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合集下载

妇产科用药-抗生素篇2

妇产科用药-抗生素篇2

1.抗微生物药物1.1.抗生素1.1.1.青霉素类青霉素G钠Sodium Benzylpenicillin[别名] 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钠。

Sodium Penicillin G。

[应用] 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

对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杆菌)、螺旋体、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放线菌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

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脑膜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淋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白喉、炭疽等。

[用法用量] 肌注:成人40~80万u/次,2~4次/日,儿童每日3~5 万u/kg,分2~4次给药。

静滴:成人240~2000万u/日,儿童每日20~40万u/kg,分4~6次,以5~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溶解成1万u/ml后滴入。

[副作用] 毒性小、主要为过敏反应。

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发生神经系统反应。

[注意事项] (1)用前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皮试液浓度为200u/ml,皮内注射0.1ml)。

(2)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混合可使后者失效,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合用可使血药浓度上升。

(3)不宜鞘内给药。

围生期合理用药等级:B[制剂规格] 粉针剂:80万u/瓶。

青霉素V钾Penicillin VK[应用] 用于治疗对青霉素G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轻度到中度感染,如链球菌感染(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轻度丹毒),肺炎球菌感染(轻中度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敏感的皮肤及软组织轻度感染),梭菌螺旋体病(坏死溃疡性龈炎、咽炎)。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常用推荐剂量:链球菌感染(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轻度丹毒):125~250mg(20~40万u)/次,3~4次/日,10天为1个疗程。

肺炎球菌感染(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包括中耳炎):250~500mg(40~80万u)/次,4次/日,病人无热后2天方可停药。

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敏感的皮肤及软组织轻度感染):250~500mg(40~80万u)/次,3~4次/日。

2022妇产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全文

2022妇产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全文
re- cords [ EB/OL ].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 e- public of China , 2011 [ 2020-05-08 ].
[6]SiChuan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Quality Control Center . Implementation R ules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Sichuan Province (四川省围手术期预 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
[M ]. 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 2015 .
[5]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ASIs R epublic of
China . No . 84r
Ministry of Health on revising the home page of inpatient medica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3 ( 46 ) : 230-233 .
[2]IORIOA ,SPENCER F A , FALAVIGNA Mletal . Use of G R ADE for assessment of evidence about prognosis : rating confidence in es
水囊引产术推茬的Bi防用药为第一、二代头抱IIjf土甲硝K(推柞强度:强 推荐;证据质M: B),对于布.头胞菌素过敏史患者,可选用氨内幡件类土 甲硝畔(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t: C)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摘要: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必须要应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而每种抗生素又有不同的治疗特点,临床上不能随便的选用。

医生应该按照患者病情情况、抗生素适应症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用,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本文首先介绍了妇产科抗生素应用的原则,其次对妇产科手术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进行了阐释,最后概述了妇产科患者手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的种类选择,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治疗性抗生素,另一种是预防性抗生素。

通常情况下,医生都会给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但是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就患有炎症,则需要使用治疗性抗生素。

如果医生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方案来为患者进行治疗,则首先要确定抗生素品种,其次要明确给药剂量,最后要明确给药途径,尽可能不使用局部抗生素。

一、妇产科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抗生素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广大妇女的抵抗病毒的能力,使其不感染等,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就使得抗生素的服用必须因人而异,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原则。

抗生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用于治疗,二是用于预防。

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如下:第一,如果妇产科患者已经确定是细菌或微生物感染,医生可以允许患者服用指征应用抗生素。

医生需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情况,同时借助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初步感染诊断,此时妇产科患者可以应用抗生素。

但是如果没有微生物感染的证据或者是由于病毒而引起的干扰,此时医生要禁止患者服用指征应用抗生素。

第二,医生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患者感染病原,之后按照病原类型以及药敏实验结果,科学选择抗生素。

通常而言,抗生素的选择主要是以细菌药敏试验数据为依据,所以如果医疗机构有能力,所有的住院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之前,将标本存留下来,送到相关部门进行药敏试验,以此确定原菌以及最终结果。

而非住院患者如果病情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药敏试验,但是因为很多地方药敏工作开展情况下并不理想,因此大多数门诊患者都没有进进行药敏试验。

