。
其中,鱼类产量2064.18万吨,比上年增加106.91万吨,增长5.46%;甲壳类产量213.80万吨,比上年增加17.75万吨,增长9.05%;贝类产量25.10万吨,比上年增加1.58万吨,增长6.70%。
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中,草鱼最高,产量422.22万吨;鲢鱼位居第二,产量360.75万吨;鳙鱼位居第三,产量255.08万吨。
甲壳类产量中,虾类产量154.47万吨,其中,南美白对虾和青虾养殖产量分别为61.50万吨和22.56万吨;蟹类(专指河蟹)产量59.33万吨,同比增长3.32%。
贝类产量中,河蚌产量9.53万吨。
其他类产量中,鳖产量26.57万吨,比上年增加3.55万吨,增长15.42%;珍珠产量3108.39吨,同比降低7.91%。
海洋捕捞:海洋捕捞(不含远洋)产量1203.59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43.02%,比上年增加24.98万吨,增长2.12%。
其中,鱼类产量825.51万吨,比上年增加21.48万吨,增长2.67%;甲壳类产量204.33万吨,比上年增加2.44万吨,增长1.21%;贝类产量62.21万吨,比上年减少4.76万吨,降低7.11%;藻类产量2.46万吨,比上年减少0.29万吨,降低10.73%;头足类产量65.83万吨,比上年增加1.51万吨,增长2.34%。
海洋捕捞鱼类产量中,带鱼产量最高,为118.68万吨,占鱼类产量的14.37%;其次为鳀鱼,产量为59.81万吨,占鱼类产量的7.24%。
淡水捕捞:淡水捕捞产量228.94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8.88%,比上年增加10.55万吨,增长4.83%。
其中,鱼类产量161.47万吨,比上年增加8.84万吨,增长5.79%;甲壳类产量34.33万吨,比上年增加1.55万吨,增长4.73%;贝类产量28.70万吨,比上年增加0.26万吨,增长0.93%;藻类0.0026万吨,比上年增加0.0007万吨,增长36.84%。
远洋渔业:远洋渔业产量111.64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3.99%,比上年增加13.91万吨,增长14.24%。
四、水产养殖面积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645.2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62.09千公顷,增长4.97%。
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080.88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7.21%,比上年增加221.57千公顷,增长11.92%;淡水养殖面积5564.34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72.79%,比上年增加140.52千公顷,增长2.59%。
海水养殖面积鱼类养殖面积为78.5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7千公顷,降低5.65%;甲壳类养殖面积310.7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88千公顷,增长2.60%;贝类养殖面积1308.0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4.08千公顷,增长13.35%;藻类养殖面积120.2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6千公顷,增长8.68%。
淡水养殖面积池塘养殖面积2377.0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5.1千公顷,增长1.93%;水库养殖面积1795.5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9.17千公顷,增长4.01%;湖泊养殖面积1007.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8.87千公顷,增长0.89%;河沟养殖面积264.1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45千公顷,增长5.79%;其他养殖面积120.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92千公顷,增长2.48%;稻田养成鱼面积1326.1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60千公顷,降低1.02%。
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和其他养殖方式面积分别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42.71%、18.09%、32.26%、4.74%、2.16%。
五、渔船拥有量2010年末渔船总数106.56万艘、总吨位940.82万吨。
其中,机动渔船67.52万艘、总吨位880.20万吨、总功率2074.20万千瓦;非机动渔船39.05万艘、总吨位为60.62万吨。
机动渔船中,生产渔船64.04万艘、总吨位794.55万吨、总功率1894.82万千瓦。
生产渔船中,捕捞渔船43.09万艘、总吨位705.58万吨、总功率1651.43万千瓦;养殖渔船20.94万艘、总吨位88.97万吨、总功率243.39万千瓦。
机动渔船中,海洋渔业机动渔船29.77万艘、总吨位707.12万吨、总功率1562.25万千瓦。
海洋渔业机动渔船中,海洋捕捞渔船20.45万艘、总吨位601.09万吨、总功率1304.06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减少了0.24万艘、增加17.23万吨和减少1.77万千瓦。
六、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渔业人口2081.03万人,比上年减少3.53万人,降低0.16%。
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747.04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万人,增长0.18%。
渔业从业人员1399.21万人。
七、水产品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716.06万吨,总额203.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8%和26.80%。
其中出口量333.88万吨,同比增长12.6%,出口额138.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09%。
进口量382.18万吨,进口额65.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4.16%。
贸易顺差72.9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52亿美元。
水产品出口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
八、渔业灾情全年由于渔业灾情造成水产品总量损失170.05万吨,经济损失205.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