妇产科医院常见感染风险及护理对策

妇产科医院常见感染风险及护理对策

妇产科医院常见感染风险及护理对策妇产科医院是妇科和产科疾病的专科医院,在该种医院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感染风险。

这些感染风险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这些感染风险,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1. 阴道感染阴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的感染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等。

护理对策包括:- 加强个人卫生教育,提醒患者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剂;- 鼓励患者穿棉质内裤,避免过紧或有刺激性的内裤;- 防止交叉感染,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 按规定更换和清洗患者床单、内衣等物品;- 鼓励患者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促进肠道蠕动,防止宫颈感染的发生。

2.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感染炎症,常见病因有产后感染、宫腔手术、子宫内异物等。

护理对策包括:- 患者术前术后加强消毒,尽量预防感染源;- 术后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感染的早期症状,如发热、腹痛等;- 提醒患者术后按时服用抗生素,遵守医嘱;- 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预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换尿布,保持外阴清洁。

3. 产褥热产褥热是产后感染的一种严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四肢关节痛、腹痛等。

护理对策包括:- 患者入院前进行基础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感染风险;-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器械、伤口等消毒和清洁;- 规范手卫生,鼓励患者及家属按要求使用洗手液洗手;-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流通的空气,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提醒患者术后按时服用抗生素,避免感染蔓延。

4. 乳腺炎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胀痛、红肿、发热等。

护理对策包括:- 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保持乳房通畅,减少乳房堵塞的风险;- 加强乳房清洁,及时清洗乳房、哺乳器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促使乳腺炎早日康复;-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乳汁分泌。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1.背景:该指南旨在提供准确、全面和最新的妇产科抗生素使用建议,以指导医生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抗生素选择和治疗方案。

2.抗生素的分类和机制: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链霉素类- 咪哒霉素类- 羧苄青霉素类- 三代头孢菌素类2.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类- 克拉霉素类2.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卡那霉素类- 庆大霉素类- 阿米卡星类2.4 四环素类抗生素- 强力霉素类- 盖南霉素类2.5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氟苄西林类- 氧氟沙星类- 氟罗沙星类3.妇产科常见感染疾病的抗生素治疗:3.1 阴道炎- 念珠菌感染:经典治疗方案为甲硝唑治疗,也可选用氟康唑。

- 细菌性阴道炎:建议使用甲基红霉素,替代方案为灭滴灵。

3.2 附件炎- 急性盆腔炎:采用飞秒青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联合治疗。

3.3 子宫颈感染- 治疗时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有对头孢菌素过敏,则可使用经验性治疗。

4.抗生素的使用原则:4.1 根据致病菌选择抗生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4.2 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

4.3 根据疗效监测和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4.4 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5 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的用药安全。

5.附件:-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汇总- 妇产科常见感染疾病治疗方案比较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 飞秒青霉素:一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的活性。

- 卡那霉素: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 灭滴灵: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抗生素,常用于对甲基红霉素过敏的患者。

- 氟康唑: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

本文档涉及附件:-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汇总- 妇产科常见感染疾病治疗方案比较表格。

产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产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产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产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前列腺素类药物1.使用方法:前列腺素类药物通常用于催产和促进子宫收缩,以帮助分娩。

通常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剂量根据个体情况和产程进展情况来调整。

2.注意事项:在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宫颈情况,防止产程过快或过慢。

同时,要关注产妇的血压和心率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二、镇痛药物1.使用方法:镇痛药物在产前可以通过硬膜外或腰麻的方式给药,也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

在产程中,可以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2.注意事项:在使用镇痛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呼吸情况和意识状态,防止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同时,要注意镇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产程晚期,需要谨慎使用。

三、抗生素1.使用方法:在产前检查中,如果发现孕妇存在感染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在产后,如果产妇发生感染,也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方式使用抗生素。

2.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要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四、补铁药物1.使用方法:在孕妇贫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口服补铁药物来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

在产后,如果产妇出现贫血,也可以通过口服补铁药物来进行治疗。

2.注意事项:在使用补铁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出现铁过多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补铁药物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情况。

五、高血压药物1.使用方法:对于产妇因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方式来使用高血压药物。

2.注意事项:在使用高血压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确保产妇的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要注意高血压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影响,避免给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六、血红蛋白增加药物1、使用方法:在产后,如果产妇因大出血导致贫血,可能需要使用血红蛋白增加药物。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征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征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根据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制定《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一、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2.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

3.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选择抗生素。

4.综合确定抗生素的应用方案: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妇产科手术基本上属于清洁一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第二部分:妇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一、阴道感染1.治疗原则:(1)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通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再进行培养。

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须进行酵母菌培养,获病原微生物后进行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选择抗真菌药物。

如为两种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使用两种抗生素。

(2)应同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糖尿病等。

(3)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或性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4)抗生素使用必须按疗程完成。

(5)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初期3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6)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应区分单纯性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应参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区别治疗。

2.治疗方案:表一二、宫颈炎1.治疗原则:(1)检测宫颈炎致病微生物,可根据高倍(×400)显微镜下宫颈涂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白细胞>30个,或油镜下可见每个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作出初步诊断。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引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青霉素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阴道炎等。

本文将对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能够结合细菌的靶标,抑制横向连接的多肽链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破裂和细胞死亡。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对革兰阴性菌的效果较弱。

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中的应用:1.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子宫内膜炎是妇产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由致病菌如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

青霉素是子宫内膜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可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途径使用。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子宫内膜炎,青霉素通常能够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对于重度感染或合并其他致病菌的情况,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抗生素使用。

2. 盆腔炎的治疗:盆腔炎是指盆腔内多个器官的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青霉素在盆腔炎的治疗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盆腔炎,青霉素可以通过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途径使用。

然而,对于重度感染或合并其他致病菌的情况,联合其他抗生素可能更为有效。

3. 阴道感染的治疗:青霉素在阴道感染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阴道感染常由念珠菌、滴虫等引起。

青霉素可以通过局部涂抹或阴道给药的方式使用。

然而,青霉素对于某些致病菌的敏感性较差,因此在临床中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

青霉素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

对于已经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此外,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结论:青霉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中应用广泛,对于一些轻度和中度感染,青霉素通常能够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应用抗生素的危险性分类
FDA分类 A B 抗生素 无 青霉素类、红霉素、两性霉素B、甲硝唑、头孢菌素类、阿奇霉 素、特比萘芬、呋喃妥因、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林霉 素、利福布丁、氨曲南、磷霉素、乙胺丁醇、美罗培南、克霉唑、 厄他培南 亚胺培南或西司他定、氟康唑、磺胺药或甲氧苄啶、乙胺嘧啶、 氯霉素、伊曲康唑、氟喹诺酮类、利福平、克拉霉素、酮康唑、 利奈唑胺、异烟肼、万古霉素、氟胞嘧啶、咪康唑、比嗪酰胺、 伊曲康唑、制霉菌素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奎宁、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
C
D X
二、哺乳期抗生素的应用
• 哺乳期感染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药物可自乳 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浓度不高,不超过哺 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1%; • 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甲硝唑等。 •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 苷类等在乳汁中浓度低。 • 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 的潜在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产科常见感染及抗生素应用
温岭市妇保院 张惠
一、妊娠期抗生素应用
• 妊娠期抗生素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孕妇及胎儿 两方面的影响。 •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四环 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 对孕妇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氨基糖 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 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 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妊娠期感染应使用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孕妇 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药物,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等。
FDA危险性分类
• A类: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可供药物选用 时参考,妊娠期可安全使用 • B类:在动物研究中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 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有 明确指征时慎用 • C类:在动物研究中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 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在确有 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 • D类: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于 危险性,应避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 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 • X类: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禁用。
哺乳期抗生素的应用
•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 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噁唑等可致核 黄疸、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导致乳齿黄染, 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 • 因此,治疗哺乳期感染者时,应避免选用氨基 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 等药物。 • 哺乳期感染者应用任何抗生素时,均宜暂停哺 乳,停止哺乳时间可根据不同药物代谢的时间 而定。
三、新生儿抗生素的应用
•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 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感染 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生素,包括主要经肾 脏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 素等,以及主要经肝脏代谢的氯霉素等。
• 必须要用时,主要经肾脏排泄的青霉素类、头 孢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 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的发生。
三、新生儿抗生素的应用
• 新生儿期应避免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 反应的抗生素。
• 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 酮类禁用。
• 